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成渝经济区会展业发展研究
20793800000037

第37章 成渝经济区各地政府关于会展业发展的思路(8)

(九)自贡市

自贡市“十二五”规划特别提出要做大会展经济。一方面,举办特色品牌展会,提升自贡国际恐龙灯会的规模和水平,努力扩大汽车、家电、农产品等特色展会的影响力,打造具有行业特色和地方特色的专业会展品牌。另一方面,加大争会、办会力度,吸引一批省内外重要会议、大型展览会、品牌发布会和投资贸易洽谈会等商务活动来自贡举办,构筑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促进贸易洽谈和招商引资,发挥展会媒介功能。同时,积极培育国际会展企业,引进国内外知名展览服务机构,推动自贡会展上规模、上水平。此外,推动会展业市场化建设,推进会展服务专业化、市场化,积极发展各类会展公司、会务公司及中介服务机构,延长会展产业链,建立重大展会的组织协调机制,从展馆、酒店、餐饮、娱乐、交通和旅游等方面实现配套联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放大展会效应。

为扩大居民消费,“十二五”规划提出要构建消费平台,巩固元旦、春节、五一、国庆和中秋等传统消费节日促销活动成果,指导商家不断扩大新的消费内涵,促进消费。与旅游、会展互动,打造节庆活动平台,吸引外地游客,带动消费。充分挖掘本地文化底蕴,在消费淡季策划自贡盐帮菜美食节等一系列活动,激活消费。积极开展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和建材下乡等促销活动,努力拓展消费。

自贡市在《关于建设文化自贡的决定》中提出,要实施精品文化工程,其中一项是塑造特色文化体育活动品牌。利用自贡灯会的品牌优势和丰富的自贡民间文化资源,创新性地举办好年度自贡灯会,策划组织具有较大影响的跨区域文化交流展演活动,举办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题的博览会;实施文化兴旅行动,将文化与旅游、商贸节会相结合,大力发展特色民俗文化游和乡村文化旅游,着力培育专业性文化旅游节会品牌活动。组织高水平文化体育竞技赛事,培育轮滑、街舞等3~5项全省性的特色体育活动品牌。

另外,自贡市将实施历史文化名城升华工程,创建井盐文化特色城市。坚持规划先行,理性推进旧城修复改造,推行旧城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有机统一,努力保存旧城风貌,体现井盐文化特色。实施盐业文明展示活动,利用吉成井遗址和陈家祠堂等盐业历史建筑,规划建设中国井盐科技博物馆及盐业文明博物馆集群。加强老工业基地工业遗产的抢救保护,搜集整理化工城建设、三线建设等重要历史时期的工业遗存,筹建自贡工业博物馆。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在推进“两化”进程中,塑造一批富有文化内涵、展现盐都风貌和文化元素的文化小品、广场和城市雕塑,提升井盐文化特色城市的品位和形象。深入发掘井盐文化旅游价值,打造中华釜溪盐道等井盐文化旅游精品。加快吉成井、燊海井、贡井老街河街古建筑群、自贡盐运水道、盐商府邸王家大院、三多寨、仙市古镇和赵化镇等的保护开发与利用,实现文化遗产事业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推进大公井古盐文化旅游园、燊海井—吉成井盐史文化博览园、仙市古镇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实施。扶持弘扬井盐特色文化的文学文艺、广播影视创作,提升文化与城建、产业、旅游、科技等的融合程度。

位于贡井区贡井工业集中区的川南汽贸产业园是自贡市初步确定建设的六大重点专业市场集聚区之一。自贡市“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建设专业市场,在该集聚区主要布局品牌汽车、摩托车销售(交易),二手车交易(含评估、鉴定),汽车、摩托车维修保养,汽车配件销售,汽车美容装饰,汽车仓储物流,汽车文化广场及相关配套的办证、考试、检测和税务等功能服务区,以及银行、保险、会展等商务服务区、生活服务区等汽车相关产业。

(十)泸州市

泸州市在《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实施意见》中提出要大力发展商务服务业,着力培育会展服务业。同时,理顺会展管理体制,加强对会展业的规划和监督管理,并继续举办好中国酒城·泸州迎春购物月、“酒博会”和“房交会”。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商务部、省政府主办的国内外知名品牌会展,搭建对外合作平台。

泸州地处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作为中国著名的酒城,酒业是泸州的核心支柱产业,同时也是泸州会展业得以发展的重要支撑点。泸州白酒产业“十二五”规划提出坚持以浓香型白酒生产及加工为主导,积极推动酱香、清香、兼香型白酒产品的多元化发展和酿酒原料、技术应用,以及包材、印务、物流、会展等涉酒关联产业的全面发展。在品牌建设方面,深入挖掘、整理与泸酒文化关联的川商文化、河道文化、古镇文化、名人与泸州酒等文化资源,倡导市民学习掌握宣传泸酒文化;加强全市酒遗址保护与申报,推进“泸州老窖老作坊群”、郎酒老作坊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工作,大力推进白酒文化遗产标准体系建设,增强中国酒城的文化支撑力;加快完善游人接待中心、停车场、旅游通道、购物商场、餐饮等配套设施建设,着力提升泸州老窖工业旅游景区、郎酒二郎镇名酒·名镇、中国白酒“金三角”酒业集中发展区等景区(点)旅游档次;积极开展酒俗、酒道、出酒仪式等表演活动,进一步提升泸酒人文品位。

(十一)内江市

内江市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大力发展服务业,助推区域经济发展。

生活性服务业方面,一要发展商贸流通业。加快改造旧城四方块商业中心,着力培育邱家嘴商圈、高铁新城商圈、谢家河商圈及太白路北沿线商圈;提高美食休闲娱乐一条街、花鸟古玩字画一条街等的同业度;加快引进国内外知名的大型购物中心、专卖店、精品店、汽车4S店,精心打造汉安大道商业步行街,提升内江主城区商贸服务整体功能,打造城市核心商业区。启动大型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工程机械市场、水产品市场、二手车市场等各类专业市场建设,不断提高隆昌禽苗市场、大千建材市场和黄桷井批发市场的辐射能力,逐步完善市场流通体系。以发展农村和社区商业为重点,优化全市城乡商业网点空间布局,深入推进“万村千乡”“双百市场”和社区“双进”等重点工程,建立健全农村和社区商贸服务体系。用现代营销方式改造传统商贸业,积极发展新型业态。二要发展餐饮服务业。以各类美食节活动为载体,深入挖掘内江美食文化内涵,研究丰富地方菜系,突显菜品独特风貌。大力培育特色餐饮街区和餐饮名店,突出主题元素,提升装修档次,创新管理模式,营造一流的服务环境。着力培育球溪鲢鱼、隆昌羊肉汤等特色餐饮品牌,鼓励企业发展连锁经营,提高餐饮业区域知名度。围绕核心商业区建设,加快引进国际、国内著名餐饮企业,提升全市餐饮服务业整体档次和管理水平。

旅游业发展方面,依托内江城区沱江九曲十一弯的独特景观,加快甜城湖水上旅游项目开发,着力打造连接“一街两园三山六桥八景”的甜城湖水岸风情游憩带;加快乐贤半岛生态休闲度假区开发建设,努力将其建设成为集会展、观光、运动、休闲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国家级4A级景区;积极开发威远穹窿构造地貌资源,着力打造集科考探秘、自然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国家级穹窿地质公园和国家级5A级景区;加大资中历史文化古城和罗泉古镇保护开发力度,深度挖掘文化内涵,将其建成西部千年文化名城和川南特色古镇;以牌坊文化、古寨民俗文化为重点,进一步加大隆昌三古之旅的开发力度,完善配套设施,着力打造国家4A级文化生态度假区;积极发展城郊乡村旅游,重点打造一批特色星级农家乐。合理规划明细旅游线路,创新旅游业营销及管理机制,加强区域协作与互动,加大旅游资源与环境的保护力度,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方面,一要发展文博会展业。深入挖掘名人文化、美食文化以及沱江流域内涵丰富的民俗文化等,以政府推动、市场主导、协会参与的运作方式,依托高铁新城会展中心、大千文化产业园及各类博物馆、文化馆等平台,高水平举办各类展览、经贸、民俗、艺术等特色文化活动,积极承办大型体育赛事和国家级、省级主题节会,培育壮大会展经济,进一步提升城市知名度,吸引投资主体,拉动地方消费。二要发展艺术品业。以书画展览馆、书画院以及书画市场为载体,畅通“书画经济”产、供、销渠道,加强艺术品中介机构的市场化培育,推动“大千书画文化”的产业化发展。以隆昌“中国夏布”为依托,打造集苎麻栽种、初加工、再加工到艺术加工的完整文化产业生产链条,多层次开发夏布画和夏布工艺品,将夏布文化产业推向全国、走向世界。充分挖掘隆昌“石牌坊之乡”独特的“青石文化”资源,加大青石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力度,培育青石雕刻技艺传承人,促进青石文化产业规模化发展。

(十二)南充市

南充市在《关于加快发展南充会展业的建议》中对该市的会展业发展提出了几点要求:一是高起点规划,把会展经济作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提升产业素质和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战略举措,聘请具有专业资质的规划团队,大气魄、大框架编制《南充会展业发展规划》;二是积极培育主体,推动各产业园区、专业市场、大企业集团和个人投资组建会展公司,同时积极引进国际或全国性知名会展公司入驻南充,逐步形成以会展中心为核心、大型会展企业为龙头,会展及相关服务企业相配套的会展市场主体体系;三是打造品牌,坚持把培育品牌作为会展业发展的第一要务,依托南充的产业优势和区域优势,进一步巩固和壮大中国(南充)嘉陵江合唱艺术节、升钟湖钓鱼节、丝绸文化节、迎春购物节、旅游文化节、川东北商品交易会、农产品博览会、消夏啤酒节、品牌汽车展销会、房地产交易会等展会;四是创优环境,加大会展专业人才的引进、培养和储备,为发展会展经济提供智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