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瞬间芳华 风流永驻:民国十大名媛才女评传
20870600000001

第1章 前言

民国,20世纪一个特殊而魅力的时代,乱世风云,但英雄辈出,大师云集,个性张扬,理想贲张,可谓百舸争流,风流百代……

民国女子,既传统又现代,既婉约又时尚,可谓传统的现代人,现代的传统人。她们内敛与张扬同在,旗袍与高跟鞋同辉,诗画与钢琴同奏,实在是一道独特的风景。这道风景前所未有,之后难再,也无可替代。

而最耀眼的,莫过于那些名媛才女们,她们出身名门望族,而且才情出众,风华绝代,是民国女子中的翘楚。这些名媛才女们,她们显赫的家世,深厚的家学渊源,美丽的容颜,独特的个性,出众的才华,传奇的爱情与经历,她们明星一样的风光和无奈,她们在乱世中的沧桑与曲折,等等,都凸显出民国的时代风云。

她们是让人羡慕的女神。她们天生丽质,从小就是家里的掌上明珠;她们出身高贵,接受了当时最好的中西教育,陈衡哲、凌叔华们,从小就接受了最好的私塾教育;她们天资聪慧,林徽因、陆小曼、唐瑛们,从小就表现出超常的灵气;她们才情高绝,吕碧城,凌叔华、苏雪林、张爱玲们,少年时就能咏出老道的诗词,令士林为之一震;她们个性独特,从小自诩不凡,吕碧城从小就表现出坚强独立,张爱玲从小孤冷成熟,苏雪林自小就倔强较真;她们都青春时成名,冠盖中华;她们的爱情,与她们的才华一样,风流绝世。她们是耀眼的明星,无论当时还是后世,让人羡慕不已,叹赏不断,传说不尽。

然而,女神们风光的背后,同样也有泪水与忧伤。吕碧城少年成名,冠盖群芳,但却一生未嫁,其孤独苦闷有几人知?人们只看到林徽因事业得意,才貌双全,儿女成“好”,征服男人无数,但几人知她的寂寞?她的诗里,孤独无限。人们都感动于张爱玲入木三分的文字,哪里知道这些都源自于她落末的家族和传奇的爱情呢?苏雪林在文学和学术上成就非凡,却是以无爱无家无子的孤独人生为代价的……所以,女神们也有人生的挣扎与努力,也有爱情的纠结与痛苦,也有人生的无奈和沧桑。甚至,由于她们的绝世才情和所处的声名地位,她们所做的努力,她们所受的痛苦,比常人更多更多。

是什么造就了她们的才情?是什么成就了她们的风华绝代?或许,除了天生禀赋、家学背景、个人努力,更有时代的机遇。或许,正是民国,也只有民,成就了她们。她们,属于民国,也只属于民国。

她们是大宅门里走出的名门秀彦,她们顾盼生辉,吐气若兰,耀如春华,风流蕴藉,情致两饶;她们风骚尔雅,暗香袭人;她们美姝倾国,风华旷世……她们的美,真真无法形容;面对她们的美,语言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民国已去,水流花谢春去也,但名媛才女们,风流自在。她们只是回眸一笑,便醉了人间。刹那芳华,风流永驻。

本书选择民国最具代表性的十大才女:吕碧城、陈衡哲、林徽因、陆小曼、张爱玲、凌叔华、苏雪林、王映霞、唐瑛、潘玉良为对象,从其家世、才华、事业、爱情、家庭,以及经历等方面入手,突出她们作为名媛的家学渊源,突出其作为才女的才情,立足客观钩沉历史,梳理往事,再现其才情和风流人生。同时,作者以女性的直觉,以现代人的视角,结合时代,对她们进行独特而全新的解读。全书叙议结合,虚实结合,历史性与文学相结合,感情与理性相结合,力求展现出这些名媛才女的丰满形象。

每一章以主人公的诗词入手,简括其风华特点。然后逐节分述,详写其家学、才情、爱情及传奇经历,从而再现她们的爱与美,才与情,喜与忧。全书集史料性、故事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加上一些老照片,相信一定给读者不一样的阅读感受。

总结一下,与市场上同类书相比,本书有以下显著特点:

一、本书只专注于名媛才女。一是出身名门,强调其家学渊源,强调传统文化根植于她们的心里,成为她们才华和人品的源泉;二是才女,强调其才情,因为有才情,因为文艺,所才成就其风流和风华绝代。

二、本书不是被动写民国女子,就事记事,而是以现代女性的视角,夹叙夹议,有感有评地写,有实有虚地写,这使本书的评传性质明显。作者写她们,旨在给现代女子一种启示,这使本书又有励志性质。

三、本书的写作,强调立足于客观历史,对确有其事的史实是写实风格;强调其才情,对其才情是虚写的,或者说文学的风格;强调评传性,对其思想做现代人视角上的理性评价。既有细腻的描摩,又有理性的评析,既有传记的可读性,又有文学的艺术性,文字强调文采的同时,强调思想性。

四、散文随笔性的表现手法,读来更贴心。

五、有老照片,增加阅读的直观性。

让我们走近这些风华绝代的女子,欣赏她们的才情和风华,体味她们的落寞和忧伤。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书的写作和出版过程中,本书编辑贡献了富贵的建议和辛勤的劳动,在此表示感谢。

风彩

2014年11月于京东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