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物理与生活
20714700000016

第16章 初高中衔接物理学习出现的问题及采取的有效做法

(1)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高一开学一段时间后,学生对高中物理的学习已有所体会,与学生交流很多学生反映他们在学习上有这样几个特点:

知识难,不好理解。

公式多不会用。

数学运算难。

一听就懂,一用就错,一放就忘。

希望多做实验。

希望多被提问。

希望多做类似的练习题,以加深巩固。

(2)问题的原因:初高中物理知识的不同知识量增大。

理论性增强。这是最主要的特点。初中教材有些只要求初步了解,只作定性研究,而高中则要求深人理解,作定量研究,教材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大大加强。系统性增强。高中教材由于理论性增强,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前后知识的关联很重要综合性增强。学科间知识相互渗透,相互为用,加深了学习难度。如分析计算物理题,要具备数学的函数、图像、解方程等知识

(3)培养学生自我的学习能力

培养自学能力在各种能力中,自学能力显得尤其重要。同学们要听好课,就必须提前预习,特别是那一些基础较差的同学尤其如此。课前一天发下对应的导学案,针对导学案上提出的预习问题,让自己明白物理的预习不能只是一目十行,一扫而过的阅读教材,而是要有所思、有所疑、有所获。把有疑问的问题标记出来,以便上课时重点解决。

提倡“题后小结”培养学生自我分析能力有些同学做题目经常不理解题意而死套公式,这是缺乏分析问题能力的表现。针对这个问题提倡同学们进行“题后小结”,开始要求自己在试卷适当的地方,在每题后面写解题体会,心得,三言两面语即可,并不要求成文,坚持下来后,进一步要求自己解一道题后,再对题目的某些条件进行变换及提出深入一步的问题分析研究题目的结果,使得他们通过解一题,弄懂一类题目,促使自己主动去分析,研究题目。这是有利于培养不依常规,寻求变化的创造思维能力的。

利用“章节小结”培养对知识归纳,总结能力。一段知识学完后,能否整理出一个知识提纲,归纳出知识的主要内容,这也是一种重要的能力。“章节小结”就是培养学生这种能力的一种较好的方法。在一章或一个单元教材学完后,老师要求学生写出部分内容的小结或自己认为体会最深刻的某一个内容来编写一些有代表性的题目(如刹车问题及多解问题),教师预先收集小结与题目完成情况,先派部分学生在小结课上发言汇报,其他同学可质疑,讨论,课上绝大多数学生思维都很活跃,而且往往引起激烈的争论,在教师的指导和选拔下,让学生得出结论。这样的小结,学生思维始终处在主动,积极的状态,发散性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提高,从而改变了过去那种等待接受老师灌给的小结方式。

法无定法,随着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会随时调整对应的措施,使学生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我们的愿望也就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