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手足口病
20945600000008

第8章 护理

病情观察

由于手足口病可发生脑炎、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患儿因年幼表达不清,病情发展迅速,因此,在护理过程中,除定时测量体温、血压、心率外,应严密观察患儿精神、意识状态的变化,瞳孔大小,前囟张力,颈部抵抗程度和肢体抽动情况。注意呼吸频率、节律及形态变化、心音变化、肺部有无湿啰音、咳痰时的痰液颜色、口周皮肤黏膜颜色及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若患儿出现高热或体温升高与心动过速不成比例、心音低钝,要警惕暴发心肌炎的可能。

生活护理

一、隔离消毒

当发现孩子感染手足口病时,要及时就医,不要到公共场所,避免与外界接触,一般需要隔离2周。对患儿用过的物品或玩具要彻底消毒,可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可放在日光下暴晒。

二、保持房间空气新鲜

对患儿居住的房间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流通,房间温度要适宜。减少人员进出,禁止吸烟,防止空气污浊。

三、休息及饮食

当患儿有发热、口腔疱疹时,不愿进食,应让孩子卧床休息,多喝温开水,宜给予清淡、可口、易消化、富含维生素、柔软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禁止食用温度较高或冰冷、辛辣、较咸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口腔溃疡引起疼痛或继发感染。

四、口腔护理

发病期患儿往往会因口腔疼痛而拒食、流涎,哭闹不眠。要注意保持患儿口腔清洁,可在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若孩子小不会漱口,可用棉棒蘸生理盐水轻轻地清洁口腔,将维生素B粉剂或鱼肝油直接涂于口腔糜烂部位。亦可口服维生素B、维生素C,辅以超声雾化吸入,以减轻疼痛,促使糜烂早日愈合。

五、皮疹护理

患儿衣着要宽大、舒适、柔软,衣着、被褥要勤更换以保持清洁。注意给孩子剪短指甲,必要时包裹双手,以免抓破皮疹。臀部有皮疹者,要随时清理其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在皮疹初期可局部涂炉甘石液,当有疱疹形成或疱疹破溃时可涂0.5%碘伏。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防止感染。

临床护理

一、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1.对确诊患儿及时隔离,隔离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每天用紫外线灯消毒2小时。

2.加强床边隔离,护理、诊疗不同患儿时,医护人员要严格消毒双手,防止交叉感染。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的仪器、物品如听诊器等要擦拭消毒。

3.对患儿的用具、呕吐物、粪便等用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处理。

4.对出院患儿使用过的床单先用紫外线灯照射2小时,再用0.2%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后方可收治新入院患儿。

二、密切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

每2~4小时测量一次体温、心率、呼吸和血压,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心率及心律的变化,发现患儿有高热、剧烈头痛、呕吐、面色苍白、哭闹不安或嗜睡、体温增高与心动过速不成比例时,要警惕脑膜炎、肺炎和心肌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立即报告医生,做好急救准备工作。

居家隔离与观察

一、居家隔离

轻型手足口病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隔离、休息、治疗,以减少交叉感染。

(一)指导到位,做好宣教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建立与辖区医疗机构的信息互通机制,第一时间掌握居家治疗儿童的地址和联系方式,及时通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防保人员及乡村医生上门服务。要向患儿家庭成员宣传防病知识,提供必要的消毒药品,指导患儿看护人做好居家消毒隔离工作。

(二)就地隔离,避免接触

患儿1周内应卧床休息,多饮温开水;家长不能因患儿症状轻就送学校、托儿所、幼儿园;平时尽量让患儿待在家里,避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健康儿童接触。患儿应留在家中,直到热度、皮疹消退及水泡结痂,一般须隔离2周。

(三)细心护理,促进康复

患儿因发热、口腔疱疹,胃口较差,不愿进食,故饮食宜清淡、可口、易消化,口腔有糜烂时可以吃一些流质食物。禁食冰冷、辛辣、过咸等刺激性食物。每次餐后应用温水漱口,口腔有糜烂时可涂金霉素、鱼肝油以减轻疼痛,促使糜烂早日愈合。

患儿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应宽大、柔软,经常更换。床铺应平整干燥。剪短患儿指甲,必要时包裹患儿双手,防止抓破皮疹。臀部有皮疹的婴儿,应随时清理其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疱疹破裂者,局部可涂擦1%甲紫或抗生素软膏。手足口病一般为低热或中等度热,无须特殊处理,可让患儿多饮水,如体温超过38.5℃,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退热剂。

(四)勤洗手,洗净手,讲卫生

看护人在给患儿换尿片、处理粪便,或直接接触患儿分泌物、皮肤疱疹后要洗手;要教育患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改掉吮手指的不良习惯,做到游戏后、便后、进食前彻底洗手,并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五)彻底消毒,避免扩散

患儿的玩具要每天清洗,至少在阳光下暴晒2小时或用有效氯500毫克/升的消毒液擦拭或浸泡15分钟,然后用清水擦拭、冲洗干净。但是要注意消毒剂对玩具的腐蚀。

奶瓶、奶嘴应充分清洗后煮沸消毒20分钟使用。食具每天煮沸消毒20分钟或用消毒碗柜消毒,也可用有效氯250毫克/升的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患儿的衣服需要单独清洗,至少在阳光下暴晒2小时以上,或用有效氯500毫克/升的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再清洗;毛巾、擦手巾和其他擦患儿的用品应每次清洗后煮沸20分钟;尿布也要每次洗净消毒再用。

患儿个人卫生用品专用;洗手池、浴盆(池)用后要清洗、消毒,可用含有效氯500毫克/升的消毒液浸泡30分钟,然后擦拭。

每日对地面、门把手、楼梯扶手、床围栏、桌椅板凳台面、水龙头、便器扶手等物体表面用50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分钟,必要时用清水擦拭干净以免腐蚀损害。

应注意开窗通风,保持空气的流通。每天最少通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污染物的消毒如下:

1.患儿的粪便、呕吐物等最好用固定便器,可用1∶1生石灰或加入1/5的漂白粉与1∶1含有效氯2000毫克/升的消毒液,搅拌均匀并放置60分钟后倒入抽水马桶。有粪便等排泄物污染地面时,可用漂白粉覆盖,作用60分钟后清理。

2.便器使用后每次用有效氯1000毫克/升的消毒液至少浸泡60分钟后清理干净。

3.患儿不提倡使用座式便器,如一定要使用,每次便后先投加50克漂白粉搅匀作用60分钟再冲水,座圈表面用含有效氯500毫克/升的消毒液擦拭消毒。

4.卫生间使用的抹布、拖把采用100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后,清水清洗;未经消毒处理的抹布、拖把严禁拿到别处使用。

5.擦拭患儿粪便、呕吐物的污水,按每升投加4克漂白粉或2片泡腾片搅匀作用60分钟后倒入抽水马桶。

6.接触患者的分泌物或排泄物时要佩戴口罩和手套,处理完毕应及时清洁双手。

7.对患儿污染的生活垃圾,用100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喷雾作用120分钟后再丢弃。

二、居家观察

由于手足口病可能导致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居家隔离的患儿自症状开始后7天内要特别注意观察,如出现以下情况,应迅速送往县级以上医院就医,避免病情恶化。

(一)嗜睡、意识不清、活力不佳、手脚无力

除了一直想睡外,患儿显得意识模糊、眼神呆滞或疲倦无力,由原来的活泼好动变得安静不想动。由于发热本身会影响小孩活力,注意判断该项症状时应以体温正常时的精神活力为准。

(二)肌肉抽筋、易惊吓

通常是在睡眠中出现被惊吓或突然间全身肌肉收缩,随着病情变重,在清醒时也会出现。另外,患儿可能因肌肉抽筋症状而变得无法入眠。

(三)持续呕吐

呕吐是颅压升高的表现之一,呕吐次数愈多愈要注意,尤其是伴有嗜睡、活力下降或只有呕吐而无腹痛、腹泻等胃肠炎症状时,须特别注意。

(四)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

患儿安静且体温正常时,呼吸每分钟在60次以上,心跳每分钟在120次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