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天纬地
1.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大宋第一人范仲淹说范仲淹是大宋第一人,并不是现代人的鼓吹,早在南宋的时候就有人说“本朝人物以仲淹为第一”。范仲淹何以能够获得如此高的声名?他对大宋帝国的文治伟业起着怎样的推动作用?
且先从范仲淹的家世说起,这绝对是一个令人感动的青年人奋斗的故事。
范仲淹祖籍陕西,生于江苏苏州。他的出身很苦,两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去世了。他的母亲带着他嫁给了一个姓朱的山东人家,他就有了一个叫做“朱说”的名字。朱家还比较有钱,但是为了磨砺自己的意志,他到附近的醴泉寺读书,在清贫的生活中始终坚持不懈地刻苦攻读。他每天煮上一锅粥,划为4块。早晚各取两块,加上点咸菜就是他的两餐饭,这就是“划粥割齑”的故事。
23岁的时候,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他得知了自己的家世。原来这些年一直是寄人篱下,一种强烈的屈辱感涌上心头。他发誓要自立门户,于是他带着一把琴和一柄剑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山东。他的母亲流着泪派人追他,他说:“10年,10年之后,等我中第,我就回来接母亲。”这是一个志气男儿的誓言,相信当时他说这话的时候一定是目光坚毅地望着远方,望着他的未来。
他到了当时著名的高等学府——应天府书院,这个书院藏书丰富。并且老师都是硕学名儒,学生都是品学兼优。在这优越的环境中,范仲淹一刻也不浪费。凌晨舞一通剑,夜半和衣而眠,以这样的方式度过了自己人生最美好的书院生活。他曾在一首写给同窗好友晏殊的诗中说道:白云无颡帝乡遥,汉苑谁人奏洞萧?
多难未应歌风鸟,薄才犹可赋鹪鹩。
瓢思颜子心还乐,琴遇钟期恨即销。
但使斯文天未丧,涧松何必怨山苗。
大中祥符7年(1014年),对天书封禅之类活动极为痴迷的宋真宗率领百官到亳州去朝拜太清宫。浩浩荡荡的车马路过应天府书院所在的南京(今河南商丘),整个城市轰动了,人们争先恐后地跑出来看皇帝。唯独范仲淹一人闭门不出,仍然埋头读书。有个要好的同学特地跑来劝他:“快去看,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千万不要错过!”范仲淹淡定地说道:“将来再见也不晚。”于是他头也不抬地继续读他的书。
果然就在第2年,范仲淹中了进士。见到了真宗皇帝,并参加了御赐宴席。他被任命为广德军的司理参军,接着又调任为集庆军节度推官。他把母亲接来赡养,并正式恢复了范姓,改名“仲淹”,字“希文”。他兑现了他的誓言,并从此开始了近40年的宦海生涯。
在范仲淹的政治生涯中,他建立了不朽的功绩。比如他在兴化县令任上修建海堤,被老百姓称为“范公堤”;他曾回到他的母校应天府书院主持校务,聘请有名学者讲课收徒,培育了大批优秀人才。不过最值得称道的还是他的西夏战功和庆历新政。
党项族原本臣属于宋,后来李元昊建立西夏国,侵扰宋朝边地。百姓受苦,朝廷烦忧。在此情况下,范仲淹被调到边地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和名臣韩琦一起与西夏开展苦战。范仲淹主张防御,而韩琦主张进攻。朝廷一开始接受了韩琦意见,尽管事实不久就证明防御比进攻更有效。但范仲淹却毫无芥蒂,与韩琦不但交厚,而且言深。后来在范仲淹正确的军事策略下,韩范二人同心协力,坚持持久战。号令严明,爱抚士卒,对边境的羌人部落坦诚相待并恩威并用。士卒用命,羌人感畏,边境渐安。当时边地居民歌唱道: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胆寒!
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范仲淹创作了流传千古的词作《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李元昊见宋朝边境无隙可乘,国内又发生了严重的天灾,就于庆历3年(1043年)派使者到宋朝讲和。西事大定,范仲淹被召入朝任枢密副使,很快又调任参知政事。他在就职之后的第2个月,上了著名的万言书——《答手诏条陈十事》,其中提出10项主张:(一)明黜陟(二)抑侥幸(三)精贡举(四)择长官(五)均公田(六)厚农桑(七)修武备(八)推恩信(九)重命令(十)减徭役并且指出当时纲纪制度日削月侵的严重形势,而“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所以希望能够更张救国,再振纲纪。
宋仁宗看到上书以后很感动,和其他几位朝廷大臣商量之后,主张推行变法。于是轰轰烈烈的庆历新政就在范仲淹的领导下开展了,其核心是吏治改革。在改革过程中很多机构得到精简,权势之家的子弟受到限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范仲淹的决心非常坚定,对于那些不称职的官员他一笔划去,毫不留情。富弼也是庆历新政的重要推动者,看到这种情景,有些于心不忍,他便从旁劝谕:“你这大笔一勾,可就有一家人要哭!”范仲淹回答说:“一家人哭,总要比几个州县的人哭好些!”
不过,仅仅进行了一年,仁宗对新政就失去了热情。他下诏废止改革,范仲淹和富弼都被撤去军政要职,庆历新政失败了。
然而范仲淹的精神却激励着后来人,变革成为当时有识之士的共同主张。在宋代士大夫精神发展史上,范仲淹是第一功臣。宋代是士大夫自觉意识最高涨的时代,一种崭新的政治面貌已经浮现在儒家群体之中。如果要说宋儒气象,那就是由范仲淹以身作则开创出来的一种精神气象。
他通过自己的刻苦勤奋获得功名,重视名节,体现出一种刚毅坚卓的奋斗精神。他始终坚持“做官公罪不可无,私罪不可有”,以及“儒者报国,以言为先”。他在《灵乌赋》中说“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表达了“不自由,毋宁死”的精神。他在庆历6年于花洲书院所做的《岳阳楼记》里所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出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格境界,更是令人高山仰止。
南宋大儒朱熹说“本朝为范文正公振作士大夫之功为多”(文正是范仲淹的谥号)。作为一种人格典范,他对后人影响深远,完全当得起他在《严先生祠堂记》里所推崇的“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他是大宋士大夫的第一典范,是大宋王朝的第一象征,所以明朝思想家李贽说 “宋亡,范公不亡也”。
2. 社稷之臣,威重八方——北宋三名臣韩琦、富弼和文彦博北宋著名学者邵伯温曾经盛赞仁宗朝盛治局面,他说:“盖帝知为治之要,任宰辅,用台谏。畏天爱民,守祖宗法度。时宰辅曰富弼、韩琦和文彦博,台谏曰唐介、包拯、司马光、范镇、吕诲云。呜呼,视周之成、康,汉之文、景,无所不及,有过之者,此所以为有宋之盛欤?”
宰辅身系天下之治乱,韩琦、富弼和文彦博这3人均是北宋中期著名宰相。3人并举,皆名重一时。功垂万世,堪称社稷之臣。这3人的年龄差不多,富弼生于1004年,文彦博生于1006年,文彦博生于1008年。从年龄上差不多是3兄弟的样子。韩琦是河南安阳人,富弼是河南洛阳人,文彦博是山西人。
韩琦和文彦博均于天圣5年(1027年)中进士,富弼天圣8年中进士。韩琦去世最早,68岁去世;富弼活到了80岁;而文彦博最是一个老寿星,一直活到90多岁。
这3人中韩琦最有胆识,富弼最有气节,文彦博最有威望。
韩琦成名最早,在与范仲淹一起负责对西夏用兵的时候,他就获得了与范仲淹齐名的声望。当时的人就以“韩范”并称,而范仲淹比他大10多岁,不过他最大的声生是处理皇位继承问题上表现出来的果断与坚强。
在家庭生活上,仁宗皇帝是很不幸的。他的3个亲生儿子连着夭折了,不得已只得把侄子赵宗实养在宫中,但是又寄希望于自己能再生个儿子。53岁的时候,仁宗突然发病驾崩。而半年之前赵宗实已经被立为皇子,改名叫“赵曙”,仁宗的曹皇后急忙召韩琦入宫。
韩琦一到宫中,就请曹皇后宣赵曙即位。赵曙到了宫中竟然吓得转身就跑,口中直喊“我不敢做,我不敢做”。韩琦等人把他抱住,把黄袍给他穿上,然后叫来翰林学士王珪写遗诏。王珪惊恐万分,不知如何下笔。韩琦说我说你写,于是才将遗诏写好。第2天早朝,韩琦宣布遗诏。新皇登基,就是宋英宗。
英宗登基后,曹皇后成了曹太后,由她来垂帘听政。但是英宗有病,帝后关系很紧张,韩琦从中调解。使得帝后关系得以缓和,朝政得以安宁。
太后听政一年有余,没有还政的意思。这种情况比较危险,因为处理不好就是女主干政,这在儒家士大夫看来是绝对要不得的。韩琦于是请太后归政,当时他连连追问:“台谏大臣请太后撤帘,不知道定在哪一天?”太后觉得很不是滋味,起身就走,韩琦大声宣布仪鸾司撤帘。
帘落之时,还能看到太后的衣裙在屏风的一角。不过事已至此,大局已定,太后也无可奈何。
英宗的身体很差,登基3年后就病得很严重。在病榻上处理国事,韩琦关照英宗长子颖王赵顼朝夕不离皇帝。
这年12月的时候,英宗病情加剧。不会说话,只会用笔写。韩琦把纸笔给他让他立太子,英宗在纸上写“立大王为皇太子”。韩琦看了说:“一定是颖王,请皇上写明白。”英宗又加上“颖王顼”3个字,赵顼被正式确立为皇太子。
15天之后,英宗就驾崩了。韩琦急忙召太子前来即位,太子尚未到。突然英宗手动了一下,另一大臣提醒韩琦想暂止召太子,韩琦说:“先帝复生,乃太上皇。”一语定乾坤。于是赵顼顺利即位,就是宋神宗,从而完成了帝位的顺利交接。
韩琦相三朝,立二帝,号称“贤相”。欧阳修称其临大事,决大议,不动声色,称得上是社稷之臣。
富弼也是能臣,他在处理外交关系上很有一手,是有名的外交能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