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进去了。
直到这时,西夏的主力军团才露面,他们的第一个动作,并不是来挑战,而是远远地出现在定川砦的西方,把上游的水源给掐断了……宋朝的军队可真多,那么多的人那么听话地集结到了一起,然后再切断水源,毁掉桥梁,这一系列的招数用出来之后,才会知道宋军的侦查工作是多么的到位。
完全成了李元昊的内鬼!
葛怀敏的愿望达到了,他要决战,那么决战已经到来。除非他想渴死、饿死在定川砦里,就必须得冲出去,那时就可以展示他所有的英勇,以及超级优秀的战士DNA了。
面临绝境,葛怀敏的战法却很微妙,他没有一开始就摆出决死之战的气势,而是先……怎么来归纳这个词呢?试探,还是找死?
真是不好说!
宋朝的西北军团里一直都有蕃落骑兵,他们是由本地的羌、党项、吐蕃等内附民族组成,战斗力强悍,是宋军中头等战士。一般来说,这样的精锐力量,只会使用在最关键的时刻,那绝不是开战之初,而是互相消耗之后的相持阶段。
用来决战决胜,一锤定音。
葛大将军比较另类,定川砦之战,最开始的时候,他就把5000蕃族骑兵派了出去。5000人,就算再强悍,能发挥怎样的做用呢?这里有一个精心查到的数字,可以对比出葛大将军的另类到了什么程度,就是此次李元昊出征的兵力总数。
很遗憾,这无法在《西夏史》得到,《西夏史》和党项全族都被愤怒的蒙古人给毁灭了,因为百年之后,他们的牛皮糖精神居然把人类军功最盛的成吉思汗都给熬死,实在让蒙古人咬牙切齿。所以只能在《宋史》中去找。
总兵力10万人。
5000对100000,你当每个人都是赵匡胤?其结果只能是大败。开战之初,宋军不仅损失了自己部队里的精英战力,还严重打击了自己的士气。这时,葛怀敏才传令全军出砦,列阵迎敌!
寨门东方,葛怀敏率领中军列阵,他的身边,东北方向,是镇戎军的主将曹英。战阵严密,兵源众多,至少在6万人左右。注意,这时的兵力对比,并不是6万对10万,很可能是6万对7万左右,因为从后面战况的发展,可以看到李元昊根本就没把全部主力都押在这个地方。
而是另有打算。
局面对宋军是多么的有利,从刘平到任福,谁都没有这样的待遇,居然是一比一的较量,不再是一比十了!可搞笑的是,有这样的实力,而且是拼死突围的部队,居然处于守势,主攻的,竟然是西夏一方。
西夏人第一时间找上了葛怀敏。他们直接冲击宋军的中军,就是要干掉你们的主将。史书记载,他们派出精锐部队。前面说过,西夏人的精兵,就是铁鹞子,类似后来金国的铁浮图,以这种全身披甲的重骑兵冲击步兵集团,优势可想而知。
但连冲好几次,宋军阵容不乱,这似乎很不容易,居然顶住了?废话,6万人出战,分两阵,主将身边至少是4万人,几次冲击就垮了,真是豆腐渣?李元昊的本来面目显现,这人从不使蛮力,当然,他的蛮力也不够。
他换了个方向,开始攻击曹英。这时妖异的事情发生了,请问,这个世界上真的有鬼神吗?或者说,真的有人是鬼神托世转生的吗?要不然怎么会一而再,再而三的用这么妖异的办法取胜?
突然间,“黑风自东北起”,剧烈的大风居然是黑色的,直向宋军阵地刮去。西夏军队顺风出击,转眼之间宋军就崩溃了!读史读到这里,真让人无语,提前预知一下,在以后,另一次关系到党项人生死存亡的关头时,还是妖异的大风帮了李元昊的大忙,那时亚洲东部的军事实力对比都会因为那一战而发生变化。
都是怎么搞的?真像《水浒传》里所说的,有入云龙公孙胜那样的高人存在?而且一直都隐藏在李元昊的军中?
这都是无聊的猜想了,宋军的崩溃毫无预兆,从上到下,所有的将军、士兵都无所适从。军队争先恐后地向定川砦里撤退,党项人乘机乱箭齐发,宋军的主将曹英都被射中面门,倒在壕沟里。
东北方的宋军彻底乱了,同时波及到了葛怀敏的中军。这些刚刚补充到泾原路的士兵们和曹英部队抢着往寨门里跑,溃乱的场面惨不忍睹,但宋军此战的第二个平安转机也同时出现。
——葛怀敏倒在了人丛中,被部下们人马踩踏,“蹂躏几死”。该死的,他如果死了,宋军也仅仅是失败而己,决不会有后来的全军覆没。
但妖异的是,此人的生命力竟然如此的顽强。不死,我就是不死,我的历史使命还没完成呢!
葛怀敏醒了之后,突然间状态大勇,可能是踩得很疼,终于让他愤怒了。他一通大吼,把周围的乱军震醒,接着派出亲兵卫队,几千把大刀拥向了寨门。一定要把西夏人砍回去!
生死关头,宋朝的新兵们怒了,正巧赵珣也带兵赶到,一通乱砍,西夏人终于被打退了。
这时稍微总结,战场是暂时平静了,宋军的大败已经形成,最重要的是全体疯狂撤退,争先恐后往寨子里跑,连主帅都快踩死了,这样的军队,还有突围的勇气吗?
有,至少葛怀敏有。战场初哥终于打过仗了,场面有点乱,但是很刺激,他的状态才刚刚被唤醒!此人一直留在军队的最前方,说什么都不回营,但也没什么具体的指令或者行动做出来。反正就是不走。
直到赵珣几次三番地来请他,他才回到办公室里去。
回去之后,就再没人看见他出现过。这时是公元1042年闰九月的十七日。从这一天的晚上起,共有10天,宋军完全缩在定川砦里进行……那个非常“专业”的防守。至于西夏方面,他们很无聊,一直没有进攻,白天怎样过的没记载,到了晚上,就到定川砦边上唱歌。
直接唱给宋军的大首领,英明的葛主将听——你不是部署厅里研究地图的大专家吗?你真是太会屯兵了,直接安在了我们的包围圈里,现在还想怎么办?
每个宋军其实都知道怎么办,活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冲出去。在这里死守,没有半点意义。绝对不会有什么救兵来的。严肃的史学家司马光先生曾经记载过这一段历史,“十月一日,沿使部署懷敏、鈐轄知和以甲七萬出屯瓦亭。”
整个泾原路的人马都在这儿!这么多人每天吃的、喝的就是个超级庞大的数字,别说只是个边防哨所定川砦,就是渭州城也禁不住这种消耗。何况葛怀敏出战时玩命狂跑,连补充给养的时间都嫌多,粮草本来就没带足。
时间要求他必须速战速决,赶紧逃跑。这本来是最浅显的道理了,每个人都懂,为什么葛怀敏就不懂呢?他为什么要等到10天的时间,才能决定要不要突围呢?
事实证明,那不是笨,而是太聪明了。
第10天的黄昏时分,葛怀敏升帐,他把所有的将军都叫了过来,于是曹英、李知和、王保、趙珣、王文、許思純、劉賀、李良臣、趙瑜等一大堆人就都来了。
来了,大家一起想想(合议),咱们下步怎么办?
无语,他终于民主了,当初独断专行,把大家扔进陷阱,这时需要决断了,总算能听听别人的话,也算是好事吧。
大家很兴奋,纷纷说出了自己心目中的那条活路。基本上80%的人,都是同一个主意,去鎮戎軍。那里是宋军泾原路的最强据点,不仅能守,还有足够的粮草,只要到了那儿,不仅是能活下去,而且还能继续战斗。
葛怀敏很高兴,这也是他所想到的。但是别忙,有一个人反对。
趙珣,他提出了另一个想法,当时看是很偏门的,但事后历史会证明,他又一次说中了。同时,这也是宋军定川砦之战的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生机。
——我们向笼竿城突围,千万别去鎮戎軍,那里虽强,却有两个致命危险。第一,西夏人早就知道它的意义,肯定早就瞄着它呢;第二,那是我们的来路,这么多天过去了,水源都已经被掐断,再走来路,肯定要遇险!
笼竿城就不同,“彼无险,且出賊不意。”李元昊想不到我们会走那条路,这是最重要的。
翻看地图,笼竿城、鎮戎軍,连同羊牧隆城,几乎都在一条平行线上,这条线,就是宋、夏战争的第二战好水川之战的好水川。相比之下,从定川砦出发,去鎮戎軍近些,是走直线,去笼竿城要绕点远,这就是差距。从表面上看,要是听赵珣的,葛衙内的尊足就要多走几步道儿了。
但这是打仗不是旅游,10天的时间里李元昊要是还不把宋军可能的退路掐断的话,他是党项之鹰,还是西夏之猪?!
问题多浅显,赵珣怀着极大的热情等着主帅下令赞同,然后大家乘夜一起冲出去。别说六七万的精兵,就是六七万头肥猪午夜狂奔,也没谁挡得住。但是等啊等啊,葛大将军就是不说话,他犹豫,再犹豫,要大家再发言,再讨论,我还得再想想……居然从前一天的黄昏,想到了第二天的黎明时分还没有做出决定!
赵珣怒了,他突然拔出了刀子,在场的将军们都吓了一跳,以为他要砍了葛衙内。但赵珣是个合格的职业军人,他拔刀砍向了自己的手指,要是再不突围,我们都得死,还要这手干什么?!
大家一拥而上拉住了他,这时葛怀敏终于拍板了。来,我们这就突围,目标——镇戎军!任何人不得反对,不得议论,马上出发!
于是宋朝的泾原路全体将士,就要在光天化日之下,在九月份盛夏天气的清爽黎明时分,出寨突围逃命。历史没能给出答案,为什么葛将军选在了这时?
不在深夜,不在当午,一定要在西夏人睡了一夜好觉,天气不凉不热,非常适合运动的时间段里搞事呢?谁能解释一下,这是为什么呢?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更妖异,其匪思度让人不禁要问葛怀敏,你妈贵姓?他是这么做的,在鸡鸣时分,他下令突围,但是别忙,他又亲自外出,对士兵们说,注意,是他的全部兵马。
——我们要突围了,大家不要乱,听到中军的鼓响,才可以行动!
号令严明,毕竟7万人马嘛,还是可以理解的。但他是怎么操作的呢?他回去分兵派将,将军们都得到了任务,比如曹英、趙珣做先锋,刘贺、许思纯为左右两翼,李知和、王保、王文殿后,前后都顾虑周全,这些都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