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宋王侯
21343600000338

第338章 拜退而去

说到这里,叶尘停顿了一下,说道:“大体计划就是这样的,而具体细节由你们情报司和吴秀明去策划,我给你们七天时间,计划做好之后,再报告给我,七天之后我要去吴越国了。”

许方义心中佩服总司使大人深谋远虑的同时,和吴秀明一起恭敬称是,然后拜退而去。

许方义和吴秀明走后,叶尘又让人叫来了黄楼平。

黄楼平外号铁镖师。他本来就是江湖上四大镖局之一中原镖局总镖头,年初起了贪心,去闯叶府半死迷宫,身陷其中,中了鬼医的毒,后来果断将自己镖局贡献出来成为华夏卫府外围势力,而自己也被叶尘任命为保卫部司使。

黄楼平在攻打南汉和平定川蜀之乱,以及这些天京师几项任务中没有立下什么大功,但在年初成立华夏卫府之始,为华夏卫在各地的据点,特别是西北之地据点的建立立下了大功。可以说如今华夏卫府在天下各处,暗中以别人的名义开设的十几家做为据点的大大小小镖局,主要都是他的功劳,这个过程中他也表现出了极强的能力。

叶尘总感觉圣堂主要势力应该在西北关中一带,所以西府的建立主要针对的是圣堂,其次才是大理国、党项等西边一些强大国家和部落势力。

此次华夏卫府组织机构改革,人员调整时,叶尘曾经考虑让其成为保卫司副司使,但考虑到杜千秋在黑泉镇及南汉对付天一道时先后立下的大功,特别是杜千秋暗中按照叶尘的意思,背着朝廷劫走了天一道从南汉国库中偷运的海量财富。不管是从功劳着想,还是为了安抚杜千秋,最后保卫司副司使让杜千秋担任。

不过,叶尘也曾经暗示过黄楼平,让其考虑一下西府司使的位置。毕竟黄楼平能够成为江湖上四大镖局之一中原镖局总镖头,和之前吴秀明一样,本身是一流高手不说,个人统管一方的能力还是有的。另外,在忠诚度上黄楼平不同于吴秀明,黄楼平全家上下总计一百多口人都在开封,叶尘在忠心这一点不用担心。

实事上,黄楼平也没有让叶尘失望,他所做的计划书也很可行,虽然略显得保守了一此,但叶尘认为面对圣堂这样隐在暗中庞大势力,刚开始保守一些是很有必要的。

黄楼平走后,再没有人来。因为南府司使的人员叶尘还没有定下。一方面是想去的几位自身条件都满足不了叶尘的要求。另一方面,叶尘是想将身在南唐扬州的剑庄彻底拉入自己的阵营,让剑庄的庄主白子轩成为南府司使。他曾经将这个想法告诉白沧海,后者很洒脱的说此事他不管,而且也不会帮叶尘去当说客。叶尘最后决定,此次下江南去吴越国时,顺路走一躺扬州,与白子轩谈一谈。

开宝二年秋,距离叶尘计划中前往吴越国还有五天时间。

宫中小太监辛石抱着厚厚一叠文书,半佝着身子,一路向着西角门上的那间透着肃穆气息的一座府衙小跑着,显得有些小的脚尖踩在微湿的地上,不带半分迟疑。他身上穿着的淡蓝衫子下摆已经掀了起来,免得绊着了脚,而他的右手却是横放在那叠文书之上,宽大的袖子将文书遮的严严实实,生怕这天上若铅般厚重的垂云会挤出几滴雨水,打湿了这些文书。

跨过门槛,履了交接的规程,与屋里的几名官吏互相对了一遍册名,辛石这才放下心来,小心翼翼地在表上画上押,将怀里的文书递了过去。

政事堂下辖的中书省是宋国处理朝政的中枢要地,百官之首宰相赵普和两名参知政事便在此处总领六部,天下一应奏章先是由宰相和两位参知政事提笔过目之后,才会入宫请天子旨意处理。

三个月前赵普最得赵匡胤信任的时候,所有奏折先是由两位参知政事看过,提出一些建议,最后由赵普决定对所有奏折的处理意见,写上之后再呈给天子。最近赵普渐渐失去天子的宠信,在赵匡胤有意无意的关注之下,两名参知政事也有了在奏折上写上自己意见建议,直接上呈天子的权力。

这一下,中书省的地位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以往很少出现的争论,甚至争吵,最近也渐渐出现了。

今天天阴有风,微寒的秋风从宫前的广场上刮了过来,辛石搓了搓手,呵了口气,安静地站在门外,等着这三位相公的回章。他这时候还不能离开,老老实实地站在门外,竖着耳朵听着里面的动静。

这时,一个凑趣的太监上前说道:“如果要说咱这大宋朝地要害,全被小辛公公捧在怀里。”

辛石再如何骄傲,这点儿警惕是有的,赶紧正色,黑着脸说道:“胡说什么呢?你我都一样,不过就是位奴才!”

这太监嘿嘿笑着说道:“除了陛下,咱宋国官员士绅,谁都是奴才啊……小辛公公,您可不知,如今您的名可传出去了,就连小的在外面给宫里置办绣布,旁人一听说小的与您交好,都会另眼相看,都说啊,这京都里,除了华夏卫府那位祥符侯外,就数您这位小辛公公了。”

辛石伸手平了平额前的那丝飞毛,笑了笑,没有说什么,虽然他知道自己与那位名声惊天下的祥符侯远不是一个层级上的人物,但马屁总是人人爱听,尤其是将自己与那位相提并论,心中难免有些得意。

间或有官员从他的身边走过,都很客气地向他点头示意。辛石知道自己身份,赶紧微笑着行礼。不过没有人觉得他呆在中书省宰相议事的大堂的外面很奇怪,因为都知道这位小太监的职司。

偶尔有些宫里派出来服侍三位宰相的小太监看见他。毕恭毕敬地向他行礼,请他去旁边地偏房里躲躲寒。辛石对这些小太监就没那么多礼数了,自矜地点点头,却依然坚守在门外。

他今年不过才十八岁,两年前才进宫的,能够在皇宫里有了这么一点点小地位,却是这一次皇宫内大清洗,太监和宫女换了七成之多。原本在天子身边关键职司的太监除了那位太监总管王继恩之外,一个没漏的全部换了一个遍。辛石经过武德司多方验证,忠心方面绝无问题,再加上他做事勤快、机灵且还老实,才被天子亲点担任如今这个极为重要的职司。

辛石锤了锤自己有些酸痛的大腿,感受到嗓子的干渴,脸色始终不变,但心中却有些恼火,这几天黄河河堤水库的修建出了很大的岔子,关于此事,宰相赵普与两位参知政事吵的厉害,自己宫里宫外一天好几趟来回跑着,忙的屁滚尿流,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

门内议事的声音并不怎么大,但却依然传入了他的耳朵里。

“这事陛下已经交给华夏卫府监察司负责。我看陛下的意思是不想让大理寺和御史台插手了。”这是宰相赵普的声音。

“那怎么行,虽说是华夏卫府监察司负责查案,但此事还需大理寺和御史台协办才行……”接话地的是吕馀庆。

可是不等吕馀庆将话说完,薛居正有些愤怒的声音再次响了起来:“大理寺和御史台都是一群白痴,查了一个多月,什么都没有查出来,还耽误水库的修建。让他们协办,哼!以老夫看来,还是不要继续丢人显眼了。”

“本相也是这个意思,更何况这件事很可能是华夏卫府监察司成立之后第一次查案。既然陛下不让大理寺和御史台插手,我看我们还是顺着陛下的意思吧!”

吕馀庆冷笑说道:“真是荒谬!难道你们要眼睁睁看着华夏卫府从此坐大?”

赵普眼角余光看了一眼屋门口的小太监辛石,温和的说道:“吕大人想多了,华夏卫府监察司只能查案,非旨意特准,不能判案。这是陛下早就说过的事情,这件事情在政事堂也有备案的。”

“好,此事暂且不提,吴越国主竟然赶在使团离开开封之前,派人来向陛下求亲,此事你们怎么看。”吕馀庆说道。

赵普最先发言,说道:“从此事可看出,叶尘将钱武被误杀之事的来龙去脉查得水落石出,抓到证人,然后出使吴越国向吴越国主解释对质钱武被误杀这个计划,根本就不是重点,或者说此事的真相显而易见,有没有证据都是次要的,想来那吴越国主也能看出自已弟弟是被弥勒教所利用。但钱武被杀之事已经发生,两国一直友好的关系已经被打破,间隙已经形成,那吴越国主显然也不想就此与我们大宋分崩离析。可是因为叶尘的原因,陛下又没有将凶手交出去,在这个时候关键首要之处就是我大宋另外再付出一些实实在在的代价,平息吴越国君臣的怒火,弥补我们两国的关系,而不是叶尘的解释和证据。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吴越国主提到和亲之策,其实对我大宋和吴越国来说,都是两全其美的方法。”

薛居正紧接着也说道:“赵相公言之有理,老夫也认为通过两国和亲,能够让吴越国继续亲近我大宋。此事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