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的固宠之道
安史之乱爆发之前,包括宰相杨国忠和太子李亨在内的一干人等,已经数次向唐玄宗进谏揭露安禄山的凡心,那么安禄山又是如何在这种情况下仍然取得唐玄宗的信任,进而一步步为自己的谋反做准备的呢?
天宝十一年,被人称为“口蜜腹剑”的宰相李林甫去世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位刚刚崛起的新贵,唐玄宗最得宠的妃子杨玉环的堂兄杨国忠。他因为裙带关系扶摇直上,势力能够与他匹敌的,只有另一位也深得宠信的重臣,手握重兵的蕃将安禄山,而这个人还被唐玄宗认作干儿子。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曾经因为对付李林甫而短暂合作过的两人很快就明争暗斗起来了。
那一日,杨国忠正在政事堂办公,忽然听见人报说玄宗召见太常卿张垍。他觉得奇怪,便问来人:“陛下召张大人何事?”来人说:“陛下以安大人有功于天下,正欲请张大人草诏封他为加同平章事。”
杨国忠大吃一惊,这可是宰相的职位啊,如果安禄山也当上宰相,自己岂不是大权旁落。他赶紧入宫面见唐玄宗,大力劝阻说:“安禄山只是一介武夫,实在不适合为相。”唐玄宗一听也有道理,这个想法便就此作罢。
但杨国忠回家之后,坐卧不安,心想:原来在陛下的心目中,安禄山已经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对自己岂不是重大的威胁,务必除之而后快。但是用什么办法呢?他绞尽了脑汁,忽然想到:安禄山手握重兵,这在历朝历代都是备受猜忌的事情,只要能够使安禄山在陛下面前失去信任,自然他的地位也就不再巩固了。想到这里,他微笑了。
于是,第二日,杨国忠又急匆匆地进宫面圣。这一次他带着自己调查详尽的相关资料,向唐玄宗指出:“陛下,安禄山身兼平卢和范阳两个节度使,手中权力无人可以制衡,而且最近几年,他一直在招兵买马,又在京城安插探子,分明是怀有异心。以前的宰相张九龄就曾说过,安禄山非忠臣之面相,迟早必反。请陛下明察,以免以后尾大不掉啊!”
唐玄宗也是深谙权术之道的人,一贯注重制衡将领的兵权,听杨国忠这样说,心里也不无疑虑。但是,安禄山给他留下的印象实在太憨厚了,而杨国忠这个人嫉贤妒能他也早就有所耳闻,之所以一直用他也是出于最宠爱的杨贵妃的面子,所以他不由地表现出几分犹豫。
这个时候,杨国忠又出谋说:“如果陛下不相信的话,现在就召安禄山到长安来面圣。如果他怀有反心,一定会怀疑陛下是要将他治罪,不敢前来的。他到底是不是忠臣,陛下一试便知。”
唐玄宗听他这样说,觉得也不无道理,便下令召安禄山到长安来。圣旨传到安禄山所在的范阳,他听说快要到手的宰相之位竟然因为杨国忠的破坏而告吹,气得脸上肥肉直抖,跳着脚诅咒杨国忠:“这个无能竖子,三番四次从中作梗!”他的谋士看到诏令,也忧心忡忡地说:“如今杨国忠在陛下面前已进谗言,大人究竟是去不去长安好呢?”安禄山满不在乎地说:“去,怕甚。昔日李林甫为相时,心细如发,对我的心思了如指掌,我惧他三分。杨国忠有勇无谋之辈,不是我的对手。”
于是,在天宝十三年春天,安禄山便千里迢迢地应召到了长安城。唐玄宗听说他依约而来,半悬着的一颗心总算放了下来。而安禄山一见到玄宗,更是一付委屈的模样,哭倒在他脚下说:“儿臣受皇恩浩荡,却遭到杨国忠的嫉妒。如今他诋毁儿臣要造反,请陛下为儿臣做主。”
唐玄宗看见一个素日里粗豪狂放的将领像孩子一样哭倒在自己的面前,心里也不是滋味,忙安抚了他一番,又许诺封他做左仆射。安禄山这才停止了哭泣。他为了讨得玄宗的开心,还自告奋勇地说:“儿臣远在边关守卫国土,无法常常孝敬陛下,就请儿臣为陛下表演一曲胡舞以娱乐圣心吧。”
说着安禄山便起身跳起了舞蹈。说来也奇怪,安禄山虽然是一个腹垂过膝的大胖子,跳起胡舞来竟然动作自如,旋转如风,逗得深通乐舞的唐玄宗开怀大笑,还调侃地问:“你的肚子这么大,里面装了些什么啊?”
安禄山机智地回答说:“里面只有一颗忠于陛下的心。”唐玄宗听到此言,十分高兴,便命人召来太子李亨,想要将安禄山介绍给太子。谁知太子进殿之后,安禄山竟然不施礼下跪。唐玄宗觉得很奇怪,旁边的高力士忙喝斥道:“见到太子为何不下跪?”安禄山还是装出一副天真茫然的表情说:“儿臣不知太子是何官职?”
唐玄宗呵呵笑道:“太子即是储君,将来会接替掌管大唐江山。”安禄山立即表现出一副惊慌失措的样子磕头如捣蒜:“儿臣愚蠢不懂礼仪,真是该死!居然只知道有陛下,其他一概不懂。”
唐玄宗见他如此说,心想:“安禄山并不为了自己后路而讨好太子,可见他是个憨厚的老实人。”对于杨国忠所说安禄山要谋反的疑虑,唐玄宗早就抛到九霄云外了。安禄山临走的时候,他甚至亲自解下自己身上的御袍赐给他披上。
就这样,一只危险的猛虎在唐玄宗的纵容下安全回到了自己的老巢。从那以后,无论是杨国忠或者其他任何人,再在唐玄宗面前报告安禄山有谋反之心,他都不再听信。而安禄山的势力就此日益壮大,有朝一日终于对大唐王朝发起了致命的一击,曾经对他无比信任的唐玄宗,也只好被迫仓皇出逃四川。
马嵬坡之变
马嵬坡之变是谁策划的?它究竟是一次以下犯上的兵变,还是赤胆忠心的兵谏?深居后宫不问国事的杨贵妃究竟做了什么事,让她非死不可?杨家究竟是造成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还是急于上位者手中的替罪羔羊?
天宝十四年,曾经走到极盛的大唐王朝发生了安史之乱,深受玄宗信任的安禄山以“讨伐逆贼杨国忠”为由在范阳起兵叛乱。在宰相杨国忠的引导之下,玄宗强令哥舒翰出兵迎战,结果在天宝十五年的6月9日,叛军将领攻下了潼关。潼关是通向洛阳和长安的重要关口,失去了它,都城岌岌可危,所以,潼关失守的消息一传来,玄宗便慌了手脚,带着一众皇族仓皇地丢下了长安宫城西向出走。
这个队伍庞大而狼狈,因为事出仓促,连足够的粮食都没有带出来。队伍到了兴平县马嵬坡,护送的禁军将士又累又饿,怨声震天。在队伍中,有一位身材伟岸的将军,正忧心忡忡地看着杂乱无章的人群。他就是禁军将领陈玄礼,他是玄宗皇帝的心腹,早年曾经参与过玄宗所发起的推翻韦后和安乐公主的政变。他早就对杨国忠弄权误国十分不满,见到部队人心涣散,士气低迷,他十分忧虑。
这个时候,他的一个部下着急地跑过来,报告说:“将军,如今将士们已经怨声载道,如果不除掉杨国忠,恐怕他们不肯再听从命令往前走了啊!”
陈玄礼眉头一皱:“陛下一向宠信杨国忠,怎么能听得进我们的进言呢?”
部下说:“实在不行,我们就向陛下进行兵谏吧!”
陈玄礼摇摇头:“兵谏之后如何收场?难道要我们做逆臣吗?”
那个将领大胆地说:“如果太子殿下能够同意我们的话,先斩后奏也未必不可。到时候除掉杨家人,大权落到太子手上,他一定会庇佑我们的。但太子一向仁孝,不知道肯不肯同意我们的看法呢?”
陈玄礼心中一亮,心想:“不错,太子殿下已经韬光养略十数年,所欠缺的只是机会,现在陛下被小人所蒙蔽,惟一能主持大局的只有太子了,如果能得到他的首肯,事情一定能够顺利进行。”
于是,陈玄礼悄悄地找到了太子李亨。他先是报告了军中人心涣散的实情,接着又和盘托出了自己的计划。太子李亨一向隐忍谨慎,在他之前的太子李瑛被人诬陷冤枉而死,而他的地位也因为常常遭到玄宗宠臣李林甫和杨国忠的攻击,并不是特别牢固,刚刚四十五岁的他已经因为经常忧虑而早生华发了。对于这个非常重大的、有欺君嫌疑的计划,到底是点头同意,还是摇头反对,李亨显得十分犹豫。
这时,陈玄礼适时提醒他道:“殿下不要忘了,如果不是贵妃和杨家人的阻挠,陛下已经传位给您了!”
他这一语惊醒了太子李亨。原来,安禄山发动叛乱之后,玄宗曾经一度想传位给太子,并将军权全面交付于他。但杨家人与太子素来不睦,害怕太子继位之后,杨家人会遭到不测下场,因此,杨国忠等人竭力怂恿杨贵妃劝阻玄宗让位。贵妃衔土请命,以死相逼,终于阻止了玄宗传位于太子。
看到李亨仍然不置可否,陈玄礼又说:“贵妃无子,陛下尚且珍爱如命,如他日诞下皇子,殿下地位岌岌可危啊!”这一番话正说中了李亨的心事,于是他点头不语,默认了陈玄礼提出的建议。
陈玄礼随即来到队伍中,发表了煽动性的言论:“现在天下动荡不安,都是因为杨国忠的所作所为,为什么不除掉他以谢天下人呢?”
群情激愤的士兵们听了这话都深表同意,大声附和道:“咱们早就痛恨这个家伙了!不如今天杀了他,就算我们大伙陪上性命也心甘情愿。”。
而宰相杨国忠此刻还浑然不知危险已经降临,有几个随皇族逃出都城的吐蕃贵族来到他的住所前,向他要求优先得到安置。正当他心烦意乱地安顿着这些人时,却看见一批士兵挥舞着刀剑,大喊着:“杨国忠勾结胡人谋反啦!”出其不意地扑上前来将他杀死,一同被杀的还有杨国忠的儿子等其他杨家人。
没过一会儿,玄宗得到了急报,才知道兵变的消息,震惊的他忙令高力士前去询问。陈玄礼受招来到玄宗面前,虽然脸上仍旧是往日的恭敬,但从他口中提出的却是令玄宗无法接受的要求。陈玄礼不卑不亢地说:“杨国忠这个奸臣已经被义愤的将士们杀了,但贵妃还在陛下身边,诸位将士都为自己以后的性命安危感到很担心。如果陛下还想继续往前走的话,请赐死贵妃,好让大家都安心。”
杨贵妃可是玄宗的心肝宝贝,他如何舍得杀死?可是,面对所有兵将的严迫威逼,他感到若是抗拒还是力不从心,但又不忍决定。在这个时候,跟随他多年的高力士站出来劝说:“杨国忠是有罪的,众将士已将他讨伐,而贵妃还在陛下身边,他们未免担心日后陛下会听信贵妃的请求而将他们治罪。请陛下早下决断,以免将士们不安而生异心。”
唐玄宗深感无奈,为求自保,只得下诏赐死杨贵妃。他此生最为挚爱的女子即将在他面前丢掉性命,而他却无能为力,唯有叹息送别。杨贵妃看到玄宗为难而痛苦的表情,知道了自己将要到来的命运。她款款对玄宗说:“我有负皇恩,现在赴死也绝不怨恨,请陛下给我一点时间让我礼佛。”玄宗想起了两人以前的种种盟誓,如今却万般无奈,只好说:“但愿你早日往生找到好人家再世为人。”
就这样,堂堂一朝皇帝在三军刀剑的逼迫之下,竟不能庇护自己心爱的妃子,一代美人从此香消玉殒,唐玄宗从此也失去了实权。过了不久,太子李亨便带着人马与父亲分道扬镳,在灵武登基为帝了,也就是唐肃宗。
后来,发动马嵬坡之变的陈玄礼,被肃宗封为蔡国公。一场看似简单的马嵬坡之变牵扯到了多方的厉害关系,而不得不为此付出性命的杨贵妃,在临死之前是否对恩爱多年的玄宗心怀幽怨呢?所有的这一切都只能留给后世人去猜测了。
被逼宫的太上皇
他曾经开创了开元盛世,他曾经是说一不二的当权者,但失去了权力的他,甚至连一个小小的宦官都能令他心惊胆战,其境遇令人感叹:人之所以令人敬畏,往往是因为他手中握有生杀予夺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