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隔辈亲:爷爷陪伴你成长
21422200000066

第66章 亲情总比景色浓

都说旅游是出来散心的,我的心却总是散不开,常常不由自主挂念起家里的老少,或者这本来也就是人之常情。亲情,总比景色更浓。

无论在北京还是在承德,每天晚上照例打几个电话,不仅仅是为了报平安,更是一种感情需要,听孩子们在电话里跟我絮叨,比瞧那风景更开心。

也巧,每次电话打回去,都是孙女接电话,无一例外。

刚到北京第一天,歌平第一句话是问我在哪里,然后是向我报告好消息。“爷爷,今天得了三朵小红花。”“不错啊,老师为什么奖励你三朵小红花?”“老师问什么是圆的,小朋友说是屁股,我说是苹果;还有,老师问是什么,小朋友说是鸡,我说是小鸟。”可能是看图认字了,“不错不错,好好学,下一次争取得更多小红花。”

第一天晚上给潇潇打电话,潇潇的情绪不是很高。潇潇说这次考试不是很理想,科学考了87分,语文93分,这是相对其他几门功课分数比较少的了。但我问了一下,科学最高分是90分,语文最高分99分,如果潇潇其他几门考得更好一些,总分在前十名甚至前五名都是可能的。当然,比较年前期终考试第一名的成绩,显然是退步了,不过我还是想给孩子一些鼓励。为了给孩子一些空间,此前我曾经当着潇潇爸爸妈妈的面说过,前十名就算及格,前五名就是良好,第一名当然是优秀了,但不一定要考第一名。这次的考试成绩,很可能潇潇已经受到了爸爸妈妈的批评,我更要给潇潇减压。“科学考了87分,语文93分,也不错了!”听我这样说,潇潇显然是感觉有了救兵,我听她说:“妈妈,爷爷的电话。”潇潇妈妈在电话里流露了对考试成绩的不满意,而我却尽量想淡化这种压力。在我心里,孩子的平安永远占第一位的,人品第二位,学习成绩尚在其后。

很久以前就曾经许诺带孙女到北京旅游,可一直没成行,这次去北京,潇潇和歌平都很羡慕,所以当爷爷的就每天及时通报看了什么,尤其是通报买了什么。

考试之前潇潇就提出来,考试成绩好了要奖励,要求爷爷这次去北京要买一百个好吃的一千个好喝的一万个好玩的,这成千上万当然是不可能,但小食品小玩具还是要买的。为了开心,我故意说北京没什么好买的,我告诉潇潇,这次到北京是为了看鸟巢,我说“鸟巢有什么好买的,不过有鸟粪而已,你买鸟粪啊?”“谁要鸟粪啊,你不会买鸟蛋,买一窝小鸟?”

达到北京的第一天首先游览了“鸟蛋”,也就是国家大剧院。当天晚上,我告诉潇潇,“鸟蛋”有了,只是咱买不起也买不来。

歌平跟爷爷的通话往往很直接,听到我的声音,歌平首先问我买了什么,我就如实告诉她。潇潇更喜欢通过细节享受快乐,她让我一样一样介绍给她听,吃的、玩的,每天晚上听我数落一遍,所不同的是品种、数量与日俱增。

北京之旅,不过寥寥几日,看过听过的,很快就淡忘了,惟独念家的心情越来越浓。小鸟没买成,鸟蛋也没买成,好在鼓鼓囊囊的采购包里有两个带鸟巢的小纪念品,回去足以向孙女交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