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马云的资本
21793700000002

第2章 梦想——创业者首先要有一个梦想(2)

拿破仑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阿姆斯特朗则在很小的时候,就对母亲说:“我要跳到月亮上去。”这些梦想有的是个人的梦想,有的是人类的梦想,但要实现这些梦想,需要我们志向远大,需要我们持之以恒,更需要我们脚踏实地去追求。

康拉德·希尔顿曾经对他的母亲说:“要集资100万美元,盖一座以我命名的新旅馆。”然后他还指了指报纸上一大堆地名说:“我要在这些地方都建起旅馆,一年开一家。”说这句话的时候,他20岁,也就在那一年,他在美国新墨西哥州圣安东尼奥镇,一间堆满杂货的土坯房里,开办了自己的第一家家庭式旅馆。

希尔顿从来都没有忘记过自己的梦想,从开起第一家旅馆开始,他就一直在为梦想坚持不懈地努力着。就这样一直过了20多年。1928年,希尔顿41岁生日这一天,所有这些梦想都一一实现了,并且速度大大超过预期。在达拉斯阿比林、韦科、马林、普莱恩维尤、圣安吉诺和拉伯克都相继建起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饭店——希尔顿饭店。

马云说:“在中国我找不到一个没有梦想的人,但很多人只是空想空谈。”许多人看过很多成功人士的书,听过许多成功人士的讲座,也看他们的传记,但是他们为什么没有成功呢?其实成功人士告诉你的一大堆道理,你早就知道,之所以没有成功,只是因为梦想不仅仅是要构想,更要去行动。即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

2010年“五四”青年节时,温总理去北大看望大学生,学生书画社社长、哲学系学生李丹琳想到了温总理那首著名的诗歌《仰望星空》,随即为温总理书写了“仰望星空”四个大字,但温总理看完后,却挥毫写下了“脚踏实地”。

人应当懂得仰望星空,否则就会缺少梦想,变得目光短浅,同时我们也应当不忘“脚踏实地”,若不然就会缺少把梦想付诸实践的力量,从而变得一无所有。

仰望星空是我们捕捉梦想的开始,脚踏实地则是我们让梦想成真的途径。我们需要用一颗孩童般的心灵去找寻梦的光芒,更需要用成熟和坚忍完成我们实现梦想的征程。既然目标在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向着天际最亮的星座出发,一步一步,才能摘取梦想。

马云认为现在的年轻人应该脚踏实地,不能够好高骛远,他说:“最早的时候我也以比尔·盖茨、巴菲特为榜样,但是以他们为榜样,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做,后来我才明白,一个人创业其实应该以隔壁卖馄饨做理发的小李小王为榜样,只有那样你才知道怎么干,才有操作性。”

正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如果我们做不到脚踏实地,就如同刚出生的婴儿,没学会走路就想跑一样,结果自然只能是跌倒。一个人要走得远就必须从起点由近及远,要想登高必须从底层一步步往上攀登,要想自己高贵就必须先从低卑开始。

脚踏实地是一切事业的根本,只有立志高远、脚踏实地、艰苦奋斗最终才能成就事业。在生活中,有许多人“半瓶子水乱晃荡”,不知“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任何伟大的事业,辉煌的成就都是由无数具体的、细小的、平凡的工作做起的,不愿干平凡工作的人,不仅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而且会因此一事无成,正所谓“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成功都是需要积累的,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苏格拉底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一个人只有背负明天的希望,在每一个痛并快乐的日子里,才能走得更加坚强;只有怀揣未来的梦想,在每一个平凡而不平淡的日子里,才会笑得更加灿烂。

一个人若没有了追求,没有了梦想,那么他的一生活过来又有什么意思呢?给梦想一个机会,不管结果如何,那样到老的时候才不会因为自己的碌碌无为而抱憾终生。

毛姆在小说《月亮和六便士》中描写了一个追梦人:主人翁查理斯是一个成功的证券经纪人,他有一个令人羡慕的家庭,妻子温和优雅、招人喜爱,还有两个健康活泼的孩子。查理斯的前半生一直过得平淡而温馨。

但是直到有一天,对艺术的追求让他离开了这个他曾经熟悉的家庭与城市,他要画画,于是在人们的不解与谩骂声中离开了现实生活,进入了艺术之门。为了画画,他去了巴黎,过上了穷困潦倒的生活;为了画画,他甚至舍弃文明生活,来到了南太平洋群岛的塔希提岛,与土著人一起生活。最终,他终于创作出许多艺术杰作。

俞敏洪说:“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梦想,最重要的是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勇气和行动。”比尔·盖茨的梦想是在信息技术领域开创一片自己的天地。于是,他放弃了安逸的生活,专心于实现自己的梦想。最终,世界上出现了“微软”,盖茨收获了成功与满足。

现在许多人都说每个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最大的困难则是自困。把自己困在自己的想法里面,无法自拔,那才是困难。把梦想捆绑在心中,而不去实现,那就算再完美,始终也只是个念想罢了。

实现梦想的路不会太平坦,两边总有坑坑洼洼。有谁能够一劳永逸?有谁能够一蹴而就?播种结束,耕耘便开始,温室里的花朵长不大,寒冬中傲雪的梅花更芬芳。君不见孔圣人纵使周游列国,奔波一生终究得不到各国君王的青睐,但为了传播自己的学说,依然坚持“知其不能为而为之”。而曹雪芹纵使重病缠身,身心交瘁,也依然坚持泣血谱写《红楼梦》。梦想确不是朝夕可成的,它需要我们挥洒泪和汗,苦心耕耘。

现在我们已经很难想象海伦·凯勒的世界,那是怎样漫长的黑夜,也难以窥探贝多芬被剥夺聆听权利时最初的心境,更不知道被病魔束缚的霍金的躯体中,藏着怎样的无奈与悲哀。但是凯勒用她的爱感动了整个世界,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成为千古绝唱,而霍金,整个宇宙中都弥漫着这位科学巨匠睿智的思绪。

大漠孤烟,骆驼用坚持的汗水实现了横穿的梦;汪洋狂浪,鱼群用不懈的前进实现了遨游的梦;悬崖峭壁,白猿用坚毅的攀爬实现了登越的梦。梦想实现与否,在于你是否敢于尝试和努力付出。

5.新生事物都是在非议中成长的

马云在一次采访中称阿里巴巴从成立以来一直备受质疑:“我一路走来备受质疑,许多人怀疑它,拒绝它,诽谤它,这就是新生事物。如果每个都认同了还轮到我们做吗?每个新生事物都是在非议中成长的,要成就一番事业需要超前的眼光,敏锐的触觉,就是要做一些别人暂时不敢做的事,才能把握住先机,当别人明白了,我们已经成功了。当别人理解了,我们已经富有了。”

在做中国黄页的时候,亲朋好友都反对,马云回忆说:“当我连上网的那天,我邀请了朋友以及电视台的人来我的房间观看,那是速度很慢的拨号上网连接方式,我们足足等了三个半小时才打开一半的网页。为了等网页出来,我们喝酒、看电视、打牌。但是,我仍然相当自豪。我给他们证明了互联网的存在。”

马云四处推销自己的网站,被很多企业的老板认为是骗子,有时候对他的态度非常不好,但是马云还是坚持走进一家一家的企业,推销自己网站的好处。

后来创立阿里巴巴,马云的B2B模式也被人误解和非议,认为他是异想天开。很多人都说:“如果阿里巴巴能成功,无疑就是把一艘万吨轮船抬到喜马拉雅山顶峰上面。”马云不厌其烦地演讲,在各国之间飞来飞去,甚至一个月能飞三次欧洲,不断跟人讲着自己的模式的好处,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终于有了回报,慢慢地,再也没有人说他的模式“垃圾”了。如今阿里巴巴的市值将近上千亿元,大家纷纷鼓掌祝贺马云成为中国互联网界的奇才和领袖。

由于社会原因或思维惯性,人们对新生事物的反应都是迟钝的、怀疑的,甚至是反对的。每当一种新生事物出现时,必遭一部分人反对,而且还声势浩大,危言耸听,闹得人心惶惶。于是,很多新生事物的带头人就熬不住这样的言论冲击,最终放弃了原来的坚持,偃旗息鼓了。

但是,大浪淘沙,总有一些新生事物会通过社会舆论以及怀着敌视态度的人们的考验,坚持到最后,获得成功。马云敢于顶着非议坚持了这么多年最后取得成功,源于他的自信,源于他相信自己的东西是有独特价值的。

马云在创业的过程中,一直强调的是永远对自己说Yes!因为他知道,很多时候,被别人说服往往是犯错的开始,信别人不如信自己。当然,这并不容易做到,尤其是在重大决定前,要力排众议就更加不易。马云对自己坚持的东西有一种执拗的自信,他不怕非议,也不怕别人质疑自己,他用自己的创造力创造出的模式引起大家非议,而他又用业绩让大家闭上了嘴巴。马云曾说:“他们说第一天开始已听不懂我的话,但还是每年投钱进来,现在他们都说:‘Jack,我不跟你吵,你去干吧!’我跟公司COO也是吵了6年了。每年我们打赌1万元看我说出的话能否做到,结果第7年他就不跟我吵了,也不再跟我赌了。”

很多人在创业的过程中都会遭遇到亲朋好友的反对或者质疑,“你做这个肯定不行”或者“你太异想天开了”。有的人听到类似这样的话就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开始否定自己的想法,哪怕那是一个非常好的创意,仅仅因为别人的非议就被否定,这是非常可惜的。要知道新生事物没有经过事实的验证,别人可以说它不好,不能成功,但那只是一面之词,一定要亲手验证才会知道事情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