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马云的资本
21793700000038

第38章 精神——找到超越金钱的追求(2)

马云心里很清醒地知道钱是工具,不是目的,就像他在《赢在中国》的节目中对选手说的那样:“永远不要让资本说话,让资本赚钱。让资本说话的企业家不会有出息,最重要的是你让资本赚钱,让股东赚钱。如果有一天你拿到很多钱,你坚持今天的原则,做你认为可以赚钱的事,我相信有一天资本一定会听你的。”

当然,马云并不是宣扬所以企业都不赚钱才好,他只是反对很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只看重钱,无论是做项目、谈生意、聊合作第一个时间先想:“我能赚多少?”这是马云很反对的。

2012年马云出席网商大会,他在会上表示:“不赚钱是不道德的,赚钱没有错,不应该有羞耻感,做企业不赚钱才应该有羞耻感。”同时马云批评那些不赚钱的企业,应该有羞耻感,应该去做公益比较好。做公益也要有商业的手法,公益的心态、商业的手法,只有这样配合,你才走得久、走得长。

商人逐利,不是说企业从一开始就奔着赚钱发展。企业赢利的目的是让企业存活下去并带给社会更好的服务,让企业的员工得到应有的回报。就像马云说的:“为赚钱顺便做好事,还是为做好事同时赚钱,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心态。”搞错了心态的企业是不可能发展起来的。

一家企业真正地为社会做了贡献,为很多人谋得了福利,并且在持续地服务大众时,这样的企业不想赚钱都难,比如谷歌凭借搜索业务用户量越来越多时,也在连年亏损,其实谷歌完全可以在搜索界面塞上各种广告,这样可以赢得大笔的利润,但是谷歌没有这样做,在经历了多次融资、亏损的循环之后才找到合适的投放广告位置,谷歌的界面是最干净的,它就成了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搜索引擎。

马云的阿里巴巴做任何事都不以赚钱为第一考虑因素,他们会考虑项目是否能够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马云的企业家精神就在此体现出来。

4.赚钱是为了做更多更好的事

2014年4月24日,马云宣布捐出阿里2%的股份成立个人公益信托基金,按照阿里巴巴9月19日当天收盘价2314.39亿美元的市值计算,该公益基金的规模达到了40多亿美元。

《环球杂志》采访马云时问到为什么在上市之前突然成立公益基金,马云回答道:“这件事情我想了很多年了,去年做出的决定,选择现在宣布,是因为我们花了大量精力做方向规划、设立架构等,现在终于做得差不多了。我感觉到自己已经50岁了,公益的事情要赶紧做起来,不能再拖了。其实我和太太在创业之初还没什么钱的时候就想好了,50岁之前赚钱,50岁之后要投入在慈善和公益事业上。现在有这个机会了,要赶紧实现自己的愿望。”

马云在接受美国脱口秀主持人查理·罗斯采访时说:“我的看法是,首先我从未想过我的财富是仅仅属于我个人的,它属于整个社会。当你有几百万元的时候,你是个富翁;当你有几千万元的时候,这些就是资本;而当你有上亿元财富时,它就成了社会资源。这些钱仅仅是社会交给你去经营和管理,而且我也觉得我根本花不完那么多钱。另外,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我们需要太多的就业机会,所以我认为要去认真地用好你手中的资源,通过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来回馈社会。因此,我想当我老了的时候就不会因为不捐钱而感到遗憾。”

马云说:“你看,10年前,我们都没怎么听说过身边有人患癌症;现在呢,身边很多人,都会因为朋友、亲人患上癌症,整个家庭陷入痛苦。我想,我们出点钱,再加上科学家,总能做点什么。我非常担心今天的水、空气和食物问题。今天你看到了问题,那10年后也许会看见可怕的结果。如果今天我们能做点事情,或许能够解决10年后的问题。”马云创立的这个基金规模在全球范围内也是数一数二的了,那么这么大一笔钱如何回馈社会是一个很大问题。马云讲自己跟比尔·盖茨交流很多,在公益事业上给马云很多思考,马云表示这笔钱会用在环保、医疗、教育、文化等方面。

2010年,马云就曾说,自己要将80%的时间投身做公益。马云甚至笑称“花钱比挣钱难多了”,马云并不是成了首富之后才用心做公益的,阿里巴巴一直有做公益慈善事业的传统,在2008年阿里巴巴更是和李连杰的壹基金在网络公益的推广上展开合作,从“月行一善”到“日行一善”,积累资源和能量,促进中国公益平台的不断进步和持续发展。

超级富豪“退休”之后热衷于做公益是很流行的,当财富达到一个数字之后,再去研究增加了或减少了多少财富是没有意义的,对他们来说,剩下的人生需要不断地“花钱”,他们在创立公司之后为很多人创造了收益,更为自己带来了数以亿计的财富,这笔钱可以做很多对社会有益的事情。

2013年比尔·盖茨宣布卸任微软执行董事长职务,“连人带钱”投入公益慈善事业,他表示将在未来的日子里把总计市值为580亿美元的个人资产悉数捐给慈善基金会。这个著名的“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由盖茨夫妇在2000年成立,这个基金会拥有高达380亿美元资金,已经成长为美国规模最大的民间慈善机构。

现在慈善俨然是比尔·盖茨更热衷的工作,他还用自己的影响力开慈善晚宴,巴菲特等美国富豪也乐于参加,通过这样的平台贡献自己的力量。

做公益慈善事业并不是一个比“钱”的过程,做公益也不只有捐钱这一种方法,正如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所说:“Facebook的存在是为了让这个世界更加开放和连接,而不仅仅是为了创建一家公司。”而真正的慈善则是把爱和温暖的种子种在人们的心中,让人们的心中充满爱、让这个世界充满爱,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可以多为社会做一点积极贡献,在积累了大量财富之后,选择做慈善,不仅体现了一个企业家的良心也能体现企业对社会承担的责任,这样的企业不仅受员工的尊重也受消费者的爱戴,因为它能给社会带来巨大的正能量,这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带给社会的意义。

马云说:“我认为,对今天的中国来说,比金钱更重要的,是大家要先学会做公益。中国的公益事业需要更多的体制建设和人才训练。我相信总有一天,全球的公益事业会走向同一个方向。”

5.财富的本意是帮助别人赚钱

关于阿里巴巴上市,马云最欣慰的不是自己成了首富,而是为阿里巴巴成就了一批富翁,除持有3.6%阿里巴巴股份的蔡崇信,阿里巴巴约有一万员工持有少量股份,分享200亿美元,平均每人约182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100万元。而远在日本的孙正义凭借投资2000万美元,收获580亿美元,收到近三千倍的回报。

阿里巴巴成立之初就给自己定下了一个企业愿景,或者叫初衷:“阿里巴巴的初衷是,帮助更多的人赚到钱——这才是阿里巴巴为社会所创造的真正价值。”当初寻找创业模式的时候,马云想到,中国有成千上百万的中小企业,但是其中很多中小企业都在故步自封,看不到外面的世界,并不能与外部产生联系,那为什么不为他们搭建一座桥梁呢?

阿里巴巴的成立就是面向无数中小企业的,阿里巴巴就是一个让全世界中小企业在上面展示自己的平台,它的口号就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种模式让企业与企业之间通过互联网进行产品、服务及信息的交换,这就是阿里巴巴的“B2B”模式。

在斯坦福大学演讲时,马云曾感触良深地这样说过:“10年前,当我走在街上,有人跑过来感谢我,因为阿里巴巴帮他们得到了国外的订单、国外的生意。今天,当我走在街上,有人过来感谢我,说他和妻子在淘宝上开了个小店,以此为生,并且收入不错。这对我来说,意义重大。”

这就是阿里巴巴“帮别人赚钱”的思维,尤其在成立淘宝之后,3年免费政策让无数普通人在家里开店,保守估计成就了几十万生意火爆的普通人卖家,但阿里巴巴自己没有卖过一分钱的货。

阿里巴巴不仅成就了普通人的创业梦想,也给国内快递业务带来生机。有数据显示,阿里巴巴合作的14家快递配送商在中国31个省超过600个城市建立了1700多个配送中心、10万多个配送站,通过95万快递人员,他们一共为阿里旗下淘宝、天猫等平台送出了50亿个包裹,占到全中国当年包裹总量的54%,创造的快递业收入超过700亿元。

此外,近200家银行与支付宝合作为阿里旗下的电商平台提供网上支付服务,在2013年“双十一”当天华泰保险卖出了超过1亿笔退货运费险,一天保费到达几千万元。有超过11万家设计机构、摄影机构以在淘宝、天猫平台上提供网店装修设计类服务为生,每年产值超过10亿元。甚至在全国还催生出50多家专业电商培训机构,等等。总之,有非常多的人因阿里巴巴获利。

这些数据不摆出来,你很难相信围绕着阿里巴巴这个生态圈居然有这么多人在致富。阿里巴巴和传统的“我给服务,你给我钱”的企业有很大不同,它的第一目标是让其他人越来越赚钱,然后自己再赚钱。

2008年,全球金融滑坡,而马云表示:“自己愿给中小企业带来温暖。”随即,阿里巴巴宣布,一个大规模支援中小企业“过冬”的特别行动计划正式启动。它整合旗下B2B、淘宝网、支付宝、雅虎口碑网、阿里软件等所有资源,“尽全力”帮助中小企业渡过“因全球经济危机带来的生存难关”。

阿里巴巴开始积极帮助中小企业找订单、帮着做出口内贸,并对一些中小企业进行培训,帮助他们成长。当然,危机中最缺的就是现金,广大中小企业因融资困难而倒闭,阿里巴巴则通过把中小企业在阿里巴巴上的交易记录转化为信用记录,与银行合作,打通了快速放贷之路,短短8个月内,就有700多家中小企业获得“网络贷款”15亿元。

除此之外,阿里巴巴一方面通过降低费用,还利于中小企业,主动把45%的利润降低到25%;另一方面,直接投资3000万美元,在美国和欧洲帮助中国的中小企业做营销推广,寻找订单。

马云说:“如果不让别人富起来,阿里巴巴会是一个虚幻的东西。”在2013年,马云提出打造“双百万战略”,也就是帮助中国诞生一百万个销售额过一百万元的这些小卖家。阿里巴巴一路走来披荆斩棘,干掉了众多对手,靠的是优质的服务和让别人先赚钱的思维。

马云在赚钱与否的问题上,曾多次告诫年轻的创业者:“我相信如果一个人脑子里总是想着赚钱,那么没人想和你交朋友。相反,如果考虑的是如何帮助别人、为他人创造价值,然后你就会赚钱。”在一个市场或者社会里,只有一个人赚钱是毫无意义的,也是不能够长久的。做生意就是这样,不能让一个人赚钱,另一个人赔死,懂得这一点才有资格拥有更多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