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沟通的艺术
21012100000015

第15章 告知式讲演(1)

一件事,若能被思考,必能被思考得很清楚;一件事,若能被讲出来,也必能被讲得很清楚。

也许你经常听到类似下面的讲演者,有一位高层政府官员一次应邀到参议院的一个调查委员会做报告。虽然他是一名政府高官,但丝毫不懂得什么是演讲技巧,只知道不停地讲了又讲,不但语意模糊、思路不清,而且讲话没有重点,可以说让人听了不知所云。各委员听得满脑子糊涂,纷纷显出坐立不安的样子。最后有位来自北卡罗来纳州的议员萨莫尔·欧文抓住机会站起来讲了一席话。他说,这位官员使他想起了一对夫妻的故事。有位先生通告律师为他办理离婚手续。当然,他不否认这位妻子长得漂亮,烹饪手艺也不错,还是个负责尽职的母亲。

“那你为什么要同她离婚呢?”律师问道。“因为她整天说个不停。”这位先生回答。

“她都说些什么呢?”“问题就在这里,”先生又回答,“她从来没讲清楚什么。”

这就是问题所在。许多演讲人,不论男女,常常没有使听众弄清楚他们到底在说什么。他们从未将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

现在,我就要告诉你如何在向他人告知某一讯息的时候,能正确而清楚地将之表达出来。

每天,我们都要发表好几次通告式的谈话,以指示别人如何做某件事、说明或报告某件事等。能清楚表达自己意思的能力,其实比劝服别人采取行动的能力更为重要。美国著名企业家欧文·杨便极力强调,在现代社会里,能清楚表达自己意思的能力已成为一种必要。他说:“当一个人想竭力促使别人了解自己的时候,其实也很大限度地打开了通向实用机会的大门。不错,在当今这个社会里,人愈来愈需要与别人合作,因此也愈来愈需要彼此了解。语言是传递讯息、增进理解的主要工具,所以我们必须懂得如何去运用它——不仅是简单地运用,而应是有区别地、视情形而定地灵活使用。”

下面几节将提供一些建议,以帮助你领会语言的运用,使听众能充分了解你。拉威格·韦泽斯坦曾说过:

“一件事,若能被思考,必能被思考得很清楚;一件事,若能被讲出来,也必能被讲得很清楚。”

第一,限制题材,以配合特定的时间

威廉·詹姆斯教授有次对教师们谈话时指出,在一场演讲当中,最好限定自己只讲一个论点。他所指的一场演讲,是指持续达一个小时的演讲。但最近,我听见一位演讲人在一开始时便宣称,他要在指定的3分钟内提到11个论点,也就是每个论点只分配到16秒半!这真是不可思议!有谁会做这么荒唐的事?不错,这个例子是比较特殊,但纵使情况没有这么严重,对任何新手来说,论点太大也注定要出差错。这就好像旅行导游想在一天之内带领观光客游遍整个巴黎一样。当然这也不一定不可能,我们当然可以在30分钟之内走遍“美国历史博物馆”,但是其结果一定是既看不清楚,又无乐趣可言。许多演讲之所以讲不清楚,就是因为演讲人企图在指定的时间内创下世界纪录。他急切地从一个论点跳跃到另一个论点,非常敏捷快速,好像高山上的羚羊一样。

假定你现在应邀到“劳工联盟”发表演讲,千万别想在短短的三分钟或六分钟之内告诉他们,联盟何以诞生、如何雇佣员工、完成了些什么任务、做了些什么不对的事,或是解决了哪些纷争等。不,千万不要这样!假如你执意如此,那么没有人会对你所讲的东西有十分清楚的概念。他们甚至会被弄得糊里糊涂,对每个主题都只有模糊的轮廓,没有清楚的内容。

所以,假如你只选择一个主题,而且仅此一个,这不是要显得更聪明些吗?你可以就劳工联盟的题材选出一个问题来谈,然后收集尽可能多的资料,描述得详尽一些。这样的谈话可让听众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如此不但能使主题清晰明了,而且容易收听,更容易记在心里。

有一次,我到一家公司拜访他们的总经理,发现他门上标着一个奇怪的名字。那家公司的人事主任是我的老朋友,便告诉了我那个名字的由来。

“他的名字可以说与他本人相得益彰。”我朋友说道。“他的名字?”我问道,“难道他不是控制这家公司的琼斯家族中的一分子吗?”

“我指的是他的外号,”我朋友回答,“我们都叫他‘在何方’先生。因为我们常常找不到他,不知他在哪里。他的职位是琼斯家族给他的,他根本不用操心去了解整个公司的经营状况。他每天留在公司里的时间总是很长,但都在做些什么呢?他一下跑到这里,一下又跑到那里,每个地方都去。他认为有些事很重要,比如看看营销部人员修理电灯,或看速记员如何挑选纸夹等,却不去研究销售计划这一类事儿,他不会经常留在办公室里,因此才得到‘在何方’这样的雅号。”

“在何方”不禁使我想起,许多演讲人不也正是这样吗?他们原本可以做得更好,只因没有抓住原则,反而弄得吃力不讨好。就像“在何方”先生什么琐碎事都管一样。你有没有听过这样的演讲呢?你是不是会在这样的演讲中疑惑地问:“他现在究竟在何方呢?”

许多有经验的演讲人也时常犯下这种错误,也许是因为他们在其他方面的能力使他们忽略了这些错误的严重性。你千万别像他们一样,一定要把握主题。假如你要使听众对你所讲的东西清楚明了,一定要让他们随时想到:“我了解这个人,我知道他现在在何方!”

第二,使概念有条理

差不多所有题材都可以因恰当的安排而增强效果。这包括时间、空间,或特殊话题的安排等。举例来说,在时间安排方面,你可以把题材就过去、现在、未来的顺序进行安排;或是先选定一个日期,然后就这个日期向前或退后叙述。此外,所有对事件的说明必须由第一手资料开始,然后经过各种制作过程而生产出成品。当然这其中到底应安排多少细节,应视你所拥有的时间而定。

在空间安排方面,你可以把自己的概念先由中心点开始,然后逐渐向外推展,或是依着方向,如东、西、南、北等逐次介绍。比如你想介绍美国首都华盛顿,不妨由白宫谈起,然后依着方向,按顺序说明每一个值得介绍的地方。又假如你想介绍飞机引擎或汽车,最好也是按照它们的零件构造,逐一说明。

有些题材具有一种“既定关系”,比如你现在想介绍美国政府的组织设置,则最好依着这个组织的习惯构架来讨论,如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等。

第三,依次说出自己的要点

要想让整个讲演在听众心中留下鲜明简洁的印象,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你说明的过程当中,把要点一个个地列举出来。

“我的第一个要点是”你可以像这样简单明了地说出来。在你讨论自己的论点时,可以明白地向听众宣示这是你的第一个论点,然后是第二、第三一直到结束为止。

拉尔夫·布切博士在担任联合国秘书长助理的时候,有次应邀到纽约罗切斯特的市政俱乐部发表演讲。他直截了当地这么说道:

“今晚,我被选来讲述‘人际关系的挑战’,其理由有二。第一”然后,他又接着说:“第二”在整个谈话过程中,他都极其注意地让听众逐一了解他的论点,然后才步入结论。

“因此,我们千万不要对人类行善的潜在力量失去信心。”

经济学家保罗·道格拉斯也喜欢采取同样的方法。为了促进商业在美国的落后局面,国会联合委员会正想法促进其发展,道格拉斯以一位税收专家和伊利诺参议员的身份作了讲演:

“我的主要观点是”他这样开始,“刺激经济复苏最简洁有效的方法是:减少中下阶层的课税——因为这些阶层通常都会用尽所有的收入。”

“尤其——”他又继续说道。“接着——”

“还有——”

“其中有三个主要原因。第一第二第三”“总而言之,我们必须加紧减少对中下阶层的课税,如此才能增加群众的购买力。”

第四,用大家熟悉的观念阐述新的观念

有时你会觉得自己很难向听众解释某些观点。这些观念对你来说,毫无疑问是相当清楚的。但对听众来说,却需要你花费一番口舌才能使他们弄明白,甚至有的怎么也弄不明白。这该怎么办呢?

最好的方法是用听众熟悉的东西作参照,这样听众就更加容易接受、也更加清楚了。

假定你现在要讨论一种化学品——催化剂——对工业的贡献。这种物质能促使其他物质发生变化,而其本身却不受影响。这是我们对它的通常解释方法。但假如你换成另一种解释,岂不是更容易懂吗?你可以说,这就好比有个男孩,在学校操场上捉弄、殴打或欺负其他小孩,自己却从来没有挨过别人一拳。

有些传教士在异地传教的时候,便常发现很难把圣经上的某些词句妥帖地用当地语言讲述出来。如在赤道非洲地区,以下的句子若仅照字面解释,就很难让当地土著人完全明了:

“虽然你们的罪孽如血一般殷红,仍可以将它洗涤得如雪一般洁白。”那些传教士是否照着字面来翻译呢?那些生长在热带丛林的土著人,怎么可能知道雪是怎样的白呢?但是,那些土著人却常攀上椰子树摘取椰果,因此传教士便把上面的句子改成了这样:

“虽然你们的罪孽如血一般红,却可以将之洗净得如椰肉一样白。”

作了这样的改变以后,其说服力不是更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