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一日一智慧
20767600000153

第153章 设定明确的终点目标

《塔木德》说:“一位百发百中的神箭手,如果他漫无目标地乱射,也不能射中一只野兔。”

了解自己,给自己定下长远目标,

然后全力以赴抵达最后目标。

爱因斯坦出生于德国贫苦犹太家庭,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加上自己小学、中学成绩平平,但他有自知之明知道必须量力而行。

小时候,爱因斯坦自我分析:“虽然我的成绩不怎么样,但物理数学成绩优异,唯有于物理数学确立目标才能有出路。”

因此他选读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物理。由于奋斗目标选得准确,爱因斯坦的个人潜能得以充分发挥。

毕业后,爱因斯坦在瑞士专利局当三等雇员,26岁时发表了《光量子假说》、《分子大小的新测定法》、《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狭义相对论》三篇重要科学论文,发展普朗克的量子槪念,提出了光量子除了有波的性状外,还具有粒子的特性,圆满地解释了光电效应,建立狭义相对论和人类对宇宙的新认识。

1921年,爱因斯坦42岁时,因为他之前发表《光量子假说》的光电效应,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99年12月26日,爱因斯坦被《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

爱因斯坦把大脑用来思考,而不是用来记忆。有一次演讲时,有人提问:“你如何记忆很多东西?你可记得音速是多少?”

爱因斯坦说:“我必须查辞典才能回答音速多少?我从来不记辞典上已经印着的东西,我的大脑用来记书本上没有的东西。”

虽然爱因斯坦智商很高,但对于生活事务却漫不经心。

爱因斯坦入驻美国纽泽西普林斯顿高等学院时,有一天晚上,他的女秘书突然接到一通来路不明的电话:“妳能告诉我爱因斯坦博士住在哪里吗?”

秘书说:“对不起,我不能告诉你爱因斯坦博士的地址,因为他不想被人打扰。”

这时电话那端传来很低的声音:“请不要告诉别人,我就是爱因斯坦,我要回家可是找不到路。”

原来爱因斯坦参加科学讨论会回来,一心思考讨论问题,竟然迷路了。

1948年,以色列在中东建国。四年后,以色列第一任总统魏兹曼逝世,以色列驻美国大使邀请爱因斯坦担任以色列总统,大使说:“您是全世界最伟大的人,魏兹曼是你的好朋友,他死后由您接任以色列总统,再好不过了。”

爱因斯坦婉言谢绝了,他说:“政治是一时的,方程式才是永恒的。”

爱因斯坦十三岁时,便有明确的人生目标,他知道自己物理数学很专精,将一生献给宇宙物理,终生朝这单一目标前进,也因而成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

豺狼了解自己的优点,终生朝向单一焦点前进,不达目的绝不放松,也不会因为名利改变自己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