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瞬间芳华 风流永驻:民国十大名媛才女评传
20870600000018

第18章 陆小曼:写到湖山总寂寥(2)

不是说王庚不关心她,不是说两人没有过甜蜜,但这远远不够——陆小曼需要的不只是物质,更有精神上的满足。至少,她不能寂寞,不能没有男人的体贴和浪漫。婚前,她是父母捧在手心里的宝贝,是社交场中受人追捧的宠儿,婚后,她怎么可以没有观众了呢?

小曼天性多才多艺,她个性活泼,天生丽质,而且过惯了被人捧着受人瞩目的生活,婚后她却独守空房,没处发挥,没了观众,自然觉得无聊。生活如此平淡,寂寂无聊,日子好长,韶华正一天天流逝,苦恼无边……

小曼感觉不到婚姻有什么快乐,她甚至觉得这个婚结得真没劲,还不如单身呢。有时,她寂寞得想要哭出来。

难道就要这样让自己发霉吗?这样的日子,她快捱不下去了……

春色关不住

小曼这样的养尊处优生活,一般女人也许觉得应该满足了,但小曼不能,她是才女,受不了平淡,她也不想做一个花瓶。

她青春的心,渴望着一种浪漫的陶醉。忙碌的王庚没有觉察到自己女人的这个需求,实在不能不说是粗心得可以。

她跟母亲说起自己的寂寞,母亲还劝她要本分。她在日记中写道:

其实我不羡富贵,也不慕荣华,我只要一个安乐的家庭,如心的伴侣,谁知连这一点要求都不能得到,只落得终日里孤单的,有话都没有人能讲,每天只是强自欢笑的在人群里混。

但很快,一个人出现了。他闯入自己的生活,也闯入自己的心里。

小曼回忆说:

这样的生活一直到无意间认识了志摩,叫他那双放射神辉的眼睛照彻了我内心的肺腑,认明了我的隐痛,更用真挚的感情劝我不要再在骗人欺己中偷活,不要自己毁灭前程,他那种倾心相向的真情,才使我的生活转换了方向,而同时也就跌入恋爱了。于是烦恼与痛苦,也跟着一起来。

或许当时一些出走家庭,背叛婚姻的“娜们”小曼也时有听闻,她虽然说不上新女性,但也不想让不幸福的婚姻困死自己。

满园春色关不住,陆小曼风华正好,怎么可能孤芳自赏呢?

当时的徐志摩,为林徽因离婚,但林美人不辞而别,与梁思成订了婚。徐志摩苦追不成,只好作罢。认识陆小曼时,他正在感情的苦闷和饥渴中。

徐志摩认识陆小曼后,经常来她家。他本是王庚的好朋友,所以王庚对徐志摩也不设防。他自知没时间陪太太,还希望徐志摩能代他陪陪夫人。他们都是留洋回国的新派人,很有欧美绅士范。大概他对徐志摩的人品也信任,毕竟“朋友妻不能戏”啊,他怎么也不会想到后来完全变了样。

每当徐志摩到家里,王庚总对小曼说:“让志摩陪你去玩吧。”当徐志摩邀请他们夫妻同玩时,王庚总说:“我忙,叫小曼陪你去吧。”

这样,一个多情的诗人,一个美貌的少妇,就经常在一起了。两个人一起谈论文学,逛天桥,游公园……很快由熟悉产生好感。

有时想,他们可能不是一见钟情,但至少是在惺惺相惜中产生了感情。他的痛苦她能理解,她的寂寞他能慰藉。在她眼里,这个男人既不世俗也不冷漠,那么知冷知热,贴心知心,这和王庚是多么不同;在他眼里,她那么纯情娇媚,可爱脱俗,完全没有已婚女人的世故。徐志摩向来善于体察女人心,颇能体贴温柔,这样的男人,对于女人颇有吸引力。对于寂寞的陆小曼,徐志摩更是极尽关心体贴之能事,自然很快俘虏她的芳心。

徐志摩的英俊和才华,让小曼倾慕;小曼的美貌多姿,令徐志摩倾倒。两个人相谈甚欢,有聊不完的话题。小曼觉得徐志摩很真实,很懂自己;志摩觉得小曼娇俏玲珑,不沾一点世俗气,虽是已婚,但看去仍然是一少女。他们深情对视,彼此着迷了……

那种有些晕眩又像触电的感觉,小曼还是初次体会。她为这感觉振奋着:原来这才是爱情啊!失恋之后的徐志摩,也没想到会在小曼身上找到新的爱情和快乐。而且她这么美。和林徽因相比,她娇俏柔弱,小巧玲珑,美得更像女人,更加精致,更加让人心疼。在她面前,他感受到作为男人的力量和尊严。

两个人在对方身上看到自己,找到所需。爱情不期而至。

不久,王庚调任哈尔滨当差,与小曼分离两地。在这个空档期,徐志摩和陆小曼的感情得以迅速升温,难舍难分。

徐志摩真是艳福不浅。他视爱情为生命,爱情也很眷顾他,他拥有几位才女的爱情。但又觉得他爱得太容易,刚失恋,很快又爱上另一个。他爱得容易,但也爱得专,爱得深,爱得有品质。无论和谁,他都能爱得天昏地暗,惊天动地。在他那里,爱不是唯一,但要爱,就爱到纯粹绝俗,爱到极致。其激情真令人佩服。

林徽因之后,徐志摩和陆小曼同样爱得死去活来,惊心动魄。爱上小曼后,徐志摩诗情大发,写了很多情诗。可以这么说,如果说他从这段感情中得到了什么的话,那就是诗歌,他在这个阶段的大量发表,真正成就了他作为诗人的形象和声名。

我们看其中的一首《春的投生》:

昨晚上,

再前一晚也是的,

在雷雨的猖狂中

春投生入残冬的尸体。

不觉得脚下的松软,

耳鬓间的温驯吗?

树枝土浮着青,

潭里的水漾成无限的缠绵;

再有你我肢体上

胸膛间的异样的跳动;

桃花早已开上你的脸,

我在更敏锐的消受

你的媚,吞咽

你的连珠的笑;

你不觉得我的手臂

更迫切的要求你的腰身,

我的呼吸投射到你的身上

如同万千的飞萤投向光焰?

这些,还有别的许多说不尽的,

和着鸟雀们的热情的回荡,

都在手携手的赞美着

春的投生。

他为发现春天而惊喜。以及对爱情的激情赞美。爱情让他诗情大发,给他无限惊喜。他曾对小曼说:“我的诗魂的滋养全得靠你,你得抱着我的诗魂像母亲抱孩子似的,他冷了你得给他穿,他饿了你得喂他食——有你的爱他就不愁饿不怕冷,有你的爱他就有命!”

激情让徐志摩收获了诗歌,他写给小曼的《爱眉小札》(眉即陆小曼),也成为他诗歌的重要成就。所以,他对小曼十分感激,其中有这样的话:

眉,我感谢上苍,因为你已经接受了我;这来我的灵性有了永久的寄托,我的生命有了最光荣的起点,我这一辈子再不能想望关于我自身更大的事情发现,我一天有你的爱,我的命就有根,我就是精神上的大富翁!

徐志摩失去理智的诗歌一次次燃烧着小曼寂寞的心,热情似火,势不可当,小曼毫无防备地情陷于中,不自觉地从婚姻中“越轨”了……

很快,徐志摩求爱了:

我之甘冒世之不韪,及求良心之安顿,人格之独立。在茫茫人海中,访我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但毕竟小曼还是王太太,面对求婚,她还是没了主意,面对家庭和爱情,她开始了两难选择,为此纠结矛盾痛苦。

两个人恋爱的消息不胫而走,满城风雨。一个诗人,一个名媛,可想而知,这新闻一定是爆炸性的头条新闻。

亲友们得知后,没有一个祝福的,不是指责,就是反对。徐志摩更是众叛亲离,受到强烈指责。他为此十分苦闷,为避风头,孤身到英国,到他喜爱康桥去疗伤。

他不是害怕,他只是想一个人静静,他也没有后悔,更没怀疑自己的爱情——临行前,他他让小曼等他,等他回来……

真爱无罪

当小曼和徐志摩陷入爱情时,王庚升官了,从东北调任上海,小曼只有随同前往。

对于小曼的“出轨”,母亲大为光火,强烈反对。她是旧式女人,遵从三从四德的妇道尊严,极反对离婚。但她也知道女儿婚后不开心,对徐志摩真正产生了感情。在小曼的茶饭不思的相思病况下,她心疼宝贝女儿,只好服软。

但是,在内心深处,这位母亲终对两人的爱情不抱乐观态度。她后来曾经说:“小曼是因为接触徐志摩这种人和看小说太多才导致离婚的。”作为过来人,她大概明白所谓的爱情,是在一种感觉下形成。而这种感觉,是徐志摩有意给女儿制造的。他用这种感觉蛊惑了女儿,让她对他死心踏地,脱轨婚姻,最终导致后来的惨淡人生。

但她也不能否认,陆小曼和徐志摩是真心的,彼此相爱了。这种感觉让他们内心得到极大释放和愉悦,也爆发出强大的能量,与反对他们的世俗抗争。难道,这种爱情不值得把握和珍视吗?任谁遇到,也不想放弃。

事实上,关于这段感情,两个当事人当时情迷其中,之后也从未后悔过,这就足够了。至于结局,他们当时没有想过,之后又何必问他们要理智?爱情从来没有理智和道理,更没有应该不应该。

所以,陆小曼说:“真爱不是罪恶,在必需时未尝不可以付出生命的代价来争取,与烈士殉国、教徒殉道,同是一理。”

我想,她的这种信念当时应该就有了,不能说来自于自己,但至少徐志摩给了她这样的信心和力量,才使她决定与他一起,不管不顾,坚定地冲破世俗的藩篱走到一起。

徐志摩在英国又一次经历着爱情的煎熬,这次不是为了林徽因,而是陆小曼。这真是有意思。康桥,是他产生诗的地方,也是他爱情的疗养地。此刻,美丽的风景里,不时幻化出两张面孔,那是林徽因和陆小曼的。为了林徽因,自己抛妻弃子,成为大不道,也没能追到爱情。而眼下,自己又爱上了另一个已婚女人,同样爱得热烈深没,但这爱触犯了道德和世俗,注定要经历爱的磨难。己为第曾经此时不只有风景在国外痛苦,小曼在家里也得了相思病,但两个人遥遥相思,心有灵犀。

徐志摩给小曼写信,也为她打气:

有志事竟成,没有错儿。奋勇上前吧,眉,你不用怕,有我整个儿在你旁边站着,谁要动你分毫?有我拼着性命保护你,你还怕什么?

看他如此勇敢,陆小曼自然增加了勇气。

热恋中的人,越阻挠越难分。徐志摩才华横溢,风神潇洒、吸引着小曼,小曼的“林下之风”,让徐志摩有“绝代佳人”之感。在徐志摩眼里,小曼是“一个最美最纯洁虽可爱的灵魂。”是“一朵稀有的奇葩。”是不耽于富贵,追求真和爱女神,让他轻松,最“能做我的伴侣,给我安稳,给我快乐”;在小曼的眼里,徐志摩真实、真诚、正直、率真,志趣不凡,热情永驻,又那么善良、包容,有着伟大的慈悲心。而且,他那么有绅士风度,心胸宽广又柔软,活得又那么自由不拘。与他生活,一定幸福无比。

在思念和期待中,这对玉人把对方神化,也把他们的爱情想象得无比美好……

徐志摩来信说:

溺水三千我只取她那一瓢饮……我有时真想拉你一同情死去。我真的不沾恋这形式的生命,我只求一个同伴。他问她:我如果往虎穴里走,你能不跟着来吗?……

热烈奔放的情感,让陆小曼着迷了,越陷越深。也许这正是她和徐志摩的适合处,两个人热烈地呼应,沉在爱情的海洋中,不能自拔。而与相比,林徽因就显得更加冷静而聪明。也许这正是陆、林两美女的最大不同。一个为爱赴汤蹈火,一个仅限于体验,在理智面前适可而止。

……

陆小曼的浪漫和勇敢被爱情激发出来后,她和徐志摩已经难舍难分了。两个人决定战胜一切阻碍,坚决走在一起。

徐志摩从英国回来后,他直接找到胡适、刘海栗、梁启超等名流,向他们说明自己遇到这次爱情,希望得得到他们的支持。胡适和刘海粟支持,梁启超则反对,他觉得自己的这个学生太激情,因爱情失去了理智。但他禁不住这个被爱情折磨得狼狈不堪的诗人,只能勉强答应。

在上海“功德林”素菜馆,刘海栗出面请客并主持,请来陆小曼、徐志摩、王庚、及小曼的母亲,朋友唐瑛、杨杏佛等人。

酒过三巡,刘海栗说到婚姻话题,他说:“今天我做东请客,是纪我的一件私事。当年我拒绝办婚姻,从家里逃出来,后来终于得到幸福。来,大家干一杯!”

大家都知话里有话,都偷看王庚。王庚不知情,照常与大家敬酒。

刘海栗又说:“中国正处在社会变革时期,新观念层出不穷,但是封建思想却还在禁锢着某些人的脑子。我们都是年轻人,谁不追求渴望幸福呢?所以我的婚姻观是:夫妻双方应建立在人格平等、感情融洽、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妻子不是丈夫的点缀品,三从四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祝天下的夫妻都拥有幸福!”

王庚听出了苗头,他找了个借口,敬了大家一杯酒,先走人了……

结果,王庚高姿态地退出,成全了徐志摩和陆小曼。但是,他心有并不情愿,因为他也爱着陆小曼,只因忙于事业,对小曼关心体贴不够,加之有些军人的大男子主义,以致让徐志摩有机可乘,最终失去娇妻。离婚后,他一直未再娶,直到1942年死于外国。年仅47岁。

王庚靠自我奋斗成才成功,头脑不笨但似乎情商不够,在感情上有些迟钝,至少有些疏忽了。在对待女人和处理方式上,也有些欠妥,以至于在感情上败下阵来。实在惋惜。据说当他听说陆小曼出轨后,曾写信给她:

如念夫妻之情,立刻南下团聚,倘若另有所属,决不加以拦阻。

后来,他又追问小曼,她始终不敢承认。他于是掏出手枪逼她,她才如实招供。王庚此时已是五省联军总司令部的参谋长,以他的实力,要想处理情敌徐志摩不成问题,但他最终选择了放弃。因为无法挽回,也因为他的自尊。

王庚表现出的高姿态,同样说明他的理智和大度。与小曼办完离婚后,据说他还送给徐志摩一句话:

我们大家是知识份子,我纵和小曼离了婚,内心并没有什么成见;可是你此后对她务必始终如一,如果你三心两意,给我知道,我定会以激烈手段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