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不拖延的心理学
21803000000004

第4章 拖延之痛:大家都饱尝过它带来的恶果(4)

事实上,拖延并不能使问题消失,也不能使解决问题变得容易起来,而只会使问题深化,给工作造成严重的危害。没解决的问题,会由小变大、由简单变复杂,像滚雪球那样越滚越大,解决起来也越来越难。而且,没有任何人会为我们承担拖延的损失,拖延的后果可想而知。

2.拖延是工作激情的惯性杀手

这世界上的人分为三种:第一种人是订了计划就能按计划去做的;第二种人是爱订计划却没有耐心执行的;第三种人知道自己没有执行力,所以也就不再订计划。而我们大部分人都是混迹在deadline边缘欲仙欲死。也曾因此而受挫而失误而咬紧嘴唇暗下决心过,可在下一个任务来临前,又会自我安慰一拖再拖。

拖延,已成为了职场工作激情的惯性杀手。

一再拖延源于内心抗拒

因为拖延工作的时间基本都是在玩,拖延常常被认为是懒惰。然而它并不只是懒惰这么简单。想想拖延可能的后果:失去重要的机会,各种负面情绪的困扰,如失去机会的负罪感、效率低下的无能感、荒废时光的空虚感等,这些足以让很多懒人变勤快。如果这么大的代价都不能让一个人放弃拖延,那么就有理由相信,拖延对于这个人而言,存在某种不小的价值。

拖延是一种推迟进行任务的行为,这种行为表明了我们对所拖延的事情的真实态度:抗拒。我们需要做一件事,然而真实的内心因为种种原因又抗拒去做,这就产生了内心冲突。如果个人能意识到并勇敢面对冲突,就能采取积极的方式进行解决,看哪些理由更合理、更符合自己的利益,然后决定是否要做。

拖延是种免于焦虑的手段

很多冲突并不容易解决,涉及客观现实,涉及我们长久已来根深蒂固的信念,面对起来会产生巨大的焦虑。于是我们只好无意识地采取拖延来逃避面对。所以,拖延本质上是一种保护自己暂时免于内心冲突和焦虑的手段。

焦虑背后隐藏不合理信念

既然拖延的本质是为了缓解焦虑,要想不再拖延,根本的办法就是要知道焦虑来自哪里,并且想办法处理。焦虑有时会来自任务本身,比如一个讨厌收拾的人面对一个杂乱的屋子;但更多时候,焦虑来自事物背后潜藏着的,我们对自己、对事物的不合理信念。

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做事应该绝对完美,她就可能很难开始一件事情,因为每个环节都必须精准。既然行为会与抱持的信念相一致,要改变拖延,就要从处理不合理信念开始。我们可以通过关注自己的自我对话来识别脑海中导致冲突、阻碍行动的不合理信念。留意自己在拖延之前和拖延之后脑海中的念头,尤其是那些带有“必须”、“应该”的想法,它们往往代表了支使着我们的僵化信念。一旦识别出,就可以理性地看待它们,形成更合理的信念。事实上,不合理的信念往往经不起审视,一旦被我们觉察到,就很难再支配我们。

从行为模式上根除拖延

但是观念的改变仅仅是第一步。必须看到,拖延的根源虽然在于心理,拖延这种行为模式却决不可能仅凭想法的改变就自动消除。我们也不可能靠环境的改变一夜之间脱胎换骨。长期形成的行为模式只能靠行为来慢慢消除,用新的良好的习惯来替代,没有捷径可走。

这个过程并不轻松,好在已经有了不少关于拖延的研究,提供了很多可借鉴的办法,比如记录自己的拖延、制订合理的计划、奖励自己的不拖延、说服自己开始工作,哪怕只工作五分钟等。但是要解决拖延,最重要的或许是不要一开始就指望根除它,而要把拖延作为自己的一部分从心理上接纳,这样才能应对向着“不拖延”前进过程中的挫败和反复,而不至于气馁下来半途而废。要与拖延战斗,耐心、宽容和坚持,三者都非常重要。

保持工作激情才能抵抗拖延

生活不能没有热情,工作不能没有激情,激情是工作的灵魂,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责任感的体现,是创新工作、追求卓越活力和动力的基石。只有对工作充满激情与活力,才能面对困难敢于克服,面对竞争敢于创新,面对落后敢于奋起。

刚进入公司的人大多是激情满怀,意气风发,但工作一段时间以后,激情慢慢倦怠了,当你再也提不起上班的热情,当你不再感觉上班是一种幸福的时候,那么很显然你已经对工作没有激情了。谁都有过这么一段的日子,每天面对琐碎繁重的工作按部就班,心情浮躁,心不在焉,缺乏一种朝气、一种激情、一种奋斗精神。在自己的反思与同事的开导中醒悟了过来,正视自身出现的问题,重新认识工作的价值,深刻意识到工作中必须要有激情,而激情就来自于每个人对工作的热情、认识、理解、思考和行动,可以使我们的工作充满阳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的放矢,干劲十足。

没有激情就没有动力,没有动力就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不可能创造性地解决工作中的难题,也就体会不到快乐工作快乐生活的真谛。没有激情的人,就不会有真正切实的行动,没有激情的人容易志短,迫于生计,很多时候只能随波逐流。缺乏激情,就会把工作当作负担,产生厌倦,办事拖拉、工作效率低下,就会墨守陈规,精神萎靡、不思进取,从而习惯用老的方法应对新任务。这就是为什么在相同的岗位上,有人不断进步,有人却停滞不前。其重要原因就是前者激情四射,后者老气横秋。所以,别让岁月偷走我们的激情,别让生活磨灭我们的意志,要用感恩的心照亮我们行进的脚步,让激情使我们平凡的生活和工作更加精彩。

3.效率低下的拖延者总是最先出局

能力出众的简惠在做设计时,总想做得十全十美,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细节都不放过,如果发现有不妥就会全盘推倒重做,于是她成了公司里出名的“拖拉机”。公司接下一个大单,经理给大家开会的时候,要简惠所在的设计部门全力配合做出一套完美的设计图。经理考虑再三,最后还是决定把主要任务交给简惠来完成,要求她把内容做到时尚而前卫,并且特意叮嘱她不能因为过于追求完美造成拖延,一定要按时完成。

于是,简惠茶不思饭不想地整天思考该如何来完成这个时尚的完美方案,可整整一周她都没想出让自己特别满意的切入角度,因此,一直没有着手进行设计。眼看快到期了,经理每天都打电话来催她,甚至在电话里发了脾气。简惠觉得很难过,整天坐在电脑前却始终无法开头,从天亮坐到天黑……后来总算找到了切入点,但是每次做好设计稿是改了又改,换了又换……加班加点,却还是没能如期完成。因为不能按时交出设计稿,给公司带来了不少损失,经理一气之下就让她“卷铺盖”走人。

在职场上,拖延的直接不良后果就是耽误工作、影响情绪、破坏团队协作和人际关系。拖延不仅仅是对工作有影响,对身体健康也是很不利的。为了按时完成任务,习惯拖延的人就不得不熬夜加班,甚至通宵不能睡觉,这样的做法对身体造成的损害十分明显。

爱拖延的人几乎都没有明确的时间管理和分配意识,喜欢挑最不重要的事情开始做,而越重要的工作越拖延得久;更有甚者,越是临近最后期限越想做其他事情。他们不是不知道自己有拖延的毛病,但是却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所以说,知道自己是如何拖延的,比知道为什么拖延可能更为重要。最好的改变方法是要弄清楚事情的轻重缓急,对要做的事情进行排序,罗列出一份清单,然后照清单一件一件地处理,而不是挑那些最容易完成的事先做。慢慢拖延的习惯就能够得到很好的改善,有时候一有拖延的想法,都会被自己理智地否认掉。

另外,与身边的朋友、同事或者家人相处时,也能被富有进取心且踏实肯干的那部分人所感染,他们能使我们工作的热情倍增;他们做事有条理善于控制时间,也能让我们拖延的习惯得到改善。

米楠是个习惯拖延的人,做事散漫,凡事都爱给自己找借口。领导交给他的事情,他从来不着急,搞不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对时间也没有很好地把握,经常是做了这件事情落下了那件事。他总喜欢挑一些简单的事情来做,把不容易完成的事情放在后头。然而,重要而急迫的事情一般说来是比较有难度一些,所以米楠每次先完成的都是那些原本不那么重要急迫的事情。领导要求他拿出成果的时候,他才发现那些重要的事情还没完成,于是不得不加班加点地做。

上司对他这一点尤为不满意,几次在部门会议上点名批评。而他也知道自己的毛病在哪里,给自己做过工作清单,却从来没有按照清单来做,总是习惯性地挑简单的事情先做。恰好,同一部门的资深员工老王做事十分有条理,而且做事从不拖沓。米楠觉得自己应该多向老王学习,于是有意多与老王接触,从最初不断请教老王给予指导帮助,到后来不自觉地抓紧时间完成手头的事情。过了一段时间后,米楠的进步很明显,上司看到他的表现也感到很满意。而他也在不久之后就得到了晋升的机会。

爱拖延的人可能不是所谓的懒惰或者没有责任心,很大程度上来讲是缺乏对事件的管理能力,习惯去做一些有趣或有益的事情来暂时逃避可能遇见的困难和挑战。如果你刚好有拖延的习惯,那么从现在开始不要总是等到有“好心情”或“好时机”的时候才去做重要的工作;在每次开始工作前,都对自己说一遍,珍惜时间、绝不拖延!

今天应该完成的事,绝不拖到明天来做,要知道不管你怎么拖延时间,是你的事情终究应该是由你自己完成的。因此,拖延不仅会影响你的工作效率,还会在领导的心中留下一个不良的印象。

本章练习:从小事做起

每个人有时都会拖拉。但是忸怩地承认这是个事实并不能帮你摆脱问题,那是你在逃避问题,而不是解决。

1.谁对你有殷切的希望?现在就给那个人打电话,邀他喝咖啡或共进午餐。而你能激励和鼓舞的人又是谁呢?

2.提早积极行动是一种普遍的观念,但有时却不免使用不当。应当承认,这种观念会让你总在做些事情,显得很忙碌。但是如果这种忙碌没有使生活的脚步有所前进,那你不过是在浪费时间和精力。别让这种观念影响你,要先思考再行动。

3.每当人们看到你在深思默想,一定要告诉他们你正在思考。一旦意识到你的态度是严肃认真的,并且听到你想出的好主意,他们会理解你。

4.向“应该做的事情”挑战。这种内疚感会让你精神疲惫。别让他人对你的期望主宰你的生活。审视自己的内心,做自己想做的事,做需要做的事,不再瞻前顾后,顾虑重重。

5.用词准确地分析自己的情况,可以使你专注于下一步的决策,提供有益的信息,让别人知道应该期望什么,让自己别过高或过低估计需要付出的努力。

6.如果一份工作不需要完成,可能并不是因为你拖拉。要想到你是在思考,使自己能够妥善处理一份棘手的工作。关键在于你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怎样做?却没有做。那就是拖拉。

7.调整自己要做的事,把对自己收益大的事情排在前面,把那些优先考虑但收益甚微的事坚决划掉。你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要选择重要的事情去做。

8.想要做一桩大的项目不免令人头疼,于是你往往拖拉。你不妨把它分成几项小任务,今天就做其中一个。

9.如果老朋友不喜欢全新的你,你就交些新朋友。寻找你所钦佩的人,多和他们在一起。你会成长,会进步。你们的友谊也会同样升华。

10.不要在拖拉的时候依然奖励自己。请严格自律,发现自己的拖拉行为应当毫不留情地制止,不妨扮演自己的导师和教练的角色,时刻督促自己努力、再努力!

光有心态还是不够的,请立刻从身边的小事行动起来吧。

行动1:家里或办公室是不是一直被你弄得乱七八糟狼藉不堪?好的,马上放下这本书,立即去行动,打扫一番,给自己一个崭新的环境!

写下这次突破行动后的感受:

行动2:从现在开始,不要说一句找借口的话。特别是下面几句:

“我没有足够的时间。”

“那个客户太挑剔了,我无法满足他。”

“我可以早到的,如果不是堵车。”

“我没有在规定的时间里把事做完,是因为……”

“我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

“我从没这么做过。”

“对不起,我现在休息,半小时后你再来电话。”

“你真是啰嗦,总找我的麻烦。”

行动3:随身携带一个小本子和一支笔,觉得有用的想法和主意统统记下来,记住不管多小的想法只要你认为有用就马上记下来。

怎么样,有没有勇气执行这几个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