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下嫁公主不如妾:斗夫
21359700000062

第62章  画是假的

来到皇宫,唐少轩让舒锦在偏殿里等着,自己去找来一个公公,塞了些银两,托公公前去将皇上请来。

花园里歌舞升平,太后眼睛看着跳舞的人,心却想着舒锦,她倒要看看她拿什么给她看,这一次舒锦是在劫难逃。太后嘴角浮现一抹笑,阴冷森然。皇上坐一旁,满心想着舒锦,去了这么久却还没回来,是否出了什么事。他目光时不时往舒锦的位置上掠过,始终不见她人。

这时,一个公公急急的走过来,向皇上行礼,附耳说了些什么,皇上微微皱眉。

这个时候唐少轩请他去偏殿做什么?

唐少轩是与舒锦一同回去的,这个时候来找他过去,难道有事发生?

这样想着,皇上立即向太后道:“母后,儿臣身子不适,出去一下,马上回来。”

太后并不放在心上,道:“你身子怎么了?快去快回。”

皇上起身退下,身后公公跟着,急急的往偏殿走去。偏殿里,舒锦将画摊在桌上,焦急的在门前来回踱步。

唐少轩站门口等着皇上,却安慰舒锦道:“不要着急,皇上平日里疼爱你,必定不会见死不救的。”

舒锦点头,正说着,唐少轩望着远方笑起来,道:“看来,皇上很在乎你。”远远的,皇上摆驾过来。

皇上走进偏殿,只见舒锦在里面,目光落在桌上的观音画上,于是道:“既然画拿来了,为何不去见太后,却在这里等朕过来,究竟所为何事?”

舒锦与唐少轩立即跪下,道:“求皇上开恩。”

皇上微微眯眼,看着那幅观音像走过去,突然明白二人为何请自己过来了,这幅观音像与先帝所赐的确很像,却没有先帝的题字。

“观音像呢?”皇上问。

舒锦低头道:“先帝所赐观音像,被锦儿不小心弄坏了,唯恐太后责难,求皇上开恩。”

皇上看一眼唐少轩,冷哼一声,道:“锦儿啊,究竟是你弄坏的,还是别人弄坏呢,不要什么事都往自己身上揽。”

舒锦俯身拜下,道:“求皇上开恩,此事与别人无关,皆是锦儿所为。”

皇上凝视着舒锦,轻叹一声,缓缓摆手道:“你起来吧。锦儿,别人不了解你朕会不知道?那幅观音像你珍惜得很,当初离宫,金银富贵你都不要,只要那一幅观音像,又怎么可能轻易的毁坏画像呢。”

唐少轩见状,只得道:“皇上恕罪,此事皆因臣而起,皇上要降罪请降在臣的身上,只是臣斗胆请皇上在画上临摹下先帝题字。太后要为难的是公主,无论此事因何人而其,太后定不会轻易放过公主,还请皇上开恩。”

皇上冷哼一声,冷冷的盯着唐少轩,道:“你倒是有情有义,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朕将锦儿交给你,你们唐家所为,朕不是瞎子,不过是锦儿一直忍气吞声,求朕不要追究,否则你以为你们唐家有几个脑袋可以担当!”

舒锦有些急了,一时不知皇上的态度,这时,绿茵急急忙忙的跑进来,也没个规矩,进门就大叫。

“公主快些,太后派人回家里催了!”她大叫着,突然看见站在那里的皇上,吓得脸色顿时苍白,慌忙跪下,“奴婢见过皇上。”

皇上上前,拿起笔,挽袖题字,片刻,苍劲有力的题字现在画上,搁笔,皇上看着唐少轩,道:“唐少轩你记住,你欠舒锦一族人命,唐家的命是舒锦救的。今日若不是看在锦儿的份上,朕定不就此轻易放过你!”

“臣明白。”唐少轩道。只有皇上肯题字,也就是说皇上是站在舒锦身边的,无论出了什么事,皇上都会帮助舒锦。他悬着的心终于放下。

舒锦慌忙谢恩:“多谢皇上。”

皇上看舒锦的眼中满是疼惜与无奈,道:“锦儿,朕可以帮你作假题字,但是后面能不能瞒得过太后,就看自己的了。”

舒锦明白,太后一心要治她,绝不会轻易罢休,太后并不是那般简单的人物,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但愿她看不出才好。

为避免太后猜疑,皇上先行过去,舒锦与唐少轩稍后赶过去,花园里,太后脸上多了几分不耐烦,冷冷的目光看着跳舞的人,全无心情观赏。雅倩坐在席地里坐立不安,建王爷走了,太后眼睛却总是冷冷的看过来,看得她心里发凉,唐少轩与舒锦不来,她胡思乱想,倘若太后发觉,怪罪起来,她要如何开脱。正想着,舒锦与唐少轩走过来,雅倩立即起身。

“怎么办,我们是不是要离开了?”雅倩疾步走过去,抓住唐少轩问。

舒锦走过来,手里拿一幅画,雅倩目光落在画上,狐疑的看一眼舒锦,舒锦手中拿着的,是观音像?观音像不是被毁了吗?舒锦看她一眼,走向太后。唐少轩担忧的望着舒锦,太后见到舒锦,整个人立即显得有精神许多。

“和宁,画带了吗?”太后笑眯眯的看着舒锦,目光落在她手里的画卷上,眼神不由一冷:画不是被毁了吗,她手里拿着的又是什么?

舒锦上前,跪下将画献给太后,道:“太后,这是观音像,请过目。”

太后微眯起眼,狐疑的看着舒锦,问道:“怎么去了这么久,打开哀家瞧瞧吧。”观音像不是被毁了吗?她手里拿着又是什么?

舒锦起身,手里的画缓缓打开,群臣纷纷望向舒锦,太后冷眼看着展开的画,观音像,画中兰妃浅笑吟吟,栩栩如生,尘封的记忆席卷而来,太后瞳孔骤地紧缩。过去的种种在眼前一闪而过,兰妃得宠,她却被冷落一边,即使拥有后位又如何。她笑得越发灿烂,太后脸色便越发难看。

太后冷冷的盯着画,思绪乱了,片刻回过神来,嬷嬷说观音像被毁了,舒锦手里拿着的又是什么?假的?可是,那些题字,分明就是当年先帝所题。

舒锦有些紧张的偷偷抬眼看太后,太后脸色忽晴忽阴,琢磨不定。太后看出端倪来了?

太后突然起身,伸手去摸那画,有些地方没有完全干透,太后手里有了墨迹,看着指尖的墨,嘴角浮起一抹冷笑,眼神变得冷冷的,沉沉的。

“这幅画,是假的!”太后突然厉喝一声,拍案道,“和宁,你好大胆子,敢拿一幅假画来糊弄哀家!”

舒锦慌忙跪下,低头咬住不放,道:“和宁不敢,这就是太后要的观音像,怎么会有假。先帝所赐之物天下独一无二,又怎么会有假。太后明察。”

唐少轩见状,心中一惊,却不敢轻举妄动,只得静观其变。雅倩心中一紧,突然抓住唐少轩,急急的低声道:“少轩,我们走吧。”

唐少轩低眉看一眼雅倩,道:“如果你还想要活命,就哪里也不要去。”

他话出,雅倩再不敢动,只得紧张的望着舒锦,太后依旧发觉画是假的,舒锦该怎么应对呢。

这时,一旁的皇上走过来,道:“母后,这不正是先帝所赐的那观音像吗,怎么会是假的呢,先帝的题字朕记得,难道这个也是假的?”

太后心中清楚,先帝所赐的观音像早被毁坏了,怎么可能凭空生出。这画上墨迹未干,舒锦取画迟迟不来,分明就是找人造了一幅假画来糊弄她!

太后冷笑一声,道:“和宁,你以为你这样的伎俩能骗得过哀家吗?这画上墨迹未干,分明就是才画上去的!你当哀家是傻子,还是高估了自己?”她说着,冷冷的甩袖,紧盯着舒锦,想要从她脸上看出些什么来。

舒锦心乱了,耳边嗡一声没了声音,脑中没了思绪。太后都知道了……

唐少轩见状,慌忙走上前去,皇上看一眼他,示意他停下,自己走到太后面前,道:“母后,画上有墨迹,不一定是才画上去没干的。地面潮湿,难免会这样。”

太后眸睨皇上,道:“你的意思是说这上面的是潮气,不是未干的墨迹?”

皇上慌忙笑道:“正是。”

太后冷哼一声,道:“皇上,哀家老了,但是哀家不傻。什么是潮气什么是墨迹哀家还分得清。你觉得公主所住地方,会连区区潮气也抵挡不住?”

皇上深知太后不喜欢舒锦好,她嫁人,太后一直耿耿于怀,仿佛舒锦天生就不允许得到幸福。皇上低声道:“母后有所不知,和宁嫁到唐家,唐家人待她并不好,有时和宁甚至对朕说,留在唐家不若回到冷宫。她住的院子偏僻冰冷,有潮气是正常的。母后以为倘若和宁在唐家过得幸福,唐家人把她捧在掌心,又怎么会有纳妾一说呢。”

太后眼里闪过一抹流光,微微挑眉:“她在唐家过得并不幸福?既然不幸福,为何不休了唐少轩回来呢。”

皇上道:“这婚是儿臣赐的,突然又悔婚,百姓会怎么说朕?再说了,出嫁从夫,再不好的日子,也是她的命。而且,母后单凭画上的墨迹便来断定这画是假的,似乎有些牵强,母后何不找来当日作这画的画师来瞧瞧,也可请大臣们前来辨认,画上的题字是否属于先帝。”

舒锦过得不好,太后听了心理得到满足,只有她过得不好,她才能快活。皇上让太后寻来当年的画师辨画更是不可能,先帝驾崩,她登上太后之位,立即找人将与兰妃有关的人处死,那画师自然不例外。

找不到画师,先帝的题字她是认得的,左看右看,那字也是出自先帝手笔,看不出破绽,叫来大臣,大臣们向着皇上,自然顺着皇上的意思说了。

真的是潮气吗?

太后有些迟疑,听了皇上的话,一时又难以判定。难道,是嬷嬷说谎了?

太后有些不耐烦的甩袖,坐下道:“罢了,真也好假也好,哀家懒得去管,今日是皇上你宴请群臣,哀家不想闹得大家不欢而乐,该喝的都去喝,该唱的唱,与哀家无关。”

歌舞起,舒锦暗暗松了口气,这才发现,手心全是汗。抬头看皇上,眼中满是感激,皇上有些无奈的看舒锦,微微摇头。

舒锦与太后,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和好。一定要闹得你死我活吗?

舒锦收回画,回到席地上,唐少轩拎着的心这才放下。雅倩惊疑不定,舒锦走过来,她慌忙上前拉住她问:“怎么样?太后没有再追究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