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成渝经济区会展业发展研究
20793800000022

第22章 成渝经济区会展业关联效应分析(1)

会展业是一种关联性较强的产业,其发展既依赖于其他相关产业的配套与支持,也对整个会展产业链产生辐射效应。在服务地区经济发展方面,会展业主要通过其直接和间接关联效应,对相关消费产生乘数性的拉动。为理清会展业与各相关产业间的关联关系,有必要实证分析会展产业链中产业间的关联系数。因此,我们对成渝经济区会展业关联效应进行了一定的测算,并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以期为区域会展业健康发展以及政策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支持。

一、会展业关联效应经济学分析

(一)直接效应,提高会展经济发展水平

在我国,会展业属于新兴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且有望成为一个地区的支柱产业。会展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直接效应既表现在直接经济收入方面,也为各类参展企业搭建了直接沟通的平台。

首先,会展业直接收入包括场地租金、展位建造、人员成本等。会展经济与地区经济总量相适应,一个地区的经济总量越大,会展经济所创造的利润率越高,约在20%以上,因而是一个地区的潜在支柱产业。从国际上看,一些发达国家已将会展业作为支柱产业加以扶持。瑞士的日内瓦,德国的汉诺威、慕尼黑、杜塞尔多夫,美国的芝加哥,法国的巴黎,英国的伦敦,意大利的米兰以及新加坡等这些世界著名的“展览城”,会展业为其带来了巨额的利润。如美国一年举办的200多个商业会展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已超过38亿美元,法国博览会和专业展览会每年的营业额可达85亿法郎、交易额高达1500亿法郎。以成渝经济区为例,2011年成渝两地会展业直接经济收入分别达到39.69亿元和43.5亿元。尽管会展业直接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仍较低,然而成渝两地会展业直接收入增长较快,会展业直接效应可见一斑。

其次,会展活动的举办为各类企业进行信息沟通构建了良好的平台。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企业都想寻找机会搜集市场信息以促进产品销售,而参加会展活动无疑是一个契机。一方面,企业通过参加会议和展览,可以及时、准确、低成本地获取各种有效的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实施恰当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另一方面,企业在展览会上通过产品尤其是新产品展示,可以诱导甚至创造消费者的需求。会展活动在为生产者提供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的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选择,当然也有助于地方政府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从而有利于直接增加地区会展业收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二)乘数效应,带动关联产业发展

会展业是关联性、外向性极大的产业部门,会展经济不仅本身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可以带动交通、旅游、餐饮、住宿、通讯、广告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据专家测算,国际上展览业的带动系数大约为1∶9,而在展览强国则具有1∶10的带动效应。

首先,会展场馆及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涉及规划、房地产和建筑等多个领域。对于会展经济而言,会展场馆及相关配套设施是举办会展活动的基本条件,因而属于刚性需求,必然会带动房地产、规划等行业的发展。

其次,会展活动会产生大量的人流、物流及信息流的集聚现象,从而刺激商品和劳务的消费需求,推动商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会展活动参加者多为外来人口,这为当地的酒店业、餐饮业、零售业、公共交通业等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此外,大型会展活动的成功举办需要承办地区交通、物流、通讯等基础行业的综合配套支持。会展活动的增加以及规模的扩大,有助于促进活动举办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的提升,从而进一步增强其关联效应。

会展业的乘数效应会导致会展产业链的形成与延伸,这一方面有助于会展业与旅游、宾馆、餐饮、交通、通信等关联产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并促进产业链的融合;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完善,助推区域经济健康发展。

(三)联动效应,辐射其他产业发展

会展经济不仅具有乘数效应,而且具有联动效应。乘数效应强调的是会展业的发展对产业链中相关产业的影响,而联动效应则更加注重分析会展业的发展对其产业链之外的产业的作用。鉴于会展经济鲜明的外向性特征,会展业的发展将通过前向、后向以及旁侧关联效应对其他产业产生影响:一方面为会展产业链内的相关产业带来大量的客源、货源,从而催生巨大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市场需求的整体增加会对会展产业链之外的三次产业创造新的市场需求,提供新的供给领域和市场,进而推动会展产业链以外的其他产业的发展。

作为连接第一、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会展业,在调节供需水平、拉动投资及扶持产业发展等方面均呈现较强的集聚效应。从第一、二产业的角度来看,会展业处在整个产业链的末端,举办会展活动有利于信息交流,减少商品的流通环节,降低商品的供给成本和交易成本。而从第三产业的角度来看,会展业处在整个产业链的上游,聚集了大量的商品、资本和信息等资源,为各种关联产业的高效整合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的整体调整和优化。同时,会展活动,尤其是专业会展活动,往往依托举办地区的优势产业,这种会展活动与区域优势产业互动发展的循环链有助于带动区域产业共同发展,提高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

二、成渝经济区会展业关联效应实证分析

分析产业关联效应的方法主要有投入产出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两种。鉴于数据的连续性和可得性,下面采用灰色关联理论展开分析。

(一)灰色关联理论简介

灰色关联理论(Grey Theory)是由著名学者邓聚龙教授于1982年首创的一种系统科学理论,其中的灰色关联分析是根据各因素变化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来判断因素之间关联程度的方法。灰色关联分析是指对一个系统发展变化态势进行定量描述和比较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通过确定参考数列和若干个比较数列的几何形状相似程度来判断其联系是否紧密,它反映了曲线间的关联程度。此方法通过对动态过程发展态势的量化分析,完成对系统内时间序列有关统计数据几何关系的比较,求出参考数列与各比较数列之间的灰色关联度。与参考数列关联度越大的比较数列,其发展方向和速率与参考数列越接近,与参考数列的关系越紧密。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样本容量的要求较低,样本容量可以少到4个,对无规律数据同样适用,不会出现量化结果与定性分析结果不符的情况。其基本思想是将评价指标原始观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计算关联系数分析、关联度并根据关联度的大小对待评指标进行排序。灰色关联分析的应用涉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尤其在社会经济领域,如国民经济各部门投资收益、区域经济优势分析、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二)灰色关联分析步骤

灰色关联分析的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第一步:确定分析数列

确定反映系统行为特征的参考数列和影响系统行为的比较数列。反映系统行为特征的数据序列,称为参考数列(又称母序列)。影响系统行为的因素组成的数据序列,称比较数列(又称子序列)。

第二步:变量的无量纲化处理

由于系统中各因素列中的数据可能因量纲不同,不便于比较或在比较时难以得到正确的结论。因此在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时,一般都要进行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

第三步:计算关联系数

第四步:计算关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