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生活中的博弈心理学
20823800000027

第27章 博弈制胜的心理操纵术:狭路相逢,技高者胜(1)

无论是在谈判、销售还是平常的大事小事中,我们都会遇到一些不太好“击败”的角色,有时甚至不管怎么迎合和迂回制敌都无法使他们动心。这时,不妨拿出一些比较狠的“招数”,让对方陷入有口难辩的境地,最终他恐怕想说“不”都不行了。

杜根定律:胜利只属于满怀信心的人

在广袤的非洲大草原上,时常会上演同类动物之间的领地争夺以及不同类动物之间的生存角逐,最让人为之动容的是狮子与羚羊间对抗的激烈场面。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这个自然法则的约束下,处于弱势一方的羚羊不得不面临诸多挑战。它们在吃草、喝水、睡觉的时候总要提高警惕来抵抗外界敌人的突然袭击。

而处于食物链最高级别的狮子同样也不得轻松,因为单个的羚羊虽然弱小,但是当狮子对它们发起突然袭击时,它们会马上整编好队伍,围起一圈,扬起头上的角,勇敢地与狮子对峙。

很多时候,平日里威风凛凛的狮子都不能抵挡这样长久的拉锯战,最终放弃这顿美餐。

试问,假使在狮子进攻的那一刻羚羊们只会慌作一团,自顾自地四下逃遁,那么还有那种势均力敌的场面吗?还有那种看似平常却又难得的凝聚力以及勇敢面对的勇气吗?它们坚持必胜的决心才会坚守抵抗的信念。

竞争无处不在,在人类社会中,竞争同样是生存法则里最耀眼的一条,而信心强大的人往往成为竞争者中的佼佼者。信心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强者不一定是胜利者,如果你接受最好的,你最后得到的往往也是最好的,只要你有信心。

戴高乐将军曾经说过:“眼睛所看到的地方,就是你会到达的地方,唯有伟大的人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他们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决心要做出伟大的事。”

中国这个泱泱大国,在随着历史的车轮前进的时候,那些被载入史册供后世瞻仰的华夏儿女都非常坚定地告诉我们,如果我们自己都不相信自己,那么就不会有这么多彩的文化和文明的发展。

南宋末期,朱元璋带领农民兵在南方清除割据的霸权势力时,遇到了陈友谅这么一个强劲对手。陈友谅装备先进、资金到位、人数众多,不管怎么看,率领一批农民兵且没钱没势的朱元璋都不是陈友谅的对手。但他在与陈友谅长达18年的过招生涯里凭着自己的信心和智慧一点一点地强大起来,最后终于在鄱阳湖这场鏖战中大获全胜。

当自己的小渔船在陈友谅的大船对照下显得势单力薄的时候,朱元璋没有放弃,反而更加坚定信心。很快朱元璋充分认识到了自己船小却轻巧的特点,便令爱将徐达将手下分成几支小分队,用火筒转移对方的注意力,打得陈友谅措手不及,最后反倒逼得陈友谅以惨败告终。

有一个词叫做“听天由命”,但还有一个更为关键的词叫“事在人为”。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险境,在那一刻我们如果能冷静下来,分析利弊,那么决定权会重新回到我们手中,我们的命运就不会任由环境左右摆布。信心给了我们振作起来的力量,它是成功的第一要义。

在一次失败后,我们告诉自己这也是一种收获,然后积极面对,那么它就成为我们成功前的一次历练。

在努力中,我们告诉自己这是黎明前的黑暗,从而披荆斩棘,逐风踏浪,它就将成为成功来临前的一道曙光。

自信心给了成功助力器,成功给了自信心继续增长的空间,两者相互交织,交相辉映。183电影版《奋斗》里,李晨饰演的陆涛在上台的前一分钟知道自己的设计理念被对手剽窃后,强令自己冷静下来,扔掉紧握在手里的完美演讲稿,径直走上台去。没有丝毫犹豫或胆怯,他重新阐述了自己的理念,加以发挥,不紧不慢地娓娓道来。

正是在上台前有十年磨一剑的坚忍和努力,才会有上台后的淡定和从容,这时的自信不是空洞而虚伪的论调,也不是做几下深呼吸就能拥有的。自信是伴随着努力一起成长起来的,它见证了一个人的成功。

一个人拥有了自信,就有了向成功努力迈进的脚步。它是打开新天地的金钥匙。拥有它,你就拥有一双能够自由翱翔的翅膀,变得无所畏惧。

自信,顾名思义,就是相信自己。它是人们对自身力量的一种确信,是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的信念。它是人们众多心理情绪中最积极、最美好的状态之一。

不过,在塑造自信心的同时,我们也要了解,自信不是自负,夸夸其谈也并不是自信。真正的自信需要足够的实力作为支撑,当自己从内到外都有了笃定的信念和精神时,自信自然而然就会成为我们的名片。

古德定律:知己知彼才能投其所好

1964年4月,担任中国外交部部长的陈毅带着中国代表团参加第二届亚非会议的筹备会,会议地点在印尼的雅加达。当陈毅一行到达雅加达之后,他首先会见了印尼的总统苏加诺,然而双方在会面谈话中出现了意见不一致的情况。

陈毅的意见是:既然第一届亚非会议是在亚洲的万隆召开,那么第二届亚非会议应当选在非洲国家召开。而苏加诺的意见是,他希望第二届亚非会议仍然在万隆召开。整个会议因为双方意见的不统一而进展得非常不顺利。

这时陈毅想了一个办法,不仅能增进彼此的和气,还能让对方同意自己的观点。他知道苏加诺这个人十分爱面子,所以陈毅就从苏加诺的角度出发来看待这个问题。

他对苏加诺总统说:“非洲地区有40多个独立国家,如果您主张在非洲地区召开会议,这就等于表明您是支持非洲独立的。这不但能表现出您的高瞻远瞩,还能185展示出您作为政治家顾全大局的风度。当您去非洲发表演讲时,更能获得他们的支持和敬爱。”

苏加诺一听,觉得陈毅的话十分有道理,当即同意第二届亚非会议在非洲国家召开。

在这里,陈毅运用了“古德定律”。古德定律的含义是:成功的沟通,靠的是准确地把握别人的观点。也就是说,知己知彼,投其所好,在交流、沟通与心理博弈中是相当重要的。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与人在相处时很难将彼此的想法都传达出来,当你想要对方顺着你的思路前进时,你就要先明白对方心中所想,才能根据对方的想法对其施加影响。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现实是“熟人千句好,生人一句难”,跟陌生人交谈都很难,更别提说服一个陌生人采纳自己的想法了。

但是,运用古德定律或许能帮助我们改变这种不利的局面。当我们面对陌生人时,可以先了解清楚对方可能产生的想法,而不是径自向对方讲述自己的意见。因为对于一个陌生人来说,突如其来的语言攻势是容易让其产生烦躁情绪的。这时不妨先进行简单的交谈,等陌生人慢慢放下防备且透露出自己的意见时,再顺势改变自己的策略。

就像孙子兵法中的那句话一样:“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当双方的谈话内容涉及彼此之间的利益问题时,就要将谈话的内容引向“这种做法会给对方带来什么好处”,在自己的意见中绝对不要出现可能对对方不利的内容,这样才能收到双赢互利的效果。

一家公司的销售部经理是一个谈判高手,他一直以在商务谈判中从不出现失败而著称。他的独门秘笈很简单,就是每次跟其他公司商谈业务时,都会提前将对方公司的盈利状况和相关的业务人员进行分析,还会特地根据对方的特点而选择谈判的时间和地点。

这样做的直接好处就是,在谈到对方公司的业务状况时,他总是能第一个说出对方公司运营中的一些难处,从而表明如果双方合作的话将会给彼此都带来更多的利益。

就这样,对方感到他的提议会给自己公司带来好处,于是都会欣然同意合作要求。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都做着“影响他人”的行为,但是不同的影响方法会带来许多种不同的后果。好的影响方法可以给自己和对方都带来收获,坏的影响方法则常常导致两败俱伤。

有一位穿着时尚的女士来到商场里买衣服,她在一家店里连试了好几件衣服都不是很满意。这家店的店员发现,这位女士觉得衣服不适合自己的原因是她在试衣服的时候并没有将腰挺直,这样试衣服会让人看起来很没精神。

这时,这位女士又看上了一件衣服,试了一下觉得还是挺喜欢的。这位店员注意到了这一点,马上在旁边建议道:“您真是好眼光,先前那些衣服不是太大就是太小,您的身材都展现不出来。但这件衣服真的很适合您,您再摆个您觉得很好看的Pose就更能展现您的身材了。”

这位女士一听,不由得在镜子面前站直了,摆了拨头发的动作。她惊奇地发现这件衣服真的很适合自己,自己在镜子里看起来很漂亮,既能显现出苗条的身材,还衬得自己的皮肤很白。

店员在她身边说道:“您穿这衣服显得更苗条了,身材看起来更完美了。”这位女士很高兴地说道:“真的啊,我也是这样觉得的。我想买这件衣服!”说完就让那位店员将衣服包了起来。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如果想要成功地影响和说服对方,就一定要学会运用古德定律,要了解对方的想法和喜好等方面。如果能对对方有一定的了解,之后就会很容易影响和说服他。

就像上面故事中的店员一样,她发现了那位女士对于最后那件衣服的喜爱,于是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促使那位女士很痛快地就将衣服买了下来。

古人云:“非知人不能善其任,非善任不能谓之知。”这就是说,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了解对方,就不能很好地任用对方,更不能影响对方、说服对方。我们要仔细观察一个人的言行举止,进而了解对方的一些思想,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影响和说服对方。

那么,在人与人的相处中,想了解对方,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下手呢?

1.我们要先了解对方的性格

不同性格的人对于他人的意见会有不一样的态度。只有了解了对方的性格,才能按照对方的性格进行有针对性的准备。

2.我们要了解对方的长处

长处就是指对方最为熟悉和了解的事物。我们根据对方的长处随机应变,不仅可以和对方拉近距离,还能让对方的长处成为我们影响和说服对方的有利条件。

3.我们要考虑到对方在谈话时的情绪

我们要考虑对方的情绪,需要了解两方面的信息:一是对方在谈话前因为哪些事情而导致出现不好的情绪;二是在谈话中对方的思绪都集中在何处,对于谈话者的态度如何。我们了解到对方的情绪就能了解到对方的思想动态,这对于我们影响和说服对方会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总之,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可以利用古德定律来影响和说服他人,这样往往会让对方心服口服。

古德定律就是指人们在生活中往往可以利用对于对方的了解来投其所好地影响和说服对方。我们在准备影响和说服他人之前,要了解对方的相关情况和他的心态等,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对方施加影响,对方常常会很快就认同你的观点。

趋利法则:小利益产生大力量

博弈制胜的心理操纵术:狭路相逢,技高者胜

阿凡提是一个老少皆知的英雄式人物,在维吾尔族的传说中,阿凡提这个人物以为人机智、说话风趣而著名,他常常利用自己的智慧帮助贫苦百姓惩治像巴依那样的黑心地主,是先知和智慧的象征。

有一天,阿凡提去又吝啬又贪财的巴依老爷家借锅用,巴依老爷虽然很不乐意,但是看见阿凡提愿意以他的毛驴作为抵押,便同意阿凡提借走自己的锅,但是再三强调,让他第二天一定要归还。

第二天,阿凡提不但按照约定的时间将锅归还,还带了一个小锅来。巴依老爷很好奇,便问道:“阿凡提啊,你来还我的锅怎么还带着一个小锅啊?”

阿凡提凑到巴依老爷的耳朵边小声地说道:“巴依老爷,你可是不知道啊,昨天你借给我的锅是一个怀了孕的锅啊!今天早上我往你这边赶的时候,它刚刚生下这个小锅,所以我就把这个小锅也还给你!”

巴依老爷心里嘲笑阿凡提:“真是个蠢货,锅怎么会生小锅呢?!”但是为了得到那个小锅,他便装模作样地对阿凡提说:“是啊,我都忘了我昨天借给你的那个锅是怀了孕的锅!今后你想借什么就过来找我借好了,不要客气!”

之后,不管阿凡提管巴依借什么东西,再归还的时候都会多一件小的东西,巴依老爷在心中不断地嘲笑阿凡提傻,但是因为每次都有多出来的东西,又让他高兴极了。

一个多月之后,阿凡提很着急地找到巴依老爷说:“巴依老爷!巴依老爷!我娘生了很重的病,我想借你的那口金锅给我的母亲熬药!”

巴依老爷小眼睛一转,心中想道:“这次可是金锅啊!等他还给我的时候我不就有两个金锅了吗?啊呀,一定要借给他!”巴依老爷急忙将自己家祖传的金锅取出来借给了阿凡提。

过了好长时间,阿凡提都没有将自己的金锅归还,更不要提小金锅了,巴依老爷再也坐不住了,决定亲自去阿凡提家把金锅要回来。正在他准备出门的时候,阿凡提上气不接下气地跑到巴依老爷面前说道:“巴依老爷!大事不好啦!你借给我的那个金锅因为难产死掉了!”

巴依老爷大惊,将自己的小眼睛瞪得圆圆的,喝道:“放屁!一个锅怎么会因为难产死掉呢?你这是满口胡言!”

阿凡提大声地回答道:“巴依老爷,你都相信锅可以生小孩,那为什么你就不相信锅会因为难产死掉呢?”巴依老爷当即无话可说。他不但因为自己的贪婪而失去自己祖传的宝贝,还成了大家的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