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帝凰归来:王妃要休夫
21467000000191

第191章 你确实对不起我

“眼瞧着你嫁人也快要一年了,却这么多灾多难的,如今京城里虽然热闹,但还是少出门为好,你父亲也是这个意思。” 秦氏拉着沈承君的手,苦口婆心。

“安心在府里面把身体养好,王府后院如今就只你一人,多少还是要有闲话传出来的,二娘也不劝你什么大度贤惠之类的矫情话,但还是先前提过的老话,你总要有个孩子傍身才好啊。”

沈承君微微垂眸,一副受教的样子。

她原本倒是没想过这么早要个孩子的,可是忽然发生了这些事,又被秦氏这么一提,她忽然有些期待一个与萧桓血脉相连的孩子了。

秦氏见沈承君意有所动,连忙趁热打铁的劝:“我看你这么喜欢安哥儿,也该要个自己的孩子了,安哥儿这么粘着你,没准儿还真就是好事将近了呢。以前啊,我也只是羡慕,如今真的有了才晓得,这种心里被填的满满的感觉,是从未有过的充实踏实。”

说到这里,秦氏又忽然想到自己的身份,赶紧补救:“我不也是说你父亲待我不好,他对我已经是极好的了,只不过……”

“我知道的,二娘肯与我说这些,是真心疼我呢。”沈承君见秦氏忽然又变得小心翼翼的模样,连忙安抚道。

可是,她可以奢求一个与她骨肉相连的孩子吗?

她与萧桓在一起也有不短的时间了,身体也没什么问题,但也一直没有消息。

“你现在年纪还小,倒是不急,只是安平王爷已经不小了,几个皇子相继都有了孩子,六皇子年初得了一子,如今后院的侍妾也有个怀了身孕的,你可要抓紧才行啊。”

沈承君有些奇怪的抬眸:“六皇子府上的事,连二娘都听说了?”

二娘一向不爱交际,也很少八卦,倒是头一次从她嘴里听到这些话。

秦氏有些尴尬的咳了声,“我这阵子不能出门,于嬷嬷就经常捡一些外面的事情说给我听,一来解闷,二来也是让我了解下各世家的大体情况。”

原来如此,沈承君点点头,对这个于嬷嬷的印象又好了几分,不愧是哥哥院子里的老嬷嬷,用这个法子既能转移秦氏的视线,让她不去关注祁氏,又能让她多接触一些外面的情况。

如今秦氏也是有了孩子的人了,对世家望族的求知欲远远超过了对养母一家的关注,这很好。

沈承君低着头摸了摸袖子里的东西,问道:“二娘,二哥最近有什么消息传回来吗?”

“二少爷?似乎是没有吧。”秦氏一直都知道这对兄妹关系好,听见沈承君问便实话实说道:“除了年里来信说不回来过节,再没听你父亲提过。”

“是么。”沈承君小声的说了句,然后抬头在秦氏疑惑的目光里笑了笑:“二哥也真是的,家里添了弟弟,怎么他也不赶回来。”

“男儿志在四方,他在外只要人平平安安的比什么都强,自家人不挑那些。”

秦氏轻轻柔柔的一笑,沈承风是和顺公主带回来的养子,素来跟她不亲近,如今不回来她也能理解。

“对了,王爷的禁足,应该快解了吧?”

沈承君点点头:“快了。”

“那就好,”秦氏长松了一口气:

“这小夫妻之间,难免会有磕磕碰碰,就你爹那大咧咧的性子,有时候也要跟我拌上几句嘴,王爷疼你宠你,你也要学会包容体谅。毕竟是准备当娘的人了,可不敢再耍小孩子脾气了,知道吗?”

沈承君眨了眨眼睛,觉得有些跟不上秦氏的思路,结果就见秦氏一抬手,把房里的人都屏退了出去,神神秘秘的拉着沈承君,从抽屉的最底层,拿出一个红布包来带给她。

“有些东西,我早该在你出嫁的时候就给你的,不过那时候……”

秦氏的脸红了红,然后朝着沈承君递了递:“那个,你好好看看,女孩子,不要太强硬了,下次再跟王爷闹生气,这个,可以试试……”

沈承君有些纳闷的接过来,打开才看了一眼,就觉得整个世界都凌乱了。

在娘家吃完了晚饭,沈承君才上车回了王府。

管家一见到沈承君,脸就笑开了花儿。

“恭迎王妃回府!”

“那些人还在书房和王爷议事吗?”沈承君一边朝里走,一边道:“传了晚膳没?”

“已经走了有一会儿了,听说王妃回了娘家,王爷便在书房里用了膳,现在还在书房忙着呢,王妃快进去吧!”管家乐颠儿道。

沈承君点了点头,转了方向没回黎华院,直接去了书房,一进门,就看见萧桓坐在堆满了公文的桌案前奋笔疾书,听见声音,朝着她的方向看了过来。

“回来了。”萧桓停下笔,抬了左手朝着沈承君招了招。

沈承君依言往前走了几步,眼睛却扫过桌上的那些公文,一边道:“爹跟哥离京去接待使臣,二娘自己在家我不大放心,就过去瞧瞧。”

萧桓的视线在沈承君的脸上巡视了一圈,才道:“嗯,你开心就好。”

“如今安哥儿已经会翻身了,跟我亲得很,怎么逗他都不哭。”沈承君双手撑着桌案,一边看桌上的东西,一边漫不经心道,目光却始终有些不敢去看萧桓。

萧桓见沈承君停在桌案那一侧,眉头一拧,起身伸出长臂把人给拉过来,目光沉沉。

“怎么了?”沈承君一怔,面露疑惑,歪着头看他。

萧桓的眼睛微微眯了眯,声音暗沉:“很喜欢孩子?我记得之前你说过,想要一个孩子,阿君,你准备好了吗?”

沈承君身子一颤,微微垂了头。

萧桓揉了揉她的头发,贴近到她耳边低声道:“乖宝,你不开心,嗯?”

沈承君连忙摇了摇头,她最怕的就是萧桓的‘嗯’,每次听到都觉得耳朵烧烧的,心里麻麻的,感觉心都快要从嗓子眼儿里蹦出来了,尤其是在这之前,萧桓还加了一句‘乖宝’。

可是,萧桓明显不想放过她的样子,又贴近了几分。

沈承君只好想了想道:“我今天去宫里给母妃请安,母妃没有见我,我是担心,是不是我哪里做得不好,惹母妃生气了。”

“怎么会,母妃肯定不是生你的气,大约是被那个贵嫔的事儿给闹的,怕脸色不好被你看到了笑话,”说着,萧桓伸手抬起沈承君的下巴,表情郑重又严肃,声音低沉:

“阿君,你很好,在我心里,再也没有谁会比你更好。”

沈承君身子一僵,靠在萧桓的怀里没有说话,藏在袖子里的手,不由自主的握紧。

那天之后,沈承君就病了。

病里糊里糊涂,有时候脑子里很混乱,有时候又十分清楚。混乱时分不清楚前世还是今生,清楚时又能听到大夫说她是心有郁结,并没什么实病。

昏昏沉沉间,来来往往了不少人探病,秦氏得知消息,也抱着沈承安过来了一趟,沈家父子不在京,她作为继母自然要来关心关心。

准九皇子妃路绮霜也破天荒的出了府,在她床边干巴巴的坐了一个上午。

说来也巧,昭德帝从辅国公府回来听闻沈承君曾经入宫请安,也想起自己很久没见到这个外甥女了,就多问了几句,等到晚上就听说外甥女病了。

说到这外甥女也真是多灾多难,再联想到早逝的妹妹,昭德帝忽然就起了慈舅情怀,下旨派了御医到安平王府探病。

朝中那些见风使舵的大臣见昭德帝这样,又开始摸不准陛下的心思了。

于是,冷清多日的安平王府门口又渐渐热闹了起来,不少人打着探病的旗号来送礼,补品灵药流水似的来,将沈承君的小库房塞得满满登登。

直到三天后,沈承君的身体逐渐恢复,整个人都瘦了一大圈。

这几天里萧桓推了所有的公事一直陪在她身边,几乎是寸步不离。

“也幸好你这时候开始好转了,否则岳父回来,非要拉着我决斗不成。”萧桓开玩笑似的说道。

“爹才不会。”虽然知道萧桓说的是事实,但沈承君勉强弯着唇忍不住替父兄分辨几句。

只是看向萧桓的眼里,难掩几分内疚。

这么好的萧桓,却因为她的拖累,失去了原本该属于他的荣耀。

先前她还觉得自己不该怪他,那一世喜不喜欢自己都是萧桓的自由,可是现在一看,其实是自己对不住他。

“又胡思乱想什么呢,还没病够是不是?”萧桓见沈承君沉默不语,立即佯怒的在她头上敲了一下,心疼又无奈:“我在父皇那里给你告了假,万寿节之前,你都不用再进宫了。免得听了几句闲言碎语,就把自己给折腾成这副样子。”

沈承君倏地抬眸看向萧桓,眼睛瞪得大大:“你说什么?你都知道了是不是?”

“你当朔月是谁?”萧桓好笑的弹了沈承君的额头一下,无奈道:“即使是从我这里出去了,她也照样是爷的人,你让她替你隐瞒,也要看她敢不敢。”

话虽然是这么说的,但事实上朔月还真就帮着沈承君隐瞒了,倒不是背叛萧桓,而是这件事很早以前通过宫内的消息网,萧桓已经知道了。

不过萧桓还是因为朔月的知情不报,狠狠处罚了她,可怜的丫头,自从跟了新主子,受罚的几率较之以往翻了两番。

“对不起……”沈承君沉默的低下头,其实她并不是想要一直瞒着萧桓的,只是这件事她不想从别人的口中说给萧桓听。

萧桓点了点头:“嗯,你的确是对不起我。”

虽然沈承君在心里默默想着这件事是她不好,随萧桓怎么选择,但是听到他这么说,还是忍不住红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