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不忍细看的大唐史
21432900000004

第4章 逐鹿中原,天朝初建的历史博弈(4)

唐高祖时期另一位执掌大权的人物就是萧瑀,他是南朝梁明帝萧岿的第七个儿子。萧瑀从小就善于学习和书写,为人刚正不阿。西梁灭亡后跟随姐姐萧皇后进入长安。萧瑀的妻子是独孤皇后的娘家侄女,李渊是独孤皇后的亲外甥,所以李渊和萧瑀之妻是姑舅表兄妹。当年两人同在隋朝做官时交情也很好。在李世民带兵进攻薛举的时候,萧瑀和妻子独孤氏设了家宴款待他。席间,李世民恭敬地对萧瑀说:“姑姑、姑父,侄儿这里有我父王写的一封信,他想请姑姑和姑父一起去商议朝政。”萧瑀看完信对李世民说:“表兄这么信任我,我怎敢违命。”所以家宴一结束,他就写信派人骑着快马送往长安,说自己随后就到,接着立刻收拾好行囊,启程去见李渊。李渊见到萧瑀夫妇十分高兴,设宴款待,封萧瑀为光禄大夫。武德三年(620年),唐高祖拟了一份政令交给萧瑀承办,但是萧瑀看完之后发现其中有几处考虑不周,就暂压了下来没有发布。按朝中的规定:皇帝下达的命令在执行过程中,如果发现有不妥之处,臣子应该向上奏明,加以改正。所以,萧瑀的做法是符合规定的。但是唐高祖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心中很不高兴,责问他为何不按时发布政令。萧瑀慷慨陈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李渊听后也只好说:“你能如此用心,我还有什么好担忧的呢?”

封德彝是唐朝的宰相,出身于渤海封氏,江都之变后,他投靠宇文化及,任内史令,宇文化及兵败后,封德彝投降于唐朝。一开始,李渊认为封德彝是隋朝的旧臣,谄媚而且不忠,不想接纳他。但是封德彝进献了秘策,李渊心中大悦,任命他为内史舍人,不久又升任为内史侍郎,慢慢地获得了唐高祖的信任。封德彝随秦王李世民东征洛阳王世充的时候,两军相持不下,李渊见状有了撤军的想法,封德彝奉命回朝,为唐高祖分析形势:“王世充的领土虽然大,但是相互牵制不听调遣,真正听命于他的只有洛阳一地,现在他已经无路可退、命在旦夕了,如果现在撤军,敌军势力就有机会壮大,日后很难再铲除掉了,不如趁现在,一鼓作气,攻破敌军。”李渊听后同意继续进军,果然李世民平定了洛阳,凯旋而归。李渊大喜道:“当初发兵东征群臣都表示反对,只有秦王请求出征,封德彝也赞同,如果不是他们的坚持,又怎能大获全胜。”于是封封德彝为平原县公,兼任天策府司马。后来突厥入侵,遣使求亲。李渊向群臣征询意见,群臣大都主张和亲,但是封德彝说:“突厥的这种行为是瞧不起大唐王朝,认为我们不敢应战,应该打败他们再言和,这样才能恩威并施,否则他们会觉得我们好欺负,以后还会再来提更过分的要求。”李渊因此决定出兵攻打突厥。

陈叔达也是唐高祖李渊曾经重用的一位贤才,他是陈宣帝的第十七个儿子,不仅长相出众,还十分有才学,十几岁的时候就能即兴赋诗,出口成章。李渊在晋阳起兵反隋时,攻打绛郡,陈叔达献城投降,李渊攻破长安后,拥立杨侑为帝,自任大丞相,陈叔达被授为丞相。李渊称帝建唐后,任命陈叔达为黄门侍郎,后来又被封为江国公。陈叔达言语明畅而有条理,在满朝官员中十分瞩目。有一次,唐高祖宴请群臣,酒席上有一盘葡萄,陈叔达拿起葡萄却没有吃。唐高祖问他:“爱卿,你为何不吃,是不爱吃葡萄吗?”陈叔达回答:“我的母亲患有口干的毛病,她想吃葡萄却吃不到,我想把这葡萄拿回家给我的母亲吃。”李渊听了以后感动得留下了眼泪,他对陈叔达说:“你的母亲还健在,你可以把葡萄带回去给他吃,我的母亲已经不在了,我想送都不能送了。”武德九年(626年),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和秦王李世民之间的矛盾加剧了,他们多次在父亲面前说李世民的坏话,想要陷害李世民。李渊信以为真,打算惩治李世民。陈叔达听说后向唐高祖进言:“秦王有功,不可以废黜啊,而且他性格十分刚烈,如果惩罚他,怕他会承受不住内心的愤怒,气郁而生疾,要是他因此生病了,陛下后悔都来不及,所以还望您能三思。”李渊听后消了气,于是就打消了惩罚李世民的想法。同年六月,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陈叔达向唐高祖进言说:“建成和元吉并没有参与建业大计,没有功勋,他们一直都嫉妒秦王的威望,既然现在秦王四海归心,陛下如果能立他为太子,一定会对国家发展有帮助的。”李渊听后觉得很有道理,便立李世民为皇太子。

在唐王朝建立的过程中,如果要说哪个人的功勋可以和秦王李世民媲美,那就是河间郡王李孝恭。李孝恭是隋朝大将军李安的儿子,唐高祖李渊的堂侄。隋朝末年,李渊在晋阳起兵,攻克长安后,让李孝恭领兵出巡巴蜀地区。他不负众望,接连拿下了三十余州,随后攻打朱粲,大破其阵,俘获了很多敌军。李孝恭的将士都说:“朱粲是穷凶极恶之人,他的部下也都杀人越货、无恶不作,将他们全部杀掉吧。”李孝恭却说:“如今很多城池都在敌人的管辖范围内,如果抓到敌人就杀,那以后还有谁愿意归降于我们呢?”所以就让部下将俘虏全都赦罪释放。这件事传了出去,各地相继归附。在李孝恭任信州总管的第二年,他还带兵攻打了萧铣,立下赫赫战功,因此升任为荆州大总管。后来又率军攻打辅公祏,用了一年的时间将江南平定,官拜扬州大都督,后又历任凉州都督、晋州刺史,被列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王位纷争,太上皇的叹息

李渊不是一个平庸之辈,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是一位深谋远虑、雄才大略的政治家。李渊当上皇帝之后,全面地继承了隋朝制度的优点,颁布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重建府兵制,为唐代的刑律、兵制、土地和课役等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个生机勃勃的王朝初具规模。然而,像许多英雄豪杰一样,李渊再老谋深算,能带兵平天下却难断家务事,管不住自己的几个儿子为了争夺皇位继承权而自相残杀。

武德元年(618年),李渊立李建成为太子,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在反隋建唐的过程中,李世民到处征战,功业超过了李建成。可是,身为次子,李世民无法继承皇位,心中不免会觉得有些不甘。李建成也深知,尽管自己已经当上了太子,但是弟弟李世民是自己太子地位的最大威胁。于是,兄弟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皇位继承权争夺的斗争。

可怕的是,他们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各自拥有自己的集团。李世民的政治军事集团有大约五十人,许多都是隋末唐初的杰出人物,比如杜如晦、候君集、柴绍、罗士信、长孙无忌、李靖、尉迟敬德等。太子李建成的集团里有魏征、冯立、谢叔方、薛万彻等人才。

李渊没有立功劳最大的李世民为太子,引起了议论的声音。其实,李渊不立李世民为太子有一层不方便说出口的原因。当年,隋文帝废长立幼,杨广被封为晋王,就是因为平陈有功,势力慢慢变大。因为他出色的表现,隋文帝便废掉太子杨勇,让小儿子杨广取而代之,但是最后却酿成了灭国的悲剧。所以尽管现在李世民功勋赫赫,有勇有谋,但是谁又敢保证他一直是这样,以后会不会成为隋炀帝那样的皇帝?李渊一想到自己可能会落得隋文帝的下场时,就汗毛倒竖。这也是李渊坚持要立长不立幼的原因之一。

当然,除去皇帝的身份,李渊也是一位父亲,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亲生骨肉们争来斗去、互相残杀,他怎能坐视不管。于是李渊采取了一些方法试图去缓和儿子们之间日益紧张的关系。他让李建成和李世民脱离直接的接触,甚至一度想把东都洛阳送给李世民以平息这场兄弟之间的争斗。可是李渊转念一想,如果把李世民放到洛阳,无异于放虎归山,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有可能因此陷入四分五裂的境地中。于是他不得不一面安抚李世民,一面稳住太子李建成。但这些努力的作用微乎其微,无法完全弥补他们之间的裂痕。最重要的是,李渊对李建成和李世民的态度摇摆不定,手心手背都是肉,十指连心,失掉哪根手指都会带来钻心的疼痛。

为了让李建成尽快熟悉国家大事,李渊每次上朝,都会让李建成坐在自己身边,和群臣一起讨论各种问题,遇到不太重要的问题,就让李建成全权处理,又让礼部尚书和民部尚书担任太子的老师,帮助李建成出谋划策、决断各种问题,可谓用心良苦。但是李建成不喜欢学习诗文策论,对处理政务也不上心,整天无节制地喝酒,和宫里的美女们嬉戏玩耍,把两位竭心尽力想辅佐自己的老师不放在眼里,把他们的规劝当作耳旁风。两位老师发现孺子不可教也,先后告病辞去职务离开了。

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李渊见木已成舟,就立了李世民为太子。同年八月,已经六十一岁的李渊宣布退位,让位于李世民。从此李渊成为了太上皇,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

以开国之君的身份成为太上皇,历史上恐怕只有李渊一个人。李渊手中的权力就这样交了出去,与其说是交出去的,不如说是被儿子抢走的,所以李渊心里肯定不舒服,但这也是他不得已的选择,是他在面临突发事件时及时认清形势的一种表现,避免了更大的政治危机的发生,不失为是一种明智之举和万全之策。

其实,这样一种结果在之前也不是没有端倪的。在李渊刚当上皇帝没多久的时候,他看到全国局势大致平稳,心中开始放松了警惕,沉溺在纸醉金迷、声色犬马的享乐中,他几乎一天到晚都被众多嫔妃包围着。李渊觉得自己这一辈子稳坐皇位,所以儿子们争夺太子之位就让他们去争好了,谁还没有一点梦想呢?所以他就在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之间做个和事佬,其他事情基本上都交给老宰相裴寂处理,自己只顾享受生命、享受生活。李渊曾不止一次地和众多嫔妃摆驾到裴寂的府上,一起喝酒、吃饭、闲聊。有一次,李渊在和裴寂喝酒的时候,颇为感慨地说:“公为台司,我为太上,逍遥一代,岂不快哉!”没想到,三年以后李渊当初的一句笑言竟然变成了现实。

李渊当上太上皇以后,自知朝中大权已经被李世民掌控,于是每天心灰意懒,不再参与政事。平时他总是待在自己的宫中,除了参加李世民举行的一些酒会,几乎哪儿也不去,一副与世无争的模样。盛夏时节,李世民时常会外出避暑,李渊也不愿意跟随同去,总是以自己年事过高、身体欠安为理由推脱。李世民对父亲李渊的享乐要求尽量满足,看父亲每天并不快乐,就准备在长安城的东北方向修建一座宫殿,作为李渊的养老享乐之地。李渊知道李世民还算是个孝顺的孩子,心里很领情,也乐得过太上皇的日子。这样,既减少了宫廷的斗争,也让李世民有了施展才能的机会。

李渊度过了九年这样的太上皇生活。贞观九年(635年),李渊因病驾崩,享年七十一岁。李渊临终前要求自己的后事一切从简,不要铺张浪费。李世民本来打算按照汉高祖刘邦长陵的制度为父亲修建陵园,但是由于事情太过仓促,工期比较紧张,所以在房玄龄的提议下改为按照汉光武帝原陵的制度来修建,把九丈的封土改为六丈。李渊死后的谥号是“太武皇帝”,庙号是“高祖”,安葬于献陵。唐高祖的一生就这样结束了,辉煌也好,无奈也好,留下的也只是一声叹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