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生死后,大骊姬又陷害重耳和夷吾,诬告他们也参与了投毒案。
此时,重耳和夷吾正在赶往国都的路上,这两位可不像申生那样厚道,听到消息后,立刻掉头返回驻地,坚守不出。
献公对重耳和夷吾不打招呼擅自返回的做法非常不满,甚至怀疑他们二人真的图谋不轨,便派出两拨人马去抓二人。
到蒲地执行任务的是宦者履鞮。重耳号称仁义,不愿直接抗上,履鞮顺利进入蒲城。见了重耳,履鞮照头就是一剑,多亏重耳躲得及时,这才保住性命,袖子却被砍掉半截。
重耳逃出蒲地后,迎接他的是不可知的命运。夷吾才不管这些,关起城门就和献公派来的人马打起攻防战,直至将对方打退。
大骊姬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实现了除三贤的愿望,但她的好运却没有开始,噩运反倒来敲门了。
晋国的内乱也给秦国出了道难题,秦国应如何抉择呢?
3. 杀君立君
经过长达十四年的艰苦奋斗,晋献公终于让大骊姬如愿以偿。太子申生自杀,重耳和夷吾都跑到国外,奚齐被立为太子。形势一片大好,只要献公一咽气,奚齐就会顺理成章地成为晋国国君,而大骊姬自然就成为高高在上的国君之母。
大骊姬的如意算盘打得很好,但献公还是不放心。作为一个权力场上的老手,他知道名分离不开实力,如果手下没人,位置迟早要丢。因此,在咽气之前,献公将奚齐的师傅荀息叫到病榻前问道:“奚齐年龄还小,我把他托付给你,你将怎么做啊?”
荀息是最受君主喜欢的“纯臣”。所谓纯臣就是永远将君主和社稷摆在第一位,没有半点私心杂念的大臣,用诸葛亮的话叫“志虑忠纯”。荀息追随献公很多年,绝对经得起考验。
荀息是这么回答的:“臣将使出全身的力量,除此之外,还有忠贞进献。如果事成,那是君上在天有灵;如果失败,我也不想活了。”
献公又问:“那什么叫做忠贞啊?”
荀息的回答掷地有声:“凡能增进国家利益,知道就要做到,是为忠。送走故人,迎立新人,使两厢无怨无悔,是为贞。”
晋献公看得出来,荀息所言完全发自肺腑,也就把心放回肚子里,没过多久就断气了。
但是,随后的事情并没有像献公和大骊姬事先设计的那样往下进行。因为他们忽略了一个人,正是这个人将他俩的如意算盘砸得粉碎。
这个人正是太子生前的铁杆战友里克。
大骊姬一伙理所当然地认为里克会一直保持中立,可是他们错了。里克从来不曾以立场坚定出名,他有良心,可是不强硬;他有道德,可是也会妥协。
献公一死,里克马上行动起来。他决心打倒大骊姬一伙,为冤死的太子申生报仇。
于是,里克先试探荀息的态度。结果不出所料,荀息依然是一副大义凛然、忠君爱国的样子。
里克碰了个软钉子,又找在外征战时的副手丕郑父商量。丕郑父对里克的想法表示完全支持,并向里克指出易君活动中隐藏着无限的政治机会。比如,可以立一个人望差的公子做君主,以成专权之势。
虽然里克不同意这种为私利而易君的做法,但在易君一事上两人没有分歧。于是,这两位昔日的老战友又一次站在了同一条战线。
在这两个曾经组织过无数次大型战役的将领看来,安排一场谋杀简直就是小菜一碟。他们买通了东关嬖五手下一个叫屠岸夷的门客。
献公出殡的那天,屠岸夷带领若干杀手装扮成卫士模样混进灵堂,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将大骊姬一伙一网打尽。少不更事的奚齐第一个就被杀死。整个灵堂顿时乱作一团。
荀息见状,趴在献公的灵柩上放声痛哭。荀息有个随从有几分头脑,提醒道:“奚齐死了,我们还可以再立卓子啊。”
荀息想想有几分道理,于是擦干眼泪,调集人马将杀手消灭干净。
草草办完丧事之后,荀息又将卓子扶立起来。荀息知道刺杀奚齐是里克和丕郑父策划的,但并没有追究。可是里克再次组织杀手,将卓子刺死在朝堂上。荀息万念俱灰,也跟着自杀了。
现在君主的位置已经空了出来,可晋国内部连一个合适的人选都没有。
晋献公先前的清洗工作搞得很彻底,所有公子都逃到国外。
这样一来事情就不好办了,毕竟里克一人说了还不算,还需要当事人的同意和国际上的支持。
在那个时期,谁做君主从来就不是诸侯国自己关上门就能决定的,理论上周天子有权过问。如果周天子实力不济,侯伯(诸侯大哥)也有权过问。
有时候,强大的邻国和有姻亲的大国也能起决定性作用。具体到晋国的形势,齐国离得太远,而且齐桓公也不太爱管晋国这边的闲事,真正能对晋国君主人选产生影响的是与晋国毗邻、实力不俗且与晋国有姻亲关系的秦国。
这个时候,真正有可能冲刺君位的只剩下重耳和夷吾哥俩了。哥俩的竞争从一开始就未能在阳光下进行,主持者里克率先搞起了暗箱操作。
重耳在国内的时候,与夷吾相比为人显得厚道些,而且公关能力更强,和里克关系处得不错,因此里克就想让重耳回国做君主。
此时的重耳身在狄国。自从在蒲地被履鞮砍掉衣袖后,重耳便跑到那里,此时重耳已经四十三岁。入狄五年后,晋献公死,晋国发生了上述变乱。
4. 秦国的抉择
重耳在狄国,时刻关注着晋国政局的变化。
一天,屠岸夷作为里克的使者来到秦国,见到重耳后将晋国的形势汇报了一遍,并传达了里克想让重耳回国即位的想法。
重耳听后心里乐开了花,不过他没有马上表态,而是回去找舅舅狐偃商量。
狐偃听罢沉思片刻,然后说出了一番大道理:“现在还不是回去的时候。树木只有具备坚固的根基,才能成参天之势;为政者必须善于引导民众的心理,才能获得支持。现在国内死了那么多重要人物,这个时候我们没有表现出哀悼,却要谋求君位,民众不会接受。即便趁着国家大乱进入国都,也必然不会受到尊重,事业也不会长久。”
见重耳犹豫不决,狐偃继续分析道:“并不是所有丧乱都能为己所用。有一种丧乱,因为过于痛心,只能沉痛哀悼,深表遗憾,而不应该乘虚而入。父君的亡故和兄弟的纷争就属于这种丧乱。”
重耳豁然开朗,婉言谢绝了里克的好意。里克一腔热情却被泼了冷水,自然十分失望。
夷吾那边却活跃起来。他手下也有几名得力干将,其中最有名的要数郤芮、郤称和吕甥三人。
郤芮是夷吾的师父,郤称和吕甥是夷吾的左膀右臂。三人的共同特点是头脑好,口才佳,且对夷吾死心塌地。
这三个人靠智力和口才吃饭,同在夷吾身边效劳,却能密切配合,和衷共济,没有落入同行互斗的俗套,可见夷吾也是个能够团结下属的领导。这样的人终究不会是池中之物。
夷吾外逃的时候只有郤芮跟了出去,吕甥和郤称潜伏在了国内。里克弑君之时,夷吾正在晋国和秦国之间的梁国,已经在那里居住了五年。
里克弑君之后,吕甥和郤称迅速派人将晋国的局势报告给夷吾,并建议夷吾厚结秦国,形成里应外合之势,为回国即位做全方位的准备。夷吾很高兴,回头找老师郤芮商量。
面对同样的时局,郤芮的想法与狐偃正好相反。郤芮对夷吾说道:“现在国家动乱,民众惊扰,大臣惶惶不知所之,正是回国即位的大好时机。我们完全可以用晋国现有的财富内抚群臣,外赂诸侯。不要怕花钱,一旦获得君位,一切还会回来的。”
夷吾点头同意,师生两人达成了共识。吕甥接到消息后立刻开始在国内活动,很快就将晋国重臣说服。
大家一致认为,在目前的混乱局势下,唯有让秦国中意的公子继承君位,晋国才能恢复正常。至于里克和丕郑父,吕甥已经用大片土地的承诺将他们拉拢到自己这一边了。
吕甥很狡猾地将皮球踢给秦国。表面看来这个主张公平可行,可晋国的大臣并不知道吕甥能够暗中影响秦国对各公子的看法。
秦穆公接到晋国的官方请求后,自觉责任重大,决定派专人对重耳和夷吾两人进行考察。这个“专人”由谁担当呢?经过大家的推选,公子絷因恭敬有礼、洞察精微且富有谋略而荣誉当选。
于是公子絷代表秦国开始了对重耳和夷吾的考察。考察的第一站是狄国。
与重耳见面后,公子絷先是礼节性地表示慰问,然后将话题转到了正事上:“国丧之际正是获取君位的大好时机,公子难道没有什么想法?不妨考虑一下吧,秦国会支持你的!”
重耳习惯性地当面不答复,回头找狐偃商量,狐偃还是那套说法。重耳觉得舅舅讲得有道理,婉言回绝了公子絷的好意,说话的时候还一边流泪一边跪拜,弄得公子絷也很伤感。
正式会面结束后,公子絷满以为重耳会私下找他密谈一些实质性的话题,哪曾想等了整整一个晚上,重耳也没去找他。公子絷这才相信重耳是个心口一致的实在人,只得告辞。
离开狄国后,公子絷又驱车赶往梁国。
见到夷吾后,公子絷照例先表达慰问,然后又让夷吾考虑一下回国谋求君位一事。夷吾没有马上答复,回头找老师郤芮商量。
郤芮可没有狐偃那么多顾虑:“公子努力吧!像我们这种逃亡在外的人,过分洁身自好办不了大事。我们应该尽可能用重礼求人办事,越重越好,不要怕多花钱。你不这么做,别的公子也会这么做。因此,要做就做最好。”
听完老师的教诲,夷吾鼻涕一把眼泪一把地来见公子絷,嘴里却不说行与不行。
正式会面结束后,夷吾私下找到了公子絷:“里克已经答应在国内支持我,我准备把汾阳一带的一大块土地送给他。丕郑父也答应支持我,我准备把负蔡附近的一大片土地送给他。贵君如能支持我,我就把黄河以西的五座城邑送给贵国,另外还有黄金八百两、白玉饰品六双报答公子。我本一无所有,回报大家是应该的。”
公子絷听完不置可否,扭头走人。夷吾心里七上八下,不知道这一番贿赂换来的是福还是祸。
公子絷回国后,将重耳和夷吾两人的表现如实地转述给了秦国君臣众人。
秦穆公常年受百里奚、公孙支等人的熏陶,说出话来也跟他们一个口气:“我支持重耳,因为他是个仁德之人。他哭的时候发自内心,说不去谋求君位,就真的不去。夷吾就不行了,表面上流了几滴虚假的泪水,回头还是谋求一己私利。这样的人我不喜欢。”
公子絷提醒父亲道:“君父的话有些片面了。如果想成全晋国,重耳当然是不二人选。可如果是要成就秦国的霸业,夷吾就比重耳好多了。因为夷吾无德,无德在晋国就不会受欢迎,不受欢迎就需要我们的支持,这样我们就能操纵晋国了。”
穆公认为儿子的话在理,决定扶立夷吾为君。事实证明,公子絷的说法有一定道理,但是并不透彻。夷吾无德,并不等于无能。想当初,夷吾能与重耳和申生一起号称“晋国三贤”,绝不是浪得虚名。
重耳是有德的能人,夷吾是无德的能人,无论秦国怎么选,终究是要将一个能人放在晋国的君位上。
晋国能人在位,对秦国无论如何也不是一个好消息。因为一旦能人得位,必然会发展本国力量,摆脱秦国的控制。所不同的是,重耳在位,对秦国造成的伤害是隐性的,长远的;夷吾在位,对秦国造成的伤害是显性的,短暂的。
秦国有削弱晋国的想法,施行起来却不得要领,走了一条笨得不能再笨的路,被夷吾伤害之后又被重耳伤害。但不能过分苛求他们,毕竟他们才刚刚出道,交学费是免不了的。
再说说夷吾,由于事先做足了文章,便把回晋仪式搞得很隆重。前有吕甥等人的迎接,后有秦国使者的护送,连诸侯霸主齐桓公也派军队来了。
在众人的拥戴下,夷吾坐上了国君宝座,是为晋惠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