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玄幻斗战圣雄
21266400000345

第345章 大宋伐北汉

原来宋太祖在位之时,就曾三伐北汉,一则城墙坚固;二则有辽军增援,三次讨伐北汉,都已失败而告终。

宋太宗即位,于公元979年再议伐北汉。鉴于以往三次的无功而返,赵光义做了充分的战前准备,于公元979年正月,集群臣讨论用兵方略。

最后采用阻援围城的战略部署。以猛将崔彦进、李汉琼、刘遇、曹翰分别负责对太原城四面的进攻,对攻城器械及后勤补给都安排专人负责。

同时考虑到契丹可能的援救,又派出经验丰富的大将郭进屯兵在石岭关,来阻击驰援的辽兵。

太平兴国四年二月十五,宋太宗亲率大军由东京出发,对太原城实施了合围。

三月十六日,辽国大将耶律沙为都统,亲率十万大军援救北汉,日夜兼程,在白马岭正与宋朝郭进大军相遇,激战了数日,结果辽军以失败告终。

辽兵大败,附近州县连连失守,坏消息一个一个的传来,此时太原城已经是一座孤城。后主刘纪元早有纳降之心,可手下的大将们誓死不降,决心要与太原城生死共存亡。

宋军兵临城下,宋太宗坐下逍遥马亲自来城下督战,宋朝将士们军心振奋,士气高昂,个个擦拳磨掌,要一举攻下太原城。

“攻城!”宋太宗一声令下,宋军抬着云梯往上就冲,要抢城池。守城大将杨业、李恽、蔚进令守城的官兵往下扔灰瓶、炮子,滚木、礌石,宋军伤亡无数,只好暂时退兵。

大将潘美献计道:“城墙坚固,如此强攻,伤亡未免过于太大,我们军中还有三门大炮,不如我们架炮攻城!”

赵光义令道:“把大炮抬上来,架炮攻城!”

下面的宋兵把大炮推到阵前,从炮口装上火药,用棒子砸实,再往炮膛里装上铁沙子,忙活了了好半天,准备就绪,潘美手拿杏黄旗,对城上高声喊道:“北汉兵将,赶快投降吧!再不投降,我可要放跑了!”

守城猛将蔚进喊道:“潘美,死了这条心吧,我们誓死不投降!”

潘美把杏黄旗一摆,令道:“放炮!”

“轰轰轰”连开三炮,城上硝烟滚滚,尘土飞扬,把城墙炸开一个不大的缺口,守城的士兵一个也不见了。

赵光义心中兴奋不已,高声令道:“给我杀,要活捉后主刘纪元!”

宋军架起云梯继续攻城,突然,弥漫的硝烟中杀声四起,豁口处出现无数北汉士兵,手持弓箭高声喊着:“守住城池,绝不投降!”

“啪啪啪”一阵冷箭射出,宋军损伤无数,只好又退了下来。

宋军虽然没有攻上城墙,但常时间的用炮轰,多么坚固的城墙能挡得住?宋军攻下城池岂不是迟早的事?

就在一筹莫展之际,皇宫前突然来了一个道士,说要助北汉一臂之力,打退宋军,点名要见后主刘纪元。

此时正是用人之际,刘纪元听说来了一个世外高人,急忙将他请入宫中。

刘纪元抬头望去,见这老道年龄在这五十六七岁,细高条,大高个,微微有点水蛇腰,深陷,寿眉很长,高鼻梁,鹰钩鼻子,大嘴岔,薄片嘴唇子,颏下长着稀稀拉拉的一撮山羊胡子。身穿八卦仙衣,腰系水火丝绦,下边是红中衣,水袜云鞋,手执拂尘。

刘纪元心里合计,这老道怎么这么眼熟呢?

寻思之际,老道走到滴水檐前,执浮尘打个稽首,说道:“陛下,贫道稽首了!”

刘纪元道:“道者从哪里来?”

道人道:“后主我们有过一面之缘,一年前,后主去云中观降香,还为云中观捐了五百两银子,贫道怎会忘记。”

刘纪元恍然想了起来,笑道:“哎呀,原来是无觉道长啊!请坐,请坐。”

无觉道长也不客气,把手中的浮尘一摆,坐了下来。

刘纪元问道:“道长此次前来,是不是为朕解围的呀?”

无觉道长笑道:“正是,正是,想当年蚁力大仙传授贫道许多法术,如今他走了,我不保你谁有能耐保你?”

这老道不但说话狂妄,说话的动作也很烦人,晃着脑袋,端着肩,撇着嘴,那意思是七个不服,八个不愤,一百二十个不含糊。

刘纪元看着很是生气,心想:“这牛鼻子老道有什么本事?这么狂妄?要不是用人之际,早就把他赶出宫去!”

转念又一想,目下已经兵临城下,敢说大话之人,必有些本事。于是强作笑颜,道:“如今宋军兵临城下,迫在眉睫,就请道长赶快上阵吧!朕封你为护国法师!等打退宋军,再加封赏。”

无觉道长站起身来,把手中的浮尘朝着刘纪元摆了一下,口中说道:“贫道多谢了!”说完转身要走。

刘纪元道:“道长且慢!两军正在激战,到处戒备森严,我还是派一个大臣把你送上城墙。”

说话间,扭头对公公道:“你马上把郭丞相和亲军刘侍卫侍找来。”

“喳!”公公施礼一礼,转身走出宫门。

工夫不大,丞相郭无为和亲军侍卫刘继文来到宫中,见过后主之后。刘纪元当即把无觉道长的来意和他的本领介绍一番。两个大臣见有世外高人相助,心里自然高兴不已,双方见过礼,便一同登上了城墙。

此时,北汉守军已经打退两次宋军的进攻,虽然获胜,但城墙被打开一个缺口。如果长期炮轰下去,城墙早晚也有倒塌那一天,守城大将杨业正在忧心之际,请来一个世外高人,心里欢喜不已。

丞相郭无为问道:“宋军有三门火炮,对我城墙威胁很大,不知道长有三门破敌之策?”

无为道长撇了撇嘴,不屑一顾地说道:“区区几门火炮算得了什么?贫道施展一下法术,不但把城墙加厚,还让那些南蛮子爬不上墙来。不过做法之前,必须准备更多的水来。”

杨业自幼熟读兵书,听老道的意思,莫非是要“凝冰筑墙”?可此时已经过了立春,哪有那么寒冷的天气?

于是便上前询问道:“道长要这些水,莫非是要‘凝冰筑墙’?可严寒已过,这种……”

不等杨业把话说完,无为道长斜了他一眼,怒道:“叫你准备就马上去准备,山人自有妙计!”

杨业见这老道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也不敢再说什么,吩咐所有的官兵去打水,又发动全城的百姓往城墙上送水。

城墙上摆满了一溜大缸,官兵和百姓们一起动手,挑的挑,抬的抬,端的端,一会儿的功夫,把城墙上的上百口大缸都注满了水,城下也摆满了盛水的用具。

一切准备完毕,无为道长登上法坛,盘膝坐在法坛中间,左手立掌放到胸前,右手执着拂尘,两眼微闭,口中念念有词,突然把手中的拂尘往空一举,刹那间狂风大作,乌云遮天,天色迅速变暗,一时间,城上伸手不见五指。准备放炮的宋军见对面突然变成黑夜,不知怎么回事,便停止了炮轰。

狂风加剧,一刻比一刻变得更冷,无为道长走下法坛,对将士们道:“贫道借来一斗风,一斗寒潮,赶紧往城墙上泼水。”

全体守城的将士都端起水盆,顺着城墙往下倒水。天气奇冷,水倒在城墙上,还没流到墙根底下,就冻冰了,然后再接着往下倒,就这样,城墙上挂满一层层的大冰溜子。上万人取水筑墙也很容易,大约用了两柱香的工夫,一座冰城已经筑成。

无为老道把手中的拂尘往空一举,嘴里叨咕一通什么,谁也听不明白,工夫不大,云开日出,太阳一照,再看太原城上雪白放亮,刺人眼睛,不知道突然间长出了什么东西。

宋太祖带着队伍道城下一看,不禁大吃一惊。道:“这叫‘凝水筑城’。六韬里为犬韬,看样子他们是要死守城池啦!可此时已是早春三月,哪来的这么大的寒气呢?城里一定有世外高人。”

众将官思谋了半天,谁也想不出什么破城良策,好一会儿,赵光义道:“用炮轰!点两炮试试。”

军卒们推过来大炮,瞄准了城墙,点燃了药捻子,“轰”的一声,一炮打上去,冰上边打了几个白点子。又一炮打上去,打掉不少的冰溜子。

炮声一停,城墙上出现无数的军卒,站在城墙上高喊:“赵光义!你别上火,这冰溜子稀疏发脆,凉快败火,留着你们吃吧!哈哈哈。”

赵光义率文武将官回到营中,一时也想不出什么办法来。

大将曹彬献计道:“五行中水能克火,但火也能融冰,我部下有一员偏将,叫樊迪,此人善会用火,人送绰号:圣火神,他手下有一千火军,人人都会用一把神火。如果烤化墙上的一处坚冰,我们的大炮不就能发挥作用了。”

赵光义大喜,道:“赶快让樊将军准备神火。”

守城的官兵正在暗暗喝彩,忽听宋朝的营前一声炮响,左右门旗裂开,从左右各杀出一队人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