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娃娃的爸爸失业了(百万理财教育成长必备)
20547800000005

第5章 延伸活动

和孩子一起观察生活,建立经济学基础观念

活动一:经济大萧条

1 和孩子一起设想一下经济大萧条时会出现的状况。

2 先上网或到图书馆收集相关数据。

3 和孩子一同观赏1929经济大萧条相关内容电影。

4 和孩子一起编排经济大萧条时出现的社会现象的短剧,让家人朋友观看。

活动二:看不见的那只手

1 利用书上的翘翘板图示,和孩子一起讨论供给与需求的观念。

2 和孩子一起思考,还有什么其他的图示方法,可以表达供给与需求的变化,比如一个篮子上面装了东西,下面有很多手,当手多过于东西造成抢购,篮子便拉高(表示市场价值),当东西多过于手乏人问津,篮子子便降低,甚至碰到地板(表示免费)。

活动三:经济状况红绿灯

1 先让孩子了解不同经济状况灯号代表的经济状况,做成经济状况循环图。

2

3 寻找各种不同经济状况时期出现的经济现象做成图卡,如通货膨胀时,大家都去买股票;通货紧缩时,店铺相继倒闭、寻求转租。

4 做经济状况信号灯图卡或指定孩子为各种经济状况灯号。拿出一张图卡,就请孩子对应配对一张经济状况灯号图卡,或者相对应灯号的孩子出列。

5 询问孩子信号灯原因,并公布正确答案,说明为什么。父母可寻找相关时期新闻报导,让孩子更深刻感受。

活动三:大变小小变大

1 准备一个小盒子和孩子一起玩橡皮泥。

2 将橡皮泥撮成一颗颗小圆球,代表正常通货状况下的币值大小,直到把小圆盒装满。

3 接着要求孩子要在小圆盒里装下更多的小圆球,慢慢引导孩子同样的空间要装下更多颗的小圆球,球的体积必须变小,接着和孩子一起把原来的一颗球分成两颗球,再放进盒子里。

4 和孩子解释通货膨胀时,固定的市场上(小盒子)流通的钱变多(小圆球数量),所以每一颗小圆球的体积变小(货币币值)。

5 反之,盒子里放的球最少,所以小圆球体积要变大。和孩子一起,将5颗球揉成一颗大圆球,直到把盒子放满。

6 跟孩子解释通货紧缩时,市场上流动的钱变少,币值变大,一块钱可以买更多东西,这时候叫做通货紧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