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马云的资本
21793700000028

第28章 团队——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2)

你要明白人无完人的道理,没有哪一个人才方方面面都是完美的,你不能因其其他的瑕疵就对他的优点视而不见,猎头公司做的那一套人才评测系统是没有用处的,适不适合只有企业管理者自己知道。这其实跟谈恋爱结婚是一样的,往往最适合你的那个终身伴侣并不是最漂亮的“女神”,而是那个很爱你、很懂你、很贤惠的女人,这样你们才能长长久久地走下去。

4.唐僧是个好领导

马云曾表示中国人最喜欢“刘关张”,外加诸葛亮、赵子龙这样的团队,这样的团队似乎“千年等一回”,但是马云眼里最好的团队不是这个,而是《西游记》中的取经四人组。

马云说:“我们认为世界上最好的团队是唐僧团队。唐僧是领导,也是最无为的一个,他迂腐得只知道‘获取真经’是最后的目的;孙悟空脾气暴躁却有通天的本领;猪八戒好吃懒做但情趣多多;沙和尚平平庸庸但是任劳任怨挑着担子。”

马云表示这样的团队远远要比“一个唐僧三个孙悟空”要有能力得多,马云说:“这就是团队的精神,有了猪八戒才有了乐趣,有了沙和尚才有人挑担子,少了谁也不可以。他们互补、互相支撑,关键时也会吵架,但价值观不变。阿里巴巴就有这样的团队,在互联网低潮的时候,所有人都往外跑,但我们的人才流失率是最低的。”

马云为什么说唐僧是个好领导,为什么说取经四人组是最好的团队?你得知道,取经四人组凑在一起不容易,并且在取经路上一路妖魔鬼怪,历经磨难。孙猴子乃堂堂齐天大圣,能力通天,他怎么会听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凡人的话;猪八戒取不取经无所谓,只想着随时回到高老庄做倒插门女婿,所以时不时地要分行李回家;沙僧不怎么说话,但是能力也确实不高,危急时刻只会找大师兄。

偏偏是这样一个奇怪组合走到了灵山,终成正果。把这样的分配换成团队建设的话,是这样的:唐僧就是公司创始人,他是“取经”的发起者,他心中有着执着的目标,就是要走到西天,哪怕被妖怪吃了也无所畏惧。作为一个团队领导,能够为团队设定前进目标,描绘未来美好生活是必要素质。领导如果不会制定目标,肯定是个糟糕的领导。唐僧从一开始,就为这个团队设定了西天取经的目标,而且历经磨难,从不动摇。一个企业,也应选择这样的人做领导,团队的领导本身就是企业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只有他自己坚定不移地信奉公司的文化,以身作则,才能更好地实现团队的目标。

唐僧手无缚鸡之力,这也是现代团队建设里领导者的一个特征,就像马云一样,不懂技术,不懂互联网,但是他心中有目标,懂得建设团队,大家一起帮助他取到真经。能力太强的领导往往会与员工起冲突,拿NBA来说,乔丹被誉为“篮球之神”,在球场上无所不能,但是他永远也做不了教练,因为他能力太强,他若做教练一定会以自己的水平衡量手下的球员,那些球员又哪里有乔丹的能力呢?

话是这样说,但是唐僧手里也并非没有筹码,他有紧箍咒,若是没有紧箍咒,恐怕早就被孙猴子一棒打死,所以紧箍咒是领导者必备的技能,要不然那能力超强的员工凭什么听你的?

紧箍咒就是规矩,在创业初期起着约束的作用,但是在后期唐僧就再也不用紧箍咒了,他用德、用情感感化了孙悟空,用那份执着赢得了孙悟空的尊重,让他死心塌地保护唐僧。

孙悟空能力强,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很冲动,很爱卖弄,这样的员工往往让领导者拿捏不准,限制过了发挥不出实力,放任过了又总是闯祸,所以作为一个企业领导者,一定要非常清楚下属的优缺点,量才而用,人尽其才。所以你会看到打妖怪的时候,孙悟空先上,其他的事不让孙悟空插手,安心打妖怪就好。

打了妖怪,唐僧总要说上一句:“多亏你大师兄了。”“错怪你大师兄了。”这让孙悟空很有成就感,下次打妖怪更加卖力了。

猪八戒呢,总是开小差,有点小私心,吃得多、做得少,但是在大是大非上,立场还是比较坚定,从不对妖怪退让妥协,打起妖怪来也不心慈手软。生活上能够随遇而安,工资待遇要求少,有的吃就行,甭管什么东西,而且容易满足。缺点也明显:猪八戒总是搬弄是非,背后打小报告,一有危险就要分行李走人。

但是猪八戒也是不可或缺的,因为他活跃了团队的气氛,从当代社会角度来说猪八戒是一个真正活在当下的人,他懂得如何做一个快乐的人,而且干活从不嫌脏嫌累,有些活儿非猪八戒干不可。比如猪八戒开稀柿衢那一回就是猪八戒拱开了臭柿子沟,这活儿孙悟空不屑于干,沙僧又没能力干。所以,猪八戒也要运用得当,把他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马云说:“沙和尚是最勤恳,他说你不要跟我讲理想,讲奋斗目标,我每天上8个小时的班,早上到,晚上回去。这样的人,也少不了。”沙僧属于任劳任怨、忠心耿耿,属于那种有忠诚度但能力欠缺的人才,老板喜欢用,但如果重用、大用,就会出问题。许多企业和团队之所以失败,往往坏在沙僧这类角色上,因为是老板的心腹,他们就会得到相当高的权力、地位,但由于能力有限,又无法担当重任,所以往往会造成企业的重大战略决策失误。

所以在运用沙僧上,就让他安静地挑担子、牵马就好,关键时刻还能维稳团队,这就够了,不能把大任务交给他,同时又不能缺失这样一个能吃苦耐劳的员工。

唐僧这三个徒弟奇形怪状、能力各异,但是唐僧能够让他们跟着自己去取西经,历经磨难最后到达灵山,这就是一种极强的领导力的体现。

一个理想的团队就应该有这四种角色。一个坚强的团队,基本上要有四种人:德者、能者、智者、劳者。德者领导团队,能者攻克难关,智者出谋划策,劳者执行有力。在阿里巴巴的团队里,马云就是那个掌握大局意志坚定的唐僧,任用贤人,给手下分配合适的任务,手下也死心塌地跟他去取西经,阿里巴巴就走到了今天。

5.请“野狗”和“小白兔”走开

阿里巴巴重视人才,对人才有一套独特的评价机制。阿里巴巴将所有的员工分成了三种类型:有业绩没团队合作精神的,是“野狗”;和事佬、老好人,没有业绩的,是“小白兔”;有业绩也有团队精神,又有创造力,则是“猎犬”。

马云说:“阿里巴巴有这样的一个用人准则:‘271法则’。所谓‘271法则’就是:20%的员工成为企业明星,70%的员工是中坚力量,10%的员工坚决裁撤。那么确定这个划分的准则是什么呢?第一是员工对企业的价值观,第二是员工对身边同事之间的交流沟通力。有一种人是在价值观上特别满意的,但是在第二个方面却存在差距的,我们把这种人才称为‘野狗’,他们只有战略性的高度却没有踏踏实实的作风;第二类是在第二个方面做得很好,能和同事搞得一家亲的,但是在高度上、执行上却一塌糊涂,这种人我们称为‘小白兔’。这两种人都要划在要裁撤的10%里边。”

马云十分形象地举出实例:“在阿里巴巴公司的平时考核中,业绩很好,价值观特别差,即每年销售可以卖得特别高,但根本不讲究团队精神,不讲究质量服务,这种人我们称之为‘野狗’,我们的态度非常坚决:杀!毫不手软地杀掉他。因为这类人对团队造成的伤害是极大的。而对那些价值观很好,特别热情、特别善良、特别友好,但业绩却总是好不起来,我们称之为‘小白兔’的这类人,我们也要杀。”马云也给了“小白兔”一次机会,可以进行培养,由主管领导决定是否留用。

马云向来对于团队建设非常重视,同时也非常“狠”,不符合要求的员工一律赶走。在武侠小说里或者电影里,常有不按常理出牌又往往把事情做成功的男主角,这些人特立独行,总是破坏规则。在阿里巴巴是不需要这样的人存在的,这样的人才虽然很有创造力,但是对团队建设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马云也不允许一些老好人在企业里“享福”,做不出突出业绩,仗着自己进公司时间长,跟每个人都和和气气的,对于这样的人,马云就是拉下脸也要跟对方说“拜拜”。

社会人文学博士霍夫斯坦德曾经说过:“企业文化是一种软的、以完整主义理论为依据的观念,但其结果是坚实的。”企业绩效非常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好的成绩是怎么得来的,中国有句老话叫:“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企业员工扮演的就是水一样的角色,他们可以把企业的业绩搞得红红火火,也可以把企业搞覆灭掉。

1994年,张小龙研究生毕业后在一家软件公司工作。据周鸿祎回忆,1998年前后张小龙就已是非常厉害的程序员,张小龙当时在编写免费共享邮件客户端软件Foxmail,张小龙以一人之力开发出的软件,足可与一家公司相媲美。Foxmail三年之内积累了200万用户。

但张小龙不是一个喜欢创业的人,Foxmail用户越来越多,他一个人维护的任务越来越重。此时,刚出任金山软件CEO的雷军给张小龙发了一封邮件,谈论的是Foxmail的漏洞,随即提出收购Foxmail,张小龙开价15万元,想一卖了之去美国。可雷军当时因为其他事情烦扰,收购就没成。两年后,Foxmail卖给了博大,价格是1200万元。张小龙也成了博大的技术负责人。

2005年,博大被腾讯收购,张小龙正式进入腾讯,开始了QQ邮箱生涯,张小龙将QQ邮箱打造成中国第一邮箱。2010年,张小龙给马化腾发了一封邮件,里面表示即时语音通信软件即将崛起,建议启动项目。马化腾给了张小龙一亿元研发资金,自己组建团队,告诉他一定要成功。就这样微信诞生了,张小龙被称为“微信之父”。

相比于“野狗”和“小白兔”,“猎犬”的特点是能力强同时又执行力高,指哪打哪,发现猎物迅速出击,好几只猎犬能协同合作,把猎物叼回主人身边。对于阿里巴巴来说,这种员工业绩很好,又讲团队和诚信,最适合未来组织发展,会被安排接受最好的培训和职位轮调,成为公司储备管理干部人选。

阿里巴巴内部有一本价值观手册,它非常详细地诠释了符合阿里巴巴价值观的行为方式。在员工的考核标准中“业绩占50%,价值观占50%”。马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将自己的员工全部变成“猎犬”,对于那些不思进取的员工的解决办法就是让他们离开。

一个优秀的企业离不开一支优秀的团队,优秀的团队有着上下一致的协同性和凝聚力,有着共同的价值观,联合在一起发挥出一加一大于二的力量。

6.没有人能挖走我的团队

马云曾豪言:“天下没有人能挖走我的团队。”让人十分好奇阿里巴巴有什么样的魔力能够让人舍不得走,那些优秀人才都会不断地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工作,跳槽简直是家常便饭,马云又是为何敢说出这样自信的话呢?

东方卫视《财富人生》曾经采访过马云,主持人这样问道:“你说过‘阿里巴巴永远都不会挖人,同时也永远不留人,来去自由?’”

马云回答说:“我们公司有一点,任何人想走,任何时间都可以。天下还没有人能挖走我的整个团队。”

主持人继续问:“你就这么自信?”

马云更加自信地回答说:“你可以去试试看,我认为一个企业最重要的是,从第一天建立的时候你要有自己的使命感、价值观,还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我们阿里巴巴人呼吸与共,他们就是挖走我的团队,肯定也包括我。”

俗话说:“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商界中分分合合是常事,那些职业经理人各个能力超群,自然想寻找最适合自己的位置。手下的员工被人挖走怨不得任何人,只能怨自己,近几年互联网界人事变动很是频繁,但是阿里巴巴却没有出现团队成员被竞争对手挖走这种情况,这是很值得欣慰的。

一般企业人才流动率高达10%至15%,而阿里巴巴连续数年的跳槽率一直能控制在3.3%。首先不得不说,马云的个人魅力太强了,对于很多人来说能在马云手下干活儿,实在是一件幸福的事。马云的激情,马云的演讲,马云跟员工一起玩,等等,这些都成了阿里巴巴的一大特色,仅此一家,想看马云就得来阿里巴巴。

当然,马云的个人魅力是一方面,更多的是阿里巴巴的团队文化建设已经形成了一体系。阿里巴巴从中国杭州最初18名创业者开始,成长为在三大洲20个办事处拥有超过5000名雇员的公司。阿里巴巴努力为员工创造积极、灵活和以结果为导向的工作环境,从而组成一个协调融洽工作的大家庭。无论他们成长为多大的公司,强大的共享价值观使他们保有共同的公司文化和阿里之家。

阿里巴巴人事部经理陈莉说:“阿里巴巴每年至少要把五分之一的精力和财力用在改善办公环境和员工培养上。”阿里巴巴并不只是在让员工快乐工作上有作为,更多的是传播一种价值观和文化。马云说:“整个文化形成这样的时候,人就很难被挖走了。这就像在一片空气很新鲜的土地上生存的人,你突然把他放在一个污浊的空气里面,工资再高,他过两天还跑回来。”

马云就是这样自信,当这些员工以自己是一个“阿里人”而自豪的时候,也确实是谁也挖不走的。用马云的话来说,阿里巴巴的空气是要比其他公司“纯净”的,这样的环境才能够让员工有归属感,才挖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