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宋王侯
21343600000256

第256章 送回房中歇息

叶尘还能说啥,为了不让韩可儿担忧,他只能吹嘘更加厉害,那天一道妖道根本不是自己的对手。

说了一阵话,韩可儿也都累了,叶尘亲自将她送回房中歇息。

叶尘刚一出来,水儿便拉着叶尘的胳膊撒娇,说想跟着叶尘去打仗,一路顺便照顾叶尘。

叶尘一听,那怎么行,军中自有纪律,行军打仗严禁带任何女眷,即使是皇帝亲征都不行,更何况是他。当即脸色一板,说道:“水儿不要胡闹,你也知道这天下有不少坏人一直想打我的主意,他们打不过我,就有可能会将主意打到你可儿姐姐他们身上。我不在,这府中上下还要你和虎子两个人看着点。万一有不可力敌的坏人来了,水儿你的任务便是在第一时间将你可儿姐姐带到迷宫里面去。而虎子的任务便是掌控大局。你们两个记住了吧!”

水儿有些失望,但看着叶尘神情严肃,也不敢再撒娇,认真的答应了,寇准早已在边上郑重称是。

开宝三年(公元970年)四月中旬。

大宋打着“惩治残暴南汉主,拯救一方之民”的旗号,京师五万大军堂而皇之地开拔,向南方行去,开启了向南汉进军的前奏。

这次南征大军有十万之众,五万京师禁军,五万地方禁军,其中主要由潭州、朗州等十个州的兵马组成。

叶尘一大早告别了含泪的韩可儿及寇准、水儿、喻清妍、麻刚子等家人,先是进宫最后一次见过赵匡胤,出了宫没有直接离去,又到枢密院和曹彬谈了一个时辰之后,才带着五百华夏卫出城而去。这五百华夏卫是他的亲兵营,也是他眼睛和耳朵。

罗耀顺、曹玮、王超、杨延平、展熊武各自带着自己的人马已经在城外集结,只等叶尘的到来。

叶尘远远看着大军军容严整,五人对各自麾下人马都能够做到令行禁止,不由大感欣慰,开封距离南汉还有二十来天的路程,也没必要现在便进行什么誓师大会。

而行军路线,叶尘前几日便已经召集五人商量过,叶尘将后世自己记忆中所经过的地形图画了出来,然后结合华夏卫府打探来实地地形,亲自动手画了六份地图,给五人一人一份。

另外,行军过程中,前军,中军、后军及哨位游骑的派遣等问题,叶尘也与五人早有定议。

所以,此时随着叶尘一声令下,属于他的一万禁军大军便开拔。配属他的另外一万西南禁军这些天也会先后前往荆南沅州集结,等着和他所带大军汇合。

叶尘的命令是被吼着一级级的传递下去的,看着叶尘眉头只皱。

略一沉思之后,叶尘让亲兵叫来了三司使罗公明特意给叶尘挑选的负责后勤供给采集的后勤总管高义。

叶尘的大旗下,这一万马步禁军俯首听命,一路南下。而在他们的身后,则有三万民夫,近万马骡牲畜,为大军的粮秣来回奔忙,粮草除了开封国库提供一部分外,一路上地方各路、州、县还会提供一部分粮草供给。这些事情便全部由高义具体负责调配。按照罗公明所言,此人是个能做实事的能官。

高义对这些事情也是轻车熟路,大宋几乎年年对外用兵,他这些年没少负责后勤这块筹集运送粮草。叶尘派人去叫他的时候,高义便将手边的活交给几名副手,骑着马来到了叶尘前面。

叶尘也不啰嗦,等高义见过礼之后,他直接说道:“高大人,你帮我做两种旗子,一红一蓝。大旗一副,面长三尺宽一尺五。中旗十副,面长两尺,宽一尺,小旗四十副,面长半尺,宽四分之一尺。越快越好。”

高义一愣之后,也不问这些旗子是用来做什么的,便说道:“侯爷放心,下官最多两天时间,便做好这些旗子。”

叶尘对高义态度和做事风范很喜欢,微微一笑,说道:“高大人!我大军人马吃饭问题,就拜托高大了。”

以往带兵大将何时如叶尘这般客气过,高义顿时有些受宠若惊,连连摆手说道:“侯爷客气,此乃下官分内之事。侯爷若无其它吩咐,下官先告辞。”

叶尘点了点头,高义便向叶尘行礼之后骑马离去。

叶尘制作旗子,是因为实在是对大军行军指挥全靠人吼这一事看不下去了。去年他在晋阳时便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当时官小言轻,又不在位置上,所以没有提起此事。

如今,他是一路统兵大将,这个问题自然是要改善一下的。

如今军队,战场上还有鼓点用来指挥大军,但在行军过程中除了人吼,派令兵骑马通知之外,却是没有任何有效的指挥方式。而叶尘准备将后世军队战术旗语改进之后,用在自己麾下部队身上。一是可用来行军指挥,大大提升控制指挥部队的效率,甚至在一些时候还可提升部队反应速度。二来还可用在战场上操控指挥部队。

这本身也不是什么难事,他和罗耀顺、曹玮、王超、杨延平、展熊武各自身边亲兵中训练出一名传令旗手,然后麾下部队各指挥使,及指挥使下面各都头身边都各自训练出一名传令旗手便可。

至于旗语,叶尘刚好用这两天制造令旗的时间将其定下。然后等每日大小休息及晚上安营扎寨时便让这些旗手进行训练,一路上行军又可以此旗语进行指挥,让部队熟悉此种指挥方式。

出京之后,叶尘带着大军,按照提前计划好的路线,一日六十里,晨起出发,暮色降临时便安营扎寨,中间每两个时辰一次小休息。一路上路过州县也不进城,有地方官员宴请叶尘,叶尘也一律拒绝。

这样走了两天,第二天傍晚时,高义便派人将叶尘所需要的传令旗送了过来。叶尘挑选一名高子高,记性好的亲兵,手把手给其传授旗语,一路上边走边训练,用了半天时间,这名亲兵便已经学会。

第三天到达均州。当天傍晚,在均州城外驻军,部队炊事做饭休息,叶尘招来营指挥使以上军官,将有关传令旗语的事情部署了下去。叶尘说的很详细,甚至一边说,一边让自已选出的传令旗手做一些旗语动作给众人看,并言明众人有什么意见可以提出来,进行修改。

众将官对这种传令方式都感到很新奇,但有不少人心中却是不以为然。叶尘也不点破,更不愿意多说,他对旗语传令方式很有信心,毕竟是经过后世部队实践验证过的方法。

五名主将和叶尘的关系本就匪浅,且见识也不凡,虽然还未使用,但也大体意料到旗语传令的好处和方便,自然不会有丝毫意见,坚决听令行事。

很快,五名主将、各指挥使和都头都派了一名亲兵过来,跟着叶尘的传令旗手开始训练。

按照叶尘的要求,今日先学会正常行军、原地休息、急行军、各路主将中军议事,指挥使以上军官中军议事这五个旗语信号。说起来,叶尘结合后世旗语动作,定下的这些动作旗语与所表达的意思大都很形象,非常好记。

比如,正常行军为左手红旗以正常节奏向行军方向挥动,急行军则是左手红旗和右手蓝旗同时以快节奏向行军方向挥动。

短短的训练了半个时辰,所有挑选出的传令旗手便已经牢牢学会了这五个旗语的动作和明白了其意思。叶尘亲自过去给这些旗手又讲了一番,着重强调紧挨着叶尘的部队传令旗手的视线和注意力一定要始终放在叶尘的传令旗手方向,而其它部队旗手则看着前一部队的旗手,这样一个个传递下去,远比派骑兵去说更加准确和快捷,且还利于部队隐蔽行事。

一夜无话,第二天照常行军。

叶尘也不为了训练旗语传令便有意下达多余的命令折腾部队,而是一切照常。直到临近中午,要大休息时,叶尘下达了原地休息的命令,紧跟着叶尘的传令旗手一个激灵,三两下跑到跑边矮山上面,左手红旗在身前绕了三个大圈。

和叶尘亲兵部队靠得最近的那个指挥使和他的传令旗手也是等了一早上,这传令旗手也赶紧跑到边上找了一处相对高处,冲着后面部队作了同样的旗语动作。后面部队旗手一个个就这样传递了下去。很快部队将官从传令旗手那里得知这旗语命令之后,便下达了原地休息的命令,也不用长官多说,士兵都拿出干粮和清水吃喝了起来。这个时代部队行军一天也只有晚上能够吃到火头军做的热食,中午的时候只能吃随身带的干粮。

叶尘是和王超的前军在一起的,王超陪着叶尘早在下达了命令之后,便骑马来到附近一处山头,远远的看着后面的部队。

“叶哥儿!这旗语传令果然方便,以往我们这一万人这道休息的命令传递下去,至少得一炷香时间,往往等前军休息完起身走了,后军才刚刚休息。而刚才这一下只用了十数息时间,所有部队便已经接到了命令。”王超由衷的说道。

叶尘点了点头,表示对此也很满意。

“不过,各将官自己也要尽快明白旗语信号的意思,这样能够节省传令旗手复述命令的时间,这在平时行军不算什么,但在战场上,往往几息时间都是极为关键和重要的。而且各将官身边要多培养几名传令旗手,以免传令旗手有个意外,没人顶替。”王超略一沉思,又接着说道。他跟着曹彬南征北战多年,很快便发现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