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国新天子
20769800000786

第786章 出名,要趁早啊

鱼腹这个地方,在三国历史上也比较有名。刘备伐吴被陆逊火烧连营后,一路就败退到了这个地方。

退到这里的时候,吴国大军终于没有再追击,而身心俱疲的刘备也意识到他伐吴的战略有多么错误。由此,他在病痛当中,消堕了中原之志,改鱼腹县为永安,期望自己的基业可能永远安定。并且,他还在鱼腹的白帝城,进行了史学界讨论不休的托孤之事。

回到这个时空,这处地方发生的战役,也挺让诸葛亮疑惑的。他仔细观看了一番战报上的内容,眉头越发紧蹙,最后不由疑惑问道:“陛下……此役大有蹊跷。”

“当然蹊跷,你当真以为朕没有几手准备,就敢离开那蜀川之地?”刘协从诸葛亮手里拿出战报,不由细细品味起来,脸上尽是一团高深莫测的笑容。

战报上的内容十分详细,首先介绍的,便是刘璋对于汉室东路大军的防备。益州上下也知道东路大军是他们最大的威胁,由此,在汉室大军于下游紧锣密鼓造船的时候,他们也没有闲着,竟然在上游打造了一条水陆两栖立体防御的马奇诺防线。

首先在江面上,蜀军不惜功本,先来了条浮桥封锁了整条长江,而且为了结实,还在浮桥上又加了三重木栅栏。这还不算,最可怕的是在沿江两岸,益州另一位真正的名将严颜,居然还“夹江列炮”——当然,这时代可没有火药,那个“炮”乃是石砲,就是固定在地上的投石车。但不管打出来的是石头还是炸药,都是非常的不人道吧?!

但是更加不人道的是老狐狸贾诩。这老头儿在鱼腹城外浮桥一段的攻防指挥上,连做人的起码标准都失去了,他让蜀军千辛万苦弄出来的防御工事,像千年以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法国的马奇诺防线一样,连一炮都没打出去,就彻底完蛋了。

据说老狐狸只是在江面走了一圈,便发现那道防线的最强点在水路,不论是浮桥还是石砲,一切都是为了防止汉朝的战船。

这当然没有错,谁让这是在长江边呢?而且汉室大军真的是坐船过来的。

但是贾诩却让自己的大兵们,在沉沉黑夜中于离浮桥三十里外就全部弃船上岸,然后有马的上马,没马的迈腿,三十里的江边小道一口气就冲了过去……不知道守在防线边缘的严颜当时是如何目瞪口呆,反正当甘宁的锦帆贼八百人就破入他的大营后,严颜想做什么都来不及了。

杀完人,俘获了严颜,再毁了桥,汉室大兵再重新上船,益州最东侧的防线鱼腹城已经近在眼前了。

守城大将在城外就被汉军俘获了,城中的大兵们自然便没了多少斗志。然后更好笑的是,作为守城副将的吴班,竟然还放弃了据城死守。在汉军兵临城下的时候,坚决不肯任由敌军耀武扬威。

他提出了趁汉军远来疲惫,刚刚在前面的浮桥上打过一仗的大好时机,冲出城去,一举击溃狂妄的汉室大兵!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只不过,刚一出城,他与汉室大将太史慈交战的时候,两招就被太史慈俘获。紧接着,那些本来就没有斗志的益州大族私兵们,一个个便缴械投降。

这场战役,假如说前面严颜的作为还属于大意的话,后面吴班的做法,就好像蠢得在跟汉室大军送菜一般。

可吴班真的那么蠢吗?还是说,他只是年轻人热血爱冲动、放浪不羁爱自由?

“这吴班乃吴匡之子,不说出自名家,但至少兵书战策是研读过的。面对大获全胜、士气正旺的汉军,他焉能不知要避其锋芒的道理?更何况,他与太史子义交战两合便被生擒,这未免也太巧合了吧?”

“这当然不可能是什么巧合。”刘协闭目想了想,要让诸葛亮对汉室有所侧目,他或许要拿出一些真正的底牌来,不由道:“吴班乃益州大族吴懿之弟,而吴懿在益州内乱之时,一直作为了中立派。并且,身为祖籍陈留郡人,他们吴家虽然十余年在益州迅速站稳了脚跟,但在那些益州世族之人眼中,他们还是属于外人……”

“所以说,陛下早就私下联络了吴家?”诸葛亮何等聪明,当即明白了刘协这番话的深意。可接下来,他便又更加疑惑了:“我也听闻锦衣卫遍布天下,更有神鬼莫测之能。然吴家毕竟目前扎根益州,若想在此事上做得神不知、鬼不觉,还需不少内应帮衬……而陛下明面上接触到的益州使臣,只有那个张松,难道说?……”

“不错,做戏总要做全套嘛,不让张松在朕这里受一番辱,刘璋又怎么能相信他?”这一刻,刘协终于将底牌彻底掀开,神秘笑道:“他刘璋远不知道,倾慕汉室之人到底有几何。更不知道,那些人为了自族在益州的利益,巴不得将刘璋这个傻子当成替罪羊呢。”

谜底一经揭开,诸葛亮脸色便彻底黯淡下去:他的确智谋通天,但毕竟隐居在这草庐当中,接触的消息只能是道听途说、路人皆知的版本。纵然他可以抽丝剥茧将这些消息分析整理,对整个天下有个大略的判断。但可惜身不在局中,他便根本无法了解政治的内幕,以及盘根错节的豪门世族暗中对局势做出的影响。

“小亮啊,我知道你目前想当一个独立世外、纵观天下的隐士,可惜这隐士永远不会成为时代的主流。无论谋国还是谋身,皆有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的时候,远未入门;看山不是山的时候,便属于你这一阶段;可只有经历了这两重,你才能返璞归真,最终看山还是山,真正了解这天下。”刘协嘴角弯弯,在将底牌掀开对诸葛亮造成一定影响的时候,他主动出击,对诸葛亮实施了一次引诱。

可惜,诸葛亮我闻言非但露出沉思的神色,反而直接惫懒地又躺倒在床榻上:“反正你汉室如今人才济济,去年科举又罗拢了天下不少俊彦。这金珠美玉在前,为何还偏偏倾心我这块顽石?”

刘协眨了眨眼,他朕想不通,此时此刻为何诸葛亮还会拒绝自己的延揽。虽说他没有如刘备一般三顾茅庐,可自己的身份也比刘备牛太多了啊?

于是,不甘心的刘协,又提了一句道:“小亮啊,你有没有听说过一句名言?”

“嗯?”小诸葛一翻身,看起来至少对刘协没什么厌烦。

“出名,要趁早。”刘协抬起指头,又用名利来诱惑诸葛亮道:“你跟凤雏两人,可是水镜先生苦心打造出来的两面旗帜。庞统此番入川,不说功成名就,至少史书上也会提上一笔。这跟考试一样,你同学都答了一般题目了,你还没有下笔……不对,这时代好像没什么考试……”

“谁说没有?”诸葛亮一脸鄙夷刘协的无知,指点道:“孝顺帝时,尚书左雄便上书改革察举制,以端门复试,考孝廉虚实。这考试一事,早以有之。”

刘协翻了翻眼,仔细回忆一番后,发现的确如此,不由尴尬地摆手掩饰道:“不要在意这些细节,朕的意思,是你看甘愿眼睁睁看着庞统在西川建功立业,而你这条卧龙却只能在南阳这里趴着吗?”

“龙潜深渊,以待天时。”诸葛亮撇撇嘴,还是对刘协不以为意:“更何况,我还小,家国大事什么的,很劳心费力的。我可不想为你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最后只落得一个流芳百世,又有何用?……”

刘协一双眼睛当即就瞪圆了,不是因为诸葛亮提前好几十年说出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句明言,而是这位历史上的确这般做的人,原来一直都不想这样?

究竟是历史出了错,还是诸葛亮也被穿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