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大汉王朝的三张脸谱:红脸光武帝
20920600000051

第51章 乘胜追击败赤眉

作为刘秀的左膀右臂,邓禹和冯异这对“双子星座”原本深受刘秀的器重和宠爱。在打江山的征途中,刘秀也分别给他们委以重任,一个东伐,一个西征,可谓人尽其才,知人善用。

事实证明,两人都没有辜负刘秀的期待,冯异在东伐中大获成功,拿下洛阳作为见面礼献给了刘秀。而邓禹虽然在行军途中犯了错误,但最终还是拿下了长安。然而,随着赤眉军的反扑,邓禹年轻、经验不足等缺点便暴露出来了。为了不至于西征大军走到全军覆灭的下场,刘秀派出冯异出马,取代邓禹,显然是在万不得已之下使出一着险棋。毕竟这样不但让邓禹难堪,而且胜负也是个未知数。

人生难得几回赌,邓禹在和赤眉军的豪赌中失利了,刘秀在派冯异为帅的这次豪赌中已经不容有失。为此,在冯异挂帅前夕,刘秀做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赠物。他赠给冯异豪华战车和七尺宝剑。

第二件事:赠言。刘秀把冯异送到首都郊外,拉着他的手,语重心长地说了一番家常话,概括起来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阐述三辅一带的现状——一穷二白、白骨露野。三辅一带连受王莽、更始的祸乱,再加上赤眉的蹂躏,已是千疮百孔、满目疮痍、生灵涂炭,老百姓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不说反抗,连倾诉的地方和对象都找不到。

二是说明这次讨伐的目的——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在征伐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方法,对那些图谋不轨之人、兴风作浪之徒,采取的策略是抗拒从严;对那些投降的人,采取的策略是坦白从宽。对劳苦大众,要及时疏导,让他们从事农业生产。总而言之,征伐不一定非要略地、屠城,重要的是在于平定安顿百姓,维持社会稳定,获取人心。

三是提出了建议和忠告——严以修身,严于律己。刘秀指出有的将军虽然擅长打仗,但却喜欢烧杀抢掠,希望冯异作为一个善于带兵打仗的大师级人物能珍惜机会,好自为之,传承和发挥文明之师、仁义之师的良好风格,严格约束部下,千万不可给地方再添麻烦,给百姓添灾害。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冯异果然不辱使命,不负厚望,不留遗憾,他所到之处,广施仁义、善施仁爱、乐施仁德、多施仁威,最终取得的效果也是看得见的。雄居各地的豪强们纷纷以投降的形式迎接汉军的到来。看来,文明之师果然是名不虚传啊!

大军行至华阴一带时,冯异遭遇到了赤眉军,结果冯异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策略,和敌人相持两个多月,十战十胜,最终取得了俘敌五千的战果。看来,威武之师果然是名不虚传啊!

而对冯异来说,好消息接踵而来。一是获得了名。接到战报的刘秀大为高兴,马上封冯异为征西大将军。二是获得了利。邓禹的西征军很快渡过黄河与他会师了。

两军会师,冯异高兴,终于可以抱团取暖,有了可以做大做强的坚强后盾了。

两军会师,邓禹更高兴,终于可以抱头痛哭,有了可以扭转败局的本钱了。

然而,两人相见容易相处难,高兴过后,很快就是郁闷。原来,两人在军事行动的路线方针上有很大的分歧。

邓禹急,他急着去找赤眉报仇雪恨,急着挽回失去的面子,急着戴罪立功,总之一句话:急功近利。

冯异静,他静观赤眉大军的动态,静候赤眉大军不战自乱的发生,静待作战的最佳时机,总之一句话:静观其变。

面对邓禹的蠢蠢欲动,冯异马上进行了善意的劝告:“避其锋芒,击其惰归。敌人人数多、地盘大,如果我们急于一时,以硬碰硬,肯定难以战胜敌人。现在我们只要按兵不动,静观其变即可。赤眉大军现在缺衣少粮,肯定难以坚持,到时候我们再分兵合围,便可大获全胜。”

然而,此时利令智昏的邓禹想都没有想就拒绝了。

此时的邓禹和冯异一个南辕,一个北辙。邓禹因为坚决不听冯异之言,马上派部将邓弘率领大军主动去找赤眉交战。结果两军大战了一天也没有分出个胜负来。为此,赤眉军很快使出了一招兵不厌诈之举,大致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鸣金收兵。主动装作失败的样子,大举撤军。这“诱敌计”是示弱之举、诱敌之策,主要目的是吸引汉军来追。

第二步:撒豆成兵。他们遗留下很多辎重,事先在粮车上装满泥土,上面盖一层豆子。这“苦肉计”是示爱之举、惑敌之心,主要目的是让汉军在争抢豆子的过程中,不战自乱。

第三步:勒马回兵。眼看时机已到,他们马上杀个回马枪,这是示威之举、慑敌之心,主要目的是收获战斗的胜利果实。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可以说,这个时候的赤眉军显然做到了知己知彼,利用汉军求战求胜心切的心里,使出“诱敌计”“苦肉计”,可谓环环相扣、精妙绝伦。这样的局面只怕连神仙也挡不住,更何况邓弘不是神仙,乃凡夫俗子。所以结果没有悬念,汉军大败。最后好在邓禹和冯异及时派兵前去救援,才抵挡得住如潮水般的赤眉大军。

吃一堑长一智,按理说邓禹应该吸取教训,老实安分地待在军营里,好好反省,以待天时才对。然而,急于搬回老本营的邓禹此时已然像是走火入魔了一般,仍然我行我素,坚决对赤眉主动出击,妄图能凭一己之力,力挽狂澜。

的确,邓禹也有他的苦衷,因为留给他西征的时间不多了。刘秀派冯异已经是将他“取而代之”了,并且已经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地下达了征还令。此时,邓禹只有抓住这难得的、有限的机会,和赤眉决一死战,这是他唯一可以改变现实、改变命运的机会啊!

然而,事实再次证明,邓禹没有创造奇迹,而奇迹也不属于他这样没有准备的人,手下的士兵多数是老弱病残幼,再加上伤病饥饿疲劳,这样一支“残败不全”的部队,能活下来就是奇迹了,还能创造胜利的奇迹吗?

邓禹和赤眉军的再次交锋,结果可以引用《后汉书·冯异传》的记载:“大为所败,死伤者三千余人。”就连大司徒邓禹也只带了二十四铁骑逃往宜阳,最后回到了洛阳。

输得体无完肤,连裤衩也输掉了;输得一无所有,连尊严也输掉了;输得凄凄惨惨,连人格也输掉了。

自觉无法向刘秀交差,邓禹做出了负荆请罪之举:把自己的大司徒和梁侯的印绶交给刘秀,说道:“我有罪,我请辞,我谢罪。”

刘秀此时百感交集,他接过了印绶,马上又把梁侯的印绶还给邓禹,回道:“罪不在你而在我。”

刘秀这样善待一个败军之将,既是给自己颜面,又是给邓禹颜面,更重要的是,他对自己的另一员将才冯异有信心。他相信,凭借冯异的才能,一定会在逆境中闯出一条新路来。

事实上,刘秀的期待果然没有错,冯异的确是一个值得期待的人,因为很快他为刘秀带来了久违的胜利。

原来,当邓禹贪功冒进,兵败如山倒,带领二十四铁骑而逃时。冯异的情况更糟,他只身而逃,在逃跑的过程中,连战马都跑丢了,最后是光着脚丫子跑回溪阪大本营的。

“丢人”后的冯异痛定思痛,最终决定智取赤眉。不怕神一样的敌人,就怕猪一样的队友。现在少了猪一样的队友,冯异反而可以放开手脚,放开束缚,大干一场了。于是他马上来了个“三步走”。

第一步:收其散卒,坚壁不出。

第二步:重整旗鼓,召集诸营保数万。

第三步:磨刀霍霍,与赤眉军“约期会战”。

养精蓄锐的最终目的是和赤眉军“约期会战”,为此,冯异没有选择以硬碰硬——力拼,而是以柔克刚——智取。策略叫“出奇制胜”。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包装是一项技术活。他从军中挑选了一批精兵,并且对他们进行了精心的包装,又是换服装,又是画眉毛。一番打扮后,这批精兵立马完成了质的变化,成了“准赤眉军”,然后让他们到指定的地点进行埋伏。

第二,诱敌是一项危险活。等“约期”到时,赤眉军一大早便派出一支“万人团”组成的先头部队来进攻冯异的部队,冯异却只派了几千人马去迎敌。一个逞强,一个示弱,得势不饶人的赤眉大军觉得现在是一举吞并汉军的绝好时机,于是大手一挥,全军出动杀向汉营。冯异也不是缩头乌龟,马上也“纵兵大战”,于是一场激战上演了。

第三,出奇是一项轻松活。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在拉锯战中,赤眉军由一鼓作气的以求速胜,变得士气渐衰。这时候,该是冯异亮剑的时候了,他大手一挥,一声令下,埋伏的“伪赤眉军”开始登台亮相了。

一样的衣服,一样的红眉毛,如同一个模子印出来的“双胞胎”。赤眉军又惊又奇,又恐又慌,于是都停下了手中的活儿,对“伪赤眉军”行注目礼。而“伪赤眉军”却不讲客气,马上对赤眉军动刀子,白刀子进红刀子出。一样的装束,分不清敌友,赤眉军惊恐之下只有溃败的份儿了。结果没有悬念,兵败如山倒。

接下来,就看冯异的表演了。

一是宜将剩勇追穷寇。他乘胜追击,根本没有让赤眉军有喘息的机会,一直杀到崤底(今河南省洛宁县)。

二是得饶人处且饶人。在崤底,汉军彻底击溃了赤眉的主力,赤眉大军在走投无路之下,选择了投降,冯异自然爽快笑纳。最后,投降的就有八万人之多。

大胜,西征军取得的空前大胜,奠定了关中的战局。

大捷,西征军取得的绝后大捷,赢得了博弈的先机。

听闻消息,刘秀自然高兴得手舞足蹈了。他也马上来了个双管齐下。

第一,以书信的形式给冯异以嘉奖。刘秀在信中明示冯异,军功簿里已经记下了你的大功,朝廷正拟论功行赏,少不了你的高官厚禄。

第二,以严阵以待的形式堵赤眉的退路,主要体现在“一主两翼”的部署上。

“一主”是指令大司马吴汉亲自挂帅布防。

“两翼”是指令破奸将军侯进屯兵新安,建威大将军耿弇驻守宜阳(今河南省宜阳县),以绝赤眉东退之路。

网已布下,只等鱼儿上钩。

事实证明,不需要任何诱饵,赤眉这条超级大鱼已迫不及待地往里钻了。

赤眉大军这样做也是没有办法。

原因一,败了。赤眉军被冯异打得丢盔弃甲,且不说阵亡无数,单是被俘的就是近十万人。人生可以经历风霜雨雪,却经不起这样的瞎胡闹。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赤眉军大军如此溃败之下,只能选择逃这一条路了。

原因二,饿了。对赤眉大军来说,他们面对的不单单是失败,还有苦难,而这个苦难里最难熬的又是饥饿。自从拿下长安,虽收获金银珠宝无数,但粮食却是颗粒无收。赤眉军虽然个个富得流油,但温饱依然是个严峻的问题。如今,他们已饿得两眼昏花、四肢无力,只能选择逃这一条路了。

败了,饿了,逃了。赤眉军无路可走,只能这样选择。

等了,待了,歼了。汉军严阵以待,自然不会放过到手的猎物。

衣冠不整,毫无斗志;信心不足,激情减退;食不果腹,体无完肤。这样一支队伍,面对刘秀布下的“口袋阵”,震惊之下不知所措。经过长途跋涉,他们已经是精疲力竭,毫无战斗力了,震撼之下不知所为。经过一场大溃败,他们已是强弩之末,毫无支撑力了。

前进无门,后退无路,赤眉军决定投降。他们很快推选出了一个代表去谈判,目的很明确,争取集体的政治待遇和个人的官帽。

刘盆子的哥哥刘恭光荣地担当了这一职责。

“刘盆子率百万之众归降,您怎么对待他们呢?”刘恭到了刘秀那里,单刀直入。

“缴枪不杀,投降不死,请恕不封。”刘秀斩钉截铁地答。

此时走投无路之下,能保证不死已经是一种格外恩惠了。刘恭把刘秀的话带回去传达给众人时,赤眉大军上下一致决定归顺刘秀。

建武三年(公元27年)正月,“建世皇帝”刘盆子率樊崇、徐宣等三十多名赤眉高级将领正式向刘秀投降。

为了显示诚意,他们也学当初刘玄的样子,做了两个举动:一是光着身子,肉袒而降;二是跪拜于地,献上传国玉玺。

对此,刘秀欣然笑纳。

很快,十多万赤眉军都选择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他们把武器全部放在一起,结果堆积如山——像宜阳之西的熊耳山一样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