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就这样收复台湾
2057400000006

第6章 倭刀沉沙——明朝台湾抗倭战争 (6)

海商的活动,对台湾的直接影响,一是开发了台湾,自从林道乾驻扎台湾后,许多海商们都纷至沓来,比如同时期的林国显,许栋,何亚八,刘香老,杨四等人,或大或小的,都在台湾岛设立了自己的据点,并迁移人口定居开荒。最早认识台湾“经济潜力”的,也是他们,他们开始发现,原来台湾的物产是这么丰富,庄稼种什么长什么,年年大丰收,经济作物也多,台湾当地的橡胶,鹿皮,香料,拿到“国际市场”上,转手就能卖高价。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海盗”们虽然良莠不齐,但是在台湾岛大多还是守规矩,比如林道乾修筑赤嵌,他的那块土地就是花钱从台南高山族同胞手里买来的,盘踞台湾期间,每个月他们都要和当地高山族同胞开“乡集”,双方公平交易买卖,虽然之间也小有摩擦,也有个别不讲规矩的人,但总的来说还是很和谐。而且为了保护自己的经济利益,许多海商还担负起“保卫台湾”的责任,帮助当地的原住民部落打跑窜犯的倭寇。确实是“增进了两岸人民感情。”他们对台湾的另一个影响是:当时台湾的橡胶,鹿皮等土特产,经他们的手输入到菲律宾,印尼等西方殖民地,引起了西方殖民者的贪馋,后来荷兰,西班牙侵略台湾时,主要就是掠夺这几种作物。

但是比起同时代得到政府支持的西方海商们,这些中国的海商大多数时候都被称为“海贼”。而他们的军事力量,也确实是明帝国海防的威胁。其实他们的发迹,更多的是拜明帝国传统的“海禁”政策所赐,明朝过去禁止私商贸易,政府垄断海外贸易的做法,直接的后果,不但使沿海商人损失颇多,沿海乡民也因此贫困。在大航海时代下,海禁已经越来越“过时”,海商们其实就成了润滑剂。随着嘉靖晚期倭寇的渐渐平息,怎样处理海商问题,也成了明帝国的难题。到了嘉靖皇帝临近去世的嘉靖四十五年,许多有识之士也提出废除海禁,这在当时的明朝不是小事,中国封建王朝最重“祖训”“祖制”,海禁政策是朱元璋钦定的,如果擅自修改,势必承受舆论压力。

明朝最早要求废海禁,是在明朝嘉靖二年,之后的四十年里,明朝政局变幻,官员换了一拨又一拨,争论却始终未停,坚持海禁的,大多是些顽固老臣,尤其是那些学理学出身的大臣,而主张废海禁的,越来越多的是当时新兴起的“心学”门派的大臣们,他们受王阳明思想影响,观念新颖,许多人也曾在东南沿海为官,亲眼看到当地“士民纷纷下海”的实情。在嘉靖皇帝去世后,是年十二月,新登基的明朝隆庆皇帝朱载垕,为了海禁一事再次召开廷议,两派大臣还是争论不休,反对开海禁派依然拿着“祖制”压人,这时候明朝户部侍郎王国光一句“昔撤澎湖巡检司,亦祖制也。”一句话反驳了反对派们:既然当年朱元璋裁撤的澎湖巡检司都可以恢复,那么海禁为什么不可以?中央驻台湾军事机构的重设,无意中竟成为中国打开国门的钥匙。是年正月,明王朝正式宣布:废除海禁,允许沿海商品自由贸易。在大航海时代已经绵延近百年的时候,中国的大门,终于主动向世界敞开了。

“海禁”的废除,史称“隆庆开关”,是明朝历史上一件大事,关于它的“伟大意义”,世人说的比较多的,无不是“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增进了中外经济关系”“制造了明朝东南经济的繁荣”,外加公认的事实是,在明末海外贸易最繁荣的时期,世界市场上三分之一的白银都流入到了中国。但是世人关注比较少的,却是对于台湾的意义。

海禁废除,对台湾的直接好处,就是增进了两岸的沟通交流,大量的中国沿海商民出海贸易,台湾成了必经之地,许多船只都在台湾补充淡水,购买货物,台湾与内地之间的经济往来日益增强,而内地先进的生产方式特别是农业生产,也在台湾本岛原住民中广泛传播。也有越来越多的大陆人开始渡海移居台湾,甚至在当地娶妻生子。与海禁废除相关的,就是明王朝对“海商”们态度的变化,特别是在名臣殷正茂提督两广军务后,对沿海的海商改成了招抚为主。赦免其罪过。比如那位“创造历史”的林道乾,他在移居泰国之后,也曾经多次组织兵力侵扰沿海,几次和明朝的交锋都互有胜负。

到了隆庆四年,他终于接受了明朝两广军务提督殷正茂的招安,被安置在潮州地区,但是他最终没有得到明王朝的信任,到了万历元年,因为他和明王朝之间常年的相互猜疑,最终他还是决定离开,当时他召集了大批战船,意图离开中国到东南亚自立为王,结果明王朝召集重兵围攻,经过浴血奋战,林道乾还是突围而去,再次到了泰国地区定居下来,继续当他的泰国驸马爷。可这次明王朝却不想放过他,为了剿灭林道乾,明王朝动用了“外交压力”,要求泰国国王除掉林道乾,察觉风声不对的林道乾提前行动,结果再次在敌人动手前逃脱。关于林道乾的结局,明朝的说法甚多,有说他后来摆弄火器,反而误把自己给打死了,也有说他逃到东南亚自立为王。但他确实是一个值得后人纪念的人,为台湾。

在“隆庆开关”以后,中国东南沿海大规模的海商团伙,暂时转入了低潮,有些招安的海商,为明朝带来了精良的武装和先进的战船,在后来的抗倭援朝战争中还成为了主力。有些海商却演出了悲壮的最后一笔,比如曾与林道乾同属一个团伙的林凤,虽然在中国的知名度不高,在西方国家,这却是一个很有名的中国人。与台湾的渊源同样颇深。和林道乾不一样的是,他家世代就是做海盗的,到他这一代到了极盛,嘉靖晚期,他一度盘踞在澎湖列岛,就在元朝“澎湖巡检司”的故地建立了据点,一度竟拥有战船三百多艘,垄断了从日本到东南亚的贸易,在明朝嘉靖四十年,名将俞大猷发动进攻,端掉了林凤设在澎湖的据点,将其部下驱赶,后来的明朝,才得以在澎湖重设巡检司。兵败之后的林凤,游走于福建,广东两地的岛屿中,和明朝打起了游击战。甚至一度在海南建立了据点。

明朝隆庆元年,经过多年休养生息的林凤“反攻大陆”,一举攻陷与台湾岛隔海相望的南澳岛,之后又大掠澄海等地,甚至一度兵逼广州,成了林道乾之后明王朝最头疼的人,后来在遭到明朝反击后,他与明朝隆庆元年冬退守台湾,驻扎在基隆地区,他的到来,是继林道乾后又一次大规模的移民,这次他带到台湾来的部下近万人,战船六十多艘。之后他虽然一度侵扰福建,广东,但势力日衰。到了明朝万历元年的时候,林道乾不知所终,他留在台南垦荒的几千部下,也就成了“没娘的孩”,考虑到明朝此时已经在福建部署重兵,随时可能东进台湾,林凤索性决定,去菲律宾开辟新殖民地。第二年,他带走了在台湾的六十多艘战船以及五千五百多人,除了作战部队之外,里面还包括许多农民,工匠,这支远征军到达了菲律宾,一度包围马尼拉,击毙了西班牙驻菲律宾的总督戈伊特,值得一提的是,林凤虽然是“海匪”,但很少滥杀,他在远征菲律宾时,采取了温和的待民政策,不但菲律宾华侨纷纷迎接,就连当地的本土百姓也相继归附。

后来西班牙调集重兵增援,寡不敌众的林凤遭到兵败,万历二年八月四日,林凤遭到西班牙优势兵力包围,在菲律宾彭加斯苦苦坚守了四个月,眼看着覆灭在即,却巧妙的用“声东击西”之计,用小股兵力引开西班牙舰队,自己率领主力舰队成功突围出来。一个月后,林凤带着剩下的四十艘战舰重新出现在台湾岛,没过了多久,他又集结起了一百五十多艘战船,近万人的规模。在台湾海峡和明王朝周旋。但这个时候,他的内部却出现了分化,常年跟随他出生入死的许多亲信部下,比如他团伙里的老二马至善,老七李成等人,都主张不愿意再打了。这时候的林凤,也已经年过花甲,进取之心大沮。结果,马至善和李成率领一千多人向明王朝投降,其余的军队,包括当时住在台湾的大部分部下,都被林凤一股脑打包带走,他率领着船队一直向西,临走前只说自己要“至西番国”。然后就不知所指了。关于这支舰队的下落,至今历史界争论颇多。有人说他们沉默于大海,有人说他们去了印度地区。然而,在明王朝已然解除海禁的局面下,继续的与政府武装对抗,已经渐渐失去了生存土壤。在台湾大航海时代的早期,这些海商无意中成为了探路人,此时他们已经走过了属于自己的时代,也注定要退出历史舞台了。

“隆庆开关”之后,台湾进入了一个经济的高速发展期,与大陆之间的往来越发的频繁。我们说过,明王朝在“隆庆开关”之后,一度世界上三分之一的白银都进入中国,而在中国这时代的“出口创收”中,台湾的市场份额占了很重的比例。比如在明朝的《食货志》中就有记录:大陆的商人在台湾收购土特产,一面转卖内地,一面远销国外,获利颇丰。台湾原住民经济发展也很迅速。比如和大陆交往密切的“台窝湾”部落,在大陆的影响下,已经开始推广牛耕。毫不夸张的说,在经过了早期“被搬家”折腾,和几十年东南沿海的战乱之后,在这个大航海时代里,隆庆开关后的台湾,正迎来一个欣欣向荣的时代。

这个欣欣向荣的时代,一直延续到明朝万历二十一年,台湾很和平,经济很繁荣,往来很频繁,一切看着都是那么好。却突然有一艘船,从台湾岛的北面进入台湾的鸡笼,淡水地区。那船的样子,和到来的方向,老一辈的台湾原住民们再熟悉不过了,从船上下来的人,凶神恶煞的样子,五短的身材,高山族原住民们更熟悉,那些人的行为,更是特别特别的熟悉:见人就杀,见东西就抢,嘴里吼着听不懂的鸟语——船开来的方向,来自日本,船上下来的人,是久违了的倭寇。

倭寇!在嘉靖末年大规模围剿倭寇后,中国东南沿海,竟然再次出现了大股的倭寇,只是这一次来的倭寇,似乎不是一般的倭寇。

说他们不一般,一是他们的成分很纯粹,就是传说中的“鬼子”,没有杂七杂八的中国海商和欧洲人。二是他们的衣服很统一,穿着统一的日本政府军军装,不再是过去那种七拼八凑的海盗团伙。他们不是土匪,是政府军,是日本政府侵略台湾的政府军!

这场起于万历二十一年春天的倭寇入侵,波及到台湾淡水,基隆等地区,沿海居住的高山族人,跑的慢的大都被杀,村庄被屠戮,不得不躲入深山之中,而在当地移民定居的大陆百姓,也大多遭到屠杀。最后当地百姓躲入深山之中,凭险要地势和硬弩毒箭拼死抵抗,终于打退了倭寇。可就在他们拍拍屁股走人没多久,又一艘日本船来了,这次下来的不是军队,而是使者,送来了一封信,信的内容很猖狂:“我乃梦日而生,太阳化身,受命于天,我既能生长万物,也能枯竭万物。”言下之意很明显:我是上天派来的主人,台湾要服从我,不然,我就让你枯竭。

赤胆忠心的台湾原住民是不怕“枯竭”的,事情火速禀报了明朝政府,明王朝也立刻做出了反应:在澎湖增派士兵,陈列精锐战船四十艘,士兵数千人,严密监视台湾海峡,一旦有倭寇敢来,就打他娘的。

只是,这个狂妄的人是谁?他想干什么?

这个人就是日本此时的实际统治者——大名鼎鼎的日本关白丰臣秀吉,他想做的,不止征服台湾,还要征服全中国,甚至是全世界。

从这个狂妄的人开始,在这个欣欣向荣的时代里,一块新的战争阴云,却已经沉沉的压在了台湾的头上——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