书城励志李嘉诚的资本
21803100000011

第11章 善结人脉,凡事先交朋友(3)

6.少在外面吃饭,要吃就请比你努力的人

李嘉诚非常重视对自己人脉的打造,多年来从他是一个推销员的时候就开始运用自己的行动来感染身边的人,让其成为自己的朋友。我们看众多名人在年轻的时候似乎总有“贵人”相助,帮助其取得了成功。事实上这并不是“贵人”相助,而是他们打造了自己人脉的必然结果。

2013年李嘉诚在无锡演讲的时候说:“在你穷的时候,要少在家里,多在外面。在你富有的时候,要多在家里,少在外面。这就是生活的艺术。穷的时候,钱要花给别人,富的时候,钱要花给自己。很多人,都做颠倒了。”

李嘉诚说:“穷要把自己贡献出去,尽量让别人利用。富,要把自己收藏好,小心别让别人随便利用。这些奇妙的生活方式,是很少人能够明白的。穷的时候,花钱给别人看。富的时候,花钱给自己享受。”

“穷的时候一定要大方,富的时候,就不要摆阔了。生命已经恢复了简单,已经回到了宁静。年轻不是过错,贫穷无须害怕。懂得培养自己,懂得什么是贵重物品,懂得该投资什么,懂得该在哪里节约,这是整个过程的关键。”

李嘉诚最后说:“少在外面吃饭,要吃就请客,要请,就请比自己更有梦想的、更有思想、更努力的人。一旦生活需要的钱已经够了,最大的花费,就是用你的收入,完成你的梦想,去放开你的翅膀大胆地做梦,去让生命经历不一样的旅程。”

事实上这是一种人脉投资,或者说叫选择性交际,我们想要什么人能够帮到我们呢?每个人的能力和人品短时间内很难体现出来,那么我们要看的就是他们平时对待自己的工作是否努力,对待工作努力的人在日后往往也会有大成就,也就会帮到我们。李嘉诚演讲的意思就是年轻奋斗的时候要节约,但是在人脉投资的时候千万不能省。

所谓财脉即人脉,成功励志学大师卡耐基曾经总结了那些百万富翁的共同特点,那就是都拥有一本厚厚的名片夹,并且这些人脉往往都是他们年轻的时候就确立下来的。有一句话叫“一人成木,二人成林,三人成森林”,人脉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它确实是一种巨大的财富,当千万个人都来帮助我们时,那么巨额财富自然是信手拈来。

卡耐基说过:“专业知识在一个人的成功中的作用只占15%,而其余的85%取决于人际关系。”好的人脉可以帮我们引荐更多的朋友,给我们介绍更好的机会。一个人的人脉越多也就意味着他越受欢迎,交际能力越强,这样滚雪球就会让朋友越来越多。

台湾凌航科技董事长许仁旭,曾经也是一位默默无闻的小人物,没有显赫的学历与家世背景,但是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许仁旭已经是身兼十几家科技公司的董事长,身价接近数十亿,有人问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说:“就是靠朋友,朋友越聚越多,机会也就越来越多,很多的机会自己当初都没想过,却得到了。”

许仁旭当年从彰化县的小镇走出来,只身到台湾闯荡,当时的他学历不高,也没有经验,按道理来说要进一家科技公司是不可想象的,但是在那段岁月里许仁旭结交了许多要好的朋友,他总是用自己的行动和热忱感染着朋友们,正是通过朋友的介绍,许仁旭得以进入一家科技公司做业务员。

在负责台湾凌阳集团的接单任务时,许仁旭又和凌阳集团的董事长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这为他日后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多的帮助。

不仅如此,他对待客户也是极为认真的,有的时候为了沟通感情甚至还要请客户吃饭,这也让与他有业务往来的客户都与他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当时机成熟的时候,许仁旭宣布建立凌航科技,身边几乎所有人都表示支持,甚至愿意出钱出力帮助他。

红顶商人胡雪岩曾经说过:“一个人的力量到底是有限的,就算有三头六臂,又办得了多少事?要成大事,全靠和衷共济,说起来我一无所有,有的只是朋友。”

人脉的经营宜早不宜迟,要做好人脉投资,应注意以下两点:

一、美国知名企业家与激发潜能大师博恩崔西指导学员销售成功术时,最常挂在嘴边的就是“真诚地关怀你的顾客”。他说:“你越关怀你的顾客,他们就越有兴趣跟你做生意。”真诚永远是交朋友的最好方法。

二、避免产生利益纠葛。试想一下,当一个人只讲究利益的时候与人相交就显得虚情假意,很难赢得真情实意。也就是交朋友不要计较一些小利益上的得失,重要的是朋友,他们能够助我们事业上处处逢源,也能帮我们结交值得结交的人生缘分。

7.舍利取义得人心

李嘉诚说:“舍利取义得人心。”人活在世上不能只顾一己之利。如果我们在决定做一件事情之前能想想别人的利益和感受,那么我们会发现我们的道路会越走越宽。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重情义,轻利益”,主张“舍利取义”。人是一种复合生物,不仅有经济利益的需要,也有情感的需要。在经济学的效用函数里,情感也能带来效用,亲人朋友之间没有必要算得那么清楚;一旦算得太清楚,很伤感情。更不应该为了利益争夺而放弃情感的满足。做人当重情重义,商场再如何黑暗,也不可丢了“情义”二字,虽说“同行是冤家”,每个人都是为了赚大钱而来,但商场竞争不仅仅是争金钱,更重要的是“交情”。

聪明的商人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掌握一套必胜法则:同行需一起发财,即保持友情,生意才可做大,做长久。说白些,就是要会在金钱利益上有所取舍。

在李嘉诚的事业逐渐上升的时候,他决定让自己的上市公司转变为自己私有的公司。事实上这就是一个退市的过程,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收购。这个时候就要解决那些小股东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事情肯定不能顺利解决。如果换作其他人,肯定会在股市低迷的时候以最低的价格进行收购。但是李嘉诚没有这么做。

1984年,中英就香港前途问题的联合声明签订后,香港投资气候转晴,股市开始上扬。1985年10月,李嘉诚宣布将国际城市有限公司私有化,出价1.1港元,较市价高出一成,亦较该公司上市时的发售价高出0.1港元。对这种价格,小股东自然是大喜过望,纷纷接受收购。李嘉诚这次提出私有化,正在牛市之时,付出了较高的收购代价。

很多人认为李嘉诚看走了眼,没有在最有利的时机进行收购。事实上,李嘉诚之所以在这个时候选择收购,就是为了照顾小股东的利益,他不愿意趁股市低迷时收购,这样会使小股东受到损失,对他们不公平。李嘉诚这种做法,赢得了商界的普遍赞誉。

李嘉诚做生意总会让出二分利,无私地把一些本来可以自己占有的好处让给对方。因此,很多人清楚,和李嘉诚合作绝不会吃亏,因此更多的人愿意主动与他合作。

当对方清楚,同你做生意绝对比同其他人做生意获取的利益更多些,而且不是一两次,对方便不会心生他意舍你求他,这好比毛利多销,你的生意只会越做越大,财富越积越敦厚。这就是李嘉诚最基本的经商之道,任何人跟他合作,李嘉诚自己能拿7分利润,他只拿5分,让出自己的2分给合作者,他喜欢看到与自己合作的人都赚得盆满钵满。

跟李嘉诚做过生意的人都会说他有情有义,总是以对方利益为先。如此,李嘉诚不仅赢得了人心,更为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好处。

国际知名的连锁企业沃尔玛公司有一句著名的口号:“让穷人过上富人的日子。”沃尔玛一向秉承着“让利于顾客”的宗旨,曾经有一位顾客在沃尔玛店买了一台果汁机,用了几天以后,顾客无意中发现果汁机上有多处划痕。于是,顾客拿着这台机器与购买时的付款小票,来到了沃尔玛的一家连锁店,营业员了解情况后立刻给他换了一台新的果汁机,并且还告诉顾客:果汁机降价了,我们还需要退给您5美元。

即使是那些对沃尔玛批判得最凶的人,也照样每个礼拜都要去沃尔玛购物,而且总是乘兴而来,满意而去。其中的原因很简单——沃尔玛的东西便宜。沃尔玛创始人沃尔顿曾说过:“我们重视每一分钱的价值,因为我们服务的宗旨之一就是帮每一名进店购物的顾客省钱。每当我们省下一块钱,就赢得了顾客的一份信任。”

在商品经济大潮仍然汹涌澎湃的今天,金钱至上,一切向钱看,似乎成为社会上的一种共同价值取向,钱多钱少往往是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志,于是,为了金钱而不择手段的现象层出不穷,很少有人再反思一下钱是怎么回事,在挣到够自己自在生活的金钱以后,是否还要为别人去挣更多的钱,做一些舍利取义的善事。

商人以利为重,但是不能见利忘义。做生意不仅靠精明的计算,还要有良好的商誉。一些人自作聪明,将损人利己当成本事,殊不知,懂得照顾别人的利益,才是真正的智慧。李嘉诚能从一个身无分文的打工仔,做到拥有数千亿资产的商界大亨,他靠的不仅仅是勤奋刻苦和运筹帷幄的商业智慧,还有一直将朋友的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重情重义。

成功的商人依然具备大仁大义,这难能可贵。和气生财,同行之间不应恶斗,即便与对手发生过激烈竞争,在必要的时候也应该放下身段,握手言和,这是经商的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