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命运密码:决定命运的36个因素
20547000000046

第46章 命运密码之三十五 心态

1.心态

心态是人的心理状态,是人们对现实环境、客观事物的态度和心理反应。由于人们对生活工作的态度不同、心理状态不同,导致了他们日常生活工作的思想、行为方式的不同,而思想行为方式的不同决定了自己得到的社会评价不同、精神感受不同。反过来,这些社会评价和个人精神感受,又会强化个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正因如此,经常有“心态决定命运”的说法。

现实中为什么有些人就是比其他的人更成功,赚更多的钱,拥有理想的职业,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身体,快乐的生活,而许多人看起来一年四季忙忙碌碌,却只能维持生计。其实,人与人之间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心理学专家发现,这个秘密就是人的“心态”。哲人说:“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一位伟人说:“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是生命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佛学中的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由心生,说也是一个人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生活现实。歌德也有过同样的说法:“人之幸福全在于心之幸福。”

心态是我们的主人,是一个比较贴切的表述。心态能使人成功,也能使人失败。同样的环境、同样的条件下,同一件事由具有两种不同心态的人去做,其结果可能截然不同。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研究所贝斯和托马斯教授在1948年的时候做了这样一个试验:他们把45个脾气、性格有比较明显差别的学生,分了三个组:

第一组的学生的心态处在谨慎、安静、知足、很平稳的状态;

第二组是自觉、积极、开朗、很活泼;

第三组是情绪易波动、急躁、易怒、不知足。

过了三十年,再看这三个组的人情况。第三组的这些人,患癌症、心脏病和精神混乱症的占77.3%,另外两个组的一个是25%,一个是26%,就是说心态平和是身体健康的基础。从1948~1978年这三十年,是美国社会比较平衡发展的阶段,它给了每个人一个比较充分的发展环境。这三十年的社会的大环境是比较稳定的,如果他们处在战争时期,那就没有可比性。在社会同样的发展环境下,同样安定、和平的条件下,不同的心态产生了不同的命运结果。

良好的心态就是以平和、超然的态度处人处事,甚至有时不会赢得他人的理解与关注,若要取得成功,良好的心态则是必须具备的。在生活中,一个人的思想行为不可能让每个人都会举双手赞同,周围总会有其他的人指指点点,尤其在即将迈进成功的大门时,那关键的一步如何走下去,总是会备受困扰。当两个对弈的人将一盘棋杀到残局时,观其的人也会很兴奋,七嘴八舌,好像人人都是高手,可以指挥战局的胜负,这时下棋人良好的心态就是取胜的关键。在面对是降魏国,还是力拼到底时,孙权力排众议,顶着众人主降的压力,毅然决定联蜀抗魏,终以寡敌众,取得“赤壁之战”的辉煌胜利。同样的抉择落在中国女排主教练陈忠和身上,雅典奥运会前,在面对改组女排的问题上,大家劝他还是保险为好,然而他排除他人干扰,断然决定起用新秀,再现了女排的辉煌。

人生总要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总要面对外界种种的压力,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在进步中不断取得进步,在逆境中重新崛起。中国乒乓球队有一个良好的传统,就是每一次夺取冠军,走下领奖台后,一切就从零开始,这种心态可以说是中国乒乓球队长盛不衰的关键。贝多芬一生不乏坎坷挫折,他人眼里只不过是一个又聋又疯的音乐痴,别人的不理解与内心的孤寂更增添了他内心的抑郁,可他没有被击倒,痛苦的深渊中他爆发出内心所有的情感,成为一代音乐大师。

保持良好的心态必须冷静面对各种舆论。俗语说“人言可畏”。在众说纷纭之中,人们往往有趋从心理,会对别人的看法有所反应。有时候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总会左右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过于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就会使自己的心态发生变化,过于迎合别人,就会改变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保持良好的心态,就是对自己有明确的自我认识,心绪平稳,不骄不躁,胜不骄败不馁,才会减少通向成功之路的曲折,排除通向成功之路的心理障碍。司马迁在他人眼中只不过一个废人,但他内心澄净如水,抛开外界的干扰,如入无碍之境;苏格拉底整日拖着肥大的身躯踽踽独行,他超越了自我,摒除他人的评价,成为世人仰慕的伟人。

良好的心态可以使人们无论处于何种境地,总会有意外的收获。一个身体残疾的人,如果时时刻刻想着“我是个残疾人”,那他的残疾就不仅仅是身体上的,而且还是心理上的。每个身体正常的人,也会在性格、习惯等方面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如果整天只盯着自己的缺陷,那么其命运也注定是有缺陷的。只有以正视缺陷的心态做人、做事,才能使自己的命运超越这些缺陷。

2.不同的心态有不同的命运

心态支配思想和行动。个人的心态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对生活工作的积极向上的、乐观的心态;一类是对生活工作消极的、悲观的、漠然的心态。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有多多少少的坎坷。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无疑是一种坎坷,成功者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失败者在失败后总会抱怨命运不公。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的差别是:成功人士始终用最积极的思考、最乐观的精神和最直接的经验支配和控制自己的思想与行为。失败者则刚好相反,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往往是受过去的种种失败与疑虑引导和支配的。

积极的心态是从正面看问题,乐观地对待人生,乐观地接受各种挑战。相信爬起来的次数一定会比跌倒的次数多一次,这样才有可能取得成功。消极的心态是从负面看问题,社会上,腐败比廉洁多,一片黑暗;领导同事,好像人人都与自己作对,没一个好人;工作上,什么事情都不顺心,看见谁都不顺眼。这是消极心态者的典型特征。

在日常生活中,在人的一生中,不如意的事情,永远会比满意的事情多;满意的事情几乎只是一时的,而不如意的事情却是时时处处都有。人们经常会遇到各种麻烦和困扰:工作不称心,儿女不长进,职务难升迁,经济不宽裕,买股票股票跌,买房子房价涨价,心情不好,健康欠佳,领导处事不公平,困难同事不理解,期望的事情落空,失望的事情不少,好心未得好报,挨了批评受冤枉等等。对这类事情,就需要保持积极心态,心里想得开,心胸就会开阔,就能妥善对待、处理好这些事情,工作顺利,心情舒畅。如果总是想不开,吃不好睡不着,自控能力减退,情绪失去控制,生活工作质量就会大大下降。

有两位年届70岁的老太太,一位认为到了这个年纪可算是人生的尽头,于是便开始料理后事。另一位却认为一个人能做什么事不在于年龄的大小,而在于怎么个想法。于是,她在70岁高龄之际开始学习登山,其中几座还是世界上有名的。就在最近还以95岁高龄登上了日本的富士山,打破攀登此山年龄最高的纪录。她就是著名的胡达·克鲁斯老太太。70岁开始学习登山,这是一大奇迹。但奇迹是人创造出来的。成功人士的首要标志,是他思考问题的方法,实行积极思维、喜欢接受挑战,那他就成功了一半。

一个年轻人,穷困潦倒,常常为一顿饭发愁,即使鞋破了也没有钱去补。他花费了一些时日,画了一张画,是老虎,拿到街上去卖,一个外国人看后想买,问他要多少钱?他说:500美元。外国人说太贵了,能不能少点,他说:不能。一边说一边把画也撕碎了。外国人很吃惊:“年轻人为什么要撕了?多可惜呀!少卖点也行,何必动气?”年轻人说:我没有生气,真的。我感觉值500美元,你说不值,说明我的水平没有到,我撕了继续努力,直到顾客满意为止。这也是一种心态,宁缺毋滥,激励着这位年轻人奋进不止,终于成为享誉环球一代雕塑大师,当上了中国美术馆馆长,主持雕塑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浮雕,留下不少传世作品。这个人就是一代宗师刘开渠。

选择了积极的心态,就等于选择了成功的希望;选择了消极的心态,就等于选择了与成功告别。拥有积极心态的人,就是具有优秀气质的人。它们不仅使自己的生活充满阳光,而且因为他们的存在,别人的生活也变得灿烂。用积极的心态笑对人生,不怕困难,不畏挫折,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涵养。更重要的是,具有积极心态有涵养的人,能让他身边所有的人感到轻松和愉快。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成功的这一天将不会遥远!

积极的心态与消极的心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佛家说:命运究竟存不存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用什么样的心态来看待。命运并不是天生注定的,而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当命运不济时,我们需要去改变它。若想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不是改变别的,而是心态。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命运。

民间有“浪子回头金不换”的说法,也就是说一个人心态的变化,引起了命运的完全不同;但同样也说明了一个重要问题:一个人心态的变化是不容易的。孔子说,四十而不惑,就是说一个人到了四十岁,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六十而耳顺,就是说一个人到了六十岁,才能真正听进去别人不同的意见,不感觉到刺耳。四十不惑、六十耳顺,实际上就是人心态的变化,这种心态变化是用人生漫长的经历、积累的经验、亲身的感受换来的,的确来之不易。

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有个乞丐整天挎着个破竹篮子四处乞讨。适逢国民党政府发行航天彩票,一块银元一张,头彩奖金是五百块银元。于是这个乞丐用全部的积蓄买了一张彩票,并把那张彩票放在破竹篮的篮底。

一个月后,开奖了,中头彩的正是这个乞丐!他欣喜若狂,自己以后就是个有钱人了,再也不用去讨饭讨铜板了!在前往银行兑奖的途中路过外白渡桥时,他望着桥下浩浩荡荡的苏州河,不由得挺直了腰杆昂起了头:“谁能想到我一个穷讨饭的也会有发迹的一天!这破竹篮还要它做什么,现在乞讨这种事对我来说简直是个笑话!”他一扬手,把破竹篮扔进了苏州河,湍急的河水很快就把篮子冲得不见影儿了。他趾高气扬地到银行去领取奖金,经办的职员问他要彩票,他翻遍了全身也没找着,这才想起彩票放在了破竹篮里,而破竹篮却被他扔到了苏州河里。他痛心疾首地蹲在银行大厅的地上抱头大哭。

有人说这是命中注定,他就是乞丐的命,天上掉馅饼都改变不了他的命。其实,他的命运是由他自己的心态决定的。假如他没有太得意忘形,他的命运从此真的就会迥然不同。古训荣辱不惊,说的就是人无论在顺境还是在逆境中都要摆正自己的心态。顺利时莫张狂,逆境中莫绝望。像这个乞丐的心态,即使天上掉下的馅饼就掉在嘴边,他也是注定吃不着的。

中国的家长父母都有望子成龙的良好愿望。在子女教育上通常采取的是教训指导式的方法。按照成人的标准要求子女,子女在生活上、学习上,稍有失误,就会大加训斥,久而久之,孩子会不自觉地形成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的心态,最糟糕的情况是干什么事情,都缺乏足够的自信心。这是传统的中国式教育的最大缺陷。现在正在推广一种鼓励式的教育方式,从小培养积极上进的良好心态,多看孩子的成绩和进步,并予以及时鼓励,逐步培养孩子具有自信心的、积极的、健康的心态。对孩子成长是非常有利的。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积极的心态只是成功的条件之一,并不是有了积极的心态,就可以获得成功的人生。成功者,必须是积极的心态,还必须客观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目标定位,以及取得成功所需要条件的匹配。其实,进行自我认识、自我目标定位等,主要由个人的心态所左右,这本身也是心态问题的范围。

每个人的能力是客观存在的,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会比较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因而会把心理目标定得比较高,即对自我的能力评价和自我心理目标的定位,与自己的实际能力是有一定的差距的,这种心理定位差距对每个人的人生都起着非常重要作用。

人对自己的心理目标定位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自己的心理目标定位比自己的实际能力高;

第二类,是定位适当,心理目标定位与自己的能力相适应,就是我有多大的能力,就发挥多大的作用;

第三类,是自己的心理目标定位比自己的实际能力低。

第一类人在实际生活中占的比例最大,人数最多。这是一种正常的情况,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在组织中、单位里具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不会认为自己是可有可无的角色。其中一部分人把自己目标定位定高了,属于好高骛远,从来没有满意过,交给他的事大多又办不成,到退休也一事无成,这是少数人;一部分人实际上没那么大的能力,想干那么大的事,又干不上,心理虽有不甘,但只能接受现实,基本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好,这是大多数人;还有一部分人能够适时地进行心理调整,尽管感觉自己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自己个人才能没有得到充分的重用,自己应该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但仍能积极面对现实,能够取得比较大的成绩,这也是少数人,会产生一部分成功者。

第二类人能够客观地把握自我心理定位,是最能够发挥他个人才能的心态。这种人在社会中占的比例不大,成功的比例却最高。尤其是高能力人群中具有能够客观把握自我定位心态的人,在自己的能力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定位目标,能够在一种平和的心态下工作,当取得一个成功后,再去争取一个新的符合实际的目标,又有一段的奋斗、成功、再奋斗循环过程,是一种相对稳定而又不断发展的状态。

第三类人给自己心理目标定位比较低的人,这类人往往具有自卑感。一个人自卑感如果长久地存在,会有心理或生理上的欠缺,需要进行心理调整和治疗,可以根据他的能力去鼓励他发挥作用。正常人也会有自卑感,但大多是暂时的,会很快自愈。

大多数人或多或少地都会把自己的能力高估了,心理目标定位定高了。很多刚从学校走出来的人,容易充满幻想、理想,而脱离自己的实际能力,这对自己的发展是很不利的。在现在就业竞争激烈的市场条件下,一定要有良好的心态,以积极向上的、乐观的心态,适应社会,适应环境,踏踏实实地干,扎扎实实地积累经验,相信一定会最终获得成功的。而遇到挫折困难就消极悲观的心态,或者好高骛远不满现实的心态,只会使自己多走弯路。

问答

过去当你遭受失败时,你当时的感受是什么?这个失败对你以后有什么影响?