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1月20日,注册商标“双麒麟牌”的张裕葡萄酒横空出世。但张裕葡萄酒名留史册的最大原因,还在于他在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商品博览会上的出色表现。1915年,著名的巴拿马运河竣工,张振勋应美国总统威尔逊邀请,带领中国代表团出席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为此,“张裕葡萄酿酒公司”送展了4种葡萄酒,没想到此次参展正应了中国的古话:“藏在深屋无人知,一朝揭纱天下惊”。在博览会上,张裕酒一举夺得了一个金奖三个优等奖!这是中华民族的产品在世界上获得的第一块金牌!也因此故,获得金奖的“可雅白兰地”此后便一直被称作“金奖白兰地”!
张振勋在总结张裕创业史时写道:“备历艰阻”、“掷无数之金钱,耗无量之时日,乃能不负初志。”
爱国
1898年,从印尼首都巴城到新加坡的海面,波涛起伏,海水不时地拍打着停靠在码头的德国班轮。张振勋一行3人和一名德籍家庭医生准备乘坐德国班轮前往新加坡办理商务。他叮嘱管事购买4张头等官舱票。船票买回来,却只有一张官舱票,3张统舱票。张振勋很奇怪,问管事为什么只买了一张官舱票,管事无奈地说“德国轮船规定华人不准购买官舱票,那张官舱票还是德国医生买到的”。张振勋听后,当即勃然大怒,将4张船票撕得粉碎,扔进了波涛汹涌的大海。他感到炎黄子孙的尊严受到了严重侵犯,良久不能平静,随手举起慈禧太后赏赐的御窑宝蓝大花瓶向地板砸去,打了个稀巴烂,并愤然吼道:
“岂有此理,华人不能坐官舱,什么苟例?简直欺人太甚!中华民族不可侮,中国人不可欺!”
“对,中国人不可辱,我们坚决不坐德国人的船。”在场的中国人也义愤填膺地说道。
“大家说得对,我们要坐自己的船。清政府无能力办商船,我张某来办!”振勋旋即对一同来的曾创办潮汕铁路的张耀轩说:
“记住,以后我的商船凡德国人一律不卖票!”众人喝彩,海水呼啸。
不久,张振勋邀张榕轩、张耀轩昆仲共筹航行苏门答腊及中国南部海面的远洋航运,创办了“裕昌远洋航运公司”和“广福远洋轮船公司”。从此,辽阔的太平洋上开始出现飘扬着中国大清龙旗的侨办远洋巨轮,并专门与德国轮船同走一条航线,比德国的同等官舱票价低一半,并且一报还一报,不卖票给德国人,迫使德轮取消了歧视华人的规定,大长了中华民族的威风。
张振勋把一生的主要精力都倾注于“实业救国”,给当时积贫积弱的祖国和举步维艰的革命事业以慷慨支持。
辛亥革命初兴,张振勋即鼓励儿子张秩捃加入同盟会。当革命党人在海外秘密活动时,张振勋便指示其南洋企业秘密援助,并通过胡汉民暗助孙中山30万两白银。辛亥革命爆发后,张振勋又向孙中山捐赠一笔巨款,后来他还给福建民军捐赠白银7万两,1904年又为东海海防筹捐巨款。
1900年黄河决口成灾,张振勋目睹灾区惨状,深为同胞遭难而忧虑,急回南洋募捐百万两银款赈灾,清政府为此赐其“急公好义”牌匾,竖于其故乡大埔。
张振勋在海外倡导教育,弘扬中华文明更是不遗余力,在新加坡等地,他创办了中华学校和应新华文学校,又专门设置福利基金为外出学子辅助学费。在他的带动下,新加坡、马来西亚两地相继兴办了8所华文学校。他在汕头设置“育善堂”,购置数十间楼房堂产作为嘉应五属福利基金,为出国学子补助学费等。1905年他获清朝皇帝光绪恩赐御书“声教南暨”匾额一方。在受匾典礼上,张弼士慷慨陈词:
“国家贫弱之故,皆由于人才不出,人才不出,皆由于学校不兴,我等旅居外埠,积有财资,眼见他西国之人,在埠设西文学堂甚多,反能教我华商之子弟,而我华商各有身家,各有子弟岂不可设一中文学校,以自教其子弟乎?”
婚姻
张振勋原配妻子是陈氏。她和张振勋是下南洋之前,在父母的操办下结婚的。对于一心持家的陈氏,张振勋始终心存感激。功成名就后,每年春节,他再忙都要回老家,有时只有一两天时间,他也抽身回来拜候父母,并跟陈氏恳谈。每次张振勋回家,陈氏总是亲手制作酸芋头和酒糟粕两道大埔农村的传统食品给张振勋品尝。酸芋头和酒糟粕其实并非佳肴,张振勋夫妻在团聚时刻品尝它,有着富不忘本的特殊的含义。
1902年,就在张振勋奔波于南洋之际,陈氏却因操劳过度染病不起,过早地离开了人世。
每每想起安息于故乡青山绿水间的陈氏,张振勋都有一种锥心之痛。夜梦低回,他往往能梦见倚门盼归的发妻,仿佛听见等郎妹们那深情忧郁的歌声:
阿哥当年下南洋,阿妹寻哥洗琉琅,白天烈日当头晒,半夜想哥被窦凉。
哥在远方多保重,你系家中大栋梁,几时盼得阿哥转,阿妹相伴好还乡。
张振勋在18岁的时候因为家里饥荒,坐着猪崽船逃到了印度尼西亚去。他在那里居无定所,不知何去何从之际,看到一家商铺在招工,他就到这个商铺去当工人,负责打扫环境等杂役。在他当工人的时候,商铺主人温老板的女儿就在窗帘后面看到了他,看他从小就这么勤奋努力,爱苗就滋生了,心头小鹿蹦蹦乱跳,然后温小姐就怂恿她的爸爸,给张振勋加薪升职;最后,温小姐干脆向父母挑明心思——自己看上了这个小伙子了。
于是,温老板再次给张振勋升职,让他担任账房,这已经是将他当自家人看待了。不久,看张振勋表现得依然可圈可点,温老板终于决定将自己的独生女儿许配给他。
好事从天而降,娶了温小姐意味着至少可以少奋斗10年。但张振勋却兴奋不起来,毕竟他已经是有妇之夫,他不能抛弃家中望眼欲穿的陈氏,也不能耽误温小姐的花样年华。当温老板一提起亲事,张振勋就坦陈了自己的婚史,希望温家另择佳婿。
听说张振勋家有贤妻,温老板很失望。奈何温小姐已经深坠情网,非君莫嫁。温老板只得顺应女儿的心意,劝说张振勋笑纳温小姐做偏房。既然人家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再不同意那就是太不识抬举了。于是,21岁那年,张振勋在温家纸行举办了平生第二次婚礼。随着张振勋的发迹,志在四方的他,在南洋各地又娶了多位姨太太。因此,后来他至少还要举行7次类似的婚礼。在入赘温家之前,虽然还没有能力大把大把地往老家寄钱,但张振勋一刻都没有忘记家中年迈的父母,没有忘记盼归的娇妻。那时,他在为生活而奔波忙碌之余,不时托水客带些牛油、面粉甚至砍柴用的钢锯和挑水用的铝制水桶给家中亲人。父母在家收到这些物品后,村里人都说张振勋有出息,陈氏也觉得脸上有光,因此,虽然独自一人在家,但再苦再累她也心甘情愿。
自立门户后,随着生意日渐兴旺,张振勋可以给家中定时寄钱了。这时,他在南洋再娶的消息也传回家乡,家中父母唯有叹息,而陈氏在伤心之余也能理解:毕竟那年头男人三妻四妾不算什么,何况张家父子始终视她为正房,家庭主妇的地位在家族中已经确立,有名分、有依靠、有希望,女人一生图的不就是这个吗?于是便安心在家侍奉公婆。
后来,张振勋的老丈人去世之后,就把所有的家产给了他的女儿和张振勋。张振勋有自己的想法,他拿了所有财产中的一半跑去开酒厂,还到印尼很多小岛去弄烟酒税。张振勋能够有以后的成就,和他的这段婚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轶闻
清朝末年,朝廷想发动华侨投资兴办农业。当时张振勋已是华侨中鼎鼎有名的人物,朝廷想极力争取他。有一回,清朝驻英国的公使昭瑗路过槟榔屿,有意试试张振勋。昭问:“红毛人何以使南洋商业繁荣兴盛?”张答:“彼此货殖传之。”昭又问致富何来?张随答:“地尽利、观时变。人弃我取,人取我与;征贵贩贱,操其致赢。人行勤俭,择人任时。”昭听后紧握张的手激动地说:“君非商界中人,乃天下奇才也!”遂推荐朝廷封张振勋为首任槟榔屿领事,后又升为驻新加坡总领事。
光绪十七年,著名红顶商人盛宣怀奉命在海外招商引资,他找到了张振勋,要他到烟台去开矿、建铁路。但是张振勋是以卖酒出身的,所以对酒很有感觉,对做铁路、开矿他也不是不可以干,就是没有什么感觉,感觉不是很强烈。盛宣怀请张振勋到宾馆住下来,然后带他四处参观,结果张振勋看后心想:在烟台要做港口的话,生意恐怕不会好,开矿呢兴趣也不是很大。他突然问了一句话:“我可不可以在这里种葡萄?”盛宣怀愣了一下:“你再讲一次。”他说:“我可不可以在这里种葡萄?”盛宣怀说:“可以。我可以给你一千亩的荒山种葡萄。我想请问你,你种葡萄想干吗?”他说:“我想酿葡萄酒。”盛宣怀愣了一下说:“好吧。你既然不想开矿,不想做实业,那你就酿葡萄酒吧。”盛宣怀的一句话,成就了一代酒王,也给了张裕葡萄酒一个出世的机会。
那时,张裕公司北边的海上停了不少外国军舰。张裕人自然不会放过这些“识货”的顾客,于是就摇着舢板,先送一些酒免费尝试,士兵们很欢迎。等他们习惯张裕葡萄酒的口味后,停止免费尝试。此时,士兵们的酒瘾发作,自然舍得掏腰包,这样酒的销量一下子就上去了。当年有个士兵贪喝白兰地,迷迷糊糊地掉进海里,同伴们连忙救人,一时间乱作一团。谁想这个士兵一会儿就扶着舢板爬了上来,还直冲大家做鬼脸。士兵们虚惊一场,就送给张裕白兰地一个绰号——难醉易醒酒。
这种体验式营销,张振勋本人也亲力亲为,甚至不失时机地客串一下推销员的角色。
张振勋在北京任职期间,经常带着侍从到东交民巷酒楼餐馆,每每指名要喝张裕酒。当侍者把酒送到餐桌上,他便缠着侍者问:“你喝过这种酒吗?我走遍天下从没喝过这样的好酒,真是举世无双的好酒!来一杯,尝尝看!”说着他斟满一杯递与侍者,要侍者连称好酒才放人家走……
当然,在今天司空见惯的媒体广告宣传在当时也被张振勋应用得淋漓尽致。报纸上登广告,车站、码头书画巨幅广告,特制酒杯分赠茶楼酒馆。上海一家报纸曾悬赏500大洋公开征集对联,上联是“五月黄梅天”,而重金悬赏的下联就是“三星白兰地”。谜底揭开时,人们才恍然大悟,这下联竟是一种酒名。这背后其实正是张裕的炒作。
1915年4月,年逾古稀的张振勋,应美国总统威尔逊的邀请,率团赴美签订中美银行合约和筹备在北京、上海与美国纽约、三藩市成立中美合资的第一家国际金融机构。张振勋还带领中国代表团出席了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在这次博览会上,由于当时中国葡萄酒在国际上还没有名望,在法国、德国等展厅里参观的人群熙熙攘攘,摩肩接踵,而张裕葡萄酒的展厅里却门可罗雀,冷冷清清。有一次,几个外国人经过展厅时,在展厅工作的一个小姐灵机一动,故意“不小心”把一瓶葡萄酒打翻在地,结果,酒香四溢,不但这几位外国人留下了脚步,其他展厅的外国人也闻香而来。小姐喜笑颜开,请客人品尝。
受此启发,张振勋决定主动出击。一天,张振勋倒了一杯张裕可雅白兰地,向一位名叫莫纳的法国商人走去。莫纳先生在法国葡萄酒业很有影响,他漫不经心地摇晃着酒杯,不料那琥珀色液体弥漫出的酒香扑鼻而来,令他十分惊讶;抿上一口,醇厚的味道使他更觉陶醉。回味再三后,莫纳询问道:“此酒产自哪里?”张振勋悠然一笑,吐出四个字:“中国烟台。”
就这样,张裕白兰地非常好喝的消息四处传开,很多人前来品尝,有时候,一天多达万人,人们端着酒杯,聚在一起,细细地品味。
趣事
张振勋出生在大埔县西河黄堂村车轮坪的一个穷苦家庭,父亲张兰轩是个心肠善良的教书先生兼医生。振勋乳名兆燮,小时叫燮子,只跟随父亲读过三年书。相传,小时候就人小志大,人穷志不穷,常在牧牛时唱着不甘贫穷的山歌,如:
满山树子背虾虾,莫笑穷人戴笠麻,
慢得几年天地转,洋布伞子有得擎。
满山树子笔笔直,莫笑穷人无饭食。
慢得几年天地转,饭炊端出任你食。
燮子有个胞姐嫁在下马湖饶屋,因为家穷燮子十三岁便替姐夫牧牛。人还小,牛又蛮,难免有时会出事,牛损了人家的菜呀、禾呀等等,姐夫小气,动不动就发脾气,结果就惹出一场是非。
有天下午,牛已经吃得差不多饱了,燮子也累了想喘喘气,便用蹲牛的木桩把牛蹲在草地上,可,刚转脚,木桩便被牛弄脱了,牛溜到田里食了禾,被人抓到当场牵到姐夫家来闹,弄得姐夫难顶难当。燮子回头发现牛跑了,急急东寻西找直撞到天黑了,无处可找了才不得不摸回家来。未料,门尚未进即遭到姐夫的巴掌,啪、啪乱劈。燮子不吭声任其打,可姐夫打了又骂个不停,甚至骂燮子连死人都不如,死人都能守住四块板(棺材),你却一头牛都管不住。燮子无法再忍就当即顶了起来说:“好吧!我就不如死人吧!可将来有一日我发了财,看你……”。“你怎样?燮子你都会发财,咸鱼也会翻生,姐夫的灯笼倒头吊!”姐夫冷言冷语地奚落,燮子就宁愿饿死也不再为姐夫牧牛了,改学竹篾和打什工,十八岁单身闯出南洋,不到十年的功夫成为当时华侨中的大富。某年,兆燮返乡,姐夫真的把门前挂的灯笼倒转来吊,兆燮见了忙叫姐姐把灯笼反正过来,又十分诚恳地对姐姐和姐夫说:“过去的事过去了就算了,往日吗?若不是姐夫一番奚落,那也可能不会有我的今日。再者,村子里大家都姓饶,你把写着饶字的灯笼倒翻挂,可不得罪全村人。”姐夫和姐姐被兆燮这么一说,立即把倒吊的灯笼反转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