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爱、美和喜悦不会死去,
也不会变化;它们的威力
能超越我门的感官:而这感官
感受不到光明,因为本身太阴暗。
——雪莱
1.一直认真你就赢了
一直认真,体现了做人做事的态度和品格。从某种意义来说,一直认真在于挑战我们偷懒的惰性,从而成就我们的人生。
人生处处是机遇,我们之所以还没有成功,只是我们的才能还不够突出。毛遂向平原君自荐时说:“假如早让我进入口袋,就连锥子上部的环儿也会露出来,岂止是露出个锥子尖呢!(使遂蚤得处囊中,乃脱颖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我们可以比较一下,在我们所工作的行业、工作部门,自己算不算个“脱颖而出”的人?如果不算,那我们还没有认真。倘若一直认真下去的话,就会拉近与成功的距离。
早在1821年,英国的科学家戴维和法拉第就发明了一种叫电弧灯的电灯。这种电灯用炭棒作灯丝。它虽然能发出亮光,但是光线刺眼,耗电量大,寿命也不长,因此很不实用。
“电弧灯不实用,我一定要发明一种灯光柔和的电灯,让千家万户都用得上。”爱迪生暗下决心。
于是,他开始试验作为灯丝的材料:用传统的炭条作灯丝,一通电灯丝就断了。用钌、铬等金属作灯丝,通电后,亮了片刻就被烧断。用白金丝作灯丝,效果也不理想。就这样,爱迪生试验了1600多种材料。一次次的试验,一次次的失败,很多专家都认为电灯的前途黯淡。英国一些著名专家甚至讥讽爱迪生的研究是“毫无意义的”。一些记者也报道:“爱迪生的理想已成泡影。”
面对失败,面对有些人的冷嘲热讽,爱迪生没有退却。他明白,每一次的失败,意味着又向成功走近了一步。
一次,爱迪生的老朋友麦肯基来看望他。爱迪生望着麦肯基说话时一晃一晃的长胡须,突然眼睛一亮,说:“胡子,先生,我要用您的胡子。”麦肯基剪下一绺交给爱迪生。爱迪生满怀信心地挑选了几根粗胡子,进行炭化处理,然后装在灯泡里。可令人遗憾的是,试验结果也不理想。“那就用我的头发试试看,没准还行。”麦肯基说。
爱迪生被老朋友的精神深深感动了,但他明白,头发与胡须性质一样,于是没有采纳老人的意见。爱迪生走身,准备为这位慈祥的老人送行。他下意思地帮老人拉平身上穿的棉线外套。突然,他又喊道:“棉线,为什么不试棉线呢?”
麦肯基毫不犹豫地解开外套,撕下一片棉线织成的布,递给爱迪生。爱迪生把棉线放在在U形密闭坩埚里,用高温处理。爱迪生用镊子夹住炭化棉线。准备将它装在灯泡内。可由于炭化棉线又细又脆,加上爱迪生过于紧张,拿镊子的手微微颤抖,因此棉线被夹断了。最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爱迪生才把一根炭化棉线装进了灯泡。
此时,夜幕降临了,爱迪生的助手把灯泡里的空气抽走,并将灯泡安在灯座上,一切工作就绪,大家静静地等待着结果。接通电源,灯泡发出金黄色的光辉,把整个实验室照得通亮。13个月的艰苦奋斗,试用了6000多种材料,试验了7000多次,终于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但这灯究竟会亮多久呢?”
1小时,2小时,3小时……这盏电灯足足亮了45小时,灯丝才被烧断。这是人类第一盏有实用价值的电灯。这一天——1879年10月21日,后来被人们定为电灯发明日。
“45小时,还是太短了,必须把它的寿命延长到几百小时,甚至几千小时”爱迪生没有陶醉于成功的喜悦之中,而是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天,天气闷热,他顺手取来桌面上的竹扇面,一边扇着,一边考虑着问题。“也许千篇竹丝炭化后效果更好。”爱迪生简直是见到什么东西都想试一试。试验结果表明,用竹丝作灯丝效果很好,灯丝耐用,灯泡可亮1200小时。
经过进一步试验,爱迪生发现用炭化后的日本竹丝作灯丝效果最好。一于是,他开始大批量生产电灯。此后,电灯开始进行寻常百姓家。
有人只想着盲目和同事攀比,和别人比待遇比荣誉比年终的大红包,其实我们的工作就是展现自己能力的平台,遇着我们不适合的工作,想着怎么样通过学习完善自己;遇着适合自己的工作,就需要珍惜机会,勤奋工作,一直认真下去,才是职场上的生存和发展之道。
2.天空睡着了,梦依然亮着
成功如果有秘诀的话,那么有野心一定是其中一条。
有人问李泽楷成功的秘诀,他说:“创业精神和强烈的事业心是成功的关键。”这里“创业精神和强烈的事业心”至少可以划等号。
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曾经在谈及创业问题时指出,创业者要有创业的“野心”。“野心是什么,相对物质而言,我更在乎这个东西。当然钱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没有钱,很多事情是做不成的。但是比钱更重要的东西就是你的名义、尊严,你在社会上别人怎么来看,这个我想比钱更重要。”
王石说得比较泛化,境界也比大多数人要高。曾先后担任微软中国公司总经理,TCL集团常务董事副总裁的吴士宏,有这样一句名言:“人没有野心不能成大事”。这里的“野心”估计才更接近常人所理解的意思。那就是要风风光光做人,不要被人小瞧一眼。估计也正是因为心中有这样一个信念,才给了吴士宏无尽的动力,让她从普通的蓝领成长为著名的企业家。
吴士宏生于20世纪60年代,当她十几岁的时候,只是在一家医院里当一名很普通的医护人员。这个工作对于她来说是毫无生气的,挣的钱连自己的温饱都只是勉强维持。用她自己的话说,那时她除了自卑地活着,一无所有。即便如此,她还是要求自己要不断提高,要寻找机会摆脱这种困境a于是她凭着一台收音机,自学英语,考上了一家英语专科学校。她边学边寻找着机会。
就在还差一年毕业时,她进了IBM公司当了行政专员。这个职位名字听着不错,其实就是沏茶倒水,打扫卫生,纯粹的无聊的体力劳动。她也曾感到非常自卑,甚至连触摸心目中的高科技象征的传真机都是一种奢望,她仅仅为身处这个安全而又解决温饱的环境而感到宽慰。然而这种内心的平衡很快就被打破了。有一次吴士宏推着平板车买办公用品回来,却被门卫拦在大楼门口,故意要检查她的外企工作证。她没有证件,于是僵持在门口,进进出出的人都对她投来异样的眼光,她内心感到无比屈辱,但却无法宣泄,只是在心里暗暗发誓:“这种日子不会久的,绝对不允许别人把我拦在任何门外。”
除了这件事给了吴士宏很大的刺激之外,还有一件事同样重创过她那颗敏感的心。有一位香港女职员,仗着自己进公司比较早,资格老,辈分高,动不动就指使新人替她做事,吴士宏同样总是被她胡来唤起的。有一天这个女职员居然污蔑吴士宏偷喝了她的咖啡,还对她大发雷霆。这是对吴士宏人格的污辱,她顿时浑身战栗,像头愤怒的獅子,把内心的压抑全都爆发了出来。同时,吴士宏树立下这样一个野心,那就是自己有朝一日一定要有能力去管理公司的任何人,无论是外国人还是香港人。
经历了一些刺激和重创之后,吴士宏想要改变的现状欲望变得格外强烈,她发誓要把走出最底层,不在被人污蔑和轻视。从此,她每天都要比别人多花5、6个小时用于工作和学习,于是,在同一批聘用者中,吴士宏第一个做了业务代表。接着,同样的付出又使她第一批成为本土的经理,然后又成为第一批去美国本部做战略研究的人。最后,吴士宏又第一个成为IBM华南区的总经理。1998年2月18日,吴士宏坐上了微软(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的宝座,全权负责包括香港在内的微软公司。
于是,在中国信息产业界,吴士宏一下被众人所关注,因为她创下了几项第一:她是第一个成为跨国信息产业公司中国区总经理的内地人;她是唯个在如此高位上的女性;她是惟一一个只有实践文件的成人高考英语大专文件的总经理。在中国经理人中,吴士宏被尊为“打工皇后”。
1999年6月吴士宏因“个人原因”辞去微软的职务,10月11日宣布回暖大型国有企业TCL集团。吴士宏在新闻发布会上说,选择TCL是经过慎重考虑的,长期以来的愿望就是将国外优秀企业引入中国或将中国优秀企业推向国外。她立志要把TCL作为中国品牌做到国际上去。在职期间,她迅速地将TCL拓展为中国信息产业的领导者。
2003年,吴士宏因为严重的心脏病离开了TCL。2007年7月3日,TCL多媒体发布公告称,任命吴士宏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核委员会及薪酬委员会之成员。
为了做好事业,我们一定要怀有“野心”,对于未来要抱有良好的愿景,只要可能,都不妨尝试,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野心成就辉煌,不管你现在是怎样不堪的现状,都切不可妄自菲薄。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他没有野心。如果你暂时没有成功,没有地位、财富,无关紧要,只要你有野心,有把野心坚持到底的智慧和毅力,那么你离成功就会越来越近了。
3.哪里有阳光就朝向哪里。
雪莱有着博爱万物的宇宙精神,喜欢在户外写作。1820年春天在比萨完成的《含羞草》把他精于事物观察的长处发挥得淋漓尽致。结尾部分是诗歌的精华但同时也是最隐晦难懂的部分。诗人在这里以自我安慰的方式做了哲理性的总结:在充满了谬误、愚昧和纷争的人世间,生活中的一切都是表象,都是虚幻,死亡本身也是虚妄;因此,可爱的花园和美丽的女士,花园所有美好的东西都没有消亡,对于美和喜悦,根本就没有变化,也没有毁灭,之所以有那么多的人喜欢诗歌,是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读书经验对诗歌进行解读。雪莱受哲学影响较大,对懵懵懂懂活着的我们有指导作用。这首《含羞草》的最后说:我们感受不到他们的光明,是由于我们自身的黑暗。那么怎么办?哪里有光明就朝向哪里,反正要阳光地活着。
“一二九”运动后,一批批对国民党消极抗日感到失望的知识分子、青年学生奔赴延安。据两位美国学者统计,1938年末,等待批准进入陕甘宁边区的青年学生有2万人。投奔延安的人中,有来时带着钻石首饰的华侨,有上海滩的女明星,有冼星海、邹韬奋、丁玲、艾青、茅盾、萧军等著名的文化人,也有张学良的弟弟张学诗、杨虎城的儿子杨拯民这样的爱国军人。为了抗日,他们走到了一起。“理由很简单,延安没有盯梢的,延安吃饭不要钱,延安是自由、民主之地,抗日不受管束。”全中国的进步知识分子都同情和向往延安。到1940年代初,延安已经形成一个约4万人的知识分子群体。
军队还没有全面作战,民心已经做出了回答。向往光明和自由是人的天性,古今中外的仁人志士都是这样。
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当年他被南非法院以密谋推翻政府等罪名将他定罪,被判处终身监禁,监狱恶劣的环境、非人的折磨,并没有摧毁他的生命,人称,这源于一块苔藓的力量。曼德拉被关押的罗本岛,是一个狭小而没有人烟,被风吹得岩石裸露的荒凉小岛,是个活地狱。在他的牢房门口,有一大块岩石,上面有风吹来的尘土。他利用放风机会,用了足足3个月时间,把尘土带进牢房。
他在牢房角落里,积攒起了巴掌大的一块泥土,随后,他不时匀出自己少得可怜的饮用水,浇在那块土上。过了一个多月,那块泥土里,终于长出了苔藓。这是久违的绿色,是监狱里生长出来的生命。从此,他每天观察苔藓的变化,对它诉说苦闷。在漫长的18年牢狱生活里,是苔藓顽强的生命力,启发他活了下来,他也被誉为世界上心灵最强大的人。
最终,他在1990年年出狱,在1994年到1999年出任南非总统(第一位黑人总统),一生都在致力于反种族隔离。
在曼德拉的心目中,苔藓顽强的生命力是一抹生命的亮色,其间孕育着希望。或许在他心目中,身处恶劣环境中的苔藓就如同自己一样,苔藓都能存活,自己也要坚强地活下去。
近代在中国因政治被囚禁多年的政治家是张学良,幽禁台湾期间,张学良给妻儿的信中,记叙了日常生活小事,同时也不忘对子女的教育。
在西安事变之前,张学良军政事物繁忙,无暇顾及子女教育。其子女先后被送到意大利、英国读书。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后,子女在战火中流离失所。直到1940年,才在几番周折之后找到。对于子女的教育,张学良是心怀愧疚的。
“请看风急天寒夜,谁是当门定脚人。”这是张学良在另一封落款时间为“六月廿四日”的信中教育子女所引用的诗句。他写到,“要是到了风急天寒之夜,你能够不能够,当得起门、定得住脚?这可要看你骨气如何了……尤其是黑夜茫茫,你得有胆气,还得在黑暗之中,不失迷方向……内心光明,永不会黑暗的。”
政治黑暗的时候,人们在追求光明。政治清平的时代,我们追求内心的光明。
因为病毒性视网膜炎致盲的盲人摄影家约翰·达戴尔从商业摄影爱好者是如何一跃成为世界级艺术大师的呢?这得益于他对生命意义的领悟。在混沌中创造,在丑陋年代里执著求美。不管生活如何待他不公,也不管世界如何不干净,他也要义无反顾地追求真善美,就像太阳奉献光和热,地球承载世间万物,这已成为约翰·达戴尔这个卓越男人重获心灵健康的入场券。
他说:“如果没有包容和接纳,生存就不具有任何意义。”世界充斥着虚伪,自私和狡诈,适者生存,不必时时怨天尤人,人心当与地球承载万物那样包容一切,接纳一切,即会获得心灵的重生。他还说:“光明来自内心,眼力和视力并非一码事。有时候我想,如果上帝下凡答应让我重见光明,但必须忘记我已经领悟的一切,我不会同意。”
光明来自内心,道出了人性之美源自心灵的彻悟这一伟大真谛。视力再好,如果没有对真善美的领悟,充其量不过是有眼无珠地活着。盲人摄影家约翰·达戴尔包容一切,接纳一切,厚德载物,一生追求美,创造美,让他那独特的摄影艺术之光照亮了自己和他人,共同为这个不太干净的世界注入了新的活力。正是有了像他这样的人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世界还不至于那么糟糕透顶。太阳每天照常升起,地球日夜转动不停,黑夜过去就是光明,快乐把善良的心充盈。
4.好好展现自己的人格魅力
雪莱不满现实社会的黑暗,有过忧郁,但从不悲观,他对人类的前途始终满怀希望和信心,这使他的诗里大多洋溢着宇宙的欢乐,对于真善美的喜悦和面向未来的积极精神。看到云雀翱翔蓝天,听到云雀欢快的鸣唱,雪莱也情不自禁高歌一曲《致云雀》。诗人祈盼云雀:“只要把您熟知的欢欣,教一半与我歌唱,从我的唇边就会流出,一种和谐的热,那世人就将听我,像我听你一样。”诗人希望自己能像云雀一样,用歌声传播理想,为人类带来幸福和安详。自由欢乐的云雀,象征着诗人理想社会中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人们。雪莱的这种乐观主义精神,像一条彩带贯穿在他的诗歌创作中。
雪莱在现实中也遭遇了种种挫折,可是他却在这些挫折中培养了自己乐观的精神。当然也可以说,正是他这样的乐观精神、积极心态,才能克服重重困难,保持顽强进取的斗志,他的人格魅力甚至征服了两百年后的我们。
我们知道有很多乐观的人,很可能我们比他在肢体上更健全,但他们似乎比我们更幸福。比如无腿歌手陈州。他每迈出一步所付出的努力,比常人想象的要困难得多。陈州感叹地说:“每当我看到身体健全的人,穿着漂亮衣服的时候,有一种羡慕的感觉,也会想:如果我有腿的话也会很帅,但转念一想,其实我的‘木盒鞋’也不错,是独有的。我还有一个特别的别称‘无腿铁臂汉’。”
陈州,1983年农历十月十三日出生在临沂市苍山县农村。3岁起,父亲沉迷赌博,输光了家里的一切。5岁时,父母离婚,母亲带着两个弟弟改嫁。8岁起,陈州跟着爷爷四处流浪乞讨,期间爷爷教他打快板作为乞讨手段。13岁那年,身无分文的他从潍坊昌乐扒运煤火车去济南,却发现上错了车,从飞驰的火车上跳下来之后,失去了双腿。
1997年,陈州开始在街头独自卖唱。2000年,他在江西九江街头卖艺时,收获了属于自己的爱情。妻子喻磊顶着巨大的压力,义无反顾地跟了他,且为他生育一儿一女。自此,他更加自强不息,带着歌声用双手“走”遍了全国600多个城市,唱了3000多场个人“演唱会”,而且用双手先后90多次攀登多座高山,其中泰山爬了13次。
通过演出,陈州不仅收获了生活的保障,更收到了很多感动。为了尊重观众,同样是尊重音乐,他把赚到的钱存起来,等存够了,他就更换自己的演唱设备。他觉得自己虽然是个流浪歌手,但也要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显得特别精神。
2008年,四川大地震时,陈州依然是一个流浪歌手,是个乞讨生活的人,而且所赚不多,但他依然为灾区捐钱,并录制了一首歌曲《水手》,为他们鼓劲加油。
随着名声渐起,很多媒体也开始要采访陈州,但他并不觉得自己是一个名人,依然保持流浪汉歌手时的朴实和善良,他曾参加公益演出近百场。他说,“一路走来,有欢乐也有辛酸,但更多的是,大家的喝彩与鼓励。现在的我,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生活”。目前,他设立了自己的“陈州基金”,坚持捐款帮助孤残儿童,捐助希望小学。
陈州的故事,先后登上《鲁豫有约》《超级演说家》等各类节目。
在大多数媒体面前,我们看到的都是保持乐观精神的陈州。他向我们传递着积极的人生态度。
积极心态能激发高昂的情绪,积极的情绪激发脑啡分泌,脑啡又帮助大脑过滤痛苦,克服阴郁、战胜恐惧、消除紧张,凝聚顽强的意志力量。
这就是为什么成功者都是积极者,因为积极心态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有助于成功。消极心态却是心灵的毒药,它不仅排斥财富和成功,也在不断地排斥快乐和健康,甚至会毁掉一个人的一切。
据说上世纪50年代,有一则真实的故事,说的是北方的一家大医院同时来了两位患者,他们都怀疑自己患了肺结核病。经过医生的检查化验,结果出来了,其中一个真正患有肺结核病,而另一个只是由于感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可是由于这位医生的一时疏忽,写错了他们的化验单。那个真正患有肺结核病人的化验单上,写着“感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而那个没有患肺结核病人的化验单上,却写着“患有肺结核病”。没想到这两张小小的化验单却导致了两种不同的结果。那个真正患有肺结核病的人,认为自己身上没有结核病,心情一天比一天好,积极的心态,唤醒了他的免疫功能,两年后,身上的肺结核不药而愈。而那个没有患肺结核的人,心里老认为自己身上患有肺结核病,过度的担忧而导致免疫力下降,两年后真的感染上了肺结核。可见心态对人的影响是多么的巨大。从中可看出学会控制心态,就等于学会驾驭生命,不懂得调整心态,很容易酿成悲剧。
积极心态是在改变消极心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改变心态来改变命运,现在已经成为可能,正如大思想家詹姆斯所说:“我们这一代最伟大的发现,就是人类可以凭借改变态度而改变自己的命运。”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有多大?说到底,也就是那么一点点——积极心态与消极心态的差异。但就是这小小的差异,往往能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天壤之别,导致你一生的成功与失败人的一切都有两面性,问题在于我们自己怎样去审视,怎样去选择。面对太阳,你眼前是一片光明;背对太阳,你看到的是自己的阴影。成功是一种心态,心态又是个人的选择。
消极是生命的慢性杀手,它让人们长期处于挫败的不良情绪中。持有消极心态的人,他们常常把生活和工作当成混日子,觉得命运都是上天注定的,自己付出再多的努力都没有用。而积极乐观的人则相信自己的命运由自己把控,努力可以改变自己的人生。
和消极的人打交道,我们也会陷入悲观的情绪;和积极的人打交道,我们觉得这一整天都充满阳光和希望。那么,我们何不做一个积极的人、乐观的人,给这个世界带来更多的阳光和希望?
5.一切正能量都基于好好生活
1822年7月8日,雪莱乘坐自己建造的小船“唐璜”号从莱杭度海返回勒瑞奇途中遇风暴,舟覆,雪莱以及同船的两人无一幸免。按托斯卡纳当地法律规定,任何海上漂来的物体都必须付之一炬,雪莱的遗体由他生前的好友拜伦及特列劳尼以希腊式的仪式来安排火化,他们将乳香抹在尸体上,在火中洒盐。次年1月,雪莱的骨灰被带回罗马,葬于一处他生前认为最理想的安息场所。在他的墓碑上面镌刻着利·亨特引自莎士比亚《暴风雨》中的三句碑文:“他的一切并没有消逝/只是经历了海的变易/已变得更富丽而神奇。”
那一年,雪莱年仅30岁。一代巨星就此陨落。
雪莱的去世是个意外,但很多优秀人才的离去则是由于自身不注意爱护自己的身体。
2005年8月5日,年仅36岁的浙江大学数学系教授、博导何勇,因“弥散性肝癌晚期”于与世长辞。家属与学校同事公认的死亡原因是过度劳累。
何勇带队的浙大数学系分支运筹学与控制科学目前已位列全国前列;他指导的本科学生两获亚洲高校仅有的国际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他带的第一个博士生谈之奕28岁就被评上副教授。他先后被破格提拔为副教授、教授,任浙大运筹学与控制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成为浙大数学系最年轻的博导。在他离去不久,浙大数学系为他建立的悼念网页上,国内外同行留言痛心表示,何勇教授的英年早逝是“我国运筹学界的重大损失”。
有时候,我们过于努力,超过了身体的极限,反而得不偿失。
魏源是近代史上杰出的思想家、改革家、史学家、地理学家和文学家。人们常常称赞他博古通今、造诣精深。人们所不知道的,是与他同时代的另一位英才。
再高几厘米就会倒塌这位英才的名字叫石昌化。
魏源15岁在县试中,认识了小他一岁的竞争对手石昌化。主考官发现这两人年龄虽小,文章都属上佳。因为难分伯仲,便将他俩同时“拔置前茅,赞为双璧”。第二年,魏源和石昌化又同时参加了“府试”,分别获得冠军、亚军。
魏源能成功,绝对是“梅花香自苦寒来”。他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甚至因为在书房里待得太久,连自己家的仆人都认不出来了。
石昌化在认识魏源后,感到自己的见识与学问与魏源还有一段差距。一心争强好胜的他开始琢磨,自己该如何缩短差距,赶上魏源呢?
石昌化开始给自己加码:魏源读书读到三更,那我就读到五更。魏源读到五更,那我就通宵熬夜。如此拼命的他没想到,“梅花没香苦寒枯”。由于过分刻苦,石昌化患风寒引发痨病,进而呕血。
身体垮了,学业也就无从继续,这个早年与魏源站在同一起跑线的神童,因为过分苛求自己,失去了参加殿试的机会,“以病剧而不得与魏同捷”。
魏源不努力,绝对成不了魏源,石昌化过于努力,却只成为历史上的一个无名小卒。
哲学上有个著名的“稻草原理”,该理论认为往一匹健壮的骆驼身上放上一根稻草,骆驼毫无反应;再添加一根稻草,骆驼还是丝毫没有感觉;又添加一根……一直往骆驼身上加稻草,当最后一根轻飘飘的稻草放到了骆驼身上后,骆驼竟不堪重负瘫倒在地。
科学家说,一棵大树再怎么具有生命力,也只能长到122米到130米,不是大地撑不起它,而是它自己撑不起自己。在130米的极限,再长一米,甚至哪怕几厘米,都可能自己压垮自己,轰然倒塌。在其实在人生中,读书、工作、理想都是如此。要十分努力,却不可超出自己的能量极限,尤其不能把别人的高度当成自己一定要达到的高度,否则往往不成功,却逼苦了自己。
与之相对应的是“小鸟天堂”。小鸟天堂是广东新会闻名中外的生态旅游景点,天然赏鸟胜地,它位于新会城区以南10公里的天马村。380多年前,河中一个泥墩、一棵榕树长期繁衍,形成枝叶覆盖1万多平方米,树上栖鸟千万只,鸟类树相依,人鸟相处,和谐奇特,世间罕有的一道天然美丽风景线。
这棵大榕树之所以能突破极限,在于它不仅只想着长高,还想着扎稳根基。榕树这个树种也很奇特,它的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这样支撑树的支撑点就多了,支撑点越多,大树越不容易倒下。
这其实可以喻示我们,工作是根,我们要努力工作,花力气培育它,但到了一定高度以后,有品质的生活、乐观的态度、博爱的胸怀、良好的心态、正直的人格……则是我们的一个个支撑点,只有这些也像根一样扎进土里,我们人生才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