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明闲人
20940100000009

第9章 :问圣(下)

四海楼上,苏默一句话问出,全场寂寂。

苏宏已经不是忧了,真真的是恐了。

孔圣,那是圣人啊!这熊孩子,你只是一个小小的蒙童,甚至连县试都数次不过的蒙童,连生都没资格称的蒙童,怎么就敢如此胆大包天,竟而探寻圣人道承?

若说之前苏宏无论再怎么忧虑,心中终是有些底气。然则此刻,他却是满脑子轰轰直响,再没了半分主意。翻来覆去只在心头一个念想,若是我儿因此招祸,我便身化齑粉,也要想法保全他。

相对众人和苏宏、赵奉至的震惊,苏默却是风轻云淡,毫不在意。古代封建社会,尤其是汉之后,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但是却很少有像秦始皇那时候的文字狱。

尤其是在宋明两代,文人的社会地位极高,只要不是涉及谋反叛逆,或者倒霉正好处在明太祖朱元璋那样的杀神皇帝治下,一般都不会有性命之忧。最多不过也就是个发配琼州、海州之类的。而那些所谓发配的,基本都是政争失败,又或是得罪了皇帝所致。极少数是因真的犯罪的原因。

至于说学术之争,却从未听说因此而获罪的。最严重的不过是被孤立,被隔绝仕途罢了。譬如后面的王阳明的心学与儒学,也只是争争吵吵了一番算完。王阳明也好,王艮也罢,都活的活蹦乱跳的。

苏默出言问圣,归根结底还是属于学问探究的范畴,而他又不准备入仕做官,当然更不在乎了。

至于说言论惊人,怕个毛线!他现在缺的就是出名,不出名后面的招式如何施展的开?

况且这个出名,最多不过就是得个狂生的名头,还是属于跟学问靠边的,怎么也算不上恶名。既如此,他又有何惧。

目光在场中默默的巡视一番,眼见老子苏宏面色不好,暗暗施了数个眼神却没得到回应,只得无奈作罢。

他却不知,此时的苏宏实在是三魂飞了两魂,六魄走了五魄了,恍恍惚惚的全是想着儿子一旦出事的场面,哪还看得见什么眼神。

伸手摸起惊堂木,想着再来拍一下,想了想又放下。这个时候不是人声噪杂,需要震响静堂。相反,是静的过了,这一拍下去,有些心理素质差的,吓出个好歹的就尴尬了。

“咳!”

轻轻咳了一声,静寂的堂上听起来格外的响亮。众人都是不由的身子一震,如梦方醒。目光齐刷刷看向声响处,眼底仍是残留着惊骇之意。

“诸位何必如此?”苏默扫了众人一眼,淡淡的开口说道,“所谓读书人,其实也是求学人。这个求字,非但仅只是恭请师长所授,亦是寻本究源之意。我问圣人道承,并无亵渎之意,其实更是一种尊重。”

众人面面相觑,互相对眼看看,却都不发一言。只是再看向苏默的眼神中,已全不是初时的淡然,隐隐多了些敬畏之色。

只那种敢问圣的胆气,就不是普通人能有的。众人自觉比不上,既然比不上,敬畏之念便也自然而然的生出。

“小子方才所言圣人道承,想圣人之前,少有如今日这般文字,更多的,便是口口相传的一些所闻轶事。当然,圣人成人之后的亲身经历和感悟,才是成就咱们现在看到的微言大义。但我要说的,是圣人成人之前呢?众所周知,任何事都是需要基础的。若无基础,则一切俱是空谈。圣人,亦如此。而圣人之所以为圣人,便是因为圣人肯思考,擅于思考。思而后虑,虑后而得。他们从幼时的所听所闻便有了思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小子以为,这,才是我们后辈应该认真学习的地方。”

大明毕竟还是文风开放,苏默侃侃而谈,场下众人在初时惊骇过后,渐渐的也都淡定下来。

听着苏默这番话后,皆是面色变幻不定,各有所思。除了那几个专程为了学习评书的茶博士外,谁也想不到,今日原本只是来凑个热闹,却听到如此深刻的言论。

要说违和的,便只是发此言论的人只是个十五岁的少年,这让众人心中颇有些别扭,莫名的生出空活百年之感。

赵奉至便是其中之一。

苏默说完上面那些话后,并没急于再说。而是拉过一张椅子坐下,端起案上一盏茶轻轻啜着。

以言语震惊之后,总要给人点消化的时间。之所以要以言词震慑,目的很明确,就是避免被人划入伶人,又或者纯商人的行列。

苏默可是很清楚,伶人也好,商人也好,在大明都属于贱役。贱役不但社会地位低下,更是有诸多受歧视和限制的方面。他可不想搞来搞去,肉没吃到,先搞来一身骚,被归到下等人的行列中。

有了之前的临江仙,再加上方才那番惊人言论,任谁提起他苏默苏讷言来,也只能称一声思维特立独行的狂生。狂生好歹也是生,只要是生,便仍属于士。士,那可绝对的是属于最顶层的阶级。

察觉到旁边有眼神注视,顺势望去,正对上自家老爹的目光。此刻的苏宏眼中满是担忧,伴随着深深的恐惧。

苏默微微一笑,回了一个安心的眼神,便又低头饮茶。

苏宏额头青筋都崩了起来,恨不得上前揪着这孽子狠捶一顿。只是眼下却也只能想想,他若是失态,反倒落了痕迹。最好莫过于大家随便一听,然后当作一场笑谈,过去了,然后消失无痕。

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苏默放下茶盏,起身轻咳一声,将众人视线再次聚过来,这才轻笑道:“诸位想必明白了我方才之言的意思,任何一本书,其所记录的无论是实事还是传闻,只要深思,必然能从中获得一些道理。就譬如这三国演义,其所记录的汉末三国历史,毋庸我多赘言。而现在我想说的是,大家更应该深思,为何我所改编的评书版本,能更让人接受。这其中,又蕴含了什么道理呢?这才是我向大家推销的主要目的。当然,此只是小子一家之思,小子深盼诸位前辈指教交流。”说着,庄重的向众人深施一礼。

有了这番起伏,众人哪还再将这评书版的三国演义轻看了?苏小郎言之凿凿其中蕴含的道,究竟是什么道?在座的都是文人,如此一来,已然颇有些考校的意味了。

自古文人相轻,你看出来了我没看出来,那岂不是显得自己不如人?能不能真的从中考校出道来固然是其一,便只是牵扯的脸面,也是丢不起啊。

是以,苏默这话说完,众人对这评书版三国演义的求购之心,凭空高涨起来。再不是原先只当个消遣的杂书看待了。便是那七八个原本只是为了评书技艺而来的茶博士,此时也是跃跃欲试,暗暗盘算,一待拿到书册,定要费心好好研究一番才是。

四海楼二楼之上,此起彼落的全是求购之声。被指定负责销售书册的孙四海,霎时间被涌上来的人群淹没,满头大汗的指挥着几个小二收钱发书,应接不暇。

七个茶博士自是最先拿到书册的人,待到衣帽歪斜的挤出人群,苏默冲着围着他说话的几个书生拱拱手,告罪一声后迎了过来,约定每逢双日,仍来这四海楼授以评书说法。只不过教授之地却不是这酒楼二楼了,而是四海楼后院的一处静室。

七个茶博士纷纷道谢,先不论别的,单是肯敞开教授他们评书技艺一事儿,就值得他们真心相谢。几人自衬,若是换成自己,哪肯如此大方。

本来是自家一个人能吃的独食,却要许多人来分润,这其中的道理,只要不是傻子,谁都心知肚明。苏家父子肯无私相授,对他们来说,已然形成事实的师徒关系,这份恩情必须是要认的。

苏宏强挤着笑脸,一一应付着这些个同行的道谢,好歹等几个人告辞走了,再也忍不住,上前一步一把抓住苏默胳膊,拖着走到一边僻静处,低声怒道:“何以如此莽撞,信口开河?倘若一旦有人抓着不放,顷刻便是塌天大祸。你……你你,唉……”

说到最后,不由的连连顿足,最终只是化为一声长叹。不容苏默开口,又凑前半步,低声道:“趁现在事情还未传开,你速速回去收拾东西,为父房中的炕下,有个铁匣子,你取上带着。然后直接出城,连夜往会稽咱们老家走。那个匣子,非到生死关头莫要打开。为父且留在这里,待风声过后,再去寻你相会。”

说着,自袖中递出一个锦袋,又道:“我刚刚先去抓了些银钱,省着些用,应是足够你一路用度。”说完,便要推着苏默快走。

苏默心中又是感动又是无语,老爹紧张成这样,却只顾着打发自己跑路,他自己却要留下来掩护,这摆明是拿自己的命换他苏默的活路啊。

反手握住父亲的手,苏默叹口气,轻声道:“爹不用紧张,咱们也不用跑路。”

一句话没说完,看苏宏瞪眼,连忙手上一紧,又道:“爹,相信孩儿,孩儿不傻,岂不知事情轻重?您只管放心,孩儿自有计较。”

苏宏还待再说,苏默苦笑道:“爹为何不信孩儿?孩儿先前几日所谋所言,今日哪件没应验?真的不用担心,相信我!”

苏宏瞪着眼,气咻咻的看着他,良久,目光不由的黯淡下来,长长吐出口气,颓丧道:“罢罢,你即执意如此,大不了事到临头,为父豁出性命就是了。”

语气中说不出的懊丧和无奈,也不待苏默再劝,却又猛的挺起脊梁,眼中闪过一抹寒光,低沉喃喃道:“最好莫逼我!”

苏默一怔,老爹这一刻猛不丁露出的神态,与之前大为廻异。那眼神直如一头沉睡的猛兽忽然醒来一般,让他不禁的心中一颤。待要再仔细看,却见苏宏又再恢复原先那弱质书生模样,方才那一刹那神情恍惚若梦,不复再见。

苏默心中惊疑不定,拿不准是不是自己一时眼花所致。转念又想起方才苏宏叮嘱的那个铁匣子,好奇心起,不由凑过去问道:“爹,你刚才说的那个铁匣子……

苏宏一愣,随即摇摇头淡然道:“只是个祖传之物,据说值些个银钱。即是不走了,勿须放在心上。”说罢,摆摆手,转身往孙四海那边翘脚去看热闹。

苏默楞然,自己这老子倒是拿得起放的下啊。刚才还一副紧张的要死的模样,这会儿说开了,竟然心大的直接关心起热闹来了。好像刚才紧张的那人,跟他压根不是同一个人似的。

那个铁匣子,祖传之物?也不知又是什么东西,竟然非到生死关头不能开启。既然是这般能救命的东西,怎么又只是值些个银钱那么简单?

自家这个老爹,似乎颇有些秘密啊。

苏默看着苏宏踮着脚张望的背影,心中暗暗琢磨,一时却不得其解。自嘲的一笑,晃晃头,将纷杂的念头抛开。

今日之会,目的全额达成,眼看着好日子就要来了,管他什么铁匣子,什么秘密的,可不是自寻烦恼?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秘密,便父子夫妻之亲,也是一样。苏默来自后世,对于老爹的秘密也不过只是好奇一会儿,便也不再多想。上前两步,笑嘻嘻的攀着苏宏胳膊,正要说几句笑话,却听身后传来一声唱喏。

回头看去,但见一个五六十岁上下的老人,正满脸好奇的望着他,抱拳对自己施礼。

此刻见他回头,微微一笑,又再说道:“苏公子,我家老爷有请公子后院一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