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宋王侯
21343600000254

第254章 以兄弟相称

叶尘当初既然救下了杨继业,又心中很清楚杨家将的能力,怎么会放任不管。这近一年来,逢年过节都是要去杨府上拜会一趟的,而杨家上下也因为叶尘救了杨继业的缘故,对叶尘甚为礼遇,叶尘与杨家大郎、二郎这两个已经成年的衙内也是吃喝了几次酒,关系虽然没有与王超、罗耀顺、曹玮这般亲密,但平日间也是以兄弟相称的。

此次伐南汉,叶尘自然不会放过杨家人。过年的时候,杨家几个小子来叶府见识迷宫时,叶尘曾经便在私下鼓动征询过杨家大郎杨延平的意见,当时杨延平甚是激动,他老子不知什么原因已经对征战沙场死了心,但小一辈则个个都快憋出病来,早就想加入大宋军中,展翅高飞,拼打出一番功名出来。叶尘当时提出时,杨延平还认为叶尘是有意帮他,对叶尘也是甚为感激,并拜托叶尘伐南汉时一定要带上他,即使身为叶尘亲兵都行。

叶尘可是知道杨延平的厉害,在原本历史上乃北宋殿前大将,战功显著,官拜保驾大将军,加封为忠孝侯、位列当朝八少阳侯、官拜代州节度使。早年跟随杨业为北汉建功立业,不管是和契丹人打,还是原来和宋军打,都是赢多输少。

在原本历史中,北宋雍熙三年(公元983年),北宋与契丹开启战端,仗打到中途,契丹讨不了好处,甚至辽兵节节败退。辽国萧太后为鼓励士气,亲临幽州前线,与宋军对峙。萧太后见宋军作战勇猛,辽兵屡次攻打北宋都为其所败。于是萧太后想出“以退为进”的计策,借口谈判,请宋朝君臣赴金沙滩商议,想诱出宋帝,布下天罗地网,准备一举擒下宋帝。

大宋这边杨继业识破诡计,因长子杨延平长得与皇帝相象,便向赵光义建议由杨延平穿上皇袍,假装皇帝与辽国萧太后谈判。赵光义同意由杨延平代替自己,率军远赴金沙滩。而萧太后也命天庆王代替自己,率领辽国精兵赴金沙滩,积极备战。

以此引发了历史上著名的金沙滩杨家覆灭大战。

在原本历史上,这一战宋军全军覆没,杨继业不想被捕受辱,一头撞死在李陵墓前。大郎杨延平被辽兵乱枪挑死。其他兄弟七人也因为各种原因死在此战中,真正活下来的实际上只有杨六郎一人。

如今因为叶尘这个已经较为强壮的蝴蝶扇了扇翅膀,改变了一些历史,杨家将的命运显然已经发生改变。但杨延平个人领兵打仗的军事才能却是不会改变的,更何况他本身在北汉时便跟随其父,经常在战场上独领一路大军,成千上万人的战役也是指挥过的。

赵匡胤对杨延平在北汉的事迹也略有印象,知道是个将才,而对于叶尘能够将杨家人说动为大宋效力,赵匡胤还是非常乐见其成的,当即便说道:“杨延平此人朕也听过,颇有乃父之风,是个将才,你能够选中他也是有眼光。朕准了,并同样提升他为军都虞候,暂领四个指挥,两千人马,也交由枢密院调配。”

旁边小黄门当即记下,回头自会传旨于枢密院,由枢密院下发调令和升职令,相应人马的调遣也会让枢密院进行调配。

叶尘再次谢过赵匡胤,紧接着又说道:“这第五人是臣在民间结识的一位朋友,乃是五代乱世时期后晋大将展开虎儿子展熊武,早年也曾经在后晋军中身为偏将,自身武艺高强,如今也是我大宋百姓,前些天找到臣这里来,说是想入军中,为陛下征战沙场,臣看他能力不凡,便答应他。”

说到这里,叶尘看了赵匡胤一眼,看着天子似笑非笑的眼神,不由心中一凛,知道展熊武的另一层身份是瞒不过去的,如今他已经彻底取得了赵匡胤的信任,有些事情其实也可以适当明说的。

叶尘略一沉思之后,又紧接着说道:“臣不敢欺瞒陛下,这展熊武曾经身为江淮帮帮主,但臣去年在江淮被弥勒教妖僧上官冰云劫持后,也是展熊武带人拼死将臣救下。臣一方面感念他的救命之恩,同时也因为武功高强,且通兵事,便将其说服,展熊武如今已经弃暗投明,江淮帮乃是圣堂麾下势力,其实也是由他告于臣,臣后来告诉武德司的。此次臣在西北黑泉镇找回八十万军饷,也是多亏了他。所以臣恳求陛下能够赦免他,并让其在军中戴罪立功,为陛下效命。”

赵匡胤盯着叶尘看了半响,说道:“若是别人求朕,这样的事情,朕不但不会用此人,而且还要将这展熊武抓起来杀了。但朕相信你,便给展熊武一个营指挥使当当,麾下也只能暂时独领两个指挥,一千人马。不过,这个展熊武若是出了问题,所有罪责都将会算在你的身上。”

叶尘心中长松了口气,有这五人带领一万京师禁军,他心中至少已经有了一半的底气。当下便向赵匡胤跪下行了大礼道:“多谢陛下恩准,展熊武若行那背叛陛下,背叛我大宋之事,臣甘愿领受全责。”

前面罗耀顺、曹玮、王超和杨延平他一点都不担心,对于展熊武他之前也只有一半的信心,其实他本想让展熊武隐姓埋名加入军中,但一想展熊武未必会同意,最终决定直接向赵匡胤明说。现在看来结果还是比较满意的。由此也能看出如今赵匡胤对他已经极为信任了。

赵匡胤做事向来雷厉风行,当场便让身边的小黄门去给枢密院传旨。

“这才是一个要求,还有第二个要求呢?”赵匡胤又问道。

叶尘早已胸有成竹,当即说道:“陛下,此次攻伐南汉,三路大军,三条路线,臣想选取西路,经由均州、峡州、辰州、沅州这条线攻伐南汉。还请陛下准许。”

赵匡胤略一沉思,说道:“你所说路线与枢密院定下战略中西行路线大体相仿,只是据朕所知,这条路并不好走,其中要翻越好几座山,朕本来是想让潘美走这一条线路,你真打算选这一条路线?”

叶尘毫不犹豫的说道:“回禀陛下,臣已经想好了。”

叶尘选这条路线自然是有原因的,大宋攻伐南汉无非东、西、中三条路线同时南下,三边同时叩关攻打南汉,东边肯定是要借道南唐,南唐名义上乃是大宋属国,以李煜的为人根本不敢拒绝,甚至还会提供一部分粮草。中路则是跨过长江中游,过岳州一路南下。西路则是叶尘刚才所说这一条。在赵匡胤和满朝文武看来,相比另外两条,叶尘所选路线路是最难走的,就因为山多,人烟也相对稀少。

但叶尘选这条路线,却是有两个原因的。

首先,他很熟悉西路那几座山区的地形,结合华夏卫打探回来的实地勘探,他轻易便可在山区中寻找到可通过的山路,根本就用不着翻山越岭。且因为山多、人烟稀少,南汉大军很难侦察到他的行军路线和大军所在。易于大军出其不意,给南汉一个措不及手。要知道冷兵器时代打仗,士气最为重要,所以头仗若是能够完胜,彼此士气一升一降,无疑军力增加一倍,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在这条路线上大宋国境与南汉相接,在大宋这边华夏卫府情报网络早已覆盖,每州都有华夏卫府的据点,大的车马行都是华夏卫府的人,并由次已经渗透进了南汉国内,这个方向南汉几个州都已经有了华夏卫府的据点,甚至叶尘已经派出一千华夏卫潜行化妆成寻常商人百姓,先行潜入南汉这几个州。

赵匡胤看叶尘心意已决,便说道:“好!朕答应你,由你带两万大军走西路攻伐南汉。”

叶尘躬身拜谢过赵匡胤之后,后者看了远处经过的一名华夏卫,说道:“朕听说你将传自你师父的锻体术拿出来,让你行动司的人按此法进行训练,且训练效果极好,你带朕去看看。”

叶尘越加肯定这华夏卫府中有赵匡胤的钉子,他想了想多半是来自韩虎带的五千禁军,这种事情也是没办法避免的,叶尘也能理解,不过他已经暗自决定,自己以后做事还是谨慎点为好。

赵匡胤来到八百米障碍训练场时,正好有一群华夏卫在此处训练,李君浩挑选了一部分情报司的人员,也在此处训练。

赵匡胤仔细看过之后,非要自己尝试一下,叶尘和跟在一旁的王继恩好说歹说,劝了半天才打消了天子的这个念头。开玩笑,这八百米障碍的训练过程中受伤可是常有之事,赵匡胤都四十多岁的人了,万一给弄骨折了,可会给叶尘带来大麻烦。

“此训练场叫何名字?”赵匡胤颇有些遗憾一边看着其他人训练,一边问叶尘。

叶尘说道:“回禀陛下,此训练场名为特级战兵训练场。”

赵匡胤说道:“特级战兵训练场……这个名字倒也不错,很贴切。嗯!让禁军侦察兵按此法训练很合适,寻常士兵大多都是在平地野战,主要是战阵、军阵的配合,倒没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