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斜眼的吉利
2128100000001

第1章

吉利第一次去喀什,是十一岁那年夏天。在那个鲜花盛开的闷热季节,她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个热闹繁华的城市。也是从这个时候起,喀什就在吉利的心里埋下了种子。至于这颗种子会不会发芽,甚至成长,吉利没想那么多。她当时的年龄还想不了那么远。

吉利的眼睛有点斜视,上课时她分明是目不转睛望着老师认真听讲,黑板上的字一个也没从她眼里溜过,可落在老师眼里,却是她心不在焉,经常瞅着别处的样子。老师很生气,经常批评她不认真听讲,老喜欢看着别处发呆。逢到考试,她明明是在看自己的考卷,可自己的眼神由不得自己,偏像是盯着同桌的试卷,瞄着另一份试卷上的答案,谁与她同桌,都告她抄袭。为此,吉利偷偷哭过好多次,又不能给老师和同学说她的眼睛天生斜视,她的看跟平常人的看不是一个概念,她没有老师和同学眼里的那些恶劣行径。

但这些话一旦说了,她知道,同学们肯定会笑话她的。班上曾有个同学就因为大姆指旁多了个小指头,一直受到同学的嘲笑,有些人一下课就喜欢围着多了个指头的同学,趁着人家不注意,使劲捏那个多余的软乎乎的“肉瘤”。他张开的手指比别人手掌面积要大,大家就给那个同学取了个“阴阳掌”的外号,后来,那个同学忍受不了这样的嘲笑,终于退了学。若是叫同学们知道了她眼睛不正常,她的遭遇也只能和那个六指的遭遇一样,谁愿跟一个身体有缺陷的人在一起?谁又愿意放过打趣她的机会?她的外号一准会比“阴阳掌”更难听。不说,就只能把这份苦恼压在心底,默默地承受着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责怪。

可这样的负担是日积月累的,女孩子的承受能力又比较脆弱的。吉利再无法忍受老师的责备和同学的蔑视,给父母提出了缀学,理由是她受不了斜视给她带来的冤屈,她的自尊心是很强的,她的忍耐程度是有限的。其实,吉利的眼睛小时候斜视得并不严重,父母对女儿眼睛上的这点小毛病并没往心里去,谁家孩子能囫囵得没有一点缺憾?吉利身体一直很健康,人又长得周正端庄,眼睛又大又亮,像荒野里的水泡子,天气再热再燥也碧波荡漾,瞅着疼死个人呢,那小小的一点斜视,不认真看还瞅不出来,女孩子家家的,脸面上过得去就行了,一点小毛病,没啥。

到了上学的年龄,吉利已经明白自己的眼睛有问题,她本来就是个文静羞涩的女孩子,这一来更是不愿意跟太多同学往来,一个人默默的,安静得就像不存在似的,要不是上课和考试时总给人错觉,她还真引不起他人的注意。父母不在意吉利的眼睛,反正怎么看,自家孩子都是最好的,就这么过了多年。可一旦上升到缀学的层次,父母这下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当回事了,带吉利去镇卫生院治疗。桑那镇是个小地方,卫生院就更小了,几间土平房,医务人员全是本土赤脚医生出身,只能看个头疼脑热,最大的能耐是接生,还得是顺产才行,否则不给弄个大出血才怪呢,他们平时连堕胎这样的小手术都做不了,哪能校正斜视?见都没见过。

他们直接找的是卫生院的院长。那个白发飘飘的老院长把吉利的一双大眼睛看了又看,又把吉利的父母看了又看,才说,没啥问题啊,一点点斜视,不影响视力,也不影响小姑娘的漂亮嘛,瞎折腾啥呀。

吉利撅着嘴摇头,大眼睛里涌出一泡水来,湿了眼框,看上去惹人怜惜。

院长摸了摸吉利的圆脸,望着她的父母说,孩子心里疼着呢,那就去喀什的大医院看看吧,虽不是啥大毛病。

去喀什大医院肯定得花不少钱,吉利的母亲已经动摇了。吉利不行,不去校正斜视,她就不去上学,她不愿意老师站在她面前,一脸恨铁不成钢的样子,也不愿同桌一到考试,就拿胳膊环着自己的试卷,时不时还拿警惕的眼神瞅她,防贼防盗似的。

不上就不上吧,上到头也没啥用,不能顶饭吃,又是个女孩子家,不上学还能帮着做些家务,减轻一下大人的负担呢。吉利的母亲想得通透,女孩子嘛,学多学少最后都得嫁人,嫁人不是看你上了多长时间的学,得看你长得漂不漂亮,还得看你会不会做家务,再就是,凭运气喽。吉利的父亲却不同意老婆的这个意见,以后的事谁说得清,孩子的路还长,不能一时短见误孩子一辈子,学得上,眼得治。

父亲和吉利起了个大早,坐了五个多小时的班车,来到喀什市北大桥边上的人民医院。

对于天生的斜视,人民医院也没有能够校正的有效仪器,简单地查了查斜视的程度和视力,明知不管用,还是给配了副校正眼镜。大医院,总不能一点作为都没有吧,得给病有所交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