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宋王侯
21343600000175

第175章 是臣考虑不周

说到这里,赵光义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赵普身上,淡淡说道:“更何况,在京师重地,天子脚下,征集大量劳役,让百姓怨声载道,以致于引起民变,此事赵相公难道想不到?”

赵匡胤闻言,脸色微变,看向赵普时目光中多了一丝莫名意味。

赵普此时更是脸色大变,赶紧躬身道:“陛下恕罪,是臣考虑不周。”

这样说着,赵普心中暗自自责不已,此事是他轻敌了。他没想到赵光义对开封人口构成如此熟悉不说,反应也是如此之快,不但没能将这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砸在赵光义身上,而且还被其反咬一口。

半响之后,赵匡胤说道:“相公不必自责,提此建议也是为了国之社稷。要知道,若是黄河决堤,百姓受灾,比起劳役之苦,哪个更容易引起民变?自然显而易见。”

赵普长松了口气,直起身站了回去,一时间再也不敢开口。

接下来,好长时间没有人开口。不知过了多长时间,赵匡胤语气中蕴含着怒火,再次问道:“难道此事真的没有办法解决。”

赵匡胤目光逐一扫过诸位重臣,最后落在叶尘身上。这个频频创造奇迹的年轻人,在这个时候能不能再次给自己带来惊喜。

叶尘感受到赵匡胤的目光,深吸一口气,说道:“陛下!臣有两项提议,或许可解决眼前危局。”

众人闻言,神色一振,赵匡胤更是眼睛一亮,喜形于色,到目前为止,叶尘所言所行,无一不实现,最近的一次筹粮方案就是叶尘所定。

“叶卿快说!”赵匡胤说道。

“陛下!臣两项提议中所说的方法,都涉及到一个钱字。要耗用不少钱财。”叶尘看了一眼瞬间苦着脸的楚昭铺,继续说道:“臣曾听师傅说过‘人的潜力是无限的’,而所谓重赏之下又必有勇夫。朝廷若是能够拿出一些钱财,然后制定相应的鼓励和奖励策略,必可使现在正在修建河堤的军民发挥出超越现在一倍,甚至两倍的劳动力和效率。从而让白马县河堤早日完工,腾出人手,修建其它地方河堤。此为一策。”

“臣所要说的第二个方法,却是和赵相公刚才所说一样,调用开封城内壮丁劳力。但却不是征调劳役,而是以钱财征聘劳工。且这征聘劳工不是简单的定下一日一人劳作多长时间,出多少工钱。而是同样要以相应策略去统筹,方能达到目的。”

叶尘说完,便目光扫过众臣,发现只有曹彬、沈义沦这两位枢密副使一幅若有所思之色,而其他人竟然大多数都是一幅嗤之以鼻之色,反倒是赵匡胤眸中精光闪动,显然心中正在衡量,看似对叶尘多了几分信心。

“诸卿!你们以为叶尘所说之法,是否可用?”赵匡胤问道。

“陛下!臣以为,祥符伯所说第一种方法,以钱财让河堤上军民去拼命的方法并不可用,所说‘人的潜力是无穷的’也乃是谬言误论,须知人力有时而穷,只能尽人事而待天命。在臣看来,就算耗费再多的钱,所取得的效果也定是有限,甚至微乎其微。而第二个方法更是无稽之谈。开封城百姓的富庶,天下有名,试想谁会为了些许钱财,丢下自己当前的生计,去河堤上拼命修河堤。”参知政事吕馀庆说道。

“赵卿!此事你怎么看?”赵匡胤眉头微皱,又问赵普。

赵普可不同于吕馀庆不但与叶尘没有打过交道,更没有在晋阳城亲眼目睹叶尘所创造的种种奇迹。叶尘敢在这个时候,站在这里向天子提出这两个方法,又怎么可能如吕馀庆所说那般不堪和简单。但他一时也想不通叶尘的底气在何处,看了一眼神色平静淡定的叶尘,说道:“官家!臣以为祥符伯所说两个提议是否可行,全在于祥符伯所说具体实施的策略。不如先听一下祥符伯如说策略。”

赵匡胤微微颔首,赵普想的和他一样。

“既然如此,叶卿!你将你所说配合实施的策略说一下。”赵匡胤一脸期待的说道。

叶尘心想这些人可是主宰着大宋天下的重臣,竟然连提升劳力效率最有科学有效的方法都不知道,终归还是一群土鳖啊!

这样想着,叶尘说道:“官家!臣所说两个提议,最核心的策略就两个字--‘包工’。”

“包工?”众人无不一脸疑惑。

“包工?此话何意?”赵匡胤皱眉问道。

叶尘心中叹了口气,说道:“所谓包工,简而言之,就是承包工程,将已经在河堤修建河堤的军民包干分组,对率先完成任务的前几组,分别给予不同却又丰厚的奖励。而在开封城内包工,指的是将所修河堤,分段直接包工给商人。官家!诸位大人,你们或许低估了商人的力量,特别是一些大豪商的力量。当然,这些大豪商并不缺钱,可是他们缺少身份,陛下只要拿出一些低品的闲职官位,甚至都不用出钱,便可让开封城内大豪商为之相争,竭尽全力去修建所包干的河堤。”

“祥符伯此法无疑于买卖官身,我大宋官身岂能授予这等九流之辈。我等又怎能与这等贪利营私之辈同朝为官。”参知政事吕馀庆又第一个跳出来说道,甚至一脸的激动愤慨,好像叶尘挖了他们家的祖坟似的。

叶尘知道封建社会主宰国家的文人对商人极为轻视,商人的地位甚至包含在下九流之内,但却没想到吕馀庆反应如此之大。怪不得他们从来没想过利用商人之力。

叶尘目光扫过其他人,发现包括赵匡胤在内,无一不是眉头皱起,显然对他所说两种包工方法,或许是听明白了,但对于第一次听到这种方法的他们,对此都有些不以为然。

不过,也没有人理会吕馀庆,叶尘甚至装作没有听见,吕馀庆堂堂副相,何时受过如此礼遇,天子不回他的话也就算了,一个毛头小子竟然也敢无视他的存在,是可忍孰不可忍。就算天子和朝臣能够容忍与商人同朝为官,难道叶尘的方法真的可行,实在是可笑,吕馀庆打死都不相信朝廷办不到的事情,交给这些商人就能做到。

吕馀庆右手戟指着叶尘,嘴哆嗦着说不出话,半天才挤出两字:“竖子!”

“陛下!臣弹劾祥符伯叶尘在朝堂之上大放厥词,哗众取宠,藐视陛下,不惩不足以戒示天下。”吕馀庆躬身向天子一拜,咬着牙说道。

赵匡胤对叶尘所说的方法,同样没有多大的信心,但他对叶尘本人很有信心。至于几个上不了台面,只有官身,又没有差遣的小官位,他却不放在心上,只要能够解决眼前难题,这些又算得了什么。可是吕馀庆的面子又不能全然不顾。他正想着如何措辞,不料吕馀庆又说道:“祥符伯所说计划若能成功,老夫宁愿辞去参知政事一职。”

赵匡胤眉头一皱,心中对吕馀庆生出不满,其它重臣对于吕馀庆顿时看轻不少,但包括赵普、赵光义在内的少数几人想起吕馀庆的出身,特别是早年发生在吕馀庆身上的事情,便对其此时所为,为何生出如此激烈的反应,感到恍然和理解。

吕馀庆早些年官职不高时,家中长子瞒着他做生意,结果被几名奸商设下圈套,不但将家中余财全部陪了进去,甚至借下高利贷,将家中房屋、地契都陪了进去。此事被吕馀庆一直视为奇耻大辱,从那之后,便对商人恨之入骨,产生偏见,视天下商人全部被奸商。

实事上,吕馀庆的顽固死板和守礼、遵制虽然名声在外,但他处理政事方面也是一把好手,否则也不会走到如今副相的这个显赫位置上。

叶尘本来不想理会这个顽固腐朽的副相,不料吕馀庆竟然没完没了了,他心中禁不住生出几分火气出来,先前本来还不想得罪这位副相,但此时却也顾不了那么多了,沉声说道:“吕相公此言,莫非是不愿意看到下官所说之法成功,以解决开封洪水之难?”

吕馀庆脸色一白,叶尘此话是反问句,但若是引起天子误会,可谓是有些诛心之意。但不等他质问叶尘,叶尘又紧接着说道:“一国副相岂能因下官几句话说辞就辞,吕相公若是不信下官所说之法,不如与下官打赌如何?”

吕馀庆怒极反笑,说道:“好!不知祥符伯想如何赌法。”

叶尘心想既然你如此讨厌,那就不要怪我了,正想说话,这时赵匡胤深深的看了一眼叶尘,说道:“叶卿!朕若将此事交于你全权负责,你有多大信心。”

叶尘知道天子此时开口,是想做那和事佬的意思,是不想让二人继续打赌。叶尘眉头皱了皱,看了一眼吕馀庆,毫不犹豫的说道:“官家!剩余这一个多月中,关中、关西、河东雨水几何?臣并不知道,所以,若是说臣是否有信心让所修河堤不决堤,此话臣不敢说。但臣可以保证,只要再给臣十万贯钱和两个从九品、一个正九品,一个从八品,一个正八品的官身,臣便能够让正在修建的白马县河堤速度会加快不少。另外,至少能够从开封城内招聘到五万的劳工,去修建其它几处河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