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马云的资本
21793700000036

第36章 放下——享受美好的生活(3)

所谓活在当下才是最真实的,这其实就是一种豁达、坦然的生活态度。也就是要我们该工作时就工作,该休息时就休息,放下过去的烦恼,摒弃未来的忧思,全身心地投入眼前的每一分每一秒,并坦然地接受它、享受它。

《庄子·内篇·大宗师》中说道:“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这段话的意思是,不忘记自己从哪儿来,也不寻求自己往哪儿去,承受什么际遇都欢欢喜喜,忘掉死生像是回到了自己的本然,这就叫作不用心智去损害大道,也不用人为的因素去帮助自然。这可以理解为把握好眼下的事物,不去焦虑其他毫不关己的事情。

早在1903年,美国著名作家亨利·詹姆斯便提出类似的忠告:“尽情地享受当下吧……你具体做什么无关紧要,关键是你要立刻行动起来……失去的就永远失去了,这是毫无疑义的……所谓适当的时刻,就是人们仍然能把控的当下时刻……”

当下是有能量的,一个人如果懂得如何抓住当下的时光并充分加以利用,他便被带入一股正能量的旋涡里,他便选择了一种自由的、充实的、真正的生活,而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出的选择。

巴菲特说:“每天早上,我都是跳着踢踏舞去上班!”这就是活在当下,过好今日的最好写照。巴菲特曾经告诉一群内布拉斯加大学的学生:“我每天起来后想的就是做好今天的工作,过好今天。”只有活在当下,充实的生活才有意义。我们太多人没能活在当下。如果我们把所有的精力都用来计划未来,那么我们会失去身边已有的东西。只有当时间所剩无几时,我们才会真正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于是痛心疾首、懊悔莫及。

“如果你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中最后一天去生活的话,那么总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是正确的。”17岁的某一天,乔布斯读到了这句话。从那时开始,在33年中,每天早晨乔布斯都会对着镜子问自己:“如果今天是你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你会不会完成你今天想做的事情呢?”于是他每天都认真地工作和生活,要把每一天的事情都做好,不留下遗憾。他以前也只是把这一句话当作激励自己的警言,可是却没有想到,这种冥冥之中的暗示,还是让他遇到了。

有一天,乔布斯做身体检查,发现胰腺上长了一个瘤子。医生告诉乔布斯说,几乎可以确诊这是一种无法治愈的恶性肿瘤,最多还能活3个月。乔布斯说:“谨记我随时死去,这是我一生中遇到的最有帮助的工具,它帮我做出了生命中重要的抉择……人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我们没有理由不随心而安。”

去思考未来,而不是焦虑未来。乔布斯被查出身患癌症也没有对未来有任何的焦虑,他要做的只是把当天的工作做好,让自己晚上睡觉前不留遗憾,这就是活在当下。所谓的“活在当下”,应是着眼于现在,既不沉湎于往事,亦不对将来作无谓揣测;既不对昨日悼悔,亦不为明日杞人忧天。不能等到真的出问题那一天才意识到这一点,才想起来过去追不回来,未来遥遥无期,而眼下的事情都没有做好,这样总会给人生带来遗憾的。

7.过去已经过去,未来才值得期待

只有学会放下过去,才能轻装前进,进而收获到更多的东西。如果将一生的所得都背负在身上,哪怕你有一副钢筋铁骨,终究也会被重担压倒在地。

过去的辉煌和过去的痛苦一样,都很难从记忆中抹去。但无论过去承载的是财富、名利,还是哀伤、遗憾,都已经盖棺定论,没有任何更改的余地。聪明的人不会沉湎在过去千转百回,死拽着过去不放,而懂得把目光投向更广阔更值得期待的未来。

马云曾在谈到“商业的未来”这一话题时说:“我是1994年年底开始做互联网,那时候很多人不知道互联网是什么。做任何事,今天会成功的事情,我不会做。10年后成功的事情,我会特别有兴趣,因为坚定了方向,一步一步往前走。”

马云还说:“我觉得我脑袋小,所以要记很多东西很困难,所以记得快,忘得也快。有的人可以记得清清楚楚,但是我就是老记不住。我对10年以后、8年以后、5年以后的事情要做什么,我特别有兴趣。因为昨天的事大家拼的是记忆,未来的事大家拼的是想象,想象要的是理想,还有现实。”

在48岁就选择退出阿里巴巴一线管理层的马云,对自己的未来有自己的打算:“我要建一所学校,培养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学校。”对自己之前获得的成就,马云并没有沾沾自喜,他在选择遗忘过去的成就的同时,更希望自己的未来能有所作为。

英国有句名言:“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的确,过去的都已经过去,对我们来说,更重要的是未来会发生什么。宏德法师曾用“红炉焰上片雪飞”来比喻人生之迅忽,生命之短暂。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自己不同的任务,无论过去有多少荣辱是非,都代表着已经发生过了,而远方还在向你招手。

生命这张单程车票,只有起点,没有归途。无论你曾体验过怎样的苦辣酸甜,我们没有必要让过去的事情束缚自己的手脚,把那早该埋葬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从残碎的记忆中抽出来咀嚼、玩味、修补。对往事的过分认真和流连,只能显示出一种与实际年龄不相吻合的幼稚天真和不谙世事。

我国现代著名诗人聂绀弩,在“文革”期间一次次跌进痛苦的深渊。“文革”结束后,恢复了正常生活的聂绀弩先生似乎把之前受到的磨难忘得一干二净,对那些曾经背叛过他的亲友一如既往地给予关照和体贴。这正是聂绀弩先生的睿智所在。不管过去有什么怨恨和憎恶,过去了就是过去了,永远不可能再追回来,未来的生活还是要继续。与其纠结于痛苦的回忆不能释怀,不如彻底忘记,毕竟多一些朋友总比做一个锱铢必较的孤家寡人好。

我们只有忘记过去,才能走出心灵的牢笼,不要再一次次地晾晒那永远也晒不干的往事,该舍弃的舍弃,该遗忘的遗忘,相信未来一定会更美好。

美国新泽西州的一所小学里,一位叫菲拉的女教师为26个不良少年出了一道选择题,要他们根据自己的判断在3个候选人中选出一位日后能成大器的人:

A.笃信巫医,有两个情妇,有多年的吸烟史而且嗜酒如命;

B.曾经两次被赶出办公室,每天要到中午才起床,每晚都要喝大约一升的白兰地,而且有过吸食鸦片的记录;

C.曾是国家的战斗英雄,一直保持素食的习惯,不吸烟,偶尔喝一点啤酒,年轻时从未做过违法的事。

大家都选择了C。但是菲拉公布答案:A是富兰克林·罗斯福,担任过四届美国总统;B是温斯顿·丘吉尔,英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首相;C是阿道夫·希特勒,法西斯恶魔。

菲拉说:“过去的荣誉和耻辱只能代表过去,真正能代表一个人一生的,是他现在和将来的作为。从现在开始,努力做自己一生中最想做的事情,你们都将成为了不起的人!”这番话改变了这26个孩子一生的命运,其中就有今天华尔街最年轻的基金经理人——罗伯特·哈里森。

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在同济大学的演讲中说:“同学们,你们要记住一个真理,生命总是往前走的,我们要走一辈子。我们不是只走过大学四年,或研究生,我们要走一辈子。可能会走到80岁、90岁,虽然到那时,人生到底怎么样你是不知道的,你唯一能做的就是要坚持走下去。所以我非常骄傲地从一个农民的儿子走到北大,最后又走到了今天。”

几米说过“错过的错过了,相逢的还是会相逢着”。过去,对于我们来说,已经可望而不可即。过去了,就没有再重温它的权利。我们的心理空间能有多大呢?背负太多的过往,就无法为未来留有一席之地。

只要我们愿意,不管过去有多少不堪的经历,我们都能够转过身去,把那些我们认为念念不忘的东西,统统给甩掉,磨灭得无影无踪。生活在继续,人生在绵延,我们总是要不断地接受新的事物,接受新的观点。我们不需要为过往叹息、止步,未来才值得期待,值得我们更加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