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国学经典导读(下册)(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
20548400000007

第7章 诗经(7)

全诗七章五十六句中,除三句五言外,均为四言,章句结构整齐。每章换韵,韵律和谐。最突出之处,是诗中成功地运用了连珠顶真的修辞技巧:前章与后章的词句相连锁,后章的起句承接前章的末句,或全句相重,或后半句相重。这样,语句蝉联,诗义贯串,宛如一体。

【知识卡片】

《大雅》多为西周王室贵族的作品,主要歌颂周王室祖先乃至武王、宣王等之功绩,有些诗篇也反映了厉王、幽王的暴虐昏乱及其统治危机。

【故事链接】

名君周文王

西周国力增强壮大,引起商王朝的不安。商王纣的亲信谗臣崇侯虎,暗中向商王进言说,西伯侯到处行善,树立自己的威信,诸侯都向往他,恐怕不利于商王。纣于是将姬昌拘于羑(yǒu)里(今河南汤阴北)。他在囚禁中,精心致力“演易之六十四卦,各为彖”。周臣闳(hónɡ)夭等人为营救文王出狱,搜求美女、宝马、珠玉献给商纣。纣见了大喜:“仅此一物(指美女)就足够了,何况宝物如之多!”于是下令赦免文王出狱,并赏给他弓、矢、斧、钺,授权他讨伐不听命的诸侯。

文王出狱后下决心灭商。一面向纣献地,请求免除酷刑,取得信任,一面访贤任能,壮大国力。他出猎在渭水河边巧遇年已垂老、怀才不遇的吕望(即姜太公)在水边钓鱼。文王同他谈话,相互谈得很投机,文王了解吕望确有真才,便让其与他同车而归,立以为师,共同筹划灭商策略。文王在位的最后七年中干了六件大事。头一年调解虞、芮两国纠纷。虞(山西平陆县)、芮(山西芮城)都是商王朝西方属国;可是他们不找商王裁决,都慕周文王的威名,求文王审断。虞、芮两国看到周国是一派君子之风,两相对比,内心羞愧,都主动将所争之地做了闲田处理,纠纷从此解决。第二年出兵伐犬戎,战败西戎诸夷,灭了几个小国。第三年攻打密须(在今甘肃灵台县),解除了北边和西边后顾之忧。第四年“西伯戡黎”(在今山西黎城县),第五年伐邗(在今河南沁阳县)。戡黎、伐邗实际上是构成了对商都朝歌的直接威胁。第六年灭崇国(在今陕西户县境)。将周的都城由岐山周原东迁渭水平原,建立沣京(在今西安沣河西岸)。接着又向南扩展势力到长江、沔水、汝水流域,形成了“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形势。就在这大功即将垂成之际,姬昌不幸死去。

周文王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位名君圣人,被后世历代所称颂敬仰。

大雅·生民

【原诗】

厥初[1]生民,时维姜嫄[2]。生民如何?克禋[3]克祀,以弗[4]无子。履帝武敏歆[5],攸介攸止[6],载震载夙[7]。载生载育,时维后稷。

诞弥[8]厥月,先生如达[9]。不坼不副[10],无菑[11]无害,以赫厥灵。上帝不宁[12],不康[13]禋祀,居然生子。

诞寘[14]之隘巷,牛羊腓字[15]之。诞寘之平林[16],会[17]伐平林。诞寘之寒冰,鸟覆翼之[18]。鸟乃去矣,后稷呱[19]矣。实覃实[20]<;纟于>;,厥声载[21]路。

诞实匍匐[22],克岐克嶷[23],以就口食[24]。蓺之荏菽[25],荏菽旆旆[26]。禾役穟穟[27],麻麦幪幪[28],瓜瓞唪唪[29]。

诞后稷之穑[30],有相之道[31]。茀[32]厥丰草,种之黄茂[33]。实方实苞[34],实种实褎[35],实发实秀[36],实坚[37]实好,实颖实栗[38],即有邰[39]家室。

诞降[40]嘉种,维秬维秠[41],维穈维芑[42]。恒[43]之秬秠,是获是亩[44]。恒之穈芑,是任是负[45],以归肇祀[46]。

诞我祀如何?或舂或揄[47],或簸或蹂[48]。释之叟叟[49],烝之浮浮[50]。载谋载惟[51],取萧祭脂[52]。取羝以[53]<;车犮>;,载燔载烈[54],以兴嗣岁[55]。

卬盛于豆[56],于豆于登[57],其香始升。上帝居歆[58],胡臭亶时[59]。后稷肇祀,庶无罪悔,以迄于今。

注:

[1]厥初:其初。

[2]时:是。姜嫄(yuán):传说中有邰氏之女,周始祖后稷之母。

[3]克:能。禋(yīn):祭天的一种礼仪,先烧柴升烟,再加牲体及玉帛于柴上焚烧。

[4]弗:“祓”的假借,除灾求福的祭祀。

[5]履:践踏。帝:上帝。武:足迹。敏:通“拇”,大拇指。歆:心有所感的样子。

[6]攸:语助词。介:通“祄”,神保佑。止:通“祉”,神降福。

[7]载震载夙(sù):或震或肃,指十月怀胎。

[8]诞:迨,到了。弥:满。

[9]先生:头生,第一胎。如:而。达:滑利。

[10]坼(chè):裂开。副(pì):破裂。

[11]菑(zāi):同“灾”。

[12]不:丕。不宁:丕宁,大宁。

[13]不康:丕康。丕,大。

[14]寘(zhì):弃置。

[15]腓(féi):庇护。字:哺育。

[16]平林:大林,森林。

[17]会:恰好。

[18]鸟覆翼之:大鸟张翼覆盖他。

[19]呱(gū):小儿哭声。

[20]<;纟于>;实:是。覃(tán):长。(xū):大。

[21]载:充满。

[22]匍匐:伏地爬行。

[23]岐:知意。嶷:识。

[24]就:趋往。口食:生活资料。

[25]蓺(yì):同“艺”,种植。荏菽:大豆。

[26]旆(pèi)旆:草术茂盛。

[27]役:通“颖”。颖:禾苗之末。穟(suí)穟:禾穗丰硬下垂的样子。

[28]幪(měng)幪:茂密的样子。

[29]瓞(dié):小瓜。唪(běng)唪:果实累累的样子。

[30]穑:耕种。

[31]有相之道:有相地之宜的能力。

[32]茀:拂,拔除。

[33]黄茂:指黍、稷。

[34]实:是。方:同“放”。萌芽始出地面。苞:苗丛生。

[35]种:禾芽始出。褎(yòu):禾苗渐渐长高。

[36]发:发茎。秀:秀穗。

[37]坚:谷粒灌浆饱满。

[38]颖:禾穗末梢下垂。栗:栗栗,形容收获众多貌。

[39]邰:当读作“颐”,养。谷物丰茂,足以养家室之意。

[40]降:赐与。

[41]秬(jù):黑黍。秠(pǐ):黍的一种,一个黍壳中含有两粒黍米。

[42]穈(mén):赤苗,红米。芑(qǐ):白苗,白米。

[43]恒:“亘”的借字,遍。

[44]亩:堆在田里。

[45]任:挑起。负:背起。

[46]肇:开始。祀:祭祀。

[47]揄(yóu):舀,从臼中取出舂好之米。

[48]簸:扬米去糠。蹂:通“揉”,以手搓余剩的谷皮。

[49]释:淘米。叟叟:淘米的声音。

[50]烝:同“蒸”。浮浮:热气上升貌。

[51]惟:考虑。

[52]萧:香蒿。脂:牛油。

[53]羝(dī):公羊。<;车犮>;:读为“拔”,即剥去羊皮。

[54]燔(fán):将肉放在火里烧炙。烈:将肉贯穿起来架在火上烤。

[55]嗣岁:来年。

[56]卬(yǎnɡ):通“仰”,举。豆:古代一种高脚容器。

[57]登:瓦制容器。

[58]居歆:为歆,应该前来享受。

[59]胡臭亶(xiù dǎn)时:为什么香气诚然如此好。臭:香气;亶,诚然,确实;时,善,好。

【译文】

当初先民生下来,是因姜嫄能产子。如何生下先民来?祷告神灵祭天帝,祈求生子免无嗣。踩着上帝拇指印,神灵佑护总吉利。胎儿时动时静止,一朝生下勤养育,孩子就是周后稷。

怀孕足月时间够,头胎生下很顺当。产门衣胞均不裂,无灾无害人平安,真是上帝大显灵。莫非上帝不愉快,我的祭祀他不爱。教我有儿不敢养,白白生下来。

新生婴儿弃小巷,牛羊爱护喂养之。再将婴儿扔林中,遇上樵夫被救起。又置婴儿寒冰上,大鸟暖他覆翅翼。大鸟终于飞去了,后稷这才哇哇啼。哭声又长又洪亮,声满道路强有力。

后稷很会四处爬,又懂事来又聪明,觅食吃饱有本领。不久就能种大豆,大豆一片茁壮生。种了禾粟嫩苗青,麻麦长得多旺盛,瓜儿累累果实成。

后稷耕田又种地,辨明土质有法道。茂密杂草全除去,挑选嘉禾播种好。不久吐芽出新苗,禾苗细细往上冒,拔节抽穗又结实;谷粒饱满质量高,禾穗沉沉收成好,颐养家室是个宝。

上天关怀赐良种:秬子秠子既都见,红米白米也都全。秬子秠子遍地生,收割堆垛忙得欢。红米白米遍地生,扛着背着运仓满,忙完农活祭祖先。

祭祀先祖怎个样?有舂谷也有舀米,有簸粮也有揉秕。沙沙淘米声音闹,蒸饭喷香热气扬。筹备祭祀来谋划,香蒿牛脂燃芬芳。大肥公羊剥了皮,又烧又烤供神享,祈求来年更丰穰。

祭品装在碗盘中,木碗瓦盆派用场,香气升腾满厅堂。上帝因此来受享,饭菜滋味实在香。后稷始创祭享礼,祈神佑护祸莫降,至今仍是这个样。

【师说】

这是一首周人叙述其民族始祖后稷事迹以祭祀的长史诗,带有浓重的传说成分,而对农业生产的详细描写,也反映出当时农业已同畜牧业分离而完成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事实。

诗的第一章写姜嫄神奇地受孕。诗的第二章、第三章写后稷的诞生与屡弃不死的灵异。诗的第四至第六章写后稷有开发农业生产技术的特殊禀赋。这几章包含了丰富的上古农业生产史料。诗的最后两章,承第五章末句“以归肇祀”而来,写后稷祭祀天神,祈求上天永远赐福,而上帝感念其德行业绩,不断保佑他并将福泽延及他的子子孙孙。

诗共八章,每章或十句或八句,按十字句章与八字句章前后交替的方式构成全篇,除首尾两章外,各章皆以“诞”字领起,格式严谨。从表现手法上看,它纯用赋法,不假比兴,叙述生动详明,纪实性很强。

【知识卡片】

后稷,周的始祖,名弃,曾经被尧举为农师,被舜命为后稷。

《诗经·生民》篇说:“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

【故事链接】

农神后稷传

人类诞生以后,靠打猎、捕鱼或者采集野生的果实为生,终日奔波劳累,有时候还不免挨饿。有个年轻的姑娘叫姜嫄,住在有邰。

有一天,姜嫄到外面玩耍,在回家的路上,她突然发现在一片湿地上有一个巨大的脚印。姜嫄既感惊异,又觉得好玩,便把自己的脚踏进巨人的足迹里。谁知她刚刚踏进巨人足迹大拇指的地方,就感到身体里有种震动。回家不久,姜嫄就怀孕了。

时间很快过去了,到分娩的时候,姜嫄生下一个小男孩。因为他是一个没有爸爸的孩子,周围的人们都觉得不吉利,便强行从姜嫄怀里把男孩抢走,丢弃在田野里,以为这样一来孩子准会被饿死。可是,过路的动物保护了小男孩,一些动物还喂男孩奶吃。人们见他不死,又准备把他丢弃在森林里,恰巧这时候有人来砍树,没有抛弃成功。最后,恼怒的人们索性把他抛弃在寒冰上,可是人们还没走远,天上的鸟都飞下来,用翅膀给男孩挡风寒。

人们终于觉察到,小男孩不是普通人,于是把他抱回来,还让他的母亲抚育他。因为男孩曾经被多次抛弃过,姜嫄就给他取了个名字叫弃。

弃小时候就有远大的志向。他看到人们追逐动物、采食野果,终日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就想:如果能有一个固定供应食物的地方就好了。他通过仔细观察,把野生的麦子、稻子、大豆、高粱以及各种瓜果的种子采集起来,种在自己开垦的小片土地里,定时浇水、除草,悉心照料。等到它们成熟了,结的果实非常饱满,而且比野生的味道好。

为了更有效地培育这些野生的植物,弃还用木头和石块制造了简单的工具。等弃长大成人,他在农业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弃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农耕知识传授给人们,从而使人们逐步摆脱了仅靠打猎、捕鱼和采食野果的生活。因此人们把弃尊称为“后稷”,“后”的意思是君王,“稷”的意思是粮食。

大雅·思齐

【原诗】

思齐大任[1],文王之母,思媚周姜[2],京室[3]之妇。大姒嗣徽音[4],则百斯男[5]。

惠于宗公[6],神罔时[7]怨,神罔时恫[8]。刑于寡妻[9],至于兄弟,以御[10]于家邦。

雝雝在宫[11],肃肃在庙[12]。不显亦临[13],无射亦保[14]。

肆戎疾不殄[15],烈假不瑕[16]。不闻亦式[17],不谏亦入[18]。

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19]。古之人无斁[20],誉髦斯士[21]。

注:

[1]思:发语词,无义。齐(zhāi):通“斋”,端庄貌。大任:即太任,王季之妻,文王之母。

[2]媚:美好。周姜:即太姜。古公亶父之妻,王季之母,文王之祖母。

[3]京室:王室。

[4]大姒:即太姒,文王之妻。嗣:继承,继续。徽音:美誉。

[5]百斯男:众多男儿。百,虚指,泛言其多。斯,语助词,无义。

[6]惠:孝敬。宗公:宗庙里的先公,即祖先。

[7]神:此处指祖先之神。罔:无。时:所。

[8]恫(tōnɡ):哀痛。

[9]刑:同“型”,典型,典范。寡妻:嫡妻。

[10]御:治理。

[11]雝(yōnɡ)雝:和睦貌。宫:家。

[12]肃肃:恭敬貌。庙:宗庙。

[13]不显:不明,幽隐之处。临:临视。

[14]无射(yì):即“无斁”,不厌倦。“射”为古“斁”字。保:保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