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吃吃喝喝说健康
20548600000001

第1章 人体必需的营养素(1)

1.生命的物质基础——蛋白质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物质,正常成人体中蛋白质约占体重的17.5%。蛋白质的基本构成单位是氨基酸,现已发现的氨基酸有20余种,其中有8种是人体本身不能合成的或合成的速度不快,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因此只能由食物蛋白质提供的氨基酸,这8种氨基酸被称作“必需氨基酸”。其余的氨基酸可以在人体内自己合成,被称为“非必需氨基酸”。

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蛋白质的主要生理功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蛋白质是人体的重要构成物质,为机体提供生长发育和组织修复的材料。如软骨、韧带、肌腱、皮肤等结缔组织都以蛋白质作为主要成分。机体在生长发育期间需要增加许多新的细胞,这些新的细胞及新的组织要靠蛋白质来组成。同时,身体各部分的旧细胞及组织,在不断地被消耗和破坏,需要蛋白质随时修补。伤口的愈合与修复也需要蛋白质的参与。

(2)蛋白质参与体内重要生物活性物质的形成。人体内的各种化学反应几乎都是在生物活性物质——酶——的参与下进行的。绝大多数的酶都是蛋白质。还有一部分激素,如生长激素、胰岛素、促甲状腺激素等,也都是由蛋白质或其衍生物构成的。

(3)供给能量。蛋白质在人体内的主要功能并不是供给能量,只有当身体内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供给的热量不足时,蛋白质才可能提供或释放部分热能以供身体所需。这种作用亦被称作“庇护作用”。人体每日所需的热能有10%~15%来自蛋白质。

(4)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调节渗透压、维持血液正常酸碱度等功能。能够供给人体必需氨基酸的食物主要有瘦猪肉、牛羊肉、鱼、虾、奶、蛋、禽类等动物性食物,以及豆类、谷类和坚果(如花生、核桃)等植物性食物。

一般而言,鱼、蛋、奶所含的必需氨基酸品种较齐全,其蛋白质消化率及生理价值都较高。在自然界中,还没有发现一种动物或植物的蛋白质完全符合人体的需要,只有将多种食物混合食用,才能取长补短,从而提高蛋白质的生理价值。日常饮食中的粗、细粮混食及荤、素搭配食用都是提高蛋白质生理价值的好方法,值得提倡。

2.人体必需的营养素——脂肪

脂肪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组织之一,它与肌肉、骨骼、血液、水分等组织及脑、肝、肾、胰、肠等器官一样,都是人体发挥正常功能必不可少的。人体内的脂肪大约由400亿个脂肪细胞组成,大部分隐藏在皮下,少量分布在内脏器官周围和器官之间。尽管现今社会人们都害怕肥胖,但脂肪却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物质。脂肪是人体必需的三大营养素之一,在体内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

(1)脂肪是供给身体能量的重要物质,每克脂肪可产生9千卡热量。

(2)细胞膜中含有的大量脂肪酸,是维持细胞正常的结构和功能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

(3)脂肪中的磷脂和胆固醇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在脑细胞和神经细胞中的含量最多。一些胆固醇则是制造体内胆固醇类激素的必需物质,如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等。

(4)脂肪是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的载体,并促进其消化吸收和利用。

(5)脂肪能增加食物的美味和人的饱腹感。

(6)脂肪可维持体温、保护脏器。

脂肪包括脂和油,常温下呈固态的称脂,呈液态的称油。脂肪也可称作甘油三脂,是由1个甘油分子和3个脂肪酸分子化合而成的。人体消化后,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脂肪酸按饱和程度,可分成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

人体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酸会导致血胆固醇、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增加患冠心病的危险性。不饱和脂肪酸又包括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摄入不饱和脂肪酸可使血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都下降。单不饱和脂肪酸能促进血清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下降。多不饱和脂肪酸虽对人体有益,但不可过食,因为在代谢过程中,其结构中的不饱和双键易发生脂质过氧化作用,产生过氧化脂质,它是促进衰老和引发癌症的危险因素之一。此外n-3多不饱和脂肪酸还有抑制免疫功能的作用,所以也要防止过多摄入。

平时饮食中食用油脂都约含100%的脂肪,动物性食物畜肉类所含的脂肪多为饱和脂肪酸,如动物肉、动物大肠等。一般禽肉、动物内脏除大肠外含的脂肪量都较低,多数在10%以下,但含蛋白质量较高。鱼类脂肪含量基本在10%以下,多数在5%左右,且含不饱和脂肪酸多。蛋类中蛋黄含脂肪最高,约为30%左右,但全蛋中脂肪含量仅为10%左右,其组成以单不饱和脂肪酸为主。

植物性食物中以坚果类所含的脂肪量最高,最高可达50%以上,不过其脂肪组成多以亚油酸为主,所以是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重要来源,如核桃仁、杏仁、花生仁、葵花籽仁等;脂肪含量由高到低的植物性食物是各种豆类如黄豆、红小豆、黑豆等,部分粮食如玉米、高粱、大米、小米等,其他植物油如花生油、菜籽油、豆油、葵花籽油、亚麻油等。

3.人体能量的主要供给者——糖

糖(碳水化合物)是人类的基本营养物质,是人体活动能量的主要供给者,人体所需能量的70%以上都是由糖氧化分解供应的。作为人体能源的糖主要是糖元和葡萄糖,糖元是糖的储存形式,在肝脏和肌肉中含量最多,而葡萄糖是糖的运输形式。糖也是组织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如核糖和脱氧核糖是细胞中核酸的成分;糖与脂类形成的糖脂是组成神经组织与细胞膜的重要成分;糖与蛋白质结合的糖蛋白,具有多种复杂的功能;肝糖元储备充足时,可增强抵抗力;食物糖类供应足量时,可减少蛋白质作为供能的消耗。

生活中最好的糖来源于传统的食物,像不精制的完整谷物,包括糙米、全小麦,或是根类植物,如红薯、马铃薯、胡萝卜等。它们提供的是“复糖”,缓缓地消化成葡萄糖,再供应给每个细胞。需要较快速地补给能量,可以吃水果。水果中含的糖主要是果糖和葡萄糖,都属于“单糖”类,吸收较快,还有一些辅助的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对人体有益。还有蔗糖,是从糖料作物甜菜或甘蔗中提取出来的,是天然食品,被人食用后,在胃肠中由转化酶转化成葡萄糖和果糖,一部分葡萄糖随着血液循环被运往全身各处,在细胞中氧化分解,最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产生能量,为脑组织功能、人体的肌肉活动等提供能量并维持体温。

糖对人体是十分重要的,糖也是最经济的生命能源。我国居民的饮食是以米、面为主的,其中主要就是碳水化合物。中国人在正常的饮食中,能获得足够的糖,有些人对糖的摄入量甚至超过人体的需要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享受性消费的增加,对含糖量高的点心、饮料、水果的需求和消耗日益增多,往往使糖摄入量大大超过人体的需要量。加之运动量的减少,过多的糖不能及时被消耗掉的,就转化为脂肪在体内堆积下来,久之则使体重增加,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含量增高,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血压水平上升,使心肺负担加重。脂肪的积聚还会造成脂肪肝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