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周南·桃夭
【原诗】
桃之夭夭[1],灼灼[2]其华[3]。之子[4]于归[5],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6]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7]。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
[1]夭夭:桃花怒放的样子。
[2]灼灼:色彩鲜艳的样子。
[3]华:古花字。
[4]之子:这位姑娘。
[5]于归:出嫁。古代把丈夫家看做女子的归宿,故称“归”。
[6]蕡(fén):果实将熟的样子。有蕡其实:它的果实十分繁盛。
[7]蓁蓁(zhēn):繁茂的样子。
【译文】
茂盛桃树嫩枝桠,开着鲜艳粉红花。这位姑娘要出嫁,和顺来到您夫家。
茂盛桃树嫩枝桠,桃子结的肥又大。这位姑娘要出嫁,和顺对待您夫家。
茂盛桃树嫩枝桠,叶子浓密有光华。这位姑娘要出嫁,和顺对待您全家。
【师说】
这是一首贺新娘的诗。诗人看见春天柔嫩的柳枝和鲜艳的桃花,联想到新娘的年轻貌美,同时通过“宜其家人”表现出新娘内在的品德美。
诗歌反映了当时人民生活的片断。诗歌短短的几句话,传达出一种喜气洋洋的气氛,并通过桃花似的外在“美”,巧妙地和“宜”的内在“善”结合起来,表达着人们对家庭和睦、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的向往。这说明一个人光有外在的美还无法让一个家庭和睦,只有内在的美才能够使家庭美满幸福。
【知识卡片】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其中有两篇有幕无词,所以又称《诗三百》。《诗经》共有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包括“十五国风”,有诗一百六十篇;“雅”分“大雅”“小雅”,有诗一百零五篇;“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有诗四十篇。
【故事链接】
子路的美德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是孔子的弟子。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尤其以勇敢闻名。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
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国风·召南·鹊巢
【原诗】
维鹊有巢[1],维鸠[2]居之。之子于归【归:嫁。】,百两御[3]之。
维鹊有巢,维鸠方[4]之。之子于归,百两将[5]之。
维鹊有巢,维鸠盈[6]之。之子于归,百两成[7]之。
注:
[1]维鹊有巢:维,发语词。鹊,喜鹊。有巢,比喻男子已造家室。
[2]鸠:一说鸤鸠(shī jiū)(布谷鸟),自己不筑巢,居鹊的巢。贵州民间传说斑鸠不筑巢,居其他鸟类筑的巢。
[3]百两御(yà):百,虚数,指数量多。两,同“辆”。御,同“迓”,迎接。
[4]方:并,比,此指占居。
[5]将(jiānɡ):送。
[6]盈:满。此指陪嫁的人很多。
[7]成:迎送成礼,此指结婚礼成。
【译文】
喜鹊筑成巢,鸤鸠来住它。新娘要出嫁,车队来迎她。
喜鹊筑成巢,鸤鸠占有它。新娘要出嫁,车队送走她。
喜鹊筑成巢,鸤鸠住满它。新娘要出嫁,车队成全她。
【师说】
这首诗歌写出了一个不知名的贵族女子婚嫁时的热闹场面:成百辆车子组成浩荡的迎送亲队伍,渲染了婚事的隆重热闹。诗歌以鹊巢起兴,以鸠居鹊巢为喻,表明装爱情的地方,应该是自己通过辛勤劳动建筑起来的家。
鹊巢是个什么地方?能否装得下男女之间的爱情?诗人通过观察发现,世上很多的鸟,自己不筑巢,而喜鹊筑的巢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这种巢,不管建筑得是不是富丽堂皇,不管住得是不是安逸,毕竟是自己筑的。
勤劳是一种美德,这是千古不变的说辞,它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仍然适用。
【知识卡片】
《诗经》中的国风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十五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共一百六十篇。大部分是民歌。
【故事链接】
好男志在分国忧
清乾隆年间,大学士刘墉正直清廉、忠君爱国。一次,他被奸臣和珅诬陷,被贬山东后,两袖清风的他生活非常艰难,连被称为才女的妻子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日,妻子戏作一联向刘墉诉苦:
寻汉寻汉,穿衣吃饭,巧妇难为无米粥
刘墉听罢,不无内疚地看看妻子,吟出下联:
觅妻觅妻,吃饭穿衣,好男志在分国忧
此联不但趣答了妻子的责难,同时也抒发了自己时刻不忘报国的情怀。
国风·邶风·凯风
【原诗】
凯风[1]自南,吹彼棘心[2]。棘心夭夭[3],母氏劬劳[4]。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5]。母氏圣善[6],我无令[7]人。
爰[8]有寒泉,在浚[9]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10]黄鸟[11],载[12]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注:
[1]凯风:和风,南风,喻母亲的爱。
[2]棘心:未成长的小棘树。棘,落叶灌木,即酸枣。枝上多刺,开黄绿色小花,实小,味酸。心,指纤小尖刺。
[3]夭夭:树木嫩壮貌。
[4]劬(qú)劳:辛苦,操劳。劬,劳苦。
[5]棘薪:长到可以当柴烧的酸枣树。
[6]圣善:明理而有美德。
[7]令:善。
[8]爰(yuán):何处;一说发语词,无义。
[9]浚(jùn):卫国地名。
[10]睍睆(xiàn huǎn):清和宛转的鸟鸣声。一说美丽,好看。
[11]黄鸟:黄雀。
[12]载:语助词。
【译文】
飘飘和风自南来,吹拂酸枣小树心。树心还细太娇嫩,母亲实在很辛劳。飘飘和风自南来,吹拂酸枣粗枝条。母亲贤惠又慈祥,我不成器难回报。寒泉寒泉水清凉,源头就在那浚上。养育儿女七个人,母亲养育多辛劳。小小黄雀宛转鸣,声音悠扬真动听。儿子纵然有七个,不能宽慰慈母心。
【师说】
这首诗歌主要表达了作者感念母亲的辛劳和养育之恩,自责没能尽到自己的孝道。诗将“凯风”比喻母亲的仁厚养育之恩,用“棘”比喻子女;用南风的温暖象征母亲,用“多刺、难长”的酸枣比喻儿子的难养,这些比喻都十分贴切,是诗人真切的体验和由衷的感情的流露。
诗歌重章叠唱孝子对母亲的深情,这种深情让今天的我们为之动容。
【知识卡片】
《诗经》全面地展示了中国周代的社会生活,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奴隶社会从兴盛到衰败时期的历史面貌。其中有些诗,如《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等,记载了后稷降生到武王伐纣,是周部族起源、发展和立国的历史叙事诗。
【故事链接】
陈毅探母
1962年,陈毅元帅出国访问回来,路过家乡,抽空去探望瘫痪在床、大小便不能自理的老母亲。陈毅进家门时,母亲想起了换下来的尿裤还在床边,就示意身边的人把它藏到床下。陈毅走到床前一边询问了母亲的病情,一边问母亲将什么东西藏到床底下了。母亲看瞒不过去,只好说出实情。陈毅动情地说:“娘,我小时候,您不知为我洗过多少次尿裤,今天我就是洗上十条尿裤,也报答不了您的养育之恩!”说完,陈毅把尿裤和其他脏衣服都拿去洗得干干净净,母亲欣慰地笑了。
国风·鄘风·定之方中
【原诗】
定[1]之方中,作于楚宫。揆[2]之以日,作于楚室。
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升彼虚[3]矣,以望楚矣。
望楚与堂,景山与京。降观于桑,卜云其吉,终焉允臧[4]。
灵雨既零,命彼倌人,星[5]言夙驾,说[6]于桑田。
匪[7]直也人,秉心塞渊,騋牝[8]三千。
注:
[1]定:营室星。古时建城观星象,此星谓定星。
[2]揆(kuí):测度。
[3]虚:同“墟”。
[4]允臧(zāng):允,诚然。臧,好。诚然好。
[5]星(qíng):晴。
[6]说(shuì):止,到。
[7]匪:通“彼”。
[8]騋牝(lái pìn):騋,高七尺以上的马。牝,母马。高七尺以上的母马。
【译文】
营星已在天正中,正是吉时建楚宫。测量方位凭日影,风水宝地属楚室。
先种榛树和栗树,再种梓漆和梧桐,琴瑟需用好树种。登上漕邑旧城墟,遥遥相望楚城处。
先看楚城河堂邑,大山高丘观仔细。下山喜观桑林密,卦辞说得真吉利,正是虎踞龙盘地。
及时春雨细飘零,管车官吏传命令。天气晴了把车驾,文公要到桑田里。
忠心耿耿是仁君,为民深谋更远虑,且养马儿三千匹。
【师说】
这首诗歌意在歌功颂德,称颂的对象则是卫文公。第一章写卫文公在楚丘营建宫室。第二章追叙卫文公卜筑楚丘的全过程。第三章写文公躬劝农桑。第三章的最末三句是全篇的结句,揭示出本诗的题旨:他不是平庸的一般人,他的用心多么的实在多么的深远!一个君王能够做到如此地步,这种品德值得我们学习。
【知识卡片】
《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联绵词来状物、拟声、穷貌。“以少总多,情貌无遗。”
【故事链接】
忠直贤明、气量过人的王旦
宋代太尉王旦推荐寇准做宰相,寇准多次在皇帝面前揭王旦的短处,而王旦专门称赞寇准的长处。有一天皇帝对王旦说:“你虽然称赞他的优点,他却总是说你的不是。”王旦说:“这本来是理所当然的。我做宰相多年,处理政务上的失误一定不少。寇准对皇上没有什么隐瞒,更加显出他忠诚,这是我之所以器重他的原因。”皇帝更加觉得王旦贤明。
王旦气量过人,从来不见他发怒。饮食有不好或不干净的,他只是不吃罢了。家里人想试试他的气量,将一些细墨放到他的肉汁中,王旦就只是吃饭。家人问他为什么不喝肉汤,他说:“我碰巧不想吃肉。”一天,家人又把墨放到他的饭中,他只是说:“我今天不想吃饭,可以给我准备粥吗?”
国风·卫风·伯兮
【原诗】
伯[1]兮朅[2]兮,邦之桀[3]兮。伯也执殳[4],为王前驱[5]。
自伯之[6]东,首如飞蓬[7]。岂无膏沐[8]?谁适[9]为容[10]!
其雨其雨,杲杲[11]出日。愿言[12]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13]草?言树[14]之背[15]。愿言思伯,使我心痗[16]。
注:
[1]伯:女子对丈夫亲昵的称呼。女子也可以叫她的爱人为“伯”“叔”,像今天叫哥哥一样。
[2]朅(qiè):英武高大。
[3]桀(jié):本义是特立貌,引申为英杰。
[4]殳(shū):兵器名,杖类,长一丈二尺,用竹制成。
[5]王:诸侯、前驱:在前导引。
[6]之:往,去。
[7]蓬:草名。蓬草一干分枝以数十记,枝上生稚枝,密排细叶。枝后往往在近根处折断,遇风就被卷起飞旋,所以叫“飞蓬”。这句是以飞蓬比头发散乱。
[8]膏沐:指润发的油。
[9]适(dí):悦。
[10]容:打扮。
[11]杲杲(gǎo):明亮的样子。
[12]愿言:思念的样子。
[13]谖(xuān)草:是假想的令人善忘之草。后人因为“谖”和“萱”同音,便称萱草为忘忧草。谖,忘。
[14]树:动词,种植。
[15]背:古文和“北”同字。这里“背”指北堂,或称后庭。
[16]痗(mèi,又音huǐ):病,忧伤。
【译文】
我的夫君多么英勇,在卫国称英雄。我的夫君手上拿武器,为国王打先锋。
自从夫君向东方去,我的头发就乱蓬蓬。不因膏脂缺少,我为谁美容?
天天盼下雨,太阳却像火盆。我一心只把夫君来想,头痛又何妨?
哪儿去找忘忧草?让我移到北堂栽。一心只把夫君想,想得心痛又何妨?
【师说】
我们可以想见诗歌中思念的对象长得英武伟岸,是一国中的豪杰,他充当了君王的先锋,就显得英勇神武。女子自豪的情感表露无遗。然而,丈夫长期出外征战,久久的等待一次次落空仍然给她带来巨大的痛苦。她希望自己能够“忘忧”,因为这“忧”已经使她不堪负担了。然而对亲人的强烈感情经过责任感的梳理变得柔婉,虽说女子有很深的痛苦与哀愁,但并没有激烈的怨愤。
战乱会使人妻离子散,战乱也会阻隔亲人的相会,但愿我们这个世界多一些和平,少一些战争。
【知识卡片】
汉代人把《诗经》的写作方法总结为赋、比、兴。赋,直叙式;比,比喻式;兴,联想式。其实,这几种方法的使用,在《诗经》中常常是交错在一起的,很难截然分开。
【故事链接】
关于思念
一位老者回到故乡,他向一位牧童打听自己家的位置,牧童指给了他。等他前去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家已经人去楼空,庭院长满荒草。于是他很无奈,前去寻找自己儿时的伙伴,结果儿时的伙伴已经不认识他了,并问他从什么地方来。没想到这就是他的故乡。于是这位回乡的老者感慨道:花开如梦,风过无痕,但我还是无法躲避对故乡的思念……
国风·王风·黍离
【原诗】
彼黍[1]离离[2],彼稷[3]之苗。行迈[4]靡靡[5],中心摇摇[6]。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7]苍天,此何人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