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伤寒三字经
21197700000032

第32章 《伤寒三字经》歌诀

一、《伤寒论》源流概况

伤寒论,源东汉,时疾虐,张机撰,书始成,逢战乱。

致散佚,或错简,流传本,多凌乱,奇书居,秘不传。

晋太医,叔和编,宋廷命,校伤寒,今通行,有二端。

宋校本,成注篇,前者佳,善本观,成注本,参己见。

数翻刻,离经远,唯注经,开肇端,功仲景,叔和先。

成无已,以经诠,后诸子,代有传,至明清,形波澜。

尤在泾,喻嘉言,柯韵伯,张隐庵,释发挥,更多端。

最要提,陈修园,立串解,著不浅。

二、《伤寒论》学术成就概况

张仲景,论伤寒,承上古,融己验,启后学,规矩传。

创辨证,论治观,举纲目,六经辨,方书祖,垂医范。

仲景书,广流传,时至今,千八年,历临床,久实践。

方证对,即效验,誉医林,享盛赞,必修课,奉为典。

辨太阳病脉证方治。

一、辨太阳病纲领

太阳经,寒水统,六经藩,最外层,风寒犯,首其冲。

脉现羹,恶寒风,头项腰,强且痛,八个字,为纲领。

二、辨太阳病经证证治

(一)太阳伤寒证治

肤表邪,病在经,表之表,伤寒证,无汗喘,骨节痛。

脉浮紧,外解宁,治发汗,麻黄宏,太阳病,合阳明。

胸满喘,二阳病,邪偏表,不可改,从表散,麻黄同。

伤寒邪,太阳经,项背强,几几情,津失布,经气壅。

升津液,葛根宁,祛表邪,经脉通,二阳利,从表升。

但呕吐,加夏平,太阳经,伤寒证,内蕴热,外寒重。

寒包火,烦躁呈,审无阴,大青龙,太阳经,挟邪热。

邪稍轻,麻杏酌,肺热喘,辛凉撤,亦治温,上焦热。

寒邪束,内饮作,咳喘呕,痰稀唾,或干呕,小青酌。

治溢饮,不得卧,妇人病,吐涎沫,心下痞,温散卓。

肤表邪,一汗安,视壮羸,审病源,营卫弱,内热兼。

禁汗例,慎勿犯,汗与血,同一源,从衄解,不足言。

(二)太阳中风证治

太阳经,纲证并,肌腠邪,名中风,时有汗,并头痛。

脉缓弱,桂枝功,中风证,兼证多,项背强,桂加葛。

和营卫,舒经络,若气逆,喘促作,桂枝汤,加杏朴。

中风证,汗出多,身疼痛,勿表药,脉沉迟,营气夺。

新加汤,补无过,太阳病,汗过多,成漏汗,表阳弱。

汗不止,少阴夺,桂加附,挽急疴,桂枝证,兼胸满。

阴碍阳,脉促现,去芍药,旷胸间,若脉微,并恶寒。

阳不足,附子添,太阳病,下伤脾,表不解,饮停聚。

心下满,尿不利,遵先贤,成无已,桂枝加,苓术驱。

太阳病,脾失和,时腹痛,增芍药,大实痛,大黄酌。

虚悸痛,建中啜,伤寒病,发汗多,心阳伤,寒气遏。

气上冲,奔豚作,桂枝汤,加桂挫,桂枝剂,始祖方。

恶阻病,得之良,调营卫,和阴阳,起虚弱,应用广。

审禁忌,自无妨。

(三)太阳半肌半表证治

太阳病,外邪轻,身痒作,面热呈,或体弱,邪恋经。

肌表间,细辨明,或偏肌,或表重,桂麻方,酌情用。

内郁热,桂越宁三、辨太阳病腑证证治

经不解,邪气猖,向内传,入膀胱,表之里,腑证详。

水血聚,二证酿。

(一)太阳蓄水证治

太阳病,汗伤阳,水不化,蓄膀胱,浮数汗,尿不畅。

水入吐,渴饮亢,表里病,同为殃,治之法,主通阳。

利水方,五苓良。

(二)太阳蓄血证治

蓄血证,亦太阳,少腹硬,神志殃,脉沉结,或发狂。

血水别,小便常,酌重轻,抵桃汤。

四、辨太阳病变证证治

(一)太阳病汗、下后逆变证证治

汗伤阳,中焦虚,脾不运,痰饮聚,头目眩,心下悸。

胸心满,或短气,虚实杂,调和备,温药和,苓桂剂。

只知补,为下医,手足厥,心下悸,水饮作,阴霾聚。

先治水,苓草驱,欲奔豚,脐下悸,苓枣汤,降冲逆。

发汗过,腹胀满,脾虚胀,时复减,究本源,虚实兼。

抓主证,厚朴专,秘药量,是真传,温灼阴,寒伤阳。

治伤寒,虑阳亡,救逆法,先草姜,待阳复,芍草汤。

补阴液,柔济刚,脉结代,心动悸,缘过汗,阴阳虚。

心血少,阳不启,炙草汤,复脉宜,滋阴血,通阳气。

汗出多,心阳伤,悸欲按,桂草襄,兼烦躁,龙牡匡。

卧不安,并惊狂,挟痰浊,救逆汤,发汗后,辨虚实。

汗出寒,虚象知,两补剂,芍草附,汗后热,阳明腑。

酌重轻,承气诛,下复汗,阳暴伤,昼烦躁,夜安祥。

无表证,阳将亡,脉沉微,急附姜。

(二)结胸、脏结、痞证证治

结胸痞,误下成,症各异,部位同,有脏结,无阳证。

舌苔滑,人反静,类结胸,不可攻,病在阳,误下攻。

水热陷,成结胸,按之坚,心下痛,剧延腹,硬痛生。

或潮热,大便硬,脉沉紧,水热壅,治荡涤,大陷胸。

邪偏上,胸硬痛,用丸法,是缓攻,小结胸,部位同。

病心下,按始痛,脉浮滑,结轻证,苔黄腻,痰热壅。

半蒌连,利膈胸,热结外,寒结胸,痰水实,无热证。

不烦渴,阴结明,逐寒结,白散平,慎剂量,遵法行。

诸结胸,里实壅,有治禁,医须明,脉浮大,表邪盛。

临证审,忌下攻,结胸具,烦躁并,正不支,亦死证。

痞之病,邪内陷,心下痞,按之濡,寸脉浮,大连宣。

兼汗出,复恶寒,并阳虚,入附煎,寒热痞,心下满。

中失和,肠鸣添,胃逆呕,半夏安,胃不和,噫食酸。

雷鸣利,心痞满,姜泻心,水气痊,胃虚痞,利下繁。

谷不化,烦不安,草泻心,可斡旋,胸有热,中焦寒。

腹中痛,邪气干,欲呕吐,中失安,调寒热,黄连痊。

汗吐下,伤中气,中失和,噫气痞,升降紊,虚气逆。

旋赭汤,理气机,病发阴,误泻利,伤中焦,即为痞。

胃不降,脾不启,失和久,寒热聚,治中焦,调和宜。

(三)邪扰胸膈证治

汗吐下,邪扰胸,心懊,虚烦生,舌苔黄,寸脉盛。

烦不眠,栀豉清,少气草,呕姜同,大病瘥,劳复成。

烦懊,痞满中,枳栀汤,烦满平,医大下,寒热并。

胸膈热,下寒乘,治两顾,栀姜宏,误下后,心烦生。

腹胀满,卧不宁,栀朴汤,宽滞壅,旧微溏,虚寒证。

栀子汤,慎勿用,性苦寒,恐伤中。

(四)太阳病邪陷少阴证治

病发热,兼头痛,证属阳,本表证,脉反沉,身疼痛。

阳陷阴,四逆宏,微知著,急顾正,伤寒病,下伤正。

外不解,里虚呈,清谷利,身疼痛,急救里,四逆功。

待里和,治表行。

五、辨太阳病类似证证治

(一)胸膈痰实证治

伤寒病,似中风,邪入里,先膈胸,寸脉浮,胸痞硬。

膈间痰,肢厥冷,饥不食,病胸中,治宜吐,瓜蒂涌。

顺病势,事倍功。

(二)悬饮证治

心痞硬,咳唾痛,引胸胁,干呕并,时头痛。

须无表,十枣攻,峻下剂,遵法行。

(三)风寒湿证治

风湿搏,身烦痛,难转侧,邪伤经,浮虚涩,桂附功。

尿自利,大便硬,桂易术,湿盛风,风湿搏,骨节痛。

屈伸难,触痛增,短气汗,或恶风,尿不利,身微肿。

甘草附,效力宏。

六、辨治伤寒病总则

疗伤寒,平为期,表里实,津液续,阴阳和,必自愈。

发热病,兼恶寒,发于阳,病未传,不发热,有恶寒。

病在阴,不须言,身大热,欲衣掩,为假热,内真寒。

寒不衣,内热炎,缓治本,急治标,急救里,缓治表。

外邪散,内自调,明缓急,辨本标,治或缓,救贵早。

汗吐下,祛邪法,用之当,病康佳,治违理,即恶化。

治误病,细审察,犯何逆,或兼挟,观脉证,再立法。

一、辨阳明病纲领

邪热炽,阳明猖胃家实,病势盛,舌苔增。

渴欲饮,脉大洪。

二、辨阳明病经证及清法

阳明表,脉浮洪,热在外,是经证,辛寒法,白虎清。

渴饮水,欲数升,舌上燥,汗多呈,背恶寒,气阴窘。

白虎汤,加参生,阳明热,津气病,气逆呕,虚羸呈。

或伤寒,或久病,伤气津,虚热生,清补法,竹石功。

葛芩连,治阳明,喘汗出,经邪壅,热不寒,渴饮情。

清经热,下利宁。

三、辨阳明病腑证证治

邪在经,已阐明,邪入腑,大便硬,胃家实,肠道壅。

燥结实,腹满痛,潮热汗,谵语生,脉转沉,滑实并。

热结深,昧神明,急下法,大承攻,小承气,热结轻。

主痞满,旁流宁,缓泻剂,有调承,和胃气,汗蒸蒸。

除心烦,胃火清,大小调,泻阳明,有分别,重中轻。

按病情,斟酌用,煎服法,依经行。

四、辨阳明病津亏润、导下法证治

阳明猖热内壅,迫汗出,小便数,大便硬。

津液耗,脾约证,润下法,麻仁宏,汗出多,津外涌。

便燥结,腑不通,虽不便,无苦情,结肛肠,斟导行。

五、辨阳明病禁下证治

伤寒呕,心下硬,病位高,忌三承,表未解,胃虚冷。

营血虚,津竭呈,无矢气,病在经,禁下例,医必明。

六、辨阳明病身体面目发黄证治

阳明病,内热猖,热外扬,面目身,不发黄。

热随汗,外却畅,小便涩,病在阳,湿内滞,与热襄。

湿热蒸,脾胃伤,溢肌肤,身发黄,辨其类,分阴阳。

寒湿滞,成阴黄,色暗晦,大便溏,身无热,太阴伤。

中不运,下为殃,治之法,主温阳,阳明病,中焦寒。

脉现迟,食欲减,脾不运,饱则烦,头眩作,小便难。

腹胀满,为谷疸,阳黄证,湿热聚,腹微满,邪在里。

橘色黄,身面俱,利湿热,茵陈祛,热偏盛,栀柏皮。

湿阻中,五苓利,兼表热,麻翘已,伤寒黄,俱能医。

欲深究,金匮理。

七、辨阳明病清利法方治及禁忌

阳明病,发热备,脉浮数,尿不利,渴欲饮,水热蓄。

清利法,猪苓祛,汗多渴,不可与。

八、辨阳明病虚寒证治

阳明病,胃热亢,善消谷,此其常,若不食,太阴伤。

误攻下,哕逆殃,食谷呕,胃无阳,纳谷难,吴萸汤。

温中焦,重萸姜。

九、辨阳明病证治大法

阳明病,实热结,有大法,主祛邪,经证清,腑通泻。

忌汗利,保津血。

十、阳明病辨证及方治

(一)辨谵语、郑声证及预后

阳明病,邪热重,虚实辨,最要精,实谵语,虚郑声。

阳明病,汗自出,有谵语,燥屎成,谵语脉,和缓生。

不足位,即殒命,目直视,喘满并,兼下利,皆死证。

(二)辨发热潮热证

阳明病,邪热盛,反恶热,是常情,热邪伏,肢厥冷。

脉浮滑,白虎清,沉实滑,承气攻,日哺热,在阳明。

热如潮,腑实成,虽微硬,亦可攻,阳明病,潮热生。

大便溏,小便平,胸胁满,无攻证,不在腑,少阳经。

(三)辨阳明病汗证

阳明病,本汗多,反无汗,身发痒,气阴弱,津液伤。

治之法,须酌量,阳明邪,内热亢,汗若闭,即为殃。

小便畅,邪外越,不发黄。

(四)辨阳明病血证

阳明病,燥热盛,渴不饮,血热证,灼阳络,必衄行。

热血室,藏失用,或下血,谵语并,刺期门,泻肝经。

有蓄血,在阳明,血久蓄,喜忘呈,屎虽硬,反易行。

色必黑,蓄血明,辨缓急,抵当承。

辨少阳病脉证方治

一、辨少阳病纲领

少阳病,表里间,口咽目,肝火炎,不欲食,往热寒。

心烦呕,胸胁满,脉弦细,纲证传,表里杂,寒热兼。

虚实并,是特点。

二、辨少阳病证治

小柴胡,主少阳,达内外,和解方,祛邪气,正无伤。

理三焦,为其常,七加减,遵勿忘,发热呕,厥阴火。

出少阳,邪欲却,表里间,小柴和,阳明病,胁下满。

舌苔白,不大便,呕逆并,少阳传,类阳明,郁结然。

三焦滞,病诸端,小柴予,气机旋,通三焦。

伤寒病,心下满,不饮食,大便干,手足冷,脉细弦。

阳微结,非阴填,调气机,小柴安,妇人病,外感邪。

适经时,与血结,寒热作,状如疟,暮谵语,满胸胁。

热血室,治和解,有产后,亡津血,不大便,郁冒厥。

小柴胡,调津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