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国学经典导读(中册)(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
20548300000016

第16章 论语(5)

【故事链接】

三过家门

尧舜时期,中原地带洪水泛滥,百姓流离失所,很多人背井离乡。尧舜为治水患,先后任命多人治水。其中大禹最为有名。

大禹新婚四日,就离开家,这一去就是十三年。禹和助手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吃在工地,睡在工地,挖山掘石,披星戴月地干。有一次他治水路过自己的家,听到里面传来小孩的哭声,虽然他很想进去看看,但又怕耽误治水,匆忙离开。第二次经过家门已是数年之后。那天大禹刚登上家门口的小丘,就听见母亲与儿子的笑声,大禹放心了。为了治水大业,他依然绕过家门,向工地奔去。第三次,大禹突遇大雨,他来到自己家的屋檐下避雨,只听见屋里母亲在对儿子说:“你爹爹治平了洪水就回家。”大禹听了非常感动,更坚定了治水的决心,立刻又转身上路了。

宪问篇第十四 有德者必有言

【原文】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仁:仁德。】。”

【译文】

孔子说:“有德行的人一定有(好的)言论,有(好的)言论的人却不一定有德行。有仁德的人必定勇敢,勇敢的人却不一定有仁德。”

【师说】

逻辑学认为:正命题成立,逆命题不一定成立。比如:“凡是善良的人都对人友善”,其逆命题——“凡对人友善的人都是善良的人”就不成立;又如:“凡是拥有幸福的人都是向往幸福的人”,其逆命题——“凡是向往幸福的人都能拥有幸福”也是不成立的。生活总是充满变数,并非一板一眼地套公式。

本章孔子谈论德、言、仁、勇的关系。这是孔子的道德哲学观,他认为勇敢只是仁德的一个方面,二者不能画等号,所以,人除了有勇以外,还要修养其他各种道德,从而成为有德之人。

我们国家的干部和人民的军队,在天灾人祸面前奋不顾身,体现了大无畏的精神。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人惊世骇俗,怒火中烧,一朝之忿而不顾身家性命,但未必有仁心仁德。

【知识卡片】

孔子学说的核心思想——“仁”,始终如一地贯穿在整部《论语》中,照亮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成为士大夫心中屹立不动的丰碑,也使每一个时代的中国人在立身处世上都有一把良心尺,于是,就有了“半部《论语》治天下”这样的说法。

【故事链接】

一代圣人顾炎武

顾炎武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他出身于江东望族,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年轻时,他曾经北游,到过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等地,行了万里路,也读了万卷书。渊博的学识,丰富的阅历,使得他在经学、史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很深的造诣,并给后世留下了诸多不朽的著作。

作为一名思想家,顾炎武认为“善为国者,藏之于民”,并提倡“利国富民”。他大胆怀疑君权,提出了具有早期民主启蒙思想色彩的“众治”主张。他还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数百年来,这句话激励着中华儿女不断奋进。

在清军入关之后,顾炎武的生母何氏被清兵砍去了右臂,两个弟弟也惨遭清军杀害,一些好友也相继遇难。所以,顾炎武的心中对清军怀有深刻的仇恨。为躲避战祸,他带着继母王氏躲到了常熟。不久之后,常熟也被清兵攻破了,王氏绝食而死。在临终前,她给顾炎武留下遗言,说:“我虽然是一个女人,可是我身受国恩,与国家共亡,这是我的义务啊!你也不要辜负国恩,更不要忘记先祖的遗训,这样的话,我在九泉之下就可以瞑目了。”顾炎武牢记继母的遗言,参加了义军,积极投入到反清复明的斗争之中。

有德行、有思想、勇敢无畏,顾炎武正是这样一个具有仁德的人啊!

宪问篇第十四 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原文】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译文】

孔子说:“贫穷还没有怨言,是很难做到的;富裕时不骄傲,是比较容易做到的。”

【师说】

孔子认为如何居贫处富,对每一个学人君子而言,都是一番考验。孔子认为能够安贫乐道、无怨无悔,需要一定的学养和自持力;能够富而无骄,只要有一定人生阅历的人都不难做到。

本章也是谈人处于逆境中的心态。困境,它可以使人迷茫堕落,但也可以使人锻炼成才,打磨成柔韧刚强的个性。就连神话中的孙悟空被困八卦炉中,靠自己的耐性和乐观,被太上老君烧出了火眼金睛,铜头铁臂的不坏之身。所以对待困境的态度,是衡量君子和小人的一条标准。

【知识卡片】

颜渊处贫,子贡居富。使颜渊处子贡之富则易,使子贡居颜渊之贫则难。

——钱穆《论语新解》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范仲淹《岳阳楼记》

宪问篇第十四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原文】

子曰:“君子耻【耻:意动句,以……为耻辱。】其言而过【过,超过。】其行。”

【译文】

孔子说:“君子以说得多做得少为可耻。”

【师说】

“说”和“做”有着本质的差距。生活中,许多人只是把决心和打算想在心上,说在嘴上,写在纸上,就是不能落实在行动上。

俄国最杰出的寓言作家克雷洛夫有这样一句名言:“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只有实际的行动才会带来实际的结果,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一万个零不如半个一”!

当然,要付诸行动就可能遭遇风险和挫折,如果害怕风险和挫折,只有躺在床上睡大觉。然而,床上的梦尽管很美,一觉醒来,毕竟还是在床上。

【知识卡片】

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

——子思(战国时期思想家)

粗俗的真话,胜过文饰的谎言。

——蒙田(法国思想家、散文家)

【故事链接】

改变自己

人一生下来便是不平等的。有这样一个故事:产房里同一天出生了两个宝宝,他们在医院里穿着同样的衣服,睡在同样的床上,没有任何区别。等到出院的时候,一个宝宝的爸爸开着小车,给宝宝换上了最好的衣服,带着他去了舒适的家。而另一个宝宝的爸爸从地里赶来,用粗糙的大手抱着宝宝回到了简陋的小木房。从这一刻起,他们的人生开始走向不同的轨道。我们唯一不能也不可能选择的是自己的出身、自己的父母,但是我们可以选择生活的态度,即便出身寒微,也不要像外国小说《项链》里的玛蒂尔德一样怨天尤人,而要学会平静地接受。虽然我们不能决定出身,但是我们一样可以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宪问篇第十四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原文】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忧:烦恼。】,知【知(zhì):通“智”,聪明。】者不惑【惑:疑惑。】,勇者不惧【惧:畏惧。】。”子贡曰:“夫子自道【道:说。】也!”

【译文】

孔子说:“君子之道有三条,我都没能做到:仁德的人不觉得忧愁,聪明的人不感到迷惑,勇敢的人不会畏惧。”子贡说:“这就是老师您在说自己啊!”

【师说】

孔子认为,仁德、聪明和勇敢是我们应该具备的品德。做到了这三点,可以不忧愁、不迷惑、不畏惧。真正的智者是从内在提升和改变自己,内因决定外因,主导自己人生航向的是内在的品德和修养。所以,我们要做到了“仁”就不会忧愁,做到了智慧就不会迷茫,做到了勇敢就不会畏惧。

称仁、知、勇为三达德,就是说这三种德行具有普适性和继承性,是儒家人生哲学中最重要的内涵之一,也是儒家思想学说悠久绵长的缘由所在。

【知识卡片】

仁者乐天知命,内省不疚,故不忧也;智者明于事理,故不惑;勇者折冲(抵抗)御侮,故不惧。

——北宋邢昺《论语注疏》

好学近乎知(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礼记·中庸》

【故事链接】

知足常乐

明代有一个名叫胡九韶的教书先生。胡九韶教书的收入并不多,再加上他有五个年幼的儿女,所以家中的生活过得异常清贫。为了能让家人吃饱饭,胡九韶除了教书,每天还要抽时间去田里干农活儿。

但是,让村里人奇怪的是,胡九韶每天都乐呵呵的,似乎没有任何烦恼。乡邻们还发现,每天黄昏的时候,胡九韶都会在家门口焚香,然后朝着天上拜九拜。最开始,妻子也不明白他的葫芦里到底在卖什么药,就问他。胡九韶笑了笑,说:“我这是在感谢上天赐给我一天的清福啊!”

听了胡九韶的话,妻子感到很好笑,就说:“我们一家人每天三餐都是粗茶淡饭,而且家里经常都没有米,吃的是野菜粥,这怎么能谈得上是清福呢?”

胡九韶说:“首先,我真庆幸咱们一家人都生在太平盛世,没有战争,没有兵祸,没有家破人亡,更不会流离失所,这难道不是福气吗?其次,虽然我们的日子过得很清贫,家里经常吃野菜,一年半载连肉也吃不起,可是,我们全家人每天都有吃的,不至于挨饿,这难道不是福气吗?虽然我们穿的是布衣,孩子们的衣裳上打满了补丁,可是,在寒冬里,我们毕竟不会受冻,这难道不是福气吗?再次,尽管我们很穷,可是我们家里每个人都很健康,床上没有病人,县衙牢狱里也没有囚犯,这是不是很值得庆幸的事啊!”妻子听了他的话,深以为然。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知足常乐。知足常乐就是福。

宪问篇第十四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原文】

子曰:“不患【患:担心,忧虑。】人之不己知【不己知:即“不知己”的宾语前置句。】,患其不能【不能:没有才能。“不”在这里作动词用,“没有”的意思。“不能”近似于我们平时所说的“不才”。】也。”

【译文】

孔子说:“不用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的长处、好处),就怕自己没有才能。”

【师说】

一个人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就怕自己没真本事,没有真学问。在《卫灵公》篇中也记载有孔子所说的“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是同样的意思。孔子再三告诫门人,要充实自己,对自己要从严要求,要有自知之明,要认真加强自身的修养和锻炼,要努力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融洽,积极地对待人生世态。

那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在找工作时难免经历一些打击,有的甚至成了“拒无霸”,一直以来的雄心壮志,忽然被残酷的现实击得粉碎,难免抱怨起那些招聘单位不识货。上岗之后,也会有很多人抱怨自己的工作,总在想,为什么我这么一个有才能、有智慧的人才,就得不到赏识和重用,得不到上级的信任呢?

闪光的东西并不一定是金子,但是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这个时代永远不缺乏伯乐;所以无须感叹生不逢时,只要好好练就自己的本领,机会总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

【知识卡片】

若是真豪杰,决无有不识豪杰之人。

——李贽(明代思想家)

朋友的眼睛,是一面明镜。

——富兰克林(美国政治家、发明家)

【故事链接】

孔子拜访老子

公元前六世纪三十年代的某一年,鲁国都城通往东周王城洛邑的大道上,一辆马车急急前行。车上坐着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和他相伴的只有一名车夫。这位年轻人就是孔子,他要前去拜访老子。两人见面后,老子一劝孔子不要喜欢议论别人,二劝他忘掉自己,三劝他去掉骄气多欲和故作姿态。老子以长者的身份循循善诱,孔子则执弟子之礼虚心领教。告别老子后,孔子对老子推崇不已,称他是乘风云直上青天的飞龙。

宪问篇第十四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原文】

或曰:“以德【德:恩惠。】报【报:回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直:公平,公正,正义,正直。】报怨,以德报德。”

【译文】

有人问孔子:“用自己的恩德来回报别人的怨恨,怎么样?”孔子说:“(如果是这样,那么)用什么来回报别人的恩德呢?(应该)用正直公平来回报怨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

【师说】

老子曾说过“报怨以德”,此话当时可能很流行。有人就让孔子对此话评论一下。孔子虽然没有完全否定,但也提出了修正意见,认为“以德报怨”不适合所有场合,所有人际关系。对待别人的怨恨,应以公平正直的态度对待,当忍则忍。

有人认为以德报怨是大度的表现,孔子则认为对伤害过自己的人,还给予德行回报是浪费精力。孔子说用正直来报答怨恨,就是用一种真正应该有的态度,该怎样就怎样。但对于别人给予的恩德则要用恩德来回报,这样,社会秩序就会处在良性循环中而不至于混乱。

【故事链接】

伍子胥报恩

春秋时期,吴国的大将军伍子胥带领吴国的士兵要去攻打郑国。

郑国的国君郑定公说:“谁能够让伍子胥把士兵带回去,不来攻打我们,我一定重重地奖赏他。”可惜没有一个人想到好的办法。到了第四天早上,有个年轻的打鱼郎跑来对郑定公说:“我有办法让伍子胥不来攻打郑国。”郑定公一听,马上问打鱼郎:“你需要多少士兵和车子?”打鱼郎摇摇头说:“我不用士兵和车子,也不用带食物,我只要用我这根划船的桨,就可以叫好几万的吴国士兵回吴国去。”是什么样的船桨那么厉害呀?打鱼郎把船桨夹在胳肢窝下面,跑到吴国的兵营去找伍子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