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较量
21797800000090

第90章  血色黎明3

江靖宇插话说:“吴政委,这个徐医生是张凤山的爱人,他们结婚七年,还生了两个孩子。”

吴飞一边替张凤山解开绳子,一边啧啧称叹:“可以啊,你连老婆都瞒住了,还被当成了特务,潜伏工作算是完美无缺了。”

张凤山说:“抗战胜利后,老魏交代我继续潜伏,他牺牲以后,友兰同志成为我的上线,前段时间她到文城,交给我最后一个任务,说搞到城防工事图,‘渔夫’的使命就结束了。”

徐语晴将信将疑,“不管怎么说,方明同志的死你有责任。”

张凤山把宋铁军的“九死一生”法介绍了一遍,大家听了都感到不可思议。

吴飞说:“语晴同志,干革命就得准备牺牲,方明同志这样做是为了掩护凤山同志,体现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先人后己、团结一致的高贵品质,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

这时,一个老者进来了,打量了张凤山一眼,问道:“你是延生?”

张凤山也认出他来,激动地上前握住他的手,说:“老师,你怎么来了?”

老者是朱大鹏,他说:“自从胡宗南占领延安以后,我就跟随刘邓大军到中原来了。”

老者身后一个警卫员模样的人说:“这是华中局政治部朱部长。”

张凤山把自己到文城工作以来的情况一一向老领导作了汇报。

朱大鹏边听边满意地点头,说:“木匠打枷枷木匠,翰林监斩斩翰林,你这个‘特务’干得不错,连自己的老婆也分辨不出来了,我给你打满分。”

徐语晴红着脸说:“凤山,对不起。”

张凤山说:“语晴,要说对不起的是我,但我这样做也是为你的安全着想。”

当天晚上,张凤山和徐语晴偎依在一起,有着说不完的悄悄话。

徐语晴问:“如果我不阻止的话,你真准备去香港吗?”

张凤山说:“当然不会的,这是我早就计划好的,只不过被抢先了一步。”

徐语晴说:“凤山,我真高兴,咱们俩是同一阵营的人。”

张凤山逗乐道:“如果我真是特务,你会开枪吗?”

徐语晴点点头,说:“我会的,你还记得当年我说过的话吗?要么你死,要么我死,只有一个结局,但是如果我亲手杀了你,我也不准备活的,我们俩生不同时死同穴。”

张凤山说:“别说不吉利的话,我们俩都要好好地活下去,还要为建设新中国添砖加瓦呢。”

第二天,张凤山要求尽快参加工作。

吴飞说:“凤山同志,我和朱部长商量过了,任命你为中共文城县委书记,文城还没有解放,需要我们做的工作很多。”

“徐语晴怎么安排?”

“暂时留在军区医院,等文城解放了,由她负责筹建人民医院。”

吴飞和张凤山一行辞别朱大鹏,来到龙湾,王小虎在路口迎接他们。

张凤山说:“果然是一员虎将啊。”

王小虎说:“张队长也名不虚传呀。”

吴飞说:“小虎同志,凤山同志就是‘渔夫’。”

王小虎肃然起敬,说:“特派员同志,小虎找了你十多年,今天终于见面了,我也可以告慰洪书记、方明同志的在天之灵了。”

张凤山一家被安置在龙家祠堂,凤娇和凤杰、凤智也在这里。

徐语晴问道:“你们怎么在这里?”

凤娇说:“我哥一个星期之前就让徐阿姨带我们过来的。”

凤智成了大孩子,俏皮地说:“徐阿姨扮成我爸,到了这里才知道她是个女的,太好玩了。”

张凤山说:“你们玩吧,我去和吴政委、王队长商量文城怎么解放?”

在原学兵队驻地,吴飞、王小虎和叶月霞正在等他。

叶月霞看见张凤山,问道:“凤山,我娘她怎么样了?”

张凤山说:“月霞,节哀顺变吧,阿姨已经不在了。”

叶月霞顿时眼圈红了,好在她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她是怎么死的?”

张凤山把方际青逼老人写劝降信、老人不从被活活折磨而死的情况说了一遍。

王小虎气愤地说:“这个方际青被打死算是便宜他了,等文城解放后,我要将他戮骨扬灰。”

吴飞说:“血债血还,凡是手上沾满人民鲜血的,必将受到人民的审判。”

叶月霞擦了擦眼角,说:“我知道就行了,还是说正事吧。”

吴飞见她很坚强,于是说:“我这次去华中局开会,刘伯承司令员在总结淮海战役时说,虽然我们取得了胜利,但代价也很昂贵,十三万健儿战死沙场,他们中间绝大多数都是青壮年,多少母亲失去了儿子,多少妻子失去了丈夫,多少孩子失去了父亲,他对不起他们。北平已经和平解放,为其他城市的和平解放树立了榜样,我们能够不打争取不打,不仅可以使城市免受破坏、生灵免遭涂炭,而且我军也可以免受伤亡。我还特地去战俘营找了被俘虏的原国民党64军副军长韦德将军,他和刘成龙是同乡,请他出面给刘成龙写了一封劝降信。”边说边将信从口袋里掏了出来。

张凤山接过来一看,只见信里写道——

成龙兄台钧鉴:徐州一战,满眼尸横遍野,竟成人间地狱。现解放军百万大军挥师南下,全国解放指日可待。我实在不能不为我兄存在着极大的焦虑,大势已去,为了减少军民的死亡,兄应毫不犹豫的率部起义,归向人民。我辈都将年迈古稀,还能再活多少年,过去我们走错了路,现在可以在转眼之间弥补过去的一切。当此可以造福人类,有利国家的紧要时机,为国家为同胞为个人与未来的孩子们着想,我兄都应该当机立断,投向人民的怀抱。情况迫切,欲言不尽翘首南望。望兄深加保重,尤盼早闻佳音。

弟韦德笔

“政委,我和刘成龙是亲戚,愿意前去劝降。”

吴飞摇了摇头,说:“凤山,你劫留了刘成龙的财产和他的夫人,他一定对你恨之入骨,我不能让你去冒这个险。”

张凤山说:“虎毒不食子,要不,让语晴去试试,毕竟她是刘成龙的外甥女,刘成龙不会拿她怎么样的。”

叶月霞说:“不妥,孩子尚在襁褓之中,不可一日离了母亲,还是我去吧。”

王小虎说:“我去最合适,谈判讲究对等原则,如果我方去的人级别太低,刘成龙会认为我方没有诚意。”

吴飞沉思了一会,说:“先派一个不是我们的人带韦将军的信去试探一下,如果他有诚意,到时再安排人过去谈。”

却说刘成龙接到信后,还没看完,就扔给周进,说:“贪生怕死之辈,这样的信不看也罢。”

周进看完,说:“司令真乃党国的栋梁,我一定禀告毛局长,让他在总裁面前多多美言。”

刘成龙已经从来人口中得知张凤山在龙湾,夫人成了人质,自己的全部家当也充了公,觉得前途一片黯淡,说:“你告诉毛局长,刘某不成功便成仁,誓与文城共存亡。”

周进说:“好,周进不才,愿追随司令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当天晚上,司令部里张灯结彩,刘成龙搂着兰玉、周进搂着李玉珠,其他军官也找来妓女,甚至掳来女学生,喝酒跳舞,醉生梦死。

周进拎着酒瓶和刘成龙干了一杯,说:“司令,你恨不恨张凤山?当初要不是你拦着,我早就毙了他。”

刘成龙说:“我现在后悔不迭,要是让我再见到他,一定亲手杀了他,才解我心头之恨。”

周进说:“我有一计,可让司令如愿以偿。”

刘成龙顿时来了兴致,“说来听听。”

周进说:“共军不是劝降吗?咱们可以假意应允,点名让他们派张凤山和王小虎来谈判,只要他们俩来了,咱们就可以随心所欲了。”

刘成龙拍掌道:“妙,实在是妙,就这么着。”

第二天,徐达开携带刘成龙的亲笔信来到龙湾,交到吴飞手上,说:“刘司令为使百姓免于涂炭,愿效法傅将军,特着老朽前来送信,希望贵部立即派张凤山和王小虎二位负责人前去谈判。”

吴飞通知张凤山和王小虎前来商议,说:“刘成龙为何指定你们二位呢?我怀疑这是个圈套。”

张凤山说:“他之前一直对我言听计从,再说我是他的亲戚,他可能觉得信得过吧。”

王小虎说:“我是安西支队的负责人,他恐怕觉得部队改编需要我拍板。”

吴飞说:“我怕其中有诈,还是稳妥起见,让他派代表来和我们谈。”

张凤山说:“政委,俗话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大军渡江在即,如果让他们派代表来谈,不知要耗费多少时日才能谈得拢?不如我和小虎前去与他当面锣对面鼓直接敲定。”

王小虎说:“是啊,凤山说得对,请政委尽速决定。”

吴飞见此,只好说:“这样,我亲自给他买封信,晓以厉害。”

张凤山和王小虎带着吴飞的亲笔信来到刘成龙的司令部,将信呈上。

刘将军:我百万大军陈兵江北,不日将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文城已在我军四面包围之中,解放是迟早的事情。现在摆在将军面前的道路只有两条,投降则是活路,抵抗则是死路。事已火烧眉梢,勿容踌躇,请速自决主意。

将军的夫人已妥善安置,财产原封未动,只要将军肯和平解决,我愿担保将军的安全。

我党既定宽大政策,我军贯彻执行既有约法八条之布告,又有傅作义将军之处理前例,勿须再有任何怀疑。

兹派中共文城县委书记张凤山和安西支队大队长王小虎二位同志前来,予以面谈,请保证二人生命安全。

盼与将军在文城举杯相庆。

安西军区政委吴飞

刘成龙看完,哈哈大笑,将吴飞的信撕得粉碎。

张凤山感到愕然,说:“司令不是让我们来谈判吗?”

周进从里屋现出身来,冷笑道:“刘司令是让你们来受死的,来人,把他们给我抓起来!”

屋外冲进几十个荷枪实弹的士兵,将张凤山和王小虎团团围住。

刘成龙说:“张凤山啊张凤山,你隐藏得很深嘛,这么多年都被你蒙混过去,想不到今天你也有中计的时候。”

张凤山说:“司令,你可要三思而后行啊,如果杀了我们,你就彻底地绝了后路。”

王小虎面无惧色,说:“我军已将文城团团围住,如果你们不怕死就尽管动手,二十年后,老子又是一条好汉。”

刘成龙说:“当年,共产党绝了我父母的后路,现在你又绝了我的后路,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张凤山劝说道:“话可不能这么说,路在自己的脚下,只要你改邪归正、弃暗投明,人民会欢迎你的。”

刘成龙冷笑说:“你想我会相信你的话么?”

周进有些不耐烦,说:“司令,跟他罗嗦什么?要不是你说亲手毙了他,我早就动手了,让他们去给戴长春做个伴。”

枪声响了,张凤山和王小虎倒在血泊之中。

噩耗传开,山河呜咽,日月同悲。

吴飞下令攻城,我军化悲痛为力量,个个势如猛虎,以摧枯拉朽之势攻克县城,文城二度解放,周进被活捉,后被正法,只有刘成龙不知所踪。

一个多月后,渡江战役打响,百万雄师过大江,彻底摧毁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1949年10月1日上午,在竣工的烈士纪念碑前,叶月霞领着一群孩子们朗诵诗歌。

你们的躯体。

不仅奠基了胜利。

更垫高了我们的目光。

你们躺在这里一言不发。

可你们伟大的形象不朽的精神。

是我们永远享用不尽的财富。

你们以一块碑的苍凉和深刻。

向时间证明。

一代人倒下和站立的姿势。

当你们匍匐喋血的那一瞬间。

你们把一颗心完整地交回了大地母亲。

你们不知道有多少颗这样的心。

汇聚成巨大的溶流。

才喷发出一个红彤彤的中国。

在我们的心中。

你们将永垂不朽。

纪念碑后面,是烈士的墓园,这里长眠着张凤山、王小虎、洪长荣、方明等有名字的烈士,也还有一些无名的烈士。

徐语晴带着两个孩子和凤娇、凤杰、凤智姐弟在张凤山的墓前祭奠。

当收音机里传来毛主席那铿锵有力的声音“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时,徐语晴大发悲声:“凤山,你听见了吗?新中国成立了!”

三十多年后的一天,一位白花苍苍、老态龙钟的男人,在一个年轻人的搀扶下,来到张凤山和徐语晴的墓前,长跪不起,满是皱纹的脸上老泪纵横,漏风的嘴里吐出含混不清的句子:“凤山,语晴,我这个孤老…向你们…赎罪来了…”

这个老人是刘成龙,在漂泊不定几十年后回到了这片土地。而陪伴在他身边的年轻人名叫张建国,是文城县人民政府的副县长。

张凤山的事迹在文城广为流传,一位诗人写诗概括了他传奇的一生。

生逢乱世历风霜,铁马冰河为救亡。

豪情万丈驱倭寇,惊心动魄斗敌顽。

手捧丹心开大道,浑凭硬骨度难关。

血雨腥风应有涯,人间遍种自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