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霸汉(全集)
21088700000324

第324章 巧破任城(4)

刘盆子拜徐宣为丞相,樊崇为御史大夫,逄安为左大司马,谢禄为右大司马,杨音以下皆为列卿、将军,并诏告天下,以示天威,从而与刘玄真正成了对立。

而此时,赤眉军从华阴进至郑州,长安已经在望,但赤眉军却并未选择立刻攻击长安,而是在远观长安形式。

不过,赤眉军立有新君,使得全军上下人心振奋,斗志更旺,其声势之强已让刘玄深感不安。

不仅刘玄不安,长安城中的文武百官也都感到极度的不安,赤眉军来得太快了,让他们有点措手不及。

刘玄下旨召李轶和朱鲔回京护驾,但是李轶和朱鲔却并不太受命,而各路降服的反王军此刻更是背信弃义割地自居,对长安城的危机根本就爱理不理,甚至是坐山观虎斗。

唯汉中王刘嘉在积极备战,准备回京救驾。

刘嘉知道刘玄的一切,不管自己是何身份,刘玄都是他自小敬佩的三哥;也不管此刻刘玄是不是当今皇帝,是不是改头换面的刘仲,更不管天下百姓如何看如今的刘玄,这个人都是他的亲人,所以刘嘉即使是死也要回兵京城。

刘嘉对刘玄的新政也很失望,刘玄改变了很多,他数次见驾都见刘玄醉醺醺的,不由感到痛心疾首。

刘嘉不知道何以他昔日敬佩的三哥怎会成为这样的人,昔日征战沙场,何等潇洒?何等机智聪慧!更是深明大义,对天下百姓更多关爱,即使昔日宛城卖谷之时,也是风流倜傥,仁爱出了名。

可是自刘寅死后,又改头换面为刘玄,整个人完全变了,变得沉郁,甚至有些优柔寡断。在刘嘉眼里,这位他昔日的三哥权力愈大,性情就愈消极,甚至是堕落。

眼看着大汉江山便要在赤眉军铁骑下得而复失,刘嘉的心情是何等的急烁!

不过,刘嘉在此时却想起了另一个人——刘秀!

刘秀,这位舂陵刘家的真正老三,这位昔日流落江湖的刘家子孙!

刘嘉相信刘秀,在刘秀尚只是以林渺身份出现在江湖之时,刘嘉便绝对信任林渺,更对林渺的才华和智慧极为敬佩。

在刘仲以刘秀身份征战于沙场之时,也只有林渺这个出道才一年多时间的年轻人能与其名气相抗衡,在昆阳之战中更显示出了其超卓的胆识与军事才能,武功更是因那一战名扬天下,便是在绿林军中也有着极高的声望。

更始政权之中的许多重要将领皆与之有着极深的交情,最重要的却是因为林渺是刘家人!

刘嘉想到了刘秀,这个此刻在河北红极一时的兄弟,若是有他前来助战,长安城之围便绝对有希望。

当然,刘嘉并不奢望,因为北方的战况也正吃紧,刘秀与王郎之战,还有与北方各路义军的征战,刘秀根本无法抽身,刘嘉也不会自私得让刘秀抽身,但刘嘉却在刘秀身上看到了希望。

于是,刘嘉在出征之前,他找来心腹亲信,将一封厚厚的亲笔书信送去河北。

这是刘嘉最后想做的事,因为他根本就不认为此次出征会有生还的希望!他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所有的事宜都安排好了,甚至对手下最优秀的将领也已想好了退路,那便是推荐信。

当然,这些刘嘉并没有这么早就说出来,他也不会做影响军心的事。

四月,天气已渐暖,春花烂漫,刘秀的大军自三月开始横扫,只一个月时间,便已经扫平了邯郸城外所有的障碍,其威势之雄,便连高湖、重连都不敢再向邯郸增援了。

刘秀大军在吴汉、寇恂的相助之下,将邯郸城层层包围,更步步为营,已逼至城下。

王郎大慌,但已到了山穷水尽必战的境地,外援几乎完全被截断,甚至所有粮路都被封锁了。

邯郸变成了一座孤城!

但让王郎意外的却是那些日子一直骚扰王翰闭关的神秘人物再也未曾出现过。

天气渐暖,战局也越来越紧张,但唯一可以让王郎感到欣然的,便是王翰终于可以出关了。

王翰出关,这绝对让王郎吃了颗定心丸,他并没有把握胜刘秀,但王翰却不同,只要有王翰撑着,一切都是有可为的。

想当年,武皇刘正七破皇城,以一人之力击杀十数万禁军而如入无人之境,如果王翰也能像昔日武皇一样,刘秀的枭城军又有何惧?

当然,天下间只怕不可能再有武皇刘正那样的人物出现,即使是刘正未死于泰山之上,也已无当年之勇,这便是一个最大的悲哀。

王郎当然也不敢奢望王翰拥有昔日武皇的雄威,但至少可以让枭城军难受,让枭城军中的高手痛苦。

王翰出关,邯郸文武百官皆前往相迎,确实将此老看成了邯郸的救星。

刘秀收到刘嘉的信已是四月中旬,当他看到信中所说的一切时,不由得傻了!这一切确实是太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了。

刘嘉并没有隐瞒所知道的一切,包括刘仲杀了真刘玄,而改头换面坐上了今日帝位,但也因此性情大变。同时更将更始政权此刻的形势分析了一遍,告知形势甚危。

刘嘉的来信确有些石破天惊之感,使刘秀对更始政权有了另一种截然不同的看法,更生出了一丝歉意。若不是他让人去挑起赤眉军与刘玄的矛盾,只怕刘玄也不会这么快落至此等地步。

同时,也有另一个来自赤眉军的消息,那便是赤眉军居然立一个放牛娃刘盆子为帝,而宣称此人乃是城阳王刘章的后代,这确实有点滑稽。

赤眉军也打着光复汉室、诛除昏君的名号去攻打长安,这确实有些让世人感到好笑。

不过,刘玄的更始政权依然让天下苍生处于苦难之中,这确实很伤百姓的心,赤眉军所打的旗号虽然好笑,但却有着极强的号召力。

至少赤眉军代表平民,寄托了许多人新的希望,在那些朴实的百姓思想中,仿佛也只有刘家子孙才能够成为当今天子,因此赤眉军这种振兴汉室的举动也并不被百姓所排斥。

如果在没有知道刘玄是自己二哥之前,刘秀最希望看到的就是这种两虎相争的局面,也只有天下再次变成乱局时,他才有可能借北方之力扫平天下,以光复汉室,并为长兄刘寅报仇,但是这一刻的情况却截然不同。

刘寅的仇,刘仲已经报了,真的刘玄已死,剩下的却成了自家亲兄弟在争夺江山,这种结局的确有些残酷。

刘秀知道,刘嘉写来此信,就已经下了必死的决心!而刘嘉绝对是为了舂陵刘家尽忠的,这让刘秀心头隐疼,从而更坚定了刘秀一定要夺下邯郸,甚至是平定天下的决心。

更始政权之所以乱成此局的一个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它是由四支义军所组成,下江兵、新市兵、平林军和舂陵军,这几路义军自身本就存在一些矛盾,而在刘玄大封功臣之时,也略有偏向,这便造成了各军之间的不睦与排斥。

赤眉军也正是在此时出手,在绿林军内部根基不稳,不能团结抗外的情况下,一举攻到长安城外。

如果绿林军足够团结,以其百万雄师,又何惧赤眉军?以绿林军中那些超卓的战将,赤眉军根本就不可能有机会。

但是绿林军却败在了自己人的手中,这确实是一种深重的悲哀。

刘秀知道自己与此绝对不同,不同在自己身边的每一位战士都是因自己而存在,枭城军是绝对团结的整体,而且都是忠心为自己卖命的,是以他有着极为强大的优势。

在枭城军中刘秀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这就比其他各路义军更易控制和治理,便是赤眉军,还有一个徐宣与樊崇去竞争,但在枭城军,甚至是包括信都军在内,刘秀才是真正的主人。

即使是任光也是全力支持刘秀,愿意称臣,忠于刘秀的命令。

当然,刘秀对任光的感激是绝对真挚的,如果没有这位义兄,便没有他今日所有的成就,这是肯定的。

任光无私地给了刘秀一个发展平台,那便是让刘秀成了枭城之主。

任光对刘秀的武功、才智绝对欣赏,作为世代大汉尽忠的任家,最希望的并不是扩张自己的野心,而是拥护一位大汉的明君。

尽管任光也不是一个甘于寂寞的人,但他受影响最深的是忠君的思想,因此,他知道这位义弟乃是汉室正统之后,便毫无保留地全力支持。他确信刘秀会是一位明君,只看其治理枭城及近日所攻下的城池便可知道,这位自小生活在市井之中,受尽贫苦的义弟乃是一位心百姓着想。

正因为刘秀一切都为百姓着想,这才在每攻下一座城池后,便立刻得到当地百姓的拥戴和支持,其仁名更是遍传天下,吸引了更多的奇人异士和江湖豪杰。

甚至出现了王郎的城池攻破后,百姓出城相迎的场面,这更坚定了任光对刘秀支持的决心。

刘秀知道这一点,所以他一开始就严于厉己,以身作则,作战之时更是身先士卒,对百姓一视同仁,定下官兵绝不许欺民的几大规则。

欺民者,罪最重可以就地斩首,这般的严规,使得枭城军人人守纪,不敢胡为。

百姓能安定过日子,自然便会对当权者尊敬,因此刘秀征兵买粮,都极为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