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大汉王朝的三张脸谱:红脸光武帝
20920600000009

第9章 失败的改革家

王莽登基后,马上来了个双管齐下。

第一管:论功行赏。

为了打造王氏最高权力机构,王莽组建了最高领导机构——“四辅”“三公”“四将”,合称为十一公,他们成了王莽政权的核心。同时,王莽封妻子王氏为皇后,立小儿子王临为皇太子,其余子孙也分别封侯。

一朝天子一朝臣,王莽对功臣和自己的亲人大封特封是情理之中的事。不仅如此,为了显示他的皇恩浩荡,王莽召集天下诸侯入京,表示要沿袭周制,裂地分茅。但是,具体分封的方案迟迟没有做好,导致两千多大小诸侯滞留在京城,一时间“洛阳米贵”。

第二管:改革创新。

人事变动安排好后,王莽为了显示他新朝的“新”,立马进行了改革,出台了一系列新政,改革土地制度、奴婢制度、货币制度和商业制度。

应该说王莽改革的初衷是好的,也是为天下百姓着想的,然而,事实证明,这一切只是看上去很美。新政非但没有取得预期的实效,反而适得其反,成了掀翻新朝的前奏曲。

首先,来看王莽的土地改革政策,他等于是在一定意义上废除了土地私有制与土地买卖,然后分田地,均贫富。

要知道,王莽手下的官僚多数是大地主,身为地主却不能私有土地,谁能受得了这个?不仅地主受不了,就连广大自耕农也受不了,因为年景不好的时候他们得卖土地度荒,现在土地都不能卖了,他们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而且,土地是中国人的命,要地就是要命,所以举凡土地改革,非革命无以大成。但是,王莽只敢改制不敢革命,所以到最后只好被别人革了命。

这样的土地改革,既触怒了各州官僚的利益,又进一步剥夺了黎民百姓生存的底线,失了官心,更失了民心,必然会走向失败。

始建国四年(公元12年),大臣给王莽上书,中心思想只有一个,取消“王田制”。王莽眼看形势不妙,只好低调宣布“诸名食王田,皆得卖之,勿拘以法,犯私买卖庶人者,且一切勿治”。

就这样,王莽改革的第一炮哑火了。

其次,来看王莽的奴婢制度。王莽的本意是好的,因为当时为奴者众多,导致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数量大量减少,影响了国家财政收入,所以王莽要求停止奴隶交易。但是,他的这番好意却不符合当时的“国情”。当时的国情是很多农民都没有土地,而贵族豪强们不买王莽的账,不肯给农民田地,因此,很多农民食不果腹,为了谋生,只能卖身为奴。王莽这一改革,农民连奴隶都当不成了,为了生存,他们只能造反当强盗。

再次,来看王莽的货币改革。为了对货币政策进行改革,王莽开拓创新,一气呵成地发明了二十八种货币,包括金币、银币、铜币,还有先秦时的布币,甚至把上古时的那套乌龟壳、贝壳也给翻了出来,简直如同一场古钱币的群英荟萃,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放在市场里流通,而且币制改来改去,没完没了地折腾。最后,市场上新钱旧钱、真钱假钱满天飞,连政府部门自己都折算不清楚,完全被绕晕,更别提老百姓了。

终于,新朝的金融市场彻底崩溃了。老百姓用王莽造的钱,则破财;不用王莽造的钱,则遭灾——以扰乱金融市场罪下狱,罚做官奴或发配边疆,甚至乱点鸳鸯谱,强制“易其夫妇”。

于是,整个国家都被搅乱了。商人破产,工人失业,农民失地,贵族失望,朝野上下因得罪改制而被连坐者更是数不胜数,连监狱都爆满了。

最后,来看王莽的商业改革。王莽一厢情愿地认为,要以国家强力取代私有经济,真正实现一切权力归政府。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面对王莽的新政,商贩们各显神通,马上采取了应对措施,与地方政府勾结,大做假账,大挣黑钱,搞得商业市场一片乌烟瘴气。

总而言之,王莽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非但没有给百姓和国家带来半点好处,还让政府、官员、富商与农民之间已有的冲突更加尖锐了。王莽空有“顶层设计”,但真正落实下去,到百姓手中时,就像一条肥美的鱼,经过层层剥削,只剩下一堆白森森的鱼刺,变得惨不忍睹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更令王莽头疼的是,正在新政失败、民怨沸腾的时候,老天似乎也看不惯他了,天灾接连不断,蝗虫遮天,青黄不接。民以食为天,没有粮食,百姓怎么活?

天灾的连锁反应是流民四起,劳动力严重紧缺。随后,很多老弱病残饿死于路边,更多青壮年男女加入了逃荒的队伍。

面对“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的局面,王莽也并非坐视不理,他马上推出了“衣食住”三大惠民政策。

衣:王莽让政府划拨了大量赈灾款和物资去支援灾民。

食:王莽组织专家发明了一种新型“速冻”食品,让灾民吃。这种速冻食品用料非常简单,是用草木煮成的,冷冻后就成了硬块。

住:王莽从国库里拿出白花花的银子修建大量保障性住房,供灾民们临时居住。

总之,为了解决灾民的“衣食住”问题,他可谓全力以赴,不遗余力了。然而,事实证明,这只是王莽一厢情愿的做法,稍有头脑的人就会知道,现在这些看上去很美的“惠民政策”,最后的命运和他推行的新政一样,同样会打水漂。他拨出的赈灾款和物资还没有到达灾民手中,就已被层层官员剥削得差不多了。

如此一来,王莽看似环环相扣的“衣食住”三大惠民政策,终究成了竹篮子打水一场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处于悬崖边缘的老百姓被逼得无路可走,只能革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