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行,字孝先,号怒斋,晚年更号敬庵,河南仪封(今河南兰考县)人。他于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中进士,接着被任命为内阁中书。在此后的近40年宦海生涯中,曾先后担任过山东济宁道、江苏按察使、福建巡抚、江苏巡抚、户部右侍郎、仓场总督和会试总裁等职。无论在哪儿,他都“力求有益于民生国计”,“贻千百世生民之福”,并做出了显著成绩。因此,素以居官清正而名扬朝野,被皇帝和百姓共同誉为“天下第一清官”。
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张伯行被任命为山东济宁道。当时,济宁一带正闹饥荒,百姓背井离乡,四处乞讨,苦不堪言。张伯行在上任途中看到这番情景,心里很不是滋味。他让侍从将自己随身所带的钱物,不时地施舍给最困难的人。到任后,又立即下令开仓,赈济灾民。据史载,当时仅汶上、阳谷二县,就发放救济粮两万多石。他还让亲属从自己老家运来一些钱米,制作一些棉衣,送给那些饥寒交迫的灾民。但是,藩司却控告他擅动仓谷,理当撤职;他毫不悔恨,并坚信“仓谷为轻,民为重”,与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结果,朝廷核查后,并没给他任何处分。
张伯行升任福建巡抚后,除了继续关心民间疾苦,还虚心延访地方利弊,树立好的社会风尚。当他得知当地百姓视瘟神为“五帝”,并为之遍修庙宇,“祷祀昼夜不绝”时,立即下令将所有的瘟神塑像毁掉,还将祠庙改为义塾,供贫苦人家的孩子在里面念书。
张伯行任江苏按察使期间,扬州曾有6名秀才赏花吟诗,诗中出现了讽刺昏庸官吏的句子。扬州知府自认为写的是他,便忌恨在心,命人将那六位秀才告到了巡抚处。巡抚出于官官相护,决定革去六秀才的功名。张伯行得知此事,马上了解有关情况,极力为六秀才辩解,终于使他们保住功名。
张伯行就任江苏巡抚的第三年(公元1711年)秋,发生了震惊朝野的江苏乡试舞弊案:由于两江总督噶礼受贿五十万两白银,致使“平日不通文理”的两个人中了举,而真正的才子们却名落孙山。苏州数百名举子一气之下,将贡院门口匾额上的“贡院”二字改成了“卖完”;又把财神庙里的财神像抬入学宫,放在孔夫子圣像对面,以讽刺这次乡试为“惟财是举”。
张伯行迅速了解了有关情况,写上奏报给了康熙帝。康熙帝十分重视,即派户部尚书张鹏翮和侍郎赫寿会同噶礼、张伯行和安徽巡抚梁世勋共审此案。在审理过程中,一涉及噶礼时便进行不下去。张鹏翮、赫寿二人还想放过噶礼,而单单处理其他人。张伯行异常气愤,不顾一切地上疏弹劾噶礼,并要求停止会审,将噶礼革去官职,交大理寺审查。
万万没有料到的是,张伯行的上疏还没送到朝廷,竟被噶礼以重金买了回来,紧接着他反咬一口,七拼八凑地捏造了张伯行七大罪状,告到了康熙帝那儿。康熙帝令人审讯,人人惧怕噶礼权势,无不曲意阿附噶礼,从而使案情趋于复杂。康熙帝出于多种原因,遂将张伯行和噶礼一并解职,同受审查。
然而,主审官们上奏的案审结果是:噶礼无罪,张伯行纯属诬告!幸亏康熙帝是位明智的君主,及时地驳回了他们的“妄议”,并表示:“朕自幼读书,研究性理,如此清官,不为保全,则读书数十年何益?而凡为清官者,何所赖以自安?”那些主审官们这才转过舵来,拟恢复张伯行原职,罢黜噶礼。康熙闻奏,立即允准。
当张伯行和噶礼一起被解职时,扬州百姓主动罢市,数千人围着他所居住的公馆痛哭失声。第二天,又有一些人拿着水果蔬菜献给他并哭着说:“大人在任,只饮江南一杯水;大人要走了,请收下我们的一点心意。”张伯行无奈,只好收下了一块豆腐和一束蔬菜。
当康熙帝宣布张伯行继续留任的消息传到江南,江苏百姓欢声雷动,家家都在大门旁贴了一条红幅,上写:“天子圣明,还我天下第一清官!”士民还扶老携幼,一齐涌向圆妙观,焚香结彩,拜谢皇恩。与此同时,福建省的老百姓也“皆奔号呼吁”,以示庆祝。而那些身在京师的江南人,则主动集合,多达万人。他们拿着香,双膝跪地,启奏上苍:宁愿减去自己一年的阳寿,也祝愿明君康熙帝长寿万万年,以表达由衷的感激之意!
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张伯行病逝,享年75岁。雍正帝鉴于他为官清正、恪勤供职,特赠他太子太保,谥号“清恪”。福建、江苏、山东的老百姓,还都为他立祠祭祀,并誉之为“天下第一清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