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任正非的资本
21796000000015

第15章 不屈不挠——烧不死的鸟是凤凰(2)

可谁又知道当初的艰辛?1996年,身为销售人员的徐昕泉拜访客户,但由于爱立信、西门子等跨国巨头的跑马圈地已经基本结束,加之华为在当地的知名度几乎等于零,几乎在每个客户那里都碰了钉子。随后的1997年,俄罗斯经济又陷入低谷,卢布大幅贬值,西门子、阿尔卡特、NEC等公司纷纷从俄罗斯撤资,俄电信市场投资也几乎停滞。

整整4年,华为几乎一单皆无,冬天很长的俄罗斯在徐昕泉眼里格外的寒冷。但华为坚持了下来,在国外巨头纷纷撤资减员的情况下,华为的坚持带来的是客户的信任,而这在俄罗斯文化中格外重要。

长期的坚持终于带来了收获,2000年,华为斩获乌拉尔电信交换机和莫斯科MTS移动网络两大项目,拉开了俄罗斯市场规模销售的步伐。2001年,华为与俄罗斯国家电信部门签署上千万美元的GSM设备供应合同。截至2012年上半年,俄罗斯华为的员工也从六七人发展到1400多人,覆盖俄罗斯每个大区,员工本土化率达到80%。

2013年,华为中标俄罗斯最大的电信运营商Rostelecom DWDM的第一条国家级干线项目,全长3797 km;承建的俄罗斯主要移动运营商CCB的CDMA450移动通信网正式商用,开了中国CDMA450海外商用的先河;还承建了白俄罗斯BelCel的CDMA国家网。

俄罗斯华为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公益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2010年,俄罗斯遭遇罕见森林火灾,华为向下诺夫哥罗德市捐赠通信设备,技术专家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恢复通信,使该区域由通信网络落后地区迅速升级为最发达地区。2012年7月,俄南部遭受水灾,华为启动救援机制,为受灾家庭及幼儿园捐款,并为灾区及时提供通信设备。

2013年,华为手机凭借Mate 7的大热,快速抢占中高端市场。而就在2015年年末,华为又发布了四张以Mate 8为主题的手机广告。不过这一次,即将亮出Mate 8的华为并没有直接亮出产品,而是抛出悬念,用“我们想和这个时代谈一谈”这个系列广告,抛出四个看似简单、实则颇具争议性的问题,瞬间成为网友刷屏热门话题。对“坚持”到“28年造好国货”的思考似乎都在提示人们,华为不仅仅是在生产一款产品,更是一种象征:对于中国品牌的打造。

4.承受得起做好事后受委屈

任正非曾在公司内部会议上说:“真正绝对的公平是没有的;生活的评价是会有误差的,但绝不至于颠倒黑白,差之千里;要承受得起做好事后受委屈,没有一定的承受能力,今后如何能挑大梁;公司努力确保机会均等,而机遇偏偏惠顾踏踏实实工作的人。在工作中总会有一部分人受委屈,这些人的正确对待会给我们的进步带来十倍的力量。由于你的正确对待,也给组织将来给你以更大的信任提供了支持。真正绝对的公平是没有的,你不能对这方面期望太高。但在努力者面前,机会总是均等的,只要你不懈地努力,你的主管会了解你的。要承受得起做好事反受委屈。”

在生活中,吃亏、被误解、受委屈的事总是不可避免地发生。面对这些,最明智的选择是将心放宽,善待自己。

华为公司要求降职的干部要调整好心态,正确地反思,在新的工作岗位上振作起来,不要自怨自艾,也不要牢骚满腹。在什么地方跌倒就在什么地方爬起来。特别是那些受委屈而降职的干部,无怨无悔地继续努力,以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这些人对于华为来讲都是宝贵的财富,也是华为认可的、将来可以继大业的可贵人才。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任正非曾不止一次地在会议上表示:“我们的中高层干部要经受得住磨难与委屈。磨难是种财富,逆境中最能产生将军。没有挫折,一帆风顺反而成长不起来。”

一位学者说过:“人下跪有两种结果。一种人下跪后,认为这是莫大的屈辱,尊严和自信被彻底摧毁,他们从此消沉下去,最后被所有人遗忘;另一种人下跪后,努力从屈辱中摆脱出来,他们成功的渴望与日俱增,最后成就一番事业。其实成功者并不见得比失败者聪明多少,但他们认识到一点,那就是——屈膝是为了跳得更高。”

从艰辛创业到功成身退,再到投资家的完美转型,柳传志在他的人生中积累了丰富的智慧和宝贵的思想财富。在央视财经频道《对话》栏目中,他曾对主持人说:“人生在世,要受许多委屈。而一个人越是成功,所遭受的委屈也越多。要使自己的生命获得极值,就不能太在乎委屈,不能让它们揪紧你的心灵。要学会一笑置之,要学会超然待之,要学会转化势能。智者懂得隐忍,原谅周围那些人,让我们在宽容中壮大。”

柳传志回忆起这些年遇到的最大困难时表示,有几类事情“自己不愿意做”,比如所谓的“踩红线”问题。

当时是计划经济,装电脑要批文,联想是体制外的企业,没有外汇,不得不从黑市上用高出三到四倍的价钱买芯片,这是犯规行为。有关部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真要查就会很麻烦”。

柳传志表示,国内的旧体制总要有人冲破才会有今天。但冲的力量过大,逾越红线太多,就会出大麻烦,企业可能就会死。所以联想是很谨慎地沿着红线边缘走,不让自己变成改革牺牲品。

对此,柳传志嘱咐创业者:头脑要冷静,要有一点智慧,有理想,但不能理想化。“要是理想化的话,我就干脆别做电脑了,不停打官司、讲道理。”

因为当时物价局把企业的硬成本加20%的利润,算出商品定价,完全不考虑人的因素。柳传志坦言,当时有年轻的同事建议开记者会,把所受的委屈都说出来。“开记者会,是解气了,但企业就别办了,这就是理想和理想化本身的冲突。”

理想化的做法是坚决斗争,但更重要的要向原定的目标进发,中间宁可受点委屈。

为什么伟大是熬出来的?因为普通人承受不了的委屈你得承受,普通人需要别人理解、安慰、鼓励,但你没有;普通人用对抗、消极、指责来发泄情绪,但你必须看到爱和光,在任何事情上学会转化、消化;普通人需要一个肩膀在脆弱的时候靠一靠,而你就是别人依靠的肩膀。

孟子曾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委屈对人生来说,其实就是一种磨炼。曾白手起家、现在风光无限、创造亿万资产的马云,在谈起创业的艰辛时也说过:“胸怀是委屈撑大的。”

“中国黄页”的业务是把国内单位的资料放到互联网上去,让老外能找到。但那时候国内还没有互联网,谁也看不到摸不着,属于“信则有,不信则无”的范畴。创业团队在收到客户资料后翻译成英文,然后快递给美国合作方做成网页——要为看不到的东西心甘情愿付钱,换成哪个老板都不会信啊。因此,马云团队不但要证明客户资料已经上网,还首先得证明世界上有互联网这种东西。

马云不懂技术,能做的事情就是不断地说。他每天出门对人讲互联网的神奇,还在大排档跟人神侃瞎吹。老板不相信,马云除了打印网页之外,还请老板打免费越洋电话,问在美国的亲戚朋友,让美国人上网查证。1995年,上海终于开通互联网,“中国黄页”团队还提供额外服务——长途电话到上海再接入互联网,花3个半小时才看到互联网上的照片,焦躁得如热锅上的蚂蚁的马云欣喜若狂,委屈的泪水稀里哗啦地掉了下来。

而在很多没有互联网的城市,马云则一律被称为“骗子”。这也是“马云是骗子一说”最初的来源。“男人的胸怀是委屈撑大的”,在那段艰难的时期里,马云经常对自己这么说。马云曾说:“做人要别怕受委屈,勇者无惧。受了委屈怎么办?所谓委屈是你自己定义的,你觉得委屈,所以你还是惧怕。不怕它,可以从藐视它,对它没感觉开始。真正恨一个人是对他没感觉,如果你能做到对委屈无感觉,对一切美好有感恩,你的胸怀自然就大了。”

从决心创业的那一天,任正非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公司开始出道,一直发展成为通信设备行业首屈一指龙头老大,跟他一直内敛的隐忍气度不无关系。

5.板凳要坐十年冷

2014年,在华为的“蓝血十杰”颁奖活动上,任正非说:“在冷板凳上坐的都是一代英豪。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要有思想上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要有坚定不移的精益工作目标,要有跟随社会进步与市场需求的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做实不是没有目标、没有跟踪、没有创新,但没有做实就什么也没有。当然,也希望公司能尽早识别出那些在板凳上坐了多年,有奋斗精神、有贡献、有热情的默默无闻的优秀员工,不要让‘****’们等得太久。”

想要做好长期研发的工作,首要是避免急切的功利主义。任正非说:“科技不是一个急功近利的问题,一个理论的突破,构成社会价值贡献需要二三十年。我们今天把心平静下来,踏踏实实做点事,也可能四五十年以后就有希望了。要耐得住寂寞,板凳要坐十年冷,特别是基础研究。”

任正非这里所说的“板凳要坐十年冷”,倒不是真的要鼓励大家坐十年冷板凳,而是不要一山望着一山高。永远不会踏踏实实地把手头工作做好的人,不会把专业知识精深化,只想着怎么给上级“擦皮鞋”,怎么把手头的工作想办法推给别人做,怎么在出了事故时,把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推给别人。

在人生的旅途上,即使道路两旁没有醉人的美景,我们也要耐得住寂寞。我国近代学者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中这样写道:“古今之成大事业者,大学问者,无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也是人生寂寞迷茫,独自寻找目标的阶段。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也是人生的孤独追求阶段。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也是人生实现目标的阶段。”

大凡成功者都是孤独而执著的。正如台湾著名作家刘墉所说那般:“年轻人要过一段‘潜水艇’似的生活,先短暂隐形,找寻目标,耐住寂寞,积蓄能量,日后方能毫无所惧,成功地‘浮出水面’。”

2012年7月,网易科技CEO丁磊在“第十届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上说:“只有耐得住寂寞,才能拥有繁华,在‘0’和‘1’的生活里,打持久战。‘创新’是一座孤岛,在这样的抢滩中不妨孤单。”

丁磊在平时的生活中一直说话很少,但是他说的每一句话都能说到点子上。回忆起网易的发展历程,他曾感叹:“从某种意义上看,在创新的道路上,网易是寂寞的。”

2012年年初,广东首届粤商菁英年度人物评选揭晓。网易CEO丁磊获得“2011粤商菁英年度人物”称号。在发表获奖感言时他的话语出奇的另类:“我个人很不乐意,不喜欢被人称作商人,因为我觉得我不是商人。别人认为我有钱就是商人,我觉得这是对我最大的侮辱。我是企业家,还是一个非常有理想的企业家。”

很多人开始讨论“什么才是真正的企业家”,答案很简单,企业家的核心职责是做好企业运营、管理和未来发展。有时候耐着性子,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也未尝不是件好事。

如今的丁磊遵从了他的价值观,除了网易的事儿,他几乎完全淡出了公众的视线。而网易的处境更加淡然,在是非纠缠不断的互联网圈儿,网易与竞争对手的口舌之争几乎为零。

耐得住寂寞,才守得住繁华。但凡事业有成之人,往往都要经历一段没人支持、没人理解的黑暗岁月,只要你能挨过去,黎明便会随之而来。

马云曾经说过:“一路走下来,我的梦越做越大。对所有创业者来说,永远告诉自己一句话:从创业的第一天起,你每天要面对的是困难和失败,而不是成功。我最困难的时候还没有到,但有一天一定会到。困难不是不能躲避,不能让别人替你去扛。九年创业的经验告诉我,任何困难都必须你自己去面对。”

马云坦承自己在生活中差点被压力所压垮,尤其收购雅虎中国之后的一年,马云承受了很多人的非议。那一年,他自己一个人坐飞机去处理业务上的各种各样的难题,用他的原话来说,“那段日子可谓是寂寞至极”。

“压力是躲不掉的。一个企业家要耐得住寂寞,耐得住诱惑,还要耐得住压力,耐得住冤枉,外练一层皮,内练一口气,这很重要。”马云说,“武林高手比的是经历了多少寂寞,而不是取得过多少成功”。平时马云也有几招独特的自我调节压力的办法,如在内心很疲倦的时候,给自己几天的时间静下来,去海边游游泳,打打高尔夫球,什么事情都不去想,一定会有所收获。马云说:“如果一台电脑开机时间过长,那么在运行时候就会越来越慢,你可以突然把它关掉,再把它打开,这样电脑会越来越快,其实人也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