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一路前行
21156500000047

第47章 假公济私

这边,刘舒磊提到刘舒伟的那场事故,而此时正在老周材料店若无其事地坐着的刘舒伟却突然打了一个喷嚏,揉揉鼻梁同老周说道:“肯定是谁又在背后说我了!”

老周笑道:“你瞎讲什么呢,谁说你的话,你还能感应到!我看你就是闲的!”

“唉!这防水工程忙的时候特忙,闲的时候特别闲,”刘舒磊笑侃道,“忙的时候你请我来你这儿,我都不来!”笑容里夹杂着一丝无奈!

“我脑子有毛病吗?我还请你!你又不买材料,去去!本店不欢迎你?”老周把刘舒伟从板凳上拉起,脸上挂满玩味的笑容。

“老板,你这防水材料怎么卖?”一位四十多岁的男子走进店里。

老周立刻停止了与刘舒伟的玩闹,笑着朝来人说道:“你要哪一种?好一点的,还是一般的?”

“一般的就行,”这名男子摸着一卷材料,“这样的多少钱一卷。”

“这材料的质量不错,价格也不贵,给你按一卷一百三吧?”老周说。

“我订货量大,你说个最低价?”

“订多少货?”

“一千卷左右。”

“那给你便宜十元钱吧。”老周转着眼珠说道。

“一卷一百行不行?”

“这个材料质量好进价就高,还有这个材料施工效果比较好,”老周指了指刘舒伟,“他是专业从事防水施工的,不信你可以问他!”

刘舒伟说:“是的,这个材料沥青含量高,粘接效果好。”

“你是专业防水施工的,”这名男子冲刘舒伟说道,“我正要找人施工呢……”

“那你包给我们好了,我们有许多专业的施工人员,”刘舒伟连忙掏出一张名片,“这是我的名片,请珍藏!”

这名男子接过名片,问道:“一平方多少钱?”

刘舒伟想了一下,说道:“现在工钱高,市场行情已经涨到一平方五块钱了,我给你按四块钱一平方,和老周包给我的价格一样。”

“我的工程过两天就下来了,到时候给你电话,我这次先看看材料!”这名男子说道。

“怎么称呼您!”刘舒伟问道。

“叫我老段吧。”

老周接过话说:“老段,为了能和你长期合作,那我就按一百元一卷给你。”

“好的,过两天工程下来了,我们再联系!”说完,老段就走出了材料店。

一天早上,刘舒伟刚洗漱完毕,老段就打来电话告诉他,他的工程下来了,工程在坪县,有一万多平方,明天就开工。

不过老段和工地谈的结果是,工地建筑商自行买材料,老段也是包清工,他又把这清包工转包给刘舒伟,这就是建筑行业常见的层层分包。

刘舒伟在心里嘀咕着:“我才不管他是怎样和工地承包呢,反正我是从他手里包的清工,不过,这工程量一万多方,至少要找十个工人呀,现在在城里上哪找这么多人,还是从外地叫些人吧。”

于是,他联系了本村的三四个年轻人,这几个年轻人分别在北京,内蒙古等地从事防水工程的施工,他们倒是愿意过来,不过工钱需要按照北京的标准来,并报销来回路费,刘舒伟也只好同意。等到晚上的时候,这四人便从北京、内蒙古等地风尘仆仆地赶到了这里,刘舒伟在出租屋里好酒好菜地招待了他们,吃完饭后,张红霞在客厅里铺了一张席,再哪些薄被子,让他们在这里休息。

他们四人,又加上刘舒伟联系的在本地的四个老乡,一共是八人。第二天一大早,满载着这些人的面包车急速向坪县驶去,驾驶员刘舒伟和一名工人坐在前面,中间一排座坐三人,后面是无座的,剩下的四人都和工具、被子等挤在一起。

突然,后面的一名工人“啊”的一声,尖叫起来,嘟囔道:“这袋子里面是什么玩艺,把我的屁股给顶了一下。”车上的人都笑了起来。

刘舒伟笑着说道:“那应该是液化气灶。”

一名工人疑惑地说道:“你带液化气灶干嘛?不会是在工地上做饭吧?”

“你真聪明,”刘舒伟呵呵地笑着,“你们谁要不想吃我做的饭,我给你们拿钱自个上外面吃去。”

“你只带一个液化气灶,不带液化气罐,怎么做饭?”另外一位工人说道。

“你笨啊?还亏你是做防水的呢,施工的时候要用的液化气罐多着呢?”有一位工人接过话说,“随便掂一个不就能用了。”

“对,我给忘了,舒伟,你够狠,还知道假公济私!”

刘舒伟呵呵一笑。

这时候天色尚早,路上还没有交警上班,所以一个小时后,刘舒伟的面包车就顺利地抵达了工地,老段没在工地,反正购买材料是工地上的事,他承包了清包工后又转包给刘舒伟,自己索性了做起了甩手掌柜。

当刘舒伟到工地现场查看的时候,突然一下子傻眼了,所谓一万平方不是一次性下来的,就像买手机送话费一样,说是送你五百元,却又不是一次性给你,每个月给你返一点,手机话费分月返还,倒还对用户影响不大,可是防水工程要是这样,那人工费就像坐电梯一样“噌”的飙上去。他懊恼自己为什么不提前来看一下情况,再决定来多少工人呢。

这是一个一万平方米的车库顶板,现在并没有全部完成现浇,所以只能进行防水施工的地方才一千平方,在这能施工的顶板上,密密麻麻的防水材料三五成群地矗立在那里,立在那里的还有十几个液化气钢瓶。

刘舒伟在工地上找了一个房间,把被子和做饭用的东西留在这里,简单的收拾后,他们就把施工用的工具拿到现场,开始施工。

等到上午快要结束的时候,刘舒伟就驱车去外面买点面条和蔬菜回来,放到房间后,他就来到施工现场继续监督着工人施工,待工地上其他工人都下班的时候,他们也收工下班了。刘舒伟让一名工人扛了一瓶液化气罐到房间里,他开始动手做饭。

这一千平方的工程量,不到两天就被他们干完了,接下来,工人们就是在工地歇着,等着再现浇好一部分顶板后才能继续施工,三天后,又下来一千平方可以做防水施工了,于是他们又展开了施工,不到两天又完工了,他们又在工地上歇着,这样周而复始的间歇施工,已经让从北京和内蒙古过来的老乡受不了,干两天,歇三天,歇着的时候又没有工钱,这多不划算呀,所以这四位老乡便要求回去。

刘舒伟心想,让他们回去也好,反正这活一次就下来这么点,也不需要这么多人,就把他们送到了火车站,给他们买了火车票,就这样,他们四人就坐上了返城的列车。

再次下来一千平方工程时,施工所需的液化气罐都空空如也,刘舒伟就催促工地的技术员去采购,可是几个小时过去了,也不见充满的液化气罐送到工地上来,为了不耽误施工,刘舒伟便自作主张自行去采购了三罐,工人才得以继续施工。当他拿着采购小票去工地办公室找技术员报销时,却遭到对方这样的答复:“谁叫你自行采购呢?”

“等你们采购回来,黄花菜都凉了,为了不耽误施工,我才决定自己去采购的。”刘舒伟着急地说道。

“行了吧,我能不知道你玩的什么猫腻,你自行买液化气罐,找我们报销,你可以从中赚个差价。”工地技术员说道。

“天地良心,我绝没有赚这个钱。”刘舒伟理直气壮地说道。

“不管怎样,你没经过我们同意就自行采购,我们肯定不会给你报销。”

“唉!那算了,不就是几百元钱的事吗?我不要了。”刘舒伟撂下一句,就气愤地离开了办公室。

刘舒伟刚走出办公室,便听到一串急促的手机铃声,他掏出手机一看,是老周,心想这家伙打电话无非是让给他干活,现在自己正烦着呢,哪有功夫管他的事,索性就不接电话,任凭铃声响个不停。

可是,刘舒伟的手机铃声却是一个接着一个响起,他只好不耐烦地接起电话,还没开口却听到对方的一阵怒吼。

“臭小子!你怎么才接电话,是不是不想干我的活了?”老周在电话那头吼道。

“刚才忙着呢,咋接你电话,”刘舒伟也冲他嚷道,“有什么事?”

“我这下来工程了,你过来干吧?”

“我现在在坪县忙着呢,没空。”

“那你没空的话,你给我找个工人吧?要不你把小田的号码给我。”

告诉他小田的号码,那以后老周的工程还不是小田的吗?刘舒伟想了想,不告诉他小田的号码,也可能会与老周翻脸,告诉他小田的号码,以后老周的工程还会包给自己吗?再说要是连小田都成了工头,那自己以后要找小田干活就难了,想到这,他便说道:“小田的号码,我没有。”

“舒伟,你是成心的是不是,以后我的活你还打算干不干?”老周恼怒地说道。

刘舒伟心想,老周以卖材料为主,工程量也不是很大,虽然他欠我的工钱,可我欠他的材料款,算下来基本可以抵消,现在我有了老段的这个客户,失去老周这个客户我也不怕,想到这,刘舒伟也没好气地说道:“你以为我稀罕干你的工程呢?”

“好!舒伟,算你狠。”老周说了一句狠话,就挂断了电话。

刘舒伟在心里嘀咕:“有什么大不了,我就不信老子离了你就没饭吃了,况且我现在正忙着呢,确实也没空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