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护理美学与礼仪
21221500000039

第39章 护生实习与求职礼仪(三)

尽早设计职业生涯规划,建立职业发展的目标,是职业发展的保障。职业生涯设计在学生时代就应进行,在实习期间完善,确保职业技能和素质的提高,才能达到职业要求。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职业生涯规划(career planning)是个人规划其未来生涯发展的过程。即设定个人生涯目标,然后设计完成生涯目标发展活动的过程。

职业生涯规划是协助个体根据其成长发展阶段与个别需要,获得相关的知识与技能,进而促进个体的自我成长与充分发挥其潜能。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和目标是职业发展的动力和行动指南。

二、护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步骤

(一)准确进行自我评估

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首先就要自我评估。护生对自己要有客观、全面的了解,清楚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等,知道自己的优势与劣势,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清楚为什么选择护理职业。自我评估时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又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评估自己、取得竞争优势。为此,一方面要准确评估自己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如何,能否达到临床护理工作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认真剖析自己的个性心理特征,诸如兴趣、爱好、性格、能力等能否适应护理职业的需要。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护生才能选定适合自己的护理职业生涯路线,走好自己的护理职业生涯发展道路。

(二)确立合适的目标

目标是一个人努力的方向、奋斗的动力。确立目标,是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关键,目标通常分为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和人生目标。护生在确立职业生涯目标时,应注意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相结合,将长期目标分解为各个短期目标,以利于职业生涯目标的实现。具体而言,在校学习期间,护生要把学习掌握好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确立为目标;在医院实习期间,要把适应、熟悉临床护理工作和协调处理好护患关系确立为目标;参加医疗卫生工作以后,要把胜任护理工作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确立为目标。

(三)正确进行职业定位

职业定位就是要为职业目标与自己的潜能以及主客观条件谋求最佳匹配。职业定位过程中要考虑性格与职业的匹配、兴趣与职业的匹配、特长与职业的匹配、专业与职业的匹配等。护生在职业定位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依据客观现实,充分考虑个人发展与社会对医务人员要求的关系,考虑个人发展与单位发展的关系。第二,自身条件能否满足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要求。第三,护理职业是否是自己感兴趣的职业,还有没有更适合自己、自己更感兴趣的职业。第四,护理职业要求护生具备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外,还要具备一些特殊职业能力。

(四)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实践能力

护生的综合能力和知识面是用人单位选择护生的一个重要依据。用人单位不仅考核护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考核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等。护生除了要具备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外,还需要具备从事护理工作所需要的护患沟通能力、临床应变能力、心理调适能力、医际协作能力等综合能力。

参加不同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护生提高综合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护生通过参加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暑期“三下乡”活动、社区义务健康咨询活动、以及医院的教学见习、实习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增强了自信心,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五)适时调整

职业生涯规划是长期的,不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成不变。影响护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很多,护生的思想、能力等自身条件不断变化,医疗卫生事业改革逐渐深入,对护生的职业能力不断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决定了护生必须不断评估、调整、修订职业生涯规划,以保证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效性。

三、护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一)尽早培养职业兴趣、职业意识

一个人职业兴趣、职业意识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护生进入卫生院校以前,没有实际接受过护理职业教育,对护理职业缺乏必要的了解,还没有真正形成护理职业兴趣和职业意识。如果在护生学有所成之后才考虑职业问题,就无法满足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护生也很难适应市场竞争、接受社会的挑选。因此,护生的护理职业兴趣和职业意识要从一进入卫生院校就开始培养,以适应护理职业发展的需要。

(二)依据所学专业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用人单位招聘时,首先考虑的就是专业。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是护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依据。护生经过学习,具备了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以此为依据进行护理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如果护生职业生涯规划离开了护理专业,从事的职业不是自己所学的护理专业,参加工作后必然就要“补课”,这无形中给自己增加了许多负担,也不利于个人发展,难以实现个人价值。

(三)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设计

选择从事护理工作的那一天开始,实际上就选择了一条艰辛的路。护理专业是具有挑战性、责任性、连续性、压力性等为一体的工作。把自己所从事的护理工作视为一种终身发展的事业,这对个体专业生涯设计和专业生涯发展至关重要。学生时代所要进行的职业生涯设计应具备的能力设计是:

1.加强时间的安排与管理:主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各种技能积累、知识储备、通过实习获得一定的社会经验,适应社会对职业的特殊需求。

2.增强有效的沟通:现代护理是多元文化的护理,服务对象千差万别,使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服务对象,都达到健康满意的程度,就必须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3.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学习问题、生活问题、如人与人之间的矛盾、遇事的应变处理能力、语言的表达能力等等。

4.建立和谐有效的支持系统如完成学业所具备的经济、物质基础等。即完成一项工作所应具备的支持系统。

只有做到以上四点,有助于解决专业成长过程中所面对的问题,减少专业中的阻力与挫折,降低摸索与尝试错误的机会,增加专业认同感,增强对生活和工作的满意度与成就感,促进人格的成熟与平稳,透过专业规划的途径,是个体在规划中达到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

(四)强化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教育服务

护生在学校主要是学习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对社会、对医疗卫生行业发展了解并不充分,凭个人经验很难准确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学校有必要给予职业的适当指导、帮助。一方面,要改进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方式、方法,采取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等不同形式,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学校就业中心的作用,及时向护生提供医疗卫生行业信息,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指导。把课程教学与就业指导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完善护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服务。

总之,求职择业是每个人都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护生最关心的问题。护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步骤、重视应注意的问题,可以更好地进行职业选择、规划人生发展,有助于护生发展自己的人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