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护理美学与礼仪
21221500000035

第35章 护理岗位工作礼仪(四)

病房护理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护理人员所占的比重最大。所以护理人员的素质、护理服务的质量对医院的整体护理形象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一、接诊礼仪

病房接诊护士工作内容的涉及面很广,从患者住进病房到整个治疗过程,都需要接诊护士的主动参与以及给予患者以正确的引导。故应高度重视病房接诊护士礼仪服务工作。

(一)注重护士的仪表

仪表美是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仪表美能够给人一种亲切、舒心和信赖感。护士应有保持自己仪表美的责任,以消除患者心理疑虑,产生安全和信赖感。

(二)规范护士的言行

护士是患者在病房里治疗接触最多的医务工作者,护士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牵动着患者的心绪,影响着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对医院的评价。所以护士在病房中应严格使用礼貌用语,做到使用礼貌性、解释性、安慰性、保护性“四性”语言,禁止跑跳和大声喧哗,以免造成恶劣的影响。

(三)完善护理的程序

护士除了常规的护理操作外,应热情主动地陪患者办理入院手续直到入住病房,患者在出院时应帮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并送患者出病区。病房实行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整体护理,可以尽可能的避免患者在非医疗环节上出现意外的风险,并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提升了医院的整体形象。

(四)规范护士的操作

严格规范护士的护理操作,要求护士准确、熟练、美观地进行各项护理操作也是护士礼仪服务的要求之一。熟练、准确地操作能给患者以信赖和美感,是影响患者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反映了护士护理操作技术水平的高低。

二、收集资料中的礼仪

收集病患资料是病房护士必不可少且每日必做的工作,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护士良好的礼仪服务往往可以赢得患者的肯定和承认,护士也可以获得有关患者最详尽的病情资料。

(一)提问的礼仪

在住院期间,很多情况下是通过与患者的交流来获得病情资料的,通过提问,可以了解患者的自身感受。在对患者进行提问时,首先要注意提问时的语气,不要把提问变成质问,使用亲切的语调可获得患者的好感,增强其对护理人员的信任,从而使其乐意与护理人员交流。此外,还要注意提问的方式,不要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问,要给对方思考的时间,并且根据不同情况不同目的采用不同的方式,如要求对方给予简短而准确的答复时宜采用封闭式提问,例如:问“你抽烟吗”,答“抽”或“不抽”;如要获得较多的信息而需要给对方以思考、判断和发展的余地时可采用开放性提问,例如问“您是不是哪里有不舒服?”;如是为了寻求更深层次的信息,从而进一步了解对方存在某种认识、信念、行为观念的可采用探索式提问,例如问“你知道手术前12个钟头为什么不能吃任何东西吗?”;如提问者为诱导对方按自己的思路回答问题可采用诱导型提问,如“你今天感觉好点了吗”;有时候提问的问题包含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类型问题时,我们可采用复合式提问。因此,在提问过程中,我们一定要灵活地运用和转变提问的技巧,才能更全面更准确地收集到患者的信息。

(二)倾听的礼仪

患者讲话时要仔细倾听,不要轻易打断对方的说话,要尽量让对方把话讲完。在对方讲话离题太远时,应委婉、恰当地加以引导,这也是对对方尊重的表示。对对方的感情流露作出恰当的反应,表示对对方的理解,这对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至关重要的。注意观察对方的表情和周围的环境,以保证对方是在放松的环境下与护士进行交流,通过充分听取对方的谈话捕捉相关的信息,包括语言的信息和肢体语言信息,对对方的讲话要作出适当的反应,不可自始至终默不作声,不要轻易给对方的话作出判断,也不要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更不能对对方许下不切实际的承诺。

(三)回答的礼仪

在术前访视中,患者会就手术的问题向护士提问。对确诊为恶性肿瘤疾病的,在不能确定患者是否了解病情时,可避开疾病诊断侧重讲解术前准备配合、麻醉方式、体位;部分患者对术后康复的问题较为关心,让其不要着急,适当的时候为其提供更专业的健康指导。

(四)非语言传播的礼仪

1.适宜的面部表情一个真诚、适当的微笑表明护士对患者的认同,同时也是一种很好的自我介绍方式。可以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能解除人际交流中生疏紧张的气氛。

2.目光交流正确的做法是首先看着对方的眼睛,这样会使对方有机会对你所说的话做出适当的反应,让对方觉得与你进行交谈很放松。交谈时切不可将目光转向地面或天花板,也不可将视线停在对方身体上的任何一个部位,这些都是对对方不礼貌的表现。通过目光的交流,即捕捉到患者的心理信息,同时也可以传达护士对患者的关注。

3.无声的静姿一个仪容端庄的人比一个不修边幅的人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好感和认同。作为一名护士,更是有其自身的职业礼仪。因此,在收集资料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注意职业礼仪,坐立行走均要体现出文雅、健康、有朝气的职业风范。

4.环境、时机的选择放松的环境与恰当的时机可以让患者乐于和护理人员交流,也提高收集资料的效果。在医院里,患者所在的病房就是最为熟悉的环境,病房也较开放的空间更易集中患者的精神,要避开患者进食、睡眠的时间,一般以不打扰患者为宜,时间控制在

5分钟左右,如患者精神较差,则要将时间缩短。

三、健康教育中的礼仪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士的工作任务已由单一的恢复人体功能的护理,转向了提高人体身心健康的保健护理,其中,健康教育是重要手段。护士不仅要做好从入院到出院的护理工作,而且要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并掌握维护身心健康和康复的常规方法,促进疾病的痊愈。

(一)健康教育的程序及方法

健康教育的实施要使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始终接受健康教育的信息。患者一入院,护士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掌握健康知识的多少、需要听哪些方面的内容,然后根据所得到的信息制定计划,护士所讲内容必须通俗易懂、内容丰富,了解患者对所患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了解的信息有针对性的进行出院指导,使患者出院后可以做到自我保健,促进康复。

(二)健康教育中的礼仪

治疗和护理的目的是保障人们身体和心理的健康,作为兼治疗、服务、社会功能三者于一体的护士,是维护人们身心健康的主导者。因此,护理措施是否完善,健康教育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

1.健康教育全程化:护士在临床护理中实施全程化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加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在护理患者过程中,要不失时机的适时开展健康教育,多与患者沟通交流,经常主动地为患者释疑,全方位了解患者的疾苦,使患者放心和舒心,从而确保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

2.健康教育准确化:在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宣讲时,一定要明确健康宣教的目的,即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早日康复。对于可能引起患者疑虑的方面或者已经明确的不良后果要告知家属,通过家属以委婉的方式向患者提及;对患者健康宣教一定要准确到位,切不可似是而非,不懂装懂;宣教时机要合适,宣教内容要符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积极健康;宣教用语要通俗,文明礼貌,宣教方式要大方得体。

总之,病房护士工作是医院的最为深入的服务窗口,是医院形象的最深层次表现,而作为病房护士,从患者的入院到出院,护理服务和健康教育一直是其的工作主题,而贯穿始终的礼仪服务则更好的融洽了护患关系,保证了病房护士护理工作的顺畅进行,并有利的促进了患者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